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经验体会 > 内容

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30 06:15:00     阅读:


  摘要: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乃至院校发展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本文具体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影响其机制建设的主要因子,从选拔、培训、考评和激励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机制建设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建设
  1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1.1 队伍专业化能力不强。当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党员辅导员所占比例偏少,学历偏低,尤其是专业不对口,很多辅导员没有思政或者教育管理学相关教育经历。少数高职院校,为了均衡教职工的工作量,辅导员岗位甚至由后勤人员、短期临聘人员越俎代庖,乃至出现了“非党员管理党员”、“中专生管理专科生”的怪象,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也给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1.2 队伍职业化水平偏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学生终身成长、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应该形成既定的职业化团队。同时,对于辅导员本身而言,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有利于辅导员的梯队建设和个人发展。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在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人员遴选随意化,队伍结构松散化,人事调整临时化。在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甚至成为专业教师的“过渡性”岗位,两三年左右即转型从事其他岗位,直接造成辅导员队伍缺乏归属感和发展空间。
  1.3 工作缺位性表征明显
  在事实层面,对辅导员工作的最直接定论,就是繁杂。而这种繁杂,实质上是违背教育规律和辅导员工作内容要求的。思政教育始终是辅导员的工作核心,班级活动、勤工助学、评先评优、党团建设、寝室文化、心理健康、常规出勤等等,都必须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也必须始终回归与落实到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素养的提升上来。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科学地界定辅导员工作的具体职责(在学工、教务、后勤乃至更高层级的管理部门的角度,甚至很难给辅导员工作的内容以明确的范畴界定)。这就直接造成了辅导员工作内核的本末倒置,诸多辅导员忙于应付各种事务性工作,而无法集中精力关注对“人的教育”。
  2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影响因子
  2.1 社会多元价值观对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文化的迅速集聚与交融,势必造成对原有单一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冲击。加之现代社会舆论对教育目的性的进一步功利化,导致诸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建立在“谋生”、“谋利”的物质基础上。这种教育诉求,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辅导员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不仅仅对于家长和学生,对于辅导员本身,也产生了职业迷惘。
  2.2 信息化、网络化普及对教育方式手段的影响。工业化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信息化时代的“信息爆炸”、“高速传输”的特征愈加明显。曾经有一段时间,教育界对于网络的态度是一味地批判,视其为对学生思想荼毒的洪水猛兽。然而,事实证明,教育方式和手段不应该故作清高地对网络强加批判,尤其在国内信息网络监督并不完善的当下,高职院校更应该科学地利用信息网络高速、直观、丰富的特征,有的放矢地完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手段。
  2.3 教学科研改革需求对辅导员研究能力的影响。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关的研究予以方法的凝练与理念的提升。目前,在专业教学领域和事关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领域,科研项目申报如火如荼。但在辅导员工作领域,真正有影响力的项目还较少,体系也不完备,项目级别也相对较低。同时,受申报条件和项目类型的影响,从申报科研项目的事实情况而言,辅导员队伍的科研能力整体偏低,立项率远不如专任教师和高职称研究团队。这既制约了辅导员的职业成长,也阻碍了辅导员工作成果的总结提高。
  3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机制构建
  3.1 完善辅导员队伍的择优选拔机制。首先,要增强选拔的公开性与公正性,本着“优化结构”的原则,拓宽选拔的范围,落实选拔的程序,公示选拔的方案及结果,严把入口,合理配置。其次,要提高选拔标准。要向“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知识并重”、“教育背景和行业背景并重”的方向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职业教育特征的有战斗力的辅导员队伍。第三,要拓宽选拔途径。可考虑从教育心理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退休的党政人员和现任专职教师中择优选拔,以弥补辅导员的数量不足。
  3.2 强化辅导员队伍的长效培训机制。一是加强“走出去,请进来”的常规培训。二是加强“骨干引领、团队提升”的重点培训。通过国家和省级辅导员专题培训、辅导员专题科研项目研究和其他形式,院级课题应增强辅导员工作研究内容比例,重点培养一批辅导员骨干,进而带动影响,形成梯队。三是加强“学历提高、理论强化”的专业背景培训。鼓励和推荐优秀辅导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在职进修有关心理学、教育学,尽快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的学位层次和理论水平。
  3.3 构建辅导员队伍的科学考评机制。一是要制定“学院-学工部门-系部-学生”的多层级量化考核方案。二是要推动辅导员常规工作、科研水平和培训提升的多元考核体系建设。三是要有重点地向学生就业反馈信息倾斜,围绕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评价来综合考评辅导员工作成效。
  3.4 优化辅导员队伍的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聘任制,建全奖励机制,解决好辅导员的分流转型问题。
  参考文献:
  [1]殷善兵.对政治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
  [2]陈永华,等.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思考与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08).
  [3]吴艳端.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18).

《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