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党日活动总结 > 内容

中外终身体育教育比较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6 06:04:20     阅读:


   摘 要:终身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怎样从外国终身体育思想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性对策,这是学校体育领域前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一个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价值,对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终身体育;中外教育;比较研究
  
  一、国外终身体育发展概述
  
  终身体育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已引起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世界上较早研究终身体育的是前苏联和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前苏联学者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的主张。1968年前苏联中央体育研究所所长A.V.克诺布柯夫等人提出从0岁到100岁锻炼身体的观点。1970年日本的早川太芳、古井、前川峰雄等人在学术刊物上提出了终身体育,发表了有关终身体育的概念、目标、实施方案等内容的文章。早川认为,终身体育是“从幼儿到高龄阶段的生涯中所进行的体育”,其目标是“发展和发挥人的新的能力和个性”。古井从论述社会体育的角度涉及了终身体育的概念问题,即社会体育如果不是终身持续进行,就会丧失意义。
  笔者认为,不如把社会体育称为终身体育更加确切。就是说,体育不能仅限于学校时期或青少年时期,而是在整个人的一生中都要进行。之后,日本都市化、人口老年化进一步加剧,国民余暇时间进一步增多,日本政府于1989年发表《关于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措施》。它把让所有国民能够在一生中根据自己的体质、年龄、目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加体育活动作为发展终身体育的目标,提出了以进一步完善国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的条件为核心的一系列措施。
  法国为培养和配备体育指导员,于1966年在全国开设了20多所“体育运动地区中心”,1984年颁布了《职业继续教育改革法》,这对法国实施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70年,欧洲娱乐会议发表了“休闲与娱乐宪章”。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关于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会议,曾以“从终身教育所看到的关于青少年教育中的体育运动的作用”为主题进行了讨论;紧接着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了《体育运动国际宪章》,宣布“体育运动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到1989年为止,有80多个国家公布了自己的大众体育发展计划,“终身体育”和“休闲体育”的思想已对世界体育发生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英国于1982年和1983年分别制订了“大众体育10年振兴计划”与“青少年锻炼战略开发计划”,1988年又公布了“面向90年代的体育运动5年规划”等一系列以增进国民体质为目标的终身体育方针、政策。
  
  二、国内终身体育发展概述
  
  关于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我国其实早已有之。马约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终身体育家。对于终身体育,马先生曾谈到:“我在体育的普及中,特别强调一种精神,强调奋斗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体现了他提倡终身体育的执著之情。如今在马约翰先生从事了50多年体育工作的清华大学,“积极锻炼身体,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已成为广大师生积极锻炼身体的动力和目标。我国对终身体育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代表人物是北京体育大学的王则珊教授。王先生在我国最早提倡终身体育思想,进行终身体育的理论研究,并身体力行,长年坚持体育学习、研究和锻炼。从1987年开始,王则珊教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终身体育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如:“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对终身体育的探讨”、《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群众体育学》《健身健美健心王则珊体育论文选》《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等等。在这些关于终身体育研究的论文与专著中,王先生最先提出了终身体育概念,深刻论述了终身体育产生的背景、依据、意义、终身体育的基本途径等核心问题,所提出的“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坚持进行养
  成教育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中心环节”“坚持终身体育必须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科学健身方案”“终身体育同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关系”“建立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终身体育体系”等观点,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对推动我国终身体育的研究有非常广泛的积极影响,对指导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提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以全民健身为基本内容的群众体育与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以训练竞赛为主要手段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人们对作为终身体育关键环节的学校体育自然地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培养学生兴趣、发展爱好、形成习惯”的体育课出现,高校“突出对学生终身受用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大为盛行,发展“自我指导锻炼能力”的教学也受到人们的推崇,重视“自我设计、监督与评价、自我组织与管理,自我运用体育环境与条件等多种终身体育能力”的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就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1990年王则珊教授主编出版了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群众体育学》,其中以专门篇章论述了“终生体育”,对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及运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学校体育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这在我国体育教材中是不多见的;王则珊先生1993年在北京体育大学招收了第一批体育理论访问学者,并组织这批学者分担终身体育的系列研究课题,分别从体育理论、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伦理学等不同角度撰写了终身体育的学术论文,共同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终身体育专著——《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这本书的出版对我国即将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终身体育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5年后,国内对群众体育、终身体育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5年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作为重点”。以此为标志,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重视群众体育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的迅猛发展,就是体育工作重心有所转移的具体体现。由于社会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终身体育在中国进一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作用、贡献等问题被广泛探讨。
  总之:综合国内外的情况,可以看出,终身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萌芽期(20世纪60-70年代初):终身体育孕育于终身教育中并从中脱胎而出,为学校体育改革增添了活力;(2)生长期(20世纪70—80年代中期):自终身体育萌芽出现后,就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同学派的人士对此各抒己见,纷纷进行研讨,并出版了专著,发表了大量的文献,这对终身体育理论确立以及对学校体育的改革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壮大期(20世纪80—90年代初):许多国家结合本国国情,运用终身体育原理,对现行的体育体制、目标、内容、方法、管理及其远景规划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实验与改革,逐步从理论研究化为具体实施的方针、政策和措施;(4)迅速发展期(1995年后),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发,我国对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研究和实验改革,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互动关系和规律的研究,不同年龄人的健身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国民体质监测的研究与实施,等等,各种研究与实践改革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有力地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总的来看,终身体育将朝着“大众化、生活化、社会化、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终身体育网络体系,最终达到国民身心强健的目的。为此,要立足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和学校体育实际,提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民情的终身体育发展模式构想:(1)更新观念,树立大众参与的意识;(2)走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的道路,依托社会,扩大开放,齐抓共管;(3)加强终身体育立法,建立终身体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墨鸿科.实施个性化培养是高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重要途径.中国学校体育,1997,(6):60.
  [2]中国学校体育赴日考察组.日本学校体育的几个特征.中国学校体育,1994,(1):72.
  [3]团琢磨,宋荣芬译.日本新学习指导要领介绍.中国学校体育,1991,(1):68-69.
  [4]陈桂岭,张辉,苏连勇.日本体育教学大纲理论知识部分的发展与变化.学校体育,1989,(4):71.
  [5]崔颖波.日本社会体育发展情况综述.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

《中外终身体育教育比较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外终身体育教育比较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