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综合实践总结 > 内容

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我和我祖国征文五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25 08:05:57     阅读:

【篇一】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同年我降生于昭通市彝良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当时父母因受祖辈“需要儿子来继承香火”的思想影响,在我之前家里已经有了5个姐姐。正因为如此,我家在土地包产到户时分得了8人的份额,在那个靠种地生活的年代,在父母和姐姐们的辛勤劳作下,我家很快就成了村里闻名的“富裕”人家。所谓的“富裕”,也就是全年都能吃上未蜕皮的苞谷饭。

1989年,年满7岁的我在村里上小学一年级,当时距离我家100米左右,住着一户胡姓人家,因女方身体原因,一直未生育子女。夫妻俩听信民间偏方四处采摘草药医治均不见效,土地包产到户时也就分得2人的份额,加上劳动力受限,每年粮食收完后,除去上交的“公余粮”,夫妻俩常常过着“找着上顿无下顿”的日子。正因为如此,夫妻俩常常“热心”来我们家帮忙,尽管当时我又多了两个弟弟,但父母亲还是热情地邀请他们吃饭。一来二去的多了,家中凶猛的看家大黑狗看见他们也只会摇尾巴了。

一晃年关将至,家中农活少了,夫妻俩也不便再来“帮忙”。一天深夜,父亲点起煤油灯上楼打老鼠,发现低矮的茅草房屋顶开了一个洞,堆放在木板楼上的苞谷籽丢了6袋,父亲大惊之下便叫醒家里人,带着大家寻着烂泥巴路上留下的脚印和掉落在泥上的苞谷籽,一路寻到了胡姓夫妻俩家门前。敲开门后,夫妻俩见事情败露,便主动搬出6袋苞谷籽,苦苦哀求父母不要报公安,也不要向村里其他人说,他们俩是饿慌了才干了这个事。父母叹着气给夫妻俩留下了三袋苞谷籽后就回了家,用麦秆补上了屋顶的洞。那年春节后,夫妻俩就外出讨生活去了,从此便断了联系。

2019年春节,在外工作的我回到农村老家过年,年过花甲的胡姓夫妻俩突然来到家里看望母亲,并跟随我们到父亲坟前拜祭。交谈中得知,夫妻俩经过多年打拼积攒了些许积蓄,当年的病早就治好,膝下有了三个儿女。如今年纪大了,儿女已各自成家立业,听老家外出打工的人说家乡也像城市一样发生了变化,夫妻俩便打算回老家来建栋房子养老,一来弥补三十多年的遗憾,二来让自己落叶归根。回来后看到的景象让夫妻俩惊叹不已,村里的茅草房已经变成了楼房或是平房,许多人家都用上了节能灯,家家也都吃上了肉和白米饭,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烂泥巴路都成了水泥路,部分路边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

告别时,夫妻俩笑着对我说:“当年因为六袋苞谷籽改变了我们两口子的生活,如今党和国家改变了我们家家户户的生活!”

【篇二】

初中毕业,我告诉母亲,我不想读高中了。母亲一愣。我知道母亲遇上天大的难事才这样愣神的。母亲过来一把拉着我的手,脸上的笑刀刻一般,眼里却噙满了泪。母亲说,我和你爹没有文化吃了一辈子的苦,那是没办法的事,现在你读书,我们省吃俭用还供得起,妈求你了,别放弃。那一夜,我失眠了,听到母亲翻来覆去,不时还伴着轻微的叹息,我的心有一种刀割的感觉。这也成了我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影像,令我愧疚不已。

是呀,爸妈从那个日寇入侵滇西、破烂不堪的年代走来,能活下来就万幸了。没有文化的他们,四处碰壁,生活维艰。德宏和平解放后,他们总算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安定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有了我。他们望子成人心切,不想让儿子重蹈他们的覆辙。可眼下,想到爹妈都没有工作,靠打零工过日子,我不忍心再拖累爸妈。所以,我没听母亲的劝,执意外出打零工。我一头扎进社会,吃尽了苦头,有如不会游泳的人扑进深水里,一次次呛得我几欲窒息。直到此时,我才真正理解母亲语重心长的教诲,没有文化要吃苦一辈子。从那时起,一有空我就书不离手,无论是打零工,还是当了工人,我从不放弃,我孜孜以求的读书。命运终于迎来转机,全国恢复高考,我大着胆子报考,连续三年,屡败屡战,有志者事竟成,我终于走进了大学的殿堂。

