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促销活动总结 > 内容

[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如何理解工匠精神100字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19 17:41:30     阅读:

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须深入把握其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与培育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其一,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
“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
“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其二,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靠的就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的精益精神。

  其三,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德国除了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其实,在中国早就有“艺痴者技必良”的说法。古代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等大抵如此。

  其四,创新。“工匠精神”强调执着、坚持、专注甚至是陶醉、痴迷,但绝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其中包括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这意味着,工匠必须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活力。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创新重新影响了世界。

  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更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也就是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两个轮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双翅膀”,二者缺一而不可。事实上,“工匠精神”的发育程度,同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都直接发生着关联。从精神文明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本质上它是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同其中的“敬业”“诚信”要求高度契合的。从物质文明来看,“工匠精神”在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作用。

  二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尽管我们成了“世界工厂”,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产品在世界随处可见,大到汽车、电器制造,小到制笔、制鞋,国内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这里面却依然缺少真正中国创造的东西,甚至一些外国人将其等同于“山寨”产品。这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的形象。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质量整体不高,背后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只有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未来。

  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经济越来越呈现为一种品牌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视域下,作为知识资本形态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可经营的企业资本,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是传统的会计体系反映不了的无形资本。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效开发、经营品牌资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至高点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也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品牌资本价值增殖的重要来源。其实,中华老字号全聚德烤鸭能够驰名世界,也是得益于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工匠精神”。

  四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尊重员工的价值、启迪员工的智慧、实现员工的发展,不仅是员工个人成长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的责任和使命。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指引。美国旅馆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年轻时有过在酒店打工的经历。最初,上司安排他打扫卫生,刷马桶是其中必要环节。希尔顿对这份工作不满意,对待工作很懈怠。有一天,一位年龄稍长的女同事见他刷的马桶很不干净,就亲自为他做示范,并告诉他,自己刷完的马桶,是有信心从里面舀水喝的。这件事对年轻的希尔顿触动很大。从此他一改对工作的懈怠应付,逐渐树立起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后来,希尔顿拥有了自己的酒店,并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回顾他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他年轻时所遭遇到的“喝马桶水”的职业精神教育这一课,是他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精神财富。事实上,企业员工所具有的高尚职业操守和强烈“工匠精神”,同拥有较高专业知识技能一样,是其自身立足职场的重要条件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如今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强烈共识,这就是在中国必须加强、加快“工匠精神”的培育。那么,其路径何在呢?   首先,必须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工匠在古代等级社会中一直处于社会下层,在职业“士农工商”的排名中,工匠往往不入统治者的“法眼”而被归为“三教九流”。唐宋以后,手工业者身份地位有所提高,但封建王朝依然奉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将工商业视为末业,对工商业者进行压制。元代又开始通过严格的“匠户”户籍制度对工匠进行种种限制和奴役,使工匠一直难以获得与普通劳动者平等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儒家主流思想向来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倡导“君子不器”,轻视职业技能教育,认为匠人们营营役役都是些奇技淫巧,君子应该修齐治平,不为物役。而当代中国虽早已是世界工厂,但社会和企业依然缺乏对工匠和“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尊重。反观欧美文化,古时的出色工匠,可以跟艺术家和作家齐名,地位是非常高的。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其实质是对劳动、知识和创造的尊重。这既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

  其次,必须畅通职业培养机制。有资料表明,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技工特别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瓶颈。那么,如何畅通技能型人才职业培养机制呢?一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也就是要以改革的思路,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学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二要继承古代“师徒制”教育传统。古代流行的中国艺徒制度和西方行会的学徒制,采取的都是一种“心传身授”的默会教学方式,学徒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师徒制”中形成的“亲师合一”关系,注重“手把手”“一对一”的言传身教,有利于那些非物质传统技艺的传授和“工匠精神”的养成。三要实行国家工匠技能认证制度。也就是在加强现行职业教育法规执行力度的同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举行国家考试制度,全面实行工匠职业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和工匠技能等级认证制度,不断提高职业资格水准和职业荣誉感。

