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党日活动总结 > 内容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探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3 06:10:28     阅读:


  摘要:当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十分迫切和重要,探索和建立对应的培养机制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培养对象的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多个环节,其培养机制应该包括科学的选拔机制、系统全面的培训机制、严格的考核机制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青马工程;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0-0154-0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担负着振兴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加快发展的重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教育和培养。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成长更离不开党。”2006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2007年5月15日,团中央正式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作为教育和培养青年的重要阵地,开始大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而言,涉及培养对象的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多个环节。
  一、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性
  纵观党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就在于她总能够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性信仰危机的渗透,加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大学生中出现一些世俗化、庸俗化、功利化、多元化等倾向,呈现出复杂的态势,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了时代和历史的挑战 [2]。因此,在高校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加强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理论教育,帮助其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是高校必须重视和面对的任务。
  二、高校青马工程的选拔机制
  (一)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对象
  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3]。高校青马工程实质为大学生骨干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骨干、学生党员和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学生理论学习骨干以及在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
  (二)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
  青马工程应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一是要注重区分培养对象的层次。根据培养对象认识和能力上的差异,分别由校、院设立高、中、初级培训班,分级培养,分层选拔。其次要确定严格的选拔标准,一般而言,政治立场、群众基础、综合素质、是否具备上进心等均在考察之列。一方面,着重吸收政治立场坚定,群众基础良好的学生骨干加入,如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信仰马克思主义,作风正派,受到同学的好评和认同;另一方面,要着重选拔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干部、社团骨干、入党积极分子等参加培训,如学习成绩优良,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组织协调能力突出,积极进取等;此外,一些在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在学生中起到较好的典型示范作用,在学生中产生较大影响的也应在选拔之列。最后要拓宽选拔渠道。可采取学生自愿申请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自愿申请为主,组织推荐为辅。通过发布招募公告,公布选拔标准,接受自愿报名,与此同时,熟悉情况的团委老师可物色符合要求的选拔对象,经公示无异议,直接推荐参加培训。
  三、高校青马工程的培训机制
  (一)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目标[3,4,5]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等培养环节,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全面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符合“政治过硬、德才兼备、好学力行、开拓进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4,5]
  1.坚持重点培养与普及推广相结合。突出抓好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及在学术、科技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等重点群体,促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榜样,进而带动其他团员青年。
  2.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通过组织理论培训、社会实践等环节,帮助大学生骨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和服务社会。
  3.坚持分层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开展校、院分层次培训,科学规划,分层实施,分类施教。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和理论社团的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自我教育。
  4.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针对各类学生骨干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的分级培训,同时从选拔、培养、使用、推荐等环节进行长期的跟踪培养,突出学生骨干培养的连续性。
  (三)建立系统全面的培训体系
  根据青马工程的培养目标及培养原则,培训内容的设置应包括理论学习环节、实践锻炼环节、总结提升环节等。一般而言,理论学习环节包括政治理论讲座、形势政策讲座、综合素质讲座等,通过该环节的学习使大学生骨干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是非辨析能力,提升其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实践锻炼环节包括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挂职锻炼等,该环节的设置旨在引导大学生骨干走出校园,踏入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方式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以自身所学服务、回报社会,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提升环节包括对外交流、专题研讨、课题研究、成长日志等,高校团组织可采取校地共建、校企对接、校际交流等方式,组织大学生骨干外出考察交流,拓宽眼界,丰富工作思路。设立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配备指导教师,支持大学生骨干开展专题研讨和专项研究,提高其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骨干在培训之余,通过记录成长日志、浏览红色网站、交流座谈等渠道开展自我教育,实现“课上课下”双线培养,提升培训效果。
  (四)组建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导师制是在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效途径之一[4]。高校青马工程骨干培训的导师由两方面组成,其一为青马工程培训班常务指导教师,包括班主任、各分组指导教师等,对培训班的日常事务、专题研讨、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环节加以指导,帮助其尽快成长,一般由政治素养高、熟悉学生工作的共青团干部或思想政治辅导员担任;其二指参与青马工程各培训环节进行授课和辅导的教师,即授课专家团队,一般由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通过他们的讲授,提高学生骨干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对社会的认知,帮助其尽快适应社会。无论哪种类型的导师对学生骨干的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应打造开放式的导师团队,不断吸收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各方面成功人士及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实专家队伍,组建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探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