我的命运从此一步步改变。组织上多次送我到省城、上北京、赴上海学习培训,我终于成为一名文化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我要感谢我的爸妈,是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谆谆教诲,告诉我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将不国,何言有家,幸福安在?记得,接到大学通知书那天,我迅速跑回家告诉爸妈,多年瘫痪在床的母亲紧紧握着我的手,她的身体一直在颤抖,竟说不出一句话,却已泪流满面……

我要感谢祖国,给我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大平台,我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奋发图强,日新月异,幸福安康。

我的亲身经历,让我深深领悟了国与家是如此紧密想通,我和祖国又是如此的命运相连。我把我的人生,我的故事,讲给孙子和孙女听。

【篇三】

八十年代初,家里好不容易有了第一辆自行车,我记得是一辆28寸的“金鸡”牌自行车,那时的我还不到十岁,车子主要是哥哥在骑,每次哥哥骑的时候我就主动要求帮他把自行车推到公路上,其实也是想借机学一学,就这样帮哥哥推车推了近一年,但由于个子太小,自行车太大,我只敢慢慢地单脚滑行一小段距离,又过了大半年,终于可以跨在自行车大梁上蹬半圈了。从那以后,我就幻想着哪一天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1992年中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距离县城9公里远的一个山区乡镇工作,因为交通不便,每月只能回家一次,有时到县城开会办事都是乘坐过境小班车,一天也只有来回各一趟,有时赶不上就只能步行进城,十分不方便。工作时间稍长一些的同事都有了自行车,我也盼望着早日买一辆自行车。但当时工资只有100多元,要买一辆自行车一般也得200至300元,家里也不富裕,再说工作了还向家里要钱也不太好意思。就这样自己暗暗攒了近一年的钱,终于买了一辆“春花”牌轻便自行车。买到车的那天,我几乎是一口气就从县城骑回到了乡政府,一点也不觉得累。从此,无论下乡、进城或回老家,我都骑着她。就这样一直到1999年调到县城工作,这辆自行车一直伴随着我从乡镇来到了县城,成为我人生道路上一路向前的“贤内助”。

到县城工作以后,骑自行车的时候就明显地少了,办事或回老家更多的时候是搭顺风车或乘班车,感觉也没太多不方便。随着工资收入增加,1997年自己又买了摩托车,2011年的时候,看到身边的人有了小汽车,虽然对我来说不是太急需,但也买了一辆,偶尔用一用。不知不觉中就把那辆陪伴我多年的属于我的第一辆自行车慢慢地给遗忘了。

前年,儿子吵着说要炼骑行,我也顺便一起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闲睱之余陪着儿子骑一骑。每当骑行在宽阔的马路上,看着过往的车辆,我不禁又想起了那辆曾经载着我儿时梦想的“春花”牌自行车。蓦然回首,昔日的梦想在滚滚前进的大潮中已然成为昨天的记忆,顿时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看着儿子欢畅骑行的身影,我坚定地相信更加幸福的明天将会来得更快更早。

【篇四】

从我记事起,家乡昆明农村的照明工具就是以煤油灯为主。那盏在风中摇曳的小油灯,昏黄的灯光忽明忽暗,若即若离。我就是在这样的油灯下,捧着书本一字一句读出来的农村伢子。

读过初小的母亲告诉我,煤油灯里的洋油就是煤油,因为以前是从外国进口的,所以老人们都称它为洋油。我清楚地记得,家里最早使用的煤油灯是母亲用一个空墨水瓶制成的。这种简易、朴素的自制油灯微光如豆,看书写字时必须把头凑到灯前才能看得清楚,而且冒出的一缕缕黑烟不仅熏得眼睛痛痒,鼻孔也被熏得黑乎乎的,稍不小心还会被火燎着头发或眉毛。为此,父亲省吃俭用了许久,终于买回来一盏带有玻璃罩子的煤油灯——罩子灯。