  再次,必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全企业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理念、共同信念、经营思想、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显然,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价值来自于“人化”的过程,同时又必须回归于“化人”的过程。无疑,“工匠精神”中蕴涵的巨大力量,也需要通过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而得到发扬光大,并使之在滋养员工精神、推动企业发展中得到验证和释放。

  最后,必须建立激励保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制度是“工匠精神”得以延传和发扬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其一,要建立传统工匠技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针对传统工匠“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传大不传小”现象,通过运用法律、制度等形式加强与工匠相关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保护工作,最大程度地保护传统工匠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其二,要建立濒临失传的传统工匠技艺抢救制度。要建立专项基金,抢救性保护那些濒临失传断代的民间传统技艺、工艺,抢救挖掘那些濒于失传的独门绝技,请大师名匠著书立说或为他们撰写人物志和传记,发扬光大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其三,要建立优秀民间传统技艺表彰奖励制度。可借鉴当今建筑界“鲁班奖”、工艺美术界“金奖”“银奖”形式,对技艺界的精品、优品实行专项奖励制度,以此树立标杆鼓励赶超。同时,对于那些德艺双馨的工匠大师、技师要授予荣誉称号,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其四,要建立名品优品特品甄别追究制度。为增加工匠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可借鉴古代社会“物勒其名”的办法,利用条形码、二维码等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对工匠、技师的每一件作品、产品实行甄别认证,既保障他们的著作权、让他们“扬名立万”,又对他们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以此强化“工匠精神”的建设。

(作者: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案例二 坚持走质量为先的制造业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振兴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制造业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今年2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扎根于每个行业、每个企业,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中国制造正处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中国制造稳步迈进以质取胜的新时代。

    一、质量是制造强国建设的生命线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质量为先”基本方针,加快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标识的竞争新优势。

    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综合国力的集中反映。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看,制造业普遍经历了从低端粗放到高端精良的质量演进过程,最终通过高品质产品赢得领先地位和国际声誉。产品质量好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当前,全球制造业已进入更多维度、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竞争阶段,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面临“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在中低端领域,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在中高端领域,发达国家牢牢把控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品牌质量稳占竞争高地,并在创新设计、关键技术创新、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掌握着话语权。我国要实现产业升级和质量赶超,重塑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快速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必须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这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质量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制造业发展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基础显著改善,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质量效益水平稳步提升,在原材料、重大装备、消费品等领域的一些产品和服务质量正在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但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质量改善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质量安全事故和纠纷时有发生,以价格为主的产品竞争格局亟待重塑。由于高品质产品供给能力不足,我国中高端购买力通过“海淘”、境外消费等形式持续外流,一些产品也因达不到其他国家的质量标准导致出口受阻。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既是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的务实举措。

    新一轮产业变革为制造业质量升级提供了机遇。从质量供给看,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交互融合,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发展理念和方式,不断催生协同创新、智能生产、个性定制等新模式,也为质量设计、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质量检测等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手段。从质量需求看,我国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中高端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者已经从被动消费转向主动选择,从满足基本需求向注重时尚、品位、信誉、绿色转变,市场需求加快向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演进,催生了大量新的产品质量和服务需求。只有紧紧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质量提升机遇,我国才有望实现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跨越式发展,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价值内涵与国际声誉,为制造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定不移地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质量强则制造业强,制造业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竞争。推进中国制造迈上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供给体系向中高端转变为中心任务,扎实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使“创造质量”成为中国制造新的主旋律,努力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

    夯实质量技术和工艺基础,是创造质量的根本所在。制造业生命在于质量,质量基于生产,生产成于技艺。要继续扎实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在重点领域实施质量技术攻关行动,鼓励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破除制约制造业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加强质量设计,加大检测验证技术开发与可靠性试验,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功能可靠性和质量一致性,尽快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攻克一批影响质量升级的基础工艺,提高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确保好材料能够造出好产品。以数控机床、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行业为重点,围绕提高产品精确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加强设计、制造、试验环节关键技术研发,通过质量突破带动产业链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是创造质量的基本依托。技术和管理是企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双轮”,其中,技术和工艺是硬基础,管理理念和方法是软支撑。要引导企业革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系,改善管理方式,全方位加强质量管理与服务。继续组织开展质量标杆遴选和“标杆经验进千企”活动,普及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支持企业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理。大力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质量精准化控制和在线实时检测能力。推广系统集成、云制造、故障诊断、远程咨询等在线专业服务,增强制造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培训,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开展面向未来制造模式的质量管理研究,支持企业探索数字经济环境下的质量管理创新,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

