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政策法规 > 内容

“学术型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30 06:09:53     阅读:


  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几乎是每一个教师职业生涯中都会遭遇的瓶颈,也是学校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队伍建设的难题。怎样引领教师突破瓶颈,走出发展的高原地带,重新精神抖擞地迈向新的高峰,我们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从培养“学术型教师”人手,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收获了一定经验。
  一、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学术型教师”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学术型教师首先是“能思想的”。对教育规律的理性思考、执着探求,使他成为优秀的思想者。学术型教师也是“会行动的”。对教育实践的自觉反思、躬行践履,使他成为成功的行动家。
  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认为学术型教师应具有四大特征:学术研究意识、学术研究品质、学术研究方式、学术研究成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彭钢研究员认为,学术型教师善于将学习与研究内化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并具有三种意识:问题与探究意识、学理与辨析意识、科学方法论意识。三种习惯:质疑与思考、广泛阅读与终身学习、研究与优化行动。借鉴两位教育专家的看法,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学术型教师:将研究作为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呈现善研究、善合作、善总结、善创新等特征,拥有独立的教育教学思想、独特的课程与教学话语权与影响力,具有獨特教育教学风格和较高学术造诣的教师。
  作为教师,我们认识到学术型教师既不虚无,我们可以自觉认知;也不神秘,我们可以努力感知;更不遥远,我们可以积极走向。
  1.阅读:教师素养提高的基本路径。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写道:“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阅读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路径。教师通过阅读,积养学识,并融会于课程和教学,使课堂丰富而厚重。学校引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首先就要为他们搭建好读书交流的平台,用阅读铺垫教师成长的知识通道。
  阅读可以开阔教师的学术视野,冲击甚至颠覆许多人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和认识。例如对于备课,教师往往首先去考虑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在阅读教育专著之后,教师意识到首先应认真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避免囿于教材的知识框架,主动地充实、丰富课程内容,真正发挥学术引领课堂的作用。
  2.科研:教师学术成长的必要条件。
  英国课程专家斯滕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等论断。倘若脱离了科研, 教师也就没有了先进理念的引领,教学研究就会停留在工作研究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上,不出多时,他们只会解题应考,研究品质逐渐流失。所以,我校提出“让教科研成为第一教学力”的主张,开展富有科研内涵的教学研究,进行基于教学实践的教育科研,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我校引导教师立足教学现状,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探寻解决之道。对于课题成果,要求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强调“教”与“研”的结合。作为一种实践性成果,它表现的形式不局限于论文一种,更多的是教学研究案例。例如,我校物理与历史两个名师工作室跨界联手,举行“核心素养的学科建构”专题研讨活动。陆良荣老师和顾俊老师以“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为共同课题开设研讨课,两位老师通过物理和历史不同的学科视角,或发问,或论述,或探究,呈现不同的核心素养。这种研究活动为课题积累了生动的课例素材,也契合教学研究成果重在改善提升课堂教学的初衷。
  我校以学术型教师的培养为抓手,通过共走教育科研这条“幸福之路”,使学校特色建设获得内涵发展、持续推进的新生力量。学校大力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使广大青年教师在“润物细无声”中愉快而主动地走上教科研之路。
  3.研课:教师专业提升的立身之本。
  美国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认为:“还有一种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授知识的学术。”显然这里的学术就是指教学的学术。高中教师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这一点是与高校教师有很大的区别的。在高中,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是通过研究的过程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中的过程才是重要的,而论文只是研究成果的体现。
  如果教师不能扎根于课堂教学实际,所得的教育科研成果往往不能与教学相契合,在学校里的示范性作用也就大打折扣。学校要培养学术型教师,就要引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要聚焦课堂,研究课堂,以课堂为载体,积极引导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依托典型课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学校要培养的学术型教师就是要能够通过探索教学规律,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离开了课堂教学,所谓的学术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构建不同性质的学术共同体
  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我校的教育行走,不是一个人的孤独行走,而是一趟集体的长跑。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组织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个组织就是学术共同体。
  1.名师共同体率先垂范。
  学校充分利用名师资源,开展“名师高徒”带培活动。活动中,师徒教学相长,在原有基础上共同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先后走出了4位省特级教师,他们一马当先,给教师们树立了成长的榜样。学校名、特教师李雪林、唐琴和钱海荣分别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与校内外的教师牵手而行。他们利用工作室平台开展各种活动,为教师搭建舞台,开展示范,提供机会,有力地助推工作室成员向教育的高峰登攀。工作室成员借助名师的眼光去发现自身问题,扬长避短,并在不断锻炼与打磨的过程中快速成长。
  2.教科梯队专题研讨。
  我校的教科梯队成员承担着学校主要的教科研任务,是学校科研的核心骨干。学校按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与研究现状,组建了三个层次的教科队伍:首先是由各学科科研能力最强的教师组成的教科员队伍,当年第一批10名教科员中成长出4名特级、5名苏州市名教师:其次是中坚力量组成的教科中心组:第三是具有上进要求、有内在潜力的新生力量组成的教科协作组。

《“学术型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学术型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实践.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