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方案大全 > 内容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8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4-12-06 13:01:12     阅读:

方案中应设定评估指标,以便于后续的效果评估和调整,通过详尽的方案,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设定时间表,确保各项任务有序进行,下面是无忧文档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8篇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篇1

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我班将于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以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活动时间

20-年6月-日至6月-日

三、活动内容

1、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结合端午节的特点和内涵,组织开展“粽叶飘香”包粽子比赛、观看龙舟比赛、端午歌谣传唱、织香袋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托“道德讲堂”组织端午节民俗讲座,开展以爱国名著、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用心体会端午节蕴涵的意义,激发爱国爱乡情怀。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端午节期间,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开展村居清洁、节日慰问、助残爱幼等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贫困生、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送去慰问金、粽子等,陪他们共度端午佳节。

3、开展校园洒扫活动。从科学角度分析悬艾草、挂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等端午传统习俗,普及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大扫除,整理个人卫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4、制作节日小报。积极组织学生将端午节的内涵、民俗及参与端午节活动的感悟制作成节日小报,并开展节日小报评比和展示活动。

四、活动要求

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把端午节主题活动与“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的活动项目,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体现人文关怀,倡导文明新风;全部活动过程确保安全、有序开展。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背景:

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因而,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认识与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三、活动主题:"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

四、活动时间:5月26日——6月5日

五、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要求

(一)、具体实施阶段(5月26日——6月5日)

1、由大队委干

部发表以"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5月26日,大队部负责)

2、各年级出好一期"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专题黑板报(6月1日前,大队部负责)

3、学校德育处利用校班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端午节"民俗民风知识讲座(5月26日)。通过讲座,让每个学生对端午节的习俗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动员学生跟随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动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节日美好体验,加强了亲子间沟通、了解,以此和谐亲子关系,也能更好的帮助延续传统文明。(德育处负责)

4、一——五年级童谣征集活动。(每班5篇)(6月1日之前完成,德育处负责)

5、三——五年级"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端午小报制作比赛。20xx最新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20xx最新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每班3份)(5月28日前)

6、端午软笔书法比赛。(美术组负责,6月1日之前完成。)

(二)、总结展示阶段(6月6日)

1、环境布置:

童谣(征集:黄丹凤6月1日前)(装饰、编号:朱红萍6月1日前)(悬挂:美术组)

书法(征集:黄丹凤6月1日前)装饰:朱红萍6月1日前)(悬挂:美术组)

赛龙舟彩泥展(朱红萍)

评选(选票印刷、分发、投票箱、后期统计:毛艳艳)

选票(你最喜欢的10首童谣)

2、小舞台:纪念屈原以及经典诗文朗诵会.(黄丹凤、沈莉、毛艳艳)

准备工作:舞台(后勤组)

主持(学生)

音响(顾志荣、陆忠达等)

节目单:(1)校园集体舞(毛艳艳)

(2)一3《论语》(陈娟)

(3)一5《

论语》(张红艳)

(4)五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史秀琴)

(5)二3《弟子规》(施玉美)

(6)二5《弟子规》(刘玲)

(7)三2《论语》(张岚)

(8)三5《论语》(黄屹梅)

(9)四3《端午组诗》(吴娟)

(10)学校诗朗诵(沈莉)

(11)表演舞(毛艳艳)

3、端午传统游戏活动

高年级组(施健康负责)(西大操场)

(1)赛龙舟。(三——五年级)(每班5男5女)

(2)抬轿子。(三——五年级)(每班15人)

准备工作:参赛表(黄丹凤6月1日前)

游戏规则(施健康6月1日前)

场地(施健康、倪怀东、徐磊)

低年级组(杨军负责)(东大操场)

(1)赛龙舟(一——二年级)(每班6男4女接力赛)

(2)抗震救灾钻山洞(一——二年级)(每班30人接力赛)

准备工作:参赛表(黄丹凤6月1日前)

游戏规则(杨军6月1日前)

场地(杨军、张卫东、陈瑜)

4、区域活动

(1)包粽子比赛。(四、五年级,每班3名)(邱新生)

准备:参赛表(黄丹凤6月1日前)

芦叶、碎纸(邱新生6月1日前)

(2)编制"长命缕"比赛(三——五年级每班3名)(施炜、周欣)

准备:参赛表(黄丹凤6月1日前)

