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节日讲话 > 内容

东西方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1 06:08:37     阅读:


  摘 要:经济全球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因而对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本文在分析道德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 通过对中西方道德教育内涵和目标的差异比较,强调和诠释了我国青少年德育在这个时代应遵循的原则:1.坚持道德体系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水平相一致;2.坚持青年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相适应;3.坚持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4.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协调;5.坚持青年道德体系与时代进步潮流相吻合。
  关键词:全球化;德育;德育目标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正震荡着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强烈冲击,而与全球化进程相一致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这导致社会道德出现了某种混乱和无序。在这一社会快速变迁与转型的时期,青年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价值失落,因此各国政府和理论界都十分关注公民道德的建设,不断探索提升国民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全球化对青年道德的冲击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维系社会结构的重要依托,也是社会意识转型的敏感地域。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客观上导致道德转型,传统道德观和价值体系将经受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冲击。
  1.全球化使世界青少年日益凸现普遍性的道德危机。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在反思20世纪的社会发展时,常常痛感忽视道德教育带来的青年成长问题。事实上,西方发达的经济并没有有效地提高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青年,却造就了“道德迷惑的一代”。现代西方青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某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相对淡漠,青年精神空虚现象普遍存在。
  2.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信息网络化,使青年德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全球化进程中,信息技术对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道德等的影响是全面和全方位的。英特网的崛起,加速了全球信息网络化革命。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宝库的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和糟粕堆。在英特网上,各种思想跨国界交流,思想“藩篱”形同虚设,不同的政治立场、文化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以及各种黄色、暴力等信息都云集网上,网络内容对青年发展产生明显影响。
  3.全球化带来青年教育的国际化,青年德育将直面西方反华势力的挑战和“信息霸权”的艰苦斗争。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个国家把拓展知识产品的出口,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加大对其他国家开放服务和知识市场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不同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之间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与斗争日益剧烈,青年德育的国际化成为必然发展的趋势。
  
  二、中西方道德教育现状
  
  1.中西方道德教育的不同内涵
  西方的主流道德观念强调社会对个人权利的保护与尊重。这些个人的权利即人权,包括平等、自由言论、自由结社、机会均等、个性独立、隐私不受侵犯、选举权等等。一切触犯他人这些权利的行为,就是不道德。西方人权道德强调社会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护,但忽视了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这种道德观下,人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极强的个人主义倾向,利己主义有蔓延之势。
  以德国为例,在一些中青年人的眼中,公共利益是一句空话,义务思想和责任意识都已经过时了,人人应当以自我为中心。与此相应的是,青少年犯罪率日益升高,犯罪手法越来越残忍。各种恐惧和失望情绪以及集体精神失落使德国公民道德出现震荡与迷茫的状况。
  当前西方道德现状的根本症结在于自由与责任、权利和义务、欲望和理性的失衡。
  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是用仁爱,忠孝,礼义,伦常等等概念界定下来的,并作为人们行为和互处的道德准则。在这种道德准则下,义在利先。一切违背这一准则的行为,视为不道德。以爱国主义、团结互助、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忘己济人、舍己救人为内涵和原则的“新时代道德规范”即“九德”:公忠、仁爱(任恤)、信诚、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是新时代人民的普遍道德。
  2.中西方道德教育的目标
  美国国民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日本则以培养国民的道德心为目标,培养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法国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国民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古巴公民道德建设以培养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为目标,如:诚实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道德建设,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这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人才,优化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全球化时代对我国青年德育的新要求
  
  全球化对青年道德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它改变了青年原有的道德取向、道德规范、道德体系和道德价值,客观上要求面向青年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评价进行全方位地转型,主要包括:道德取向充分肯定和显示个体价值与主体价值;道德内容强调独立、理性、自由、平等和公正;道德观念要求青年确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德育方式由灌输道德知识向发展道德能力转变;德育过程由认知性德育向活动性德育转变等。西方各国在青少年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的“道德教育的复兴”,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很多宝贵的成功经验,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应依据我国自己特殊的国情,遵循一定的原则:
  1.坚持道德体系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水平相一致。也就是说,构建新时期青年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一方面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奠定基础。为此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与之相应的道德准则、规范,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等等,据此约束青年的言行,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另一方面,又要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现实状况出发,倡导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青年的思想特点和水平的、能为广大青年所接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以此教育和规范一般青年的言行。对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忌脱离实际,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们的觉悟水平,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或施予过高的道德标准教育,使思想道德教育流于空谈和道德规范脱离实际。
  2.要坚持青年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相适应。经济全球化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上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基本制度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适应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社会心理和现代市场经济精神的生成过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的形成过程。规范是社会生活中已形成的评价个人或群体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它由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信仰来支撑。理想、信念和信仰是道德意识的核心,而青年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又是以一定历史观为基础的。因此,建立全球化时代青年思想道德规范,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东西方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东西方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