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社会实践总结 > 内容

[古诗赏析:杜甫《岁暮》参考答案]岁暮 杜甫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7 10:06:39     阅读:

古诗赏析杜甫岁暮参考答案 古诗赏析杜甫岁暮参考答案 ( 2010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岁暮① [唐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 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 今四川成都 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 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请结合全诗作 简要分析。

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题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
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 【试题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9、【试题答案】 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
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 .终军传;
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 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理解鉴赏评价) 【试题解析】 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 -句子 -段落 -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本题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
还有“双关”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 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
“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
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
“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
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等等。

【诗歌简赏】 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 南河北诗。此后他到阆州,他又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杜甫心忧天下,写下了这首岁暮诗。首联诗人交待其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上传来外族入侵的消息。大唐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语气看似平淡,却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痛颔联“烟尘”和“鼓角”借代指战争,战事推到了雪岭,紧张的鼓角声使一向安静的江城骚动了起来。颈联作者目睹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烈,对唐朝君臣发出质问“朝廷谁请缨”面对强敌,作者怀疑朝中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济时敢爱死”既是对全天下人的呐喊,特 别是朝臣的忠告,又是对自己的鼓励,真正忠君爱国的人,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但“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诗人一方面远离朝廷的境遇,无法为国分忧,无法施展抱负,徒有报国之心,另一方面诗人自己也是“岁暮”之人,虽然想杀敌报国,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只能独自寂寞。

《[古诗赏析:杜甫《岁暮》参考答案]岁暮 杜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古诗赏析:杜甫《岁暮》参考答案]岁暮 杜甫.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