丝带(黄丹凤6月1日前)

#from 20xx最新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来自 end#

(3)画(剪)艾虎比赛。(四、五年级每班3名)(美术组,朱红萍)

准备:参赛表(黄丹凤6月1日前)

小样 (朱红萍6月1日前)

5、班级活动

品粽子。(全校人人一个)(班主任)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让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认同和喜爱我们的节日,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进一步促进传统美德文化教育

二、活动主题:

扬传统节日 颂传统美德

三、活动时间:

6月12日班会课

四、主要工作:

(一)前期准备:

1. 电子屏出示本次宣传主题口号。

2. 各班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安排好周六主题活动的相关主持学生,班会课前布置好黑板(文字内容为“扬传统节日 颂传统美德”中队主题班会)。

(二)活动过程:(以下活动内容及资料仅供参考)

活动一: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参考资料)

1、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3、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活动二: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参考资料)

1、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二十二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辅助楚怀王。其时楚怀王受到奸臣的进谗,没有接受屈原关于联齐抗秦的主张,被说客张仪骗到秦国软禁起来,逼他割地献城,后因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

屈原知道后悲愤欲绝,上书请求顷襄王为怀王报仇。但顷襄王窕宠信奸佞,不思振复,将屈原削职放逐江南,其后楚国被秦国攻陷,亡在旦夕。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在极度忧愤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屈原六十二岁时) 农历五月五日纵路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

楚国人民闻讯,纷纷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屈原的身影。这便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但由于人们祭屈原的米,都让江上的蛟龙吃掉,故后来人们改用粽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2、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作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活动三:说说端午节的习俗

1、观看视频《赛龙舟》(见视频附件)并了解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的原因: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不仅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我班将于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以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活动时间

20__年6月x日至6月x日

三、活动内容

1、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结合端午节的特点和内涵,组织开展“粽叶飘香”包粽子比赛、观看龙舟比赛、端午歌谣传唱、织香袋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托“道德讲堂”组织端午节民俗讲座,开展以爱国名著、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用心体会端午节蕴涵的意义,激发爱国爱乡情怀。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端午节期间,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开展村居清洁、节日慰问、助残爱幼等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贫困生、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送去慰问金、粽子等,陪他们共度端午佳节。

3、开展校园洒扫活动。从科学角度分析悬艾草、挂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等端午传统习俗,普及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大扫除,整理个人卫生,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4、制作节日小报。积极组织学生将端午节的内涵、民俗及参加端午节活动的感悟制作成节日小报,并开展节日小报评比和展示活动。

四、活动要求

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把端午节主题活动与“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的活动项目,加强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体现人文关怀,倡导文明新风;全部活动过程确保安全、有序开展。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篇4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为了扬民族精神,承中华传统,也使教职工能在包粽子中感受节日的快乐,体味美好生活,校工会决定举办端午包粽子比赛活动。

一、比赛时间、地点、对象

时间:6月3日下午16:50开始

地点:学生餐厅

参加对象:全体教职工

二、比赛规则

1、每个工会小组分发20斤左右糯米,2斤红枣等物品,参赛选手需要用以上材料包出大小均匀的粽子,形状不限。

2、以数量、速度、质量、美观作为评判标准,包扎的粽子以不露馅、包扎严密、形状规则为有效数计算成绩,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以每小组包的粽子数除以总人数为团体总成绩。

三、奖项设置

设团体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六个

四、品美食

1、在统计比赛结果后,分享劳动成果。由组长把组内教师包的粽子平均分给组内教师。

2、把分到的粽子带回家,体验煮粽子、和家人一起品粽子的快乐。

五、后勤保障工作

1、事前做好相应数量的大米、馅的配料及包扎的柴绳、粽叶准备。

2、以11--14人为一份数(九个小组),做好盛米、馅、柴绳、粽叶分放和放粽子容器的准备。

3、做好比赛场地的布置安排。

六、注意事项:

1、赛前参赛选手务必做好个人卫生。

2、比赛结束后务必清理场地,洗好用具交还学校。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浓浓乡情和融融亲情,增强学生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亲和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端午节文化的搜寻、思索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熏陶。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锻炼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6月6日下午第二节课

三、参加人员:一~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内容

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学一学、缝一缝等方式,走进端午节,感受端午文化。

1.“秀秀我的小巧手”:一二年级缝制香囊、做五丝等;

