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规划计划 > 内容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20 06:05:25     阅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事业就历来被视为整个国家教育事业、民族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政策作为规范和促进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也因此成为我国教育政策与国家民族政策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新中国的民族教育政策是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体系。民族教育政策在内容上包括党和国家制定的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方针、任务、目标、规划、具体措施等;在形式上表现为各种涉及民族教育的法律条款、条例、规章、决议、细则、指示、通知等;在层次上,既包括党和国家制定的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政策,又包括民族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为贯彻中央的政策制定的、在本辖区内实施的发展民族教育的地方政策与措施。
  概括起来说,新中国在发展民族教育方面采取的政策主要有:
  设立民族教育行政机构(如教育部设有民族教育司、国家民委设有教育科技司,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自治区设有民族教育管理机构);举办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如民族高等院校、民族中學等)、民族预科、民族班(包括内地西藏班、校和内地新疆高中班);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如,“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由内地大学对口支援18所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工作)、内地全面支援西藏教育事业(如,内地18个省、直辖市对口支援西藏的7个地、市,支持西藏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等);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在招生时给予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如,加分、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等);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和管理民族教育的权利(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民族教育,培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当地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对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实行倾斜政策(如,实施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开展双语教学(在民族地区的民族中小学大力推行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的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特别是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1994年,开始在7个省、市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试点,至2000年,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已在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民族高等院校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课程);在经费上对少数民族教育给予特殊照顾(如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等政策。
  事实证明,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国民族教育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有力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当然,民族教育政策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那么,我国制定民族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又是什么呢?
  (一)民族平等理论。
  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都可以在民族平等理论中找到依据。民族教育政策直接的理论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理论。
  所谓民族平等,一是指主张和坚持一切民族的平等;二是指主张和坚持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三是指消灭剥削阶级、实现彻底的民族平等;四是指不仅要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实现事实上的民族平等。
  在古代社会,由于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阶级利益局限性等因素的限制,民族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剥削,乃至民族之间的掠夺和战争,并没有真正的民族平等可言。民族平等的思想虽然在一些思想家的言论中时有出现,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更不用说被统治阶级所采纳。
  直到17世纪至18世纪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爆发,“民族平等”这个口号才被提了出来,并被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接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平等派”的代表人物约翰·利尔本依据“天赋权利”的思想,提出了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杰弗逊在所起草的《独立宣言》中第一次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这个口号,并认为这是一种“自然权利”。“民族平等”这个响亮的口号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但历史也证明,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民族平等”实际上蜕变为掩盖资产阶级矛盾和保护资产阶级私利,欺骗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工具。
  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民族平等思想得到了质的飞跃,它被马克思主义赋予了真实的、彻底的革命内容,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恩格斯指出:“平等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只有大与小、先进与落后之分,而没有贵贱、优劣之分,各民族人民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都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而各民族都应该一律是平等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坚持这个原则。
  实现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教育平等,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民族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促进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这个基本目标。
  (二)教育平等理论。
  教育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准则。不论从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来看,还是从教育的本质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公平都是教育政策的基本属性之一。但是,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和地区,教育在任何时期都会有差距,差距是绝对的,我国也不例外。就我国而言,教育发展是很不均衡的,不仅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而且不同民族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也很大,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教育公平问题成了我国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保持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党和政府的义务与责任。就民族教育而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早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把教育平等理论作为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核心理论。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