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经验体会 > 内容

[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试行方案] 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19 17:45:42     阅读:

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试行方案 为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X字〔〕号)文件精神及省、市有关会议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部署会议精神,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着力文明实践、立德铸魂,按照“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注重实践、全域推进”的试点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行见效,社会风尚向上向善,打造善美XX。

二、工作目标 以县域为主体,城乡统筹推进,以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大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其作为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成为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解决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三、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农民凝聚力、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坚持需求导向。把建设重心放在村(社区),对接群众需求,突出服务功能,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

——坚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整合各方面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在盘活用好上下功夫。积极运用“两微一端”等网络媒体,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建设面向群众、服务群众、联络群众的统一阵地。  ——坚持志愿服务。以志愿者为主体,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工作内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规定动作高标准、自选动作要饱满、实践活动有特色、群众参与受教育、精神文明上台阶”为目标,以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文化、传新风、传科技、传红色基因“七传”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这一思想所蕴含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通过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引导农村群众知党恩、记党恩、感党恩,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3.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六进”活动,即进单位、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使红色基因在XX生根发芽发扬光大。特别是组织对梁家河“大学问”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 ,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4.积极推进法制教育。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结合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创建,广泛开展《刑法》《民法》《反邪教法》《食品安全法》《婚姻法》《赡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引导群众依法办事。

5.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加强农家书屋、村广播室、善行义举榜(红黑榜)、文化活动室、文化一条街和文化活动广场等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道情秧歌会演、群众体育比赛、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提振广大群众的精气神。

6.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7.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农村科技创新室、科技信息站、科普活动室等基层科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向农村流动。充分发挥科技“三下乡”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补齐“精神短板”。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

五、工作方法 坚持正确工作导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农村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把握不同镇街发展的差异,创新工作理念和形式手段,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农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追求幸福、快乐、满意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坚持求实务实。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温润心灵、温暖人心。

3.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农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农村群众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4.坚持用好网络。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的资源,运用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 运用“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新媒介,注重发挥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传播功能,向农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特别是结合正在推进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开辟专栏,用好三屏一声,做好文明实践工作。

5.坚持抓住重点。县、镇、村各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深入农村群众,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增强工作的感召力覆盖面。加强对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困境儿童,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农村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6.坚持教育引导。要坚持夜评会、爱心超市、红黑榜三项工作有机结合,利用每周召开的夜评会,开展学习教育、事件评议,利用爱心超市对评议出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奖励,利用红黑榜定期张榜公布全村的先进典型、好人好事及各类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

7.坚持突出特色。要突出红色文化特色,在中小学校以红色课堂为组织形式,在农村以红色夜评会为组织形式,在机关、企业等以红色讲堂为组织形式,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

六、实施步骤 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任务。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9月-10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调查摸底,统计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人员、资金等基础情况。建立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11月-2019年6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正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县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的重要作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履行好直接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好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9年7月-8月):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各所、站、各平台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实践中心进行汇总形成经验总结报告。并按试点经验和省市要求,进行方案修订,形成正式方案。

(四)全面推进阶段(2019年9月以后):按中、省、市要求和正式推进方案,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使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并深入全面推进。