2.“端午节知识知多少”:三年级学生做手抄报以“走近端午”为主题,重点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

3.走进屈原诗词:四年级学生通过诵背诗词来理解端午文化。

4. “我跟老师学一技”:五六年级学生重点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活动结束后,综合实践活动老师6月8日之前(一二年级班主任)将活动方案电子稿发送教务处邮箱,字体四号微软雅黑。活动期间,一、二、四、五年级进行拍照,每班选两张照片,由大队辅导员收集后拷到教务处电脑。三年级每班上交五份手抄报。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篇6

一、选题背景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更容易在淡化的过程的丧失,现在人们之所以觉得过节越来越没意思。随着经济发展,精神文化的缺失越来越令人感触颇深,传统的内容越来越少,而承载着传统的文化载体也渐渐在人们眼前消失,没有了历史,失去了鉴别。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所以适时组织这次“传承文化,走进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另外,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学科组研究为基本形式,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安排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4月11日 端午节日课程动员会

4月17日 各学科、各年级填写上交端午综合课程设计方案

4月17日至5月8日老师带领学生查阅端午相关资料,积累静态和动态作品素材

5月9日至10日 学校调度各学科动、静态作品成果

5月11日至19日 学生修改、完善作品

5月22日至23日 各班布置静态作品(照片墙、文件袋、板报)

5月24日 端午综合实践课程结题汇报

四、各学科内容推荐(微课、活动)

端午由来大探秘

语文:低年级段学生搜集有关端午的传说、诗歌,开展诗词朗诵比赛、资料交流会,扩宽学生认知范围;中高年级段创作和端午有关的作文、诗歌,制作端午精美小报。

数学:微课1、根据龙舟思考行程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2、巧求粽子的体积。

英语:向同学对端午做简单英文介绍,创作端午情景剧。

端午才艺大比拼

音乐:学唱和端午有关的歌曲,学跳与端午有关的舞蹈。

美术:制作端午节有关的绘画、贴画、立体画。手工做粽子。

端午活动大搜索

体育:根据龙舟,开展齐心协力走比赛。

五、活动相关学生评价

各学科各班级评选“端午”综合实践课程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

六、展示内容。

10名学生博客小导游,看展板解说。二维码扫描。进入二楼报告厅

1、端午传统文化微课。

2、端午民俗展示。ppt展示虎符、龙舟、齐心协力、儿童额头点雄黄酒等,展示内容均是我校师生活动视频或照片。

3、师生互动,即兴诗词背诵,奖励粽子。

4、有关端午歌舞展示。

5、端午情景剧(语文或英语)

6、学生自创诗歌展示。

7、包粽子比赛。

8、品尝粽子美食。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篇7

活动前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记得小时候的时候,端午节的头天,奶奶就开始忙了,泡江米,买蜜枣,洗粽子叶,到了端午节的那天,肯定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是如何迎接端午节吧,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及来历,加深孩子们对端午节的印象!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环境创设

1、科学区: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三、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粽子、香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篇8

一、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借端午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操,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3、端午节也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二、活动时间:

6月23日——6月24日

三、活动安排:

1、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班级活动。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3)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4)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

(5)展示自己的手抄报作品。

2、“我向长辈学一技”主题活动。

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3、体验端午情?

(1)同学们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到学校来与朋友、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培养孩子之间、师生之间的友情。

(2)能够背诵有关端午的诗词名句,或介绍屈原的故事。

(3)以《粽香四溢端午节》为题写一篇作文,与大家分享你的端午情怀。

4、“嘟嘟嘟”跑得快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一个呼啦圈,两个粽子

玩法:以班级为单位,8个家庭组合为一组进行接力,游戏中,孩子做车头,一手拿一个粽子做方向盘,家长蹲下做车尾,呼啦圈为两头连接,一头套在孩子的腹部,一头家长用双手握住,小车以最快速度前进至对面家庭组合,将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给下一组家庭,最后一组家庭跑完,游戏结束,快的那一班级获胜。

四、活动要求:

1、班主任认真组织,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班会课或活动课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作好记录。

2、请老师们将相关的活动照片于本周四下班前发给边老师,作文电子档于24号前发至边老师邮箱。

3、各班也可自行设计活动内容。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端午节学校的活动方案8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