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经验体会 > 内容

浅析河南省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4:56     阅读:


  摘要:地方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发现,大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很重要,希望得到学校培养;对自身创新力评价不高,缺乏具体行动;对创新能力认识模糊,也缺乏深入的了解渠道;喜欢科研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创新能力,但缺乏相应条件。要培养地方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可以从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制度体系,改变教学模式,激发自主学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全国2542所高等院校,90%以上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大学①,河南省的高校多数属于地方院校,就是要发挥高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的作用。应主导、引领和促进地方政府与地方院校联系沟通,建立合作机制,完善制度安排,较好地解决地方院校为当地培养人才的问题,而不是大量毕业生去到发达城市,使人才外流,无益于地方发展。地方院校应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坚持“行业+区域”的培养地位,设置需求专业,实事求是地做好本校的远期规划和办学定位,促进当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刘永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没有出现强势,基本上都处于中等水平;高校科技创新还完全没有走出特色之路,适当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距还没有拉开;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发展不均衡,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能力的协调局面还没有出现。地方高校尤其是河南省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还处于较弱状态,还存在投入、产出和效益的不对称问题②。
  1.地方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状况
  河南地方院校大学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会影响将来的就业和生活,明白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对自身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评价不高,对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也有没有重视和规划,缺乏具体行动;从学校视角出发,学校普遍没有形成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奖励机制、保障机制,没有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提供相应的条件,也没有形成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认识的普及和宣传;从社会视角出发,学生在之前所受的中学教育中多是应试教育,没有建立起基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家庭和社会环境也缺乏对创新重要性的刺激和影响。而且地方院校学生的就业目标也影响了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追求。
  2 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2.1综合因素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地方院校的学生生源来自本地和附件的较多,河南省地方院校的学生更多的都是河南省生源,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大部分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接受着中规中矩的应试教育,依据老师和教材给出的标准答案获得没门课程的高分数,如果偏离了“标准”,就难以取得高考的高分,考取大学,所以,从学生心理上来讲,虽然创新意识时有萌发,但主导他们的仍然是“标准”的禁锢。另外,学校和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也使学生习惯于接受这种老师知识的方式。这中现象也表现在初入大学的学生第一学期往往成绩不及格,他们不适应大学老师不留作业、不划重点、不随时督促的教学方法,往往大学的自由就成了他们的“放任自流”,学习没有自制力、没有计划性,到考试时才手忙脚乱,结果第一学期就大面积不及格。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惯性冲击,使得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之中;只满足于循规蹈矩的模仿,而缺乏向无人问津的领域进发的勇气;对知识的学习,缺乏知识层次模式的合理转化。都势必会阻滞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成创新惰性的形成,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规范化,思维方式模式化,实践过程标准化,最后导致创新意识淡化③。
  学生的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河南省地方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多是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农民,而目前我国农民工涌向城市的“打工潮”,也是很多学生是在“留守儿童”中度过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的家庭教育主要靠祖辈的“吃饱、穿暖”的总体要求中实施,对于激发孩子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很多家庭难以涉足的方面。及时跟在父母身边的学生,能有意识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家长也是少之又少,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成绩。心理健康教育和个性心理教育都是难以触及的方面。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虽然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但整体来说,人们的观念并不如南方灵活,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着“小富即安”、“随遇而安”的意识,在这样环境下生活的孩子,他们在求学时代虽然致力于要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但传统的家族观念并不会让他们具有较强的“质疑”精神,也难以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不足和学生个人培养缺乏有效指导
  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学生从意识中认识到需要培养创新意识,也认识到将来要有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在现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的广泛宣传下,学生基本接受了个人需要培养创新意识的这一社会基本要求。但具体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什么是创新能力,如何具备创新能力等概念是模糊的,也没有专门的课程和老师来给学生详细的讲解,他们只是从大概念上了解,具体的并不清楚。多数学生也表示自己是很希望能有创新意识的,很想有老师能指导和带领自己去探索去培养。在学校里,不知道如何选择能指导自己的导师,不知道那些资源是可以利用的,甚至有了一些创新想法的时候没有办法施行,遇到问题没有人指导自己如何解决,所有,很多学生空有对创新意识的向往,没有具体实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具体行动。
  2.3学校缺乏相应的师资、培养机制和完善的制度体系
  地方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应用型人才更多的是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有没有研究和创新意识是针对少部分学生而言的。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改变这一错误观念,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我国举行大众教育,应该高校对每一个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结合地方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制定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引领全校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培养个人的创新能力。毕竟在各个工作岗位,在各类生活环境下,人都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是很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得应有成绩,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所以,地方高校也应该重视每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创新能力培养当做一项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这样学校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人才。按照这一办学定位,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相应的师资,并制定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完善系列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从制度层面推动教师和学生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乐于参与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切实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创造一批科技创新的成果。学生也更乐意接受的方式仍然是学校大范围的推动和要求,这样才能解决人才培养中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视,而不是个别人的偶然行为。

《浅析河南省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析河南省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