七、工作措施 (一)设置县、镇、村三级机构。建立纵向涵盖县、镇、村三级、横向辐射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一是县级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县文化艺术中心(初定,长期拟设在三馆一院大楼),建立XX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委书记张永祥担任实践中心主任,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宋满红,县委副书记张晶任副主任,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设在宣传部,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党晓明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实践中心的日常工作。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县级部门单位、镇街(社管中心)、村(社区)开展工作,做好工作规划、教材编写、志愿者队伍建设、活动项目设计等工作。二是各党委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所由各党委自行选址与县级实践中心同步建立。各镇街(社管中心)、县级部门党委实践所所长由各党委书记担任,副所长由党委副书记兼任,设专职副所长1名,列入各镇街(社管中心)党委委员,兼任宣教委员,确定2-3名专职工作人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三是在各支部、各行政村(社区)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级实践站由第一书记担任实践站站长,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副站长,社区由总支(支部)书记担任站长,主任为副站长, 村(社区)设文明实践活动专干1名(村级副职待遇)。县级部门单位支部实践站长由支部书记兼任。实践站主要任务是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运用资源优势,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四是设立各类实践点。各类群团组织、工会组织、妇女组织、学校班级、企业班组、经营组织、协会、商会、社会组织要建立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文明实践工作。五是统一建设要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要坚持高点定位、点面结合、夯实载体、务求实效的原则,坚持重统筹、重结合、重发动、重实效,按照建设实践组织、实践阵地、实践队伍、实践内容等建设标准,建立管理制度,统一牌匾标识,做到“七有”,即有阵地、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标准、有菜单、有实践,营造浓厚氛围。

(二)建设志愿队伍。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手段靠传播、落脚在实践,关键在队伍。要按照《XX县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实施方案》(X办发〔〕号)文件要求,尽快完善我县志愿服务体系,在全县范围建立起“1个总队、18个大队、369个小队+10个特色支队”的专兼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网络。1个总队:由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宋满红担任总队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子信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党晓明任副队长。总队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研究制定志愿服务活动规划,对活动内容、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做出计划,依托各种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8个大队:各党委建立志愿服务大队,县级党委由党委书记担任大队长。镇街(社管中心)由镇长(主任)担任大队长。志愿服务大队要发挥上传下达作用,按照实践中心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369个小队:各村(社区)、县级各支部建立小队,由村支部书记、社区主任,县级各总支、支 部书记担任小队长。村级小队可加入镇村工作队成员。各志愿服务小队结合实际需要,运用本地、本单位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10个特色支队:从党员、青年、妇女、义工、文艺、卫生、科普、法律等群体中确定一批有专业特长的专兼职人员,成立10个特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由主要负责人担任支队长。1.党员志愿服务队。由机关工委负责,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所有党员和积极分子加入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文明服务、义务劳动、义务献血、义务家教、关爱老人活动、植树节活动、清明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爱心回收、募捐、关爱秀延河、情系农民工、环保义务宣传和捡垃圾等活动。2.山丹丹青年志愿服务队。由团县委负责,成立“山丹丹青年志愿服务支队”,200人建制。围绕乡村组织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丰富农村文娱生活,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小山花志愿服务队。由教育局负责,成立“小山花志愿服务队”,1000人以上建制。组织中、小学生志愿者结合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开展各类民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及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活动。4.巾帼志愿服务队。由妇联负责,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200人建制。组建妇女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农村妇女特别是留守妇女等服务活动。5.职工志愿服务队。由工会负责,成立“职工志愿服务队”,200人建制。推进我县职工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汇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能量。6.爱心志愿服务队。由文明办负责,成立 “爱心公益志愿服务队”,200人建制。经常性组织志愿者开展爱心募捐,关爱老人、留守儿童、特殊困难群体等各类公益救助活动。7.法律志愿服务队。由政法委负责,成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100人建制。组织志愿者积极到农村、社区进行法律宣传,现场解答各类法律咨询。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让人民群众了解自身权益以及如何进行维权,扩大人民群众法律援助知晓率,为创建文明县城做出积极贡献。8.宣讲宣传志愿服务队。由县委组织部、县委讲师团负责,成立“宣讲宣传志愿服务队”,100人建制。建立宣讲人才库,围绕党的政策宣传、惠农政策宣传、先进人物故事宣讲、家风故事宣讲等组织开展各类宣讲宣传活动。9.文艺志愿服务队。由文广局负责,成立“文艺志愿服务队”,200人建制。组织并发动文艺扶智志愿者编排一系列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组建文化演艺小分队,深入各镇、村(社区)巡回演出。组织志愿者进一步加强文化活动指导,真正实现“以文化人”。10.科技志愿服务队。由县农业局、县科协负责,成立“科学技术志愿服务队”,200人建制。建立技术人才库,储备科技、农业、医疗卫生等方面技术人才,组织志愿者开展“三下乡”活动,针对群众迫切需要的科学技术、医疗技术、农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等开展各类培训志愿服务。

