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团日活动总结 > 内容

《力的合成》说课稿 力的合成说课稿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8 12:40:27     阅读:

.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物理必修一 一、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4节。“等效替换”的方法,是高中阶段常用的方法之一,将会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这节课前接三种常见的力,后启力的分解和力学的一些重要定律的应用,因此这节课在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上说,学生更习惯于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之间的代数运算,在初中只接受过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问题,升入高中后,开始接触矢量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在接受矢量运算时有一定的困难,而一旦过了这一关,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因此放慢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力的合成法则”提供保障。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切身的体验,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矢量的合成法则,也才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物理教学的要求。

二、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及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 (1)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法与学法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的工具,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能接受平行四边形定则就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探究、去得出结论,这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节课选择以探究实验法为主进行教学,同时辅以启发式教学。

本部分知识,对学生而言要多联系实际,深刻的体会矢量的合成法则的等效性,以实验为载体,主动探究,互相协作,分析讨论,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四、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 ①木板1块;
②白纸1张;
③图钉5枚;
④橡皮条1根;
⑤细绳2根(两端做好套);
⑥弹簧秤2个;
⑦铅笔1支;
⑧量角器1把;
三角尺1-2把;
⑨钩码若干;

五、【教学流程图】 引入 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力的合成 讨论等效实例 反馈应用 评论与交流 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实验数据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指导实验 讨论与交流 实验设计思路 总结 六【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知识生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合力 分力 合力概念 创设 情境 拉纤、提水引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理解概念找出关键点:
效果相同 合力 大小 方向 猜想 提出 问题 提水:大人用的力与两小孩用的力在大小和方向上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猜想 等效 替 代法 列举 生活中和教学中遇到的利用等效替代来解决问题的例子 理解等效替代法 力的 合成 排除算术加法思想 提出 问题 提水的例子中:如果大人的力是200N,两个小孩的力数值相加正好也等于200N吗? 思考与讨论 尝试设计实验方案 提出 问题 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求出几个互成角度力的合力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尝试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 实验 方案 点拨 设疑 若有下列器材:一根橡皮条、两个弹簧测力计、细线木板、钉子等。

怎样设计实验求出几个互成角度力的合力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怎样保证合力与分力等效? 力的大小怎样知道? 力的方向怎样确定? 还需要什么器材? 学生 实验 指导 点拨 教师巡视解惑 建议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连接。

学生分组 实验探究 记录合力,分力,及分力方向 观察所画的合力与分力图得到启示 改变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复实验看结论是否相同 得出 结论 引导 动画 显示 教师引导整理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附动画) 交代所有的矢量均遵从这一定则 学生归纳总结 例题 图解法 共点力F1 =45N方向水平向右,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两种方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动笔 规范作图 独立完成 然后小组讨论 计算法 知识生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力的 合成 合力的 取值范围 设疑 播放 动画 如果两个分力F1、F2,他们的夹角不定,求其合力的范围?(用作图法)动画显示 同学们用作图法得到 学生观察 多个共点力的合力 设疑 播放 怎样求多个共点力的合力 图像演示 思考 讨论 观看 共 点 力 概念 设疑 什么样的力士共点力? 自学 回答 问题 注意事项 设疑 掌握共点力概念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定则适用条件 设疑 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没有适用条件? 小结 知识 点滴 提问 补充 学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学生自检 题号 题 目 所考察知识点 1 .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为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 B.合力的大小既可等于F1,也可等于F2 C.合力F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 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的夹角增大而减小 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15N,最小为5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____N和____ N 。

3 已知有两组力,每组力中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1)4N、3N、5N;

(2)8N、4N、3N. 求它们的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 作业布置:
1、课后完成教材第64页“问题与练习”第2、3题。2、《三维设计》P55 课堂双基落实 七、教学设计说明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坚持“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拓展;
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
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给一个平台,让学生自己去展示”的教学理论;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八、教学反思

《《力的合成》说课稿 力的合成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力的合成》说课稿 力的合成说课稿.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