    健全质量建设标准体系,是创造质量的重要举措。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只有高标准才能造就好产品。要坚持标准引领,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质量标准,缩短标准制修订周期,提升质量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以我国制造业优势领域为突破口,鼓励相关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以高标准引领质量提升。要优化标准的供给结构,推进市场化质量标准建设,支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领先企业制定引导性行业标准,支持有条件的协会、产业联盟等制定先导性团体标准,并支持企业采用先进质量标准,推动产品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加大质量标准实施情况监督,开展质量标准实施效果评估,以高标准倒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扎实推进消费品标准实施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瞄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消费品安全问题,加快制修订相关质量标准,以提高标准带动质量升级,增加中高端消费品的有效供给。

    三、持续改善中国制造质量发展环境     质量建设事关制造强国战略全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中国制造质量的全面提升,还有赖于形成重视质量、创造质量的公众意识和社会风尚,以及建立完善质量为先的治理体系和市场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协同推进。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营造全面重视质量的社会氛围。质量意识决定质量行动,质量行动催生质量成果。要引导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支持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教育与培训活动,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产品质量改进,提升全员质量责任意识。加强中小企业质量意识培育,支持专业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方法与经验培训服务,尽快补齐短板。鼓励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新闻媒体广泛开展质量监督和品牌宣传,组织实施群众性质量品牌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质量、崇尚质量,建立正确的质量认知,掌握必要的质量知识,加快形成优质优价的消费理念。

    大力培育质量专才,夯实质量品牌建设的人才基础。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实现质量升级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人。要加强制造业人才培养,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与质量文化融入现代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形成质量提升的精神内核。支持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管理、质量专员等培训,不断健全专业质量人才培养机制。引导各地完善高技能人才使用政策,鼓励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加以倾斜,优化技工的选拔、培养与使用的激励机制,为打造高质量产品提供人才保障。支持企业创新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大力推广创新工作室、大工匠室等“双创”成果,为专业人才提供“铸利剑、磨精品”的平台和空间,加快提升企业打造精品优品的能力。

    健全质量治理体系,强化质量品牌建设的机制保障。质量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建立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质量治理体系。要积极推进质量治理制度化,推动完善制造业质量品牌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多部门协同推进的质量监督、质量诚信与追溯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质量品牌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一批质量检测示范中心,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工业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为质量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建立健全检验检测、质量鉴定、职业培训等质量服务体系,探索建立行业质量奖励制度,促进企业质量创新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鼓励市场主体积极贡献智慧,通过搭建“互联网+”质量治理平台,广泛汇聚改善产品质量的各类信息,并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持续优化质量治理能力。

    打造公平竞争秩序,优化质量品牌建设的市场环境。推动形成支持精品制造、优品推广的市场环境,是激发企业质量提升动力的关键。要健全优胜劣汰的质量竞争机制,依法严厉惩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完善有利于扶优限劣的政府采购等政策,营造“以质取胜”的市场竞争秩序。推动改善产品质量监管和执法机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政策和法律规定,依法落实假冒伪劣产品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真正压缩低质量产品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涉企收费管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激发企业从事精品制造的动力。推动实施质量大数据行动,发挥质量诚信体系的公开、评价和引导功能,确立质优才能价高销量好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导向。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 案例三 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原则,无论是政府制定的“1+X”规划体系,还是十大重点领域技术线图,政府都发挥的是引导的作用。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更多地放在培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上,放在培育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公平市场竞争环境上,要围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和降低成本方面营造良好环境。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上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竞争政策在制造强国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针对切实的前沿技术、新兴技术和中小企业的创新领域可以采用补贴、税收优惠等形式的扶持性产业政策。

  二是坚持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相结合。一方面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十大战略重点领域,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寻求突破发展,为整个制造业高端化奠定技术、材料和装备的产业基础;
另一方面,要重视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由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及其引起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要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创新创业”三大政策体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中国经济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和快速转换。

