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教研活动总结 > 内容

依托校本文化彰显学校教研新面貌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29 06:08:20     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桂林市铁路西小学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通过专业引领,凝练基于校本的专业精神;通过团队协作,提升教师群体的实践智慧;通过个体研修,建设涵养教师精气神的校本文化。
  【关键词】校本文化 学校教研 专业引领 团队协作 个体研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025-02
  校本教研应当始终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保持高度的一致。桂林市铁路西小学围绕“立足课堂,着眼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本培训目标,着力于“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研修”,通过专家讲座、诊断课、培训、竞赛、研修等途径,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一、专业引领,凝练基于校本的专业精神
  古罗马作家塞涅卡说:“如果一个水手不知道驶向哪个港湾,那么就没有什么风会对他有利。”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在于促进教师的教育思考,帮助教师形成专业自觉,获得正确的方向。
  (一)依托专业引领,立“优、先、实”的校本教研方向
  学校根据本校发展的特点以及优势,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引领教师成长,确定“着眼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确定校本教研的方向:“立足校本,开发优质教育资源;立足课堂,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实施有效教学;立足实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立足实际,共享其他先进发达地区的教科研工作的管理智慧和优质师资力量。”
  (二)依托专业引领,创“学、研、思”网络教研新模式
  学校签订“闽浙桂三校结对协议”,更好地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让专家的引領更具实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在结对学校之间广泛开展网络教研、互动评课、远程培训、网上听课、远程课堂教学等线上交流活动,并邀请国内一线教育专家进行指导;组织全体教师利用QQ群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研讨,并将教学活动过程拍成照片或视频,进行展示交流,促进了教师们“学研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研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依托专业引领,持“走、转、改”理念
  学校注重与高校、市教科所、片区教研室合作,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教科研品位。学校邀请专家到校讲学,让专家走进课堂,参与听课、评课,指导教学,让教师明晰教学理论与实践如何有效结合。学校适时组织教学骨干赴先进地区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同时,改变过去“重教轻管”的观念,让学校教育管理者与一线教师同学习,共进步,一块聆听教育专家的讲座,共同抓好学校实际管理工作,将理论实际联系起来,提升学校整体教育管理水平。
  二、团队协作,提升教师群体的实践智慧
  现代教育理论有个很著名的教育思想:“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的合作精神,教师只有把自己摆在主人翁的地位,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团队优势,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一)集体教研,形成主动发展、百花齐放的教研文化
  学校培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以课例为载体,组建研究型教研组;重视集体教研,资源共享,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鼓励教师参与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鼓励教师积极观课,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当教师观的“课”是集体合作的智慧结晶,教师所关注的便不再是执教者本身,而是教学设计是否有效;便不再是教师的表演,而是学生的实际所得;便不再是结果,而是准备的过程。学校坚持通过集体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通过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励教师团队合作的热情,从而逐步形成和谐的教研文化氛围。
  (二)课堂为本,建立逐次诊断、集思广益的“研教评”模式
  学校立足于课堂,围绕“提升教育理念,促进教学质量”这一目标,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本年度,侧重于诊断课的校本活动形式,重视“二次诊断”。同组教师一起经历备课、上课、诊断后再备课、再上课四个环节,并采取现场录像、课后回放的形式。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课堂观察,集体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比如,语文组侧重于学习名师“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数学组侧重于磨练课堂教学技巧,英语组侧重于以情境创设促有效教学的研究。
  学校集思广益,每周进行教师的研课活动。在研课中,备课组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教师。采取“多案、多讲、多思”的方式,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协作研课、系统反思等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研课“激活”教材、学生、课堂,让研、教、评融合为一体,真正发挥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三)搭建平台,打造互帮互学、共同成长的优秀教师群体
  我校积极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经常开展各类专题培训,搭建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其中,着重搭建青年教师展示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竞赛、参与“送教下乡”活动。学校启动新教师培养计划,以师徒结对的形式,群策群力,共同培养青年教师。
  三、个体研修,建设涵养教师精气神的校本文化
  (一)突出研修主体,丰富校本研修形式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术沙龙、实践研修等活动,让教师对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手段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开展撰写教育教学随笔接力活动,提高教师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意识,以丰富的校本研修形式,让教师在学术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促成教育理念的转变。
  实践出真知。学校通过磨课这种实践研修形式达到“一人上课,整体受益”的目的。在磨课中,重在强调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有效地纠正教学与目标的偏差,让教师在自我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明确校本教研是服务于教师这一研修主体的。注重通过磨课,开发和推广优秀的校本教研成果,尝试“课堂开放”的形式,让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抓住研修重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通过教育实践,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并确立个人校本研修专题,进而转化成校本课题,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探究。2012年、2013年学校的个人课题就是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学校现有国家级课题1项、自治区课题1项、桂林市B类课题1项、教师个人课题2项。学校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以研促教,夯实底蕴。
  学校通过校本教研创设浓厚的科研氛围,努力实现“科研与培训并举、主研与群研结合、行动与理念互通、研究与运用统一”的目标,唤醒教师的科研主体意识。
  (三)以赛促教,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开展教学竞赛也是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比赛,让教师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能力和教学的实践智慧。学校通过竞赛培养了一批“校骨干”“区优秀”“市能手”。这样的校本研修方式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状态,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让“看齐”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意识。
  “载载勤耕呈硕果,年年结集有华篇”。学校只有积极建设校本教研文化,才能有效提升办学品位,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让校本教研之花争妍斗艳。伴随着校本教研的足迹,师生们也会一同成长、进步。

《依托校本文化彰显学校教研新面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依托校本文化彰显学校教研新面貌.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