(三)建立六大平台。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法律法规服务平台,打造有形与无形的场所阵地,统筹安排,共享使用,协同运行。

1.建立理论宣讲平台。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讲师团配合。全力打通党校、梁家河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党员电教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大讲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综合服务中心等场所,打造理论政策宣讲“直通车”,使之成为党的最新理论政策、梁家河“大学问”与基层“零距离”接触的新载体。整合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梁家河分院、县委理论讲师团等体制内讲师资源及有理论基础和宣讲能力的党务工作者、青年干部、先锋模范人物、优秀志愿者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建立全县理论宣讲人才库。同时,加强理论宣讲场所阵地的管理,对农村现有标准化党员活动阵地进行挂牌。进行无形资源整合,搭建理论宣讲微平台,建立共享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推动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

2.建立教育服务平台。由县教育局牵头,全力打通普通中学、职业学校、小学、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儿童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场所,在不影响教学课程的前提下向群众开放,共享共用,利用家长学校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家长学校。建立“立体化布局、规范化引领、特色化打造、专业化管理、菜单化服务”“五化”模式,使文明实践工作聚正气,内容接地气,活动有人气。充分发掘家长学校、社团组织等无形阵地资源,将发扬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贯穿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建立文化服务平台。由文广局牵头,整合现有的文化系统资源,全力打通基层文联组织、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长廊、文化馆、家风馆、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以及歌舞团、戏剧团等场所。以文化服务为基础,文化需求为导向,全民参与为目标,积极建设文化服务平台。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红色文化、山花文化、路遥文化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将文化活 动、文化培训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通过平台发送,向全县百姓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精彩的文化盛宴。同时通过平台做好文物保护和非遗挖掘保护工作,推动文物事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4.建立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由科协牵头,农业局配合。全力打通科技示范基地、农广校、劳动就业局、科技信息站、科普中国乡村e站、社区e站、科普大篷车、科普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场所,增强基层科协组织动员能力,充分发挥“三长”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履行“四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职能作用,全力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基层组织。坚持向外拓展、纵横融合、网络活跃“三维聚力”,形成以科协为纽带,镇、街道、社管中心为重点,村(社区)为延伸,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科协组织网络体系。

5.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由体育健身指导站牵头,爱卫办配合。全力打通体育场馆、游泳馆、农村健身广场、农村卫生室、农村文化活动广场等场所,建立健全我县全民健身公共基础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体育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积极兴办,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格局。同时,整合现有土地资源 ,对县城的广场进行升级改造,并加强对农村健身广场的建设,对外开放目前现有的健身场地。

6.建立法律法规服务平台。由政法委牵头,政法各单位配合。全力打通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便民服务中心、调解委员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说事会等场所机构,突出综合性、专业性、服务性,使各项功能合在一处,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强化组织队伍的配置,做好人员选调配置,明确岗位职责,让组织网络覆盖整个平台,真正做到接触零距离,群众少跑路,服务有质量的“一站式”服务。通过开展法律服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志愿服务引导,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XX的社会稳定、公平正义提供新的基础支持。

