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经验体会 > 内容

职业交际场景下的食品行业项目课程设计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5 06:19:08     阅读:


  摘 要:行业英语是ESP教学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学生在职业环境下的英语水平。根据食品行业岗位要求和用英语处理未来相关业务能力的不同需要,开展项目教学。从课程设计背景、理论依据、需求分析、项目课程基本环节等方面进行讨论,探讨行业英语项目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职场交际;行业英语;项目课程
  作者简介:郑艳(1969-),女,山东日照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孙德常(1969-),男,安徽萧县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与ESP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第五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行业背景下高职英语实训项目课程研究”(编号:ZGWYJYJJ2010B39)和第三期“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基于职场交际的高职英语实训课程开发与设计”(编号:GZGZ7611-013)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38-03
  
  
  一、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实际职场应用[1]。中国大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学习英语,而毕业后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却很难使用英语开展工作[2]。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与交际实际脱离。英语学习必须与实际交际的语境结合起来,没有语境就没有生动、实用和得体的语言。[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当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改革目标是推行行业英语,行业英语是ESP教学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英语水平[4]。据麦可思调查,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大学教学中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42%)、“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16%),以及“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3%)。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仍需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竞争日益激烈的食品国际贸易和迅速更新的食品技术,要求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相应岗位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本课题根据山东半岛鲁南区域经济的特点,结合食品专业学生职场交际需要,探讨行业英语项目课程设计方法和思路,提高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上用英语与国外食品同行或专家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技能。
  二、概念
  行业英语是指在生产、管理、技术和服务等各行业第一线工作的业务人员所需的英语。行业英语在理论上被界定为专门用途英语(ESP)分支下,介于学术英语(EAP)与职业英语(EOP)之间的业务用途英语(EPP)[5]。行业英语与ESP相比入门要求低,学习内容难度低,语境与相关职业岗位紧密结合,职场特点明显。行业英语教学,既不是单纯教授英语,也不是单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以实践练习为主,让学生学会在专业领域中用英语去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流。行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就是紧跟市场、紧贴学生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6]
  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包含两层涵义:
   (一)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确保了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选择课程内容。作为项目课程内容的知识和技能是完全职业化的,是与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
   (二)项目课程的内容组织并非围绕着一个个工作任务来进行,而是围绕着一个个精心选择的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进行,严格地说是围绕着基于典型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来进行。[7]
  行业英语项目课程就是基于某个工作岗位,完成某个职场交际任务,根据某个行业典型的服务任务过程和环节,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和基本外语技能。它体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个性化教学思想,是内容驱动教学(Content-driven)而不是形式驱动教学(Form-driven)[8]。做到“教会什么、学会什么、会做什么”连贯统一,培养学生“会干活、干好活”的职业本领。
  三、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语类理论
  职业英语也是专门用途英语学派的重要研究内容[9],交际目的是区分语类的重要因素。人类活动领域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语言形式的千差万别。每次交际活动的语言形式都具有个体特点,但在每个交际领域里,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类型,即话语类型[10]。语类的构建和理解受行业特征和行业文化的影响及语境因素的制约[11][12]。
  (二)语言习得理论
  根据交际语言学理论,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交际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与学生作为社会人和其他人,他们之间交际的相互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是课程设计的“重头戏”,也是“高难度动作”。要保证教师和学生作为“交际主体”而不仅仅是“教的主体”或“学的主体”,要促进他们作为“信源”和“信宿”的互动,在课程的选材和任务/活动的设计上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最关键的一条是要保证课堂内外有真实的交际[13]。运用多种真实的任务来进行外语教学才能使教学交际化,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之中运用语言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那些能够引起双方兴趣或争论和从中各有收获的问题。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在真实的交际中运用语言做事,才不会变成“语言知识的接收器”或“语言操练机器”[14]。按照职场外语交际的实际设定语言学习情境,以满足职场交际的需要为目标,这是行业英语项目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ESP需求理论
  目标需求分析与学习需求分析是ESP的关注焦点。学生需求的最终产品是目的语能力,这是ESP课程设计的出发点[15],它包括:目标需求分析与学习需求分析,前者着眼于起点和结果,后者则侧重于教学过程。目标需求指学习者在未来可能遇到的场合中使用语言的客观需要,它包括交际活动、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学习需求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学习者缺乏的知识和技能,哪些应该先学,哪些应该后学,哪些是学习者喜欢或最易适应的学习方法等。也就是说,要考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顺序和方式。ESP教学原本是语言教学,没有必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开设ESP课程,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但语言上要有代表性[16]。
  (四)课程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连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基于行动导向学习理论,要求学生在亲自行动的过程中,通过行动分析和设计、实施、检查、评价各环节,通过对自身经验的反思和批判性检查,验证、丰富和更新自己的行动模式和认知结构,达到提高行动能力、解决职业活动中问题的目的[17]。这种行动能力就是外语学习能力和在职场中的应用能力。

《职业交际场景下的食品行业项目课程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职业交际场景下的食品行业项目课程设计.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