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社会实践总结 > 内容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06 06:07:39     阅读:


  [摘 要] 流动儿童的问题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其中尤为受到关注的就是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流动儿童指因为监护人工作的原因而在流入地学习生活的6~16岁的孩子。流动儿童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动,比常住儿童面临更多的状况,于是有更多的学习、情绪以及人际方面的问题。主要就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 键 词]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74-02
  一、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因为学习工作等原因转移进入城市。这种大规模迁移的现象导致大量儿童成为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指因为监护人的工作原因而在流入地学习生活半年以上的6~16岁的孩子。很多流动儿童出生于农村,由于父母亲或者其他监护人工作的原因进入城市生活,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模式、陌生的交际圈的种种挑战。相比于常住儿童,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大得多,这些心理问题将影响流动儿童的正常生活与学习,对他们的发展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通常表现在抑郁、焦虑、冲动、恐惧、自卑以及孤独感等方面。流动儿童的这种糟糕的处境受到了大量学者的关注,他们致力于探讨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的状况,让流动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众多,但是研究结果都较一致地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常住儿童差,流动儿童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韩煊、吴汉荣的研究表明,流动男童在学习、交际、孤独感、自责感、过敏感、身体症状等方面的得分远远高于常住男童,并且焦虑因子的总得分也高于常住男童很多。在学习焦虑和恐惧倾向等方面的得分,流动女童也远远高于常住女童。由此可见,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较多。白春玉等人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最为普遍,第二个比较明显的症状是自责,其他的症状有身体状况欠佳、过度敏感、做事冲动以及感觉孤独等。陈艳君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城市儿童相比较低,主要表现为受歧视感比较强、存在身份认同危机及感到自卑、焦虑等消极情绪。因而就需要学校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帮助流动儿童;并且流动儿童的焦虑感、受歧视感、孤独感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而就需要家庭及社会采取一定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总之,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各个层面上,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已有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進行分析。因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本文也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家庭方面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很大程度受到家庭的影响。栾文敬等人的研究表明,相比较于身体上的虐待,进城务工人员父母的精神虐待对流动儿童的影响更大,比如夫妻间的忽视、父母对子女的忽视以及在外人面前对流动儿童的大声吼骂等,都会严重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杨芷英和郭鹏举的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具有相关性;流动儿童的家庭条件与父母交流状况及父母之间的关系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白春玉等人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最为常见;健康组与不健康组的家庭环境不同,不健康组儿童家庭的亲密度、组织性得分均低于健康组的,而矛盾性得分高于健康组,表明家庭环境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些研究均说明了流动儿童所在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其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有益于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首先,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夫妻关系及亲子关系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的慰藉。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基石,只有基础牢,家庭才能稳如泰山,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其次,父母尽可能地学习相关知识。流动儿童的父母受教育水平一般比较低。尽管自身能力有限,父母也要尽可能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最后,多多与流动儿童沟通交流。物质保障是重要的,但是精神上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只有与孩子沟通交流,才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撑,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愉快地生活与学习。因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家庭的干预是解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学校方面
  流动儿童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所以学校教育与学校氛围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学校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能够很好地减少流动儿童的抵触情绪以及孤独感,流动儿童在舒适放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很好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快融入班集体,适应学校的生活,产生归属感。其次,学校需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也可以定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并且为流动儿童建立心理健康的档案,有助于纵向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改变课程内容以及对特殊情况进行处理。最后,积极挖掘流动儿童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最终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社会方面
  社会也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白春玉和张迪等人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起到保护作用。因而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增加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对于城市贡献的宣传,树立正确平等的观念,提高流动儿童的自信心以及归属感,为其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其次,国家应该设定基金来提高流动儿童的教育,在教育方面对流动儿童进行适当的补助,为其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确保流动儿童的不平等教育现象越来越少。最后,国家应该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打破原来的户籍阻碍,在流入地上学也能在流入地高考,将其进行立法,确保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有一定的制度保障。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