(四)建立健全五大机制。一是“统筹+个性”双向选择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统筹、协调、指挥、组织各平台文明实践工作,每年按照菜单式管理办法进行任务指导,建立菜单,按照规定式必学、预约式自主学的方式,实现双向选择,打造实用、适用、管用的文明实践菜单。二是“线上+线下”双线运行机制。建立“县级中心厨房”菜单供给与“镇村百姓餐桌”点餐的服务方式,利用正在建设的融媒体中心,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推进,要将融媒体的三屏一声作为重点,配合打造,统筹推进。三是“讲堂+实践”双轮驱动机制。讲堂式以讲为主,提供固定的场所,让干部群众学习、活动和接受教育培训,突出开展“七传”活动。实践式以实用为主,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深入田间地头、居民院落、企业园区等一线,面对面对开展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做到富教于实践,富实践于教化。四是 “宣教+服务”双层推进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注重各类宣传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以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基本形式,依托各种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宣教”提民质,以“服务”聚民心,通过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五是“普遍+定向”双重并行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践活动具有普遍性,但不拘于形式,既设立普遍的活动和服务形式又设立定向活动和服务形式,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是独立开展活动,也可以联合开展。

(五)丰富实践载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以公民道德“四好教育”为载体,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为工作理念,突出“讲、评、议、帮、庆、践”六字方针。

1.突出“讲”字,以“我们的讲堂”为主题武装群众。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党的宝贵经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领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好各类文明实践讲堂,开展具有形式感的宣讲活动,规范活动流程,注重仪式感。一是红色讲堂。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大力弘扬红色革命传统精神,进一步激发XX人民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使命认同,继承和发扬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牺牲奉献为核心的红色精神,提炼和弘扬“梁家河大学问”,讲好“梁家河故事”,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高地。二是党建讲堂。在开展党员理论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的同时,设计贴近基层,贴近实际的授课内容,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不断提升 “党建讲堂”教育培训效果。三是道德讲堂。围绕“学政策、自我反省、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一堂一善事”八个环节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进一步促使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更新气象,推进农村文明新风建设。四是法制讲堂。全面提高村民的法制素质。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日进行法制宣讲,开展“法律进乡村”宣教活动。推广“群众说事,法官说法”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五是科技讲堂。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开展内容丰富又各具特色的科普宣传活动。针对群众迫切需要的农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开展各类技能讲座与培训。六是“身边的故事”讲堂。收集群众中间发生的“勤劳致富”故事、“家风故事”、“孝老爱亲故事”等进行宣讲,传承好家风、好村风、好乡风、用身边人的人和事,教育引导群众。

2.突出“评”字,以“我们的榜样”为主题教育群众。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评议,突出群众性,运用榜样的力量,引导群众见贤思齐,释放强大正能量。一是开展各类创建评优。实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旅游“五大文明创建”工程。认真开展“平安社区”“十个没有村”“孝道村”“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二是开展各类先进模范评树。实施“先进典型”创树工程,定期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文明户、脱贫之星、致富带头人、孝子、乡贤、诚信村民等评比活动。三是开展各类评比示范。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各单位开展“比学赶超”“追赶超越”评比示范。农村要举行技能评比、丰收成果评比、环境卫生评比等活动,引导群众向善向上。四是开展道德评议。发布善行义举榜、红黑榜。利用夜评会、道德说事会、 道德评议会,广泛组织群众进行评议评选,提高群众参与率,扩大影响力。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发挥新乡贤作用。五是推进榜样的宣传教育。将群众中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典型事物等通过采取发放流动红旗、张贴星级标识等多种形式进行表彰宣传。

3.突出“议”字,以“我们的集体”为主题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树立集体观念,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实现“村情民知、村事民定、村务民管、村利民享”。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村民自治,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是做实“一约四会”。切实发挥村规民约、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更好的推进移风易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二是落实“三公开”制度。坚持党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加大监督力度,落实广大群众的知情权,树立集体观念。三是建强各类组织。通过建立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社会维权组织、农村社会公益组织、农村自治组织,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四是开展各类比赛。组织在各村开展篮球赛、乒乓球赛、广场舞、“巧媳妇”、剪纸布堆画大赛、绘画大赛、道情大赛、秧歌大赛等各类比赛,做到“村村有比赛,月月有活动”,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群众爱国爱家爱集体的意识,增进集体荣誉感。