罩子灯的光线比自制油灯亮了许多。有了这盏灯,我们天黑后写作业就方便多了。秋收时节,夜幕降临,满天星辉,罩子灯被放在堂屋里那张高大的八仙桌上,跳动的灯火发出清白的光亮。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小山似的玉米堆旁剥玉米,我们学着母亲的样子将玉米皮编织成串,把玉米挂在墙上。屋内闪烁的灯光和晶莹光润的玉米相互辉映,在记忆中是那么温暖而祥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家乡开始有了电灯。一根根木电杆在村里竖了起来,细细的电线被牵进家里,家里装上了15瓦的白炽灯泡。每到傍晚,我们就盼着天快点黑,好让灯泡发出光来,那电灯的开关拉绳不知被拉断了多少回。有时停电了,大人只好又找出煤油灯来点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记录着我童年点点滴滴的小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中小型水电站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到处一片繁忙景象。电力设备设施开始有了质的飞跃,电压越来越稳,灯光也越来越亮。

如今,那一盏盏曾点亮了千家万户的煤油灯、罩子灯早已随着时代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的日光灯、水晶灯、led灯等现代灯具。从灯光如豆的煤油灯到昏黄黯淡的电灯泡,再到光鲜耀眼的各式灯具灯饰,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照亮的是我们的幸福生活。

【篇五】

20世纪60年代,正处于吃大锅饭时期。我的家乡由于地处高寒彝族山区,生产条件落后、地瘦土薄,粮食产出较低,每家所分到的粮食最多只够吃半年,野菜洋芋饭、野菜包谷荞麦饭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

大人们白天到山地里劳动,人人背上少不了背篓。劳作时,碰到灰灰菜、野胡葱等,他们就随手连根拔起装进背篓。放工回家时,大家爱走山坡荒地,路上再找些荠菜、桔梗、蒲公英、面蒿、蕨菜等,把背篓装得满满当当。

回到家,大人小孩忙着分拣野菜,煮野菜,熬野菜糊,做野菜饭。山村的夜晚,弥漫着浓得泛苦的野菜味道。野菜当菜,也当饭,掺在饭里一起吃。我们小孩见大人吃得香,自己尝一口却苦得难以下咽。偶尔不用吃野菜,还能吃上肉,那就是过年过节了。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粮食增产增收,洋芋、包谷、荞麦要用马驮车载,各家的粮食总量相当于原来的几倍。家家户户顿顿吃的是纯粮,菜碗里白菜、洋芋、黄瓜、茄子、花生、猪肉等花样不断,野菜渐渐从餐桌上销声匿迹。

再后来,村里人把洋芋、包谷、荞麦卖了,买回大米当主粮,包谷荞麦饭也退出了饭碗。大家用上了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学会了煎炸炒焯炖烤,把日子调理得有滋有味。

近些年来,乡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香甜苦辣咸,鸡鸭牛羊肉,想吃什么有什么。听说山间地头那些野菜成为抢手货,重新上了餐桌,我将信将疑,他们怎么就又喜欢上那些苦得发涩的野菜呢?

去年“五一”小长假,我带家人回老家。晚餐吃的是火锅,地道的土鸡汤色纯正、香气扑鼻。我正说还差几道绿色蔬菜,母亲就端出了灰灰菜、荠荠菜、蒲公英、蕨菜头。

我问母亲怎么还吃野菜?母亲笑笑说,现在大鱼大肉吃腻了,来点不施化肥、农药的野菜,对身体有好处。这和你小时候吃的野菜味道不一样,吃吃看,又嫩又脆!

近半个世纪的时光,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的口味,还有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追求。50多年前,天天吃野菜掺饭,人人都想摆脱野菜的苦涩;
现在,健康营养的野菜受到欢迎,苦中自有别样的生活风味。

《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我和我祖国征文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我和我祖国征文五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