  三是坚持各类制造企业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在制造强国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大中小制造企业共生共荣、各类所有制企业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尤其值得强调的是,以提高智能制造的水平为主攻方向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不仅仅需要大型企业集团支撑,还需要培育一大批智能制造应用水平比较高的中小企业,因此创造有利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智能水平提升十分重要。

  四是坚持激发企业家精神与弘扬工匠精神相结合。持续创新、不畏风险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涵,精益求精、专心致志是工匠精神的重要要义。制造强国战略建设,既需要持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这种持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是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的保证,也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制造业质量和信誉的保证。一个制造强国,既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专注制造业发展的企业家,也要有一大批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工业改进产品质量的现代产业工人。一种精神或文化的培育,往往要经历社会文化环境与经济法律制度相互作用的复杂漫长的过程,需要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与完善激励制度相协同。当务之急是,一方面要切实解决“脱实向虚”导致的“虚实失衡”结构问题,使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家创新和现代产业工人精益求精的制度设计,这既包括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等能够激励企业家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到制造业创新发展上的体制机制,又包括职业培训体系、职业社会保障、薪酬和奖励制度等在内的激励现代产业工人精益求精、专心致志的制度体系。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案例四 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系列谈之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这一重要论述,既对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振兴实体经济,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消费外流。从马桶盖到化妆品,从电饭煲到感冒药,中国游客境外“扫货”热情近年来持续高涨,每年在境外消费超过万亿元。

  消费的大量外流,凸显出国内消费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错配问题。在需求端,国内消费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3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规模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转换升级。消费者的需求正在从“有没有”升级到“好不好”,从追求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更多转向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然而供给端却没有跟上需求端的变化,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力较弱、服务不到位、消费体验差,难以满足消费新需求。

  因此,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不断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供给端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振兴实体经济,是应对各种挑战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从国内看,实体经济发展最大的挑战来自成本的不断上升。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要素红利、制度红利、开放红利已得到充分释放,我国企业在劳动力、土地、能源、税费等各方面的成本优势逐渐降低,使得主要依靠低成本获利的制造业逐渐失去竞争力。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随着市场对产品质量、品牌等要求不断提高,很多企业产品附加值不足以消解上升的成本,以致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从国际看,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一方面,越南、印度、印尼等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以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承接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我国企业抢占中低端市场;
另一方面,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进行战略部署和技术攻关,力图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面对国内国外激烈的竞争,实体经济要实现振兴,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尽快摆脱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所带来的束缚。

  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振兴实体经济,要找准着力点   经济发展,质量先行。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是我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特别是在品牌建设方面,虽然我省名牌产品数量在不断增多,但仍存在“企业多、品牌少,企业大、品牌小”等症结,缺少国内“硬牌”和国际“大牌”。据估算,一个品牌的培养一般以10年为一个周期,20年才具雏形,而我省品牌平均生命力仅为18年。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供给质量,是提升我省实体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

  一要抓住我省实体经济振兴的重点。从我省实际看,振兴实体经济应抓住两个重点:一是增加高质量工业消费品和食品供给,二是做大做强制造业。对于前者,要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拓展中高端产品消费。对于后者,则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装备技术水平,严格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管理。

  二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开展质量攻关,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完善质量创新体系,大力建设高质量技术服务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加强标准建设,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和行业组织参与和主导标准研制。

  三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倡导“工匠精神”。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推动企业开展装备升级、质量比对、技术攻关、顾客满意度提升等专项行动,鼓励引导企业培育和发扬精益求精、追求质量的“工匠精神”,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切实强化质量信用管理,促进企业更好地落实质量主体责任,自觉践行质量承诺。

  四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企业品牌培育与区域品牌建设,形成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良性互动。一方面,企业要不断强化品牌意识,逐步建立从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全过程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培育河北企业品牌,打造更多“百年老店”;
另一方面,要引导产业集群综合运用创意设计、团体标准、知识产权、行业自律等方式和手段,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

  五要创新体制机制,为质量强省营造良好环境。推进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创新质量监管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质量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质量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

案例五 用工匠文化撑起工匠精神     缺少“工匠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才是缺乏