4.突出“帮”字,以“我们的朋友”为主题服务群众。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解困,既要靠党委政府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提高保障水平,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尽最大努力,让困难群众共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一是实施“爱心公益”救助工程。组织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打扫卫生、洗衣服、理发、送棉衣等不同形式的 “暖心行动”。发挥团县委、慈善协会作用,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二是实施“爱心超市”提升工程。推行奖惩结合的“劳动挣积分,积分换实物”的爱心超市运行模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三是实施“双扶双富”引领工程。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志智”双扶,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对群众进一对一的帮扶教育,使群众达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双富”目标。四是实施“特殊人群”关爱工程。组织民政局、残联等单位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困人员进行救助。

5.突出“庆”字,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引导群众。发挥传统节日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倡导节日新风,推动移风易俗,丰富节日文化内涵,突出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一是注重“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组织开展闹秧歌、道情小戏、猜灯谜等传统庆祝活动。二是聚焦“特色节日”庆祝活动。开展农民节、教师节、邻居节等特色庆祝活动。组织开展拜师礼、成人礼等仪式,培养文明礼仪,倡导文明新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是推动“群众性”娱乐活动。策划开展体育比赛、赛歌会、音乐会、展览、游园、庙会、灯会、焰火晚会群众性庆祝娱乐活动,四是实施“移风易俗”深化工程。通过引导群众简办自己的婚庆等,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互相攀比、封建迷信等陈风陋俗,在广大农村形成“婚事新办、白事简办,移风易俗、节俭养德”的文明新乡风。五是推进“文化涵养”提升行动。按照“县有品牌、镇有特色、村有主题”的文化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乡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乡村广播室等宣传教育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庆典活动。让具有 XX特色的文化品牌更加响亮,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根基更加坚实,传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6.突出“践”字,以“我们的实践”为主题凝聚群众。以创建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为契机,以提升群众文明综合素质为落脚点,抓好践行落实。一是实施“文明旅游”倡导工程。在全县主要景点、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宣传, 在车站、旅游集散中心以提示牌、监督岗等形式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营造文明旅游的浓厚氛围。二是实施“文明餐桌”倡动工程。打造健康饮食文化,提升文明素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和谐文明的用餐文化,把珍惜粮食、勤俭节约变成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三是实施“守护绿色”环保工程。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严格守住生态保护底线,把环保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落实,科学编制生态环保规划。四是实施“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抓好诚信教育,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信用信息记录数据库。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健全激励诚信、惩戒失信的长效机制。五是实施“文明交通”督导工程。大力开展“文明交通礼仪”传播行动 、“文明驾驶”倡议活动、“文明出行”培训等实践活动,开展“三城联创文明出行”宣传活动。六是实施“全民阅读”推进工程。为群众架起通往“书香”的桥梁,激发群众的读书热情,大兴读书学习之风,让阅读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七是实施“守护健康”教育工程。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探索建立公共卫生信息采集平台,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八是实施 “文明家园”建设工程。以民风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在各村开展“十个一”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时积极开展村内户外环境美化工作,改善人居环境。

八、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层层传导压力;
制定实施方案,分步骤、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建立包联指导机制,包镇街各常委负责指导所包联镇街的建设工作;
包村县级领导负责指导所包村的建设工作;
各部门单位的包联点为其扶贫包扶村,各驻村帮扶工作队作为各村新时代文明指导推进队(不再另行发文),实行一包多联,建立责任机制,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试点任务。

2.考核监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全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特别是要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测评体系,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积极稳妥、富有成效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3.经费保障。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努力发挥经费使用的最大效益。

4.氛围营造。县电视台、外宣办、网信办要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与融媒体中心建设同步推进,建立线上线下共同实施机制。要及时总结推广各镇村、各单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反映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反映农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引导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试行方案] 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试行方案] 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