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社会实践总结 > 内容

纳爱教育理念下网络德育有效性的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2 06:13:17     阅读:


  摘 要: 德育是教育的首任,全纳是教育的至理,爱是教育的源泉。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互联网与每个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品德教育中作用独特。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学生家长提网色变。作者认为在纳爱教育理念下,从“承纳差异增强网络信息甄别力、拓展资源提高网络平台使用率、灵活形式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三方面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网络德育有效性。
  关键词: 纳爱教育 网络德育 信息甄别力 平台使用率 “德育实效性”
  网络德育是网络和德育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现实德育在网络上的延伸,是现实德育的组成部分。现在,互联网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学生获取新知、开阔视野、交流信息、拓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品德教育中作用独特。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德育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学生家长提网色变。如何趋利避害,借助互联网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独特优势,提升网络德育的有效性呢?实践研究告诉我们必须在纳爱教育理念下,从“教育引导增强网络信息甄别力、拓展资源提高网络平台使用率、灵活形式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三个方面实施。
  一、承纳差异,强化道德自律,增强网络信息甄别力
  海纳一切学生、承纳差异学生,是纳爱教育的核心理念。针对学生性格差异、可塑性大、容易受网络不良信息误导的特点,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入手,加强正面、健康信息对学生的引导和熏陶,增强学生的“免疫力”。
  一是重视道德意志教育。以学生入迷、家长担忧的“网络游戏”为突破口,开展“健康网游、绿色网游”专题教育。首先,教师向学生投放网络案例,组织班级讨论,以集体教育的形式进行直面问题、触碰心灵的思想洗礼;然后,给学生一周的时间,结合“身边典型”,反观、自查、感悟,进行网上讨论,进一步巩固教育,提高觉悟。学生对“网络游戏”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这块“硬骨头”随之被啃下。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性和影响力,组织优秀学生成立“学生网络”俱乐部,定期组织网上小组活动,通过网上查资料、做游戏、展示作品、开展竞赛、专题讨论等方式,进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二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鉴于很多学生缺乏社会交际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更缺少安全上网知识,很容易误入歧途或遭受诈骗,污染心灵、伤害身心。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告诫学生不要在网上随便发布个人、家族信息,警示学生不要被网友蛊惑,提醒学生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引诱性网站等,一旦发现可疑信息就要及时告知监护人。通过提高自己对网络的甄别力,为安全、健康、文明上网构筑“防火墙”,自觉远离不良信息的侵袭。
  二、拓展资源,发挥德育合力,提高网络平台使用率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突破时空,实现信息对接,网络内容的直观、生动性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要致力于开发网络资源,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
  一是开辟“德育在线”和“家长学校”专栏。首先,针对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在校园网显著位置开辟“德育在线”专栏,以事理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德育工作思路、措施和取得的成绩等,对学生进行政治、纪律、法制、安全、人文、心理健康等教育,让学生在感受网络魅力的同时受到教育、受启发。其次,在校园网开设“家长学校”专栏,为家长精选系列成功教子的案例和方法,并以“家教讲座”为窗口,向家长介绍学校纳爱教育成果,增强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同。家长在“家长论坛”留言板中可以自由讨论一些具体问题,发表各自见解,互相出谋划策。
  二是建立班级QQ交流群和开通“家校”通。首先,由班主任建立QQ交流群,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一并加入,方便群友之间“即时通”。其次,学校与电信、移动公司合作,尝试开通“家校通”,教师利用网络向学生家长发送短信汇报学校新动向和学生在校表现,家长通过电子邮件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家校通的即时功能,较好地补充班级QQ群对网络的要求,成为家校沟通的“对讲机”。
  三、灵活形式,畅通德育渠道,提高网络德育的实效性
  中小学生有兴趣点易转移、意志力不坚定的特点,为此,学校要强化教师的教育引导,灵活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德育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一是定期举办班主任论坛。将以会议桌上的班主任论坛由“线下”复制到“线上”,根据学生德育、班级管理等热难点问题,每月确定一主题,附上具体案例由班主任投放在校园网的“班主任论坛”中,供互相讨论、学习与借鉴。
  二是定时开放网络心理咨询室。因为中小学生存在不愿意当面向心理咨询教师咨询的现实,所以在网上设立心理咨询室,学生可利用网络聊天工具进入咨询室,以隐身人、游客的身份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心声、咨询问题。心理老师通过网络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调整心态、净化心灵,提供必要的服务、指导和帮助。另外,在网上还可以设立“心语小屋”和“心理信箱”,学生可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和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以书信的形式写给心理老师,心理教师根据问题给以解答疑惑,提出建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总之,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机遇,更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大网络德育研究力度,探索网络德育与其他形式德育结合的新思路,充分利用网络德育的能动性,构建立体德育体系,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善卿,张炳生,辛国俊,著.生活德育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柳树森.全纳教育导论.华中师大出版社,2007.

《纳爱教育理念下网络德育有效性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纳爱教育理念下网络德育有效性的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