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社会实践总结 > 内容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分布格局与调整对策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3 06:12:21     阅读:


  [摘要]本文以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为例,系统分析了“撤点并校”对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影响和带来的突出问题,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向和义务教育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
  [中图分类号] G51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6)10-0020-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10005
  一、引言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加之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导致农村学龄人口数量日益减少。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于2001年5月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的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然而,由于许多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存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在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实践中片面追求调整速度和规模效益,采取“指标化”和“一刀切”的做法,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在许多地方演变为不切实际的“撤点并校”运动。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2年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指出,在21世纪初的10年里,我国农村初中减少过万所,减幅达1/4,小学减少近23万所,减幅达52%,几乎每小时就要消失4所学校[1]。随着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消失,农村学生的求学之路变得异常艰难而遥远,并导致了新一轮的辍学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学辍学率在2011年已上升至822‰,意味着每年约有80~90万农村小学生辍学[2]。而由撤点并校所引发的校车事故频发、山区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农村家庭教育费用增加、寄宿制学校软硬件设施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偏远山区分布广泛,社会经济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与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相比,撤点并校对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和严重。
  新时期,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背景。表现在:一是国家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反思近十余年来农村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以及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将是目前和未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和重要议题;二是我国对城镇化战略已做出重大调整,全面推进以“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互促共进和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将是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在此背景下,分析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口流动趋向、义务教育空间分布格局和优化调整的基本对策,对指导我国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有序调整、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静宁县威戎镇义务教育布局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地形包括葫芦河流域河谷川地、河谷盆地、丘陵坡地和梁峁地,有大小梁峁1098个。境内山系以葫芦河为界,东侧系六盘山分支,西侧为华家岭余脉。威戎镇地处甘肃省静宁县中部,地名源于“威震西戎”、“威慑西戎骚扰”之意。威戎镇辖17村93社,全镇总人口31万人,总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62万亩。全镇大部分地域位于葫芦河及甘渭子河流域交汇地带,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近年来,威戎镇立足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得到较快发展。201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财政收入4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
  (一)威戎镇“撤点并校”状况
  近十余年来,伴随“撤点并校”力度的不断加大,威戎镇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大幅度减少。1990年,全镇有初级中学3所,小学15所,教学点5个,基本上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小学。1990~2000年,在全国义务教育工程和“希望工程”的资助下,全镇又增加两所小学,小学数量达到17所。近十余年来,全镇义务教育撤点并校力度不断加大,共撤并初级中学、完小和教学点11所(个),其中撤并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教学点3个。撤并后小学数量由2000年的17所减少到2012年的10所。总体来看,威戎镇撤点并校主要集中在小学,全镇完小和教学点撤并总数达10所,占义务教育学校撤并总数的909%。同时,威戎镇在小学撤并中采取了整体撤并、小学变教学点等多种模式。
  (二)威戎镇“撤点并校”带来的突出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优化教育布局的基本趋势。威戎镇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在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缓解农村学校师资紧缺状况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带来了以下突出问题。
  1学校撤并与学生数量变化严重脱节,撤点并校导致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威戎镇义务教育撤点并校主要集中在小学。从学生数量来看,威戎镇小学学生数量在1990年、2000年和2012年分别为2615人、2437人和2586人,变化幅度不大。1990~2000年学生数量仅减少681%,2000~2012年学生数量增加611%,而2000~2012年全镇小学数量减少幅度达4118%,远高于1990~2000年学生数量的减少幅度,更不符合2000~2012年学生数量增加的趋向。问卷调查显示,大规模的学校撤并,使学生特别是低龄学生的上学路途明显变远。如新华小学、马山小学和杨湾小学在并入新胜小学后,导致新华村、马山村、杨湾村的学生上学路程显著增加,其中最远的学生上学路程达7公里。水泉湾和马山两个教学点被撤并后,1-3年级的低龄儿童不得不到7公里以外的学校上学。由于威戎镇许多村庄位置偏远、交通落后,学生上学路途的安全隐患也显著增加。
  2撤点并校催生巨型学校和大规模班级,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诸多挑战。威戎镇撤点并校带来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巨型学校和大规模班级产生,以及学校规模的巨大差异。由于撤点并校往往将数个学校撤消后并入另一个学校,导致学校学生规模和班级规模明显增大。巨型学校和大规模班级的产生,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调查数据显示,威戎镇规模最大的小学(威戎小学)学生数量达1356人,规模最小的小学(杨桥小学)学生数量仅为93人,两者相差146倍。同时,学校撤并后各小学生师比也有较大差异,生师比最高的学校达20.8∶1,最低的学校仅为56∶1,两者相差达37倍。与此相对应,撤点并校后各学校辐射的村庄数量和总人口也有较大差异,规模最大的学校辐射村庄数量高达15个,辐射乡村人口数量达4377人,分别是规模最小学校的5倍和35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分布格局与调整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分布格局与调整对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