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党日活动总结 > 内容

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 培养中学生法律意识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09 06:10:25     阅读:


  一、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实施模式
  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再将法律意识外化为守法、用法的行为。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法是以案例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以案讲法、以法论案。
  二、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有助于创设开放式的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将有助于达到创设开放式的学习情境的目的。比如:在讲《继承法》之前,教师可引入一个案例:某位老人退休多年,身体每况愈下,她有两个孩子,都在老人的照顾下上学、工作、成家。在关于如何赡养老人的家庭会议上,二儿子提出“不要遗产,不尽赡养义务”的观点。针对这一观点,老师设置问题“不要遗产,可不可以不尽赡养义务?”同学根据学过的法律内容,如新《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父母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学生经讨论一致认定:成年子女必须尽赡养义务。接着可以质疑:是不是不要遗产就可以不尽赡养义务呢?激发同学进一步研究新问题的兴趣,需要了解什么是遗产,遗产继承的原则、方式等相关问题。明确继承遗产是我国公民的权利,有的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但义务必须履行。针对本课内容,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能解答的要尽量予以解答,本次课不能解答的问题,也一定要在下节课上给予解答。
  2.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
  通过举例或分析案例中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及其作用,让学生懂得法律不仅“治人”,而且“护民”,从而热爱法律,自觉知法、守法和用法;或分析案例中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或利用案例中提供的情景,让学生讨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教育学生要嫉恶如仇,勇于护法;或结合案例,联系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实际,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修养,防止失足等等。这样,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学生对法律常识就会有真实的感受和切实的体验,并由此逐渐形成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
  3.有助于中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青少年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不成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容易成为非法侵害的对象;作为社会公民,大多缺乏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经验。因此,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社会利益和自身合法权益和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对此,案例分析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比如我在跟学生研究“当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选取了这样一则案例:公民建俊霞曾被李自超打成重伤,一直怀恨在心。这天,她发现李自超5岁的女儿李敏敏独自一人在家门口玩,便哄着将她和自己9岁的女儿带到村里的蓄水池边,唆使女儿将李敏敏推入深达6米的水池,致李死亡。建俊霞想以3000元私下了结此事,但李自超夫妇没有同意,并及时报告了公安机关,建俊霞很快被逮捕归案,最后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建俊霞死刑。我发动学生展开系列讨论,学生兴致盎然,讨论激烈,在不知不觉中法律知识潜入学生脑海、深入学生心田。
  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的教学方法之一,要优化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中学生法律意识。

《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 培养中学生法律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 培养中学生法律意识.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