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规划计划 > 内容

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推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1 07:22:56     阅读:


  【内容提要】 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是推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投入不足的迫切需要。应按照“地方投入为主,中央适当奖补;强化省级统筹,分步实施到位”的总体思路,不断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同时,应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省级统筹,实施动态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健全督查机制,切实落实该项制度。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生均拨款制度 省级统筹 “以奖代补”机制
  【作者单位】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10-0012-03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决策。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具有引领作用。必须以制定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为切入点,建立生均拨款制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从根本上保障各级财政对高职院校的基本投入,保障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逐步增长,推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重要意义
  1. 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是推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根据《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全国普通高职院校招生数达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基本占据了普通高等学校的半壁江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继而迈向普及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立足国情,综观世界,尊重规律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今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首先要实现高职教育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制定和落实高职教育办学基本标准、质量监测标准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生均财政拨款标准,逐步建立与培养成本相匹配的高职教育财政经费保障机制特别是财政预算拨款体系,用标准保障投入,用标准加强问责。
  2. 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是解决高职教育投入不足的治本之策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新类型,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底子薄,公共财政尤其是财政经常性经费投入不足,高职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财政投入的薄弱环节,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师资短缺、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从经费投入总量来看,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普通本科高校3348.67亿元,投入高职高专674.82亿元,只占普通本科高校的20.2%;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来看,2011年地方普通本科高校2156.19亿元,地方高职高专502.94亿元,只占普通本科高校的23.33%;从生均拨款来看,2011年,全国地方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12085元,地方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水平8011元,仅为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的66.29%,两者相差高达4074元。很多地方财政对高职教育的投入采取的是“包干+专项”的方式,有的是采取“基数+增长”的方式,往往以脆弱的感情来维持高职的低水平运转。只有牵住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这个“牛鼻子”,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才能从制度和体制上得到保障,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经费保障水平。
  3. 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近年来,中央逐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免学费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同分担,进一步增强了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吸引力,也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目前,高职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人民群众对获得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亟需中央加大经常性投入和引导,以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
  4. 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是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趋向
  近年来,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等专项的实施,高职教育进入加强内涵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阶段。但专项经费是一定时期解决特定问题的,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时限性,只有建立生均财政拨款制度,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当前,国家正在推行财政体制改革,尽量减少专项投入,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定高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把学生人数作为经费分配和预算的主要因素和指标,正好顺应了国家财政体制改革要求。再者,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它意味着今后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是可以预期的。只有按制度和标准来切这块“蛋糕”,才能保证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因此,实现4%目标后,制定高职生均拨款基本标准、建立高职生均拨款制度,条件已经成熟。
  5. 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法》第27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第57条提出,“各地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都明确要求,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并依法督促各类职业学校举办者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在法治背景下,通过建立生均拨款制度,加大公共资金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该摆上议事日程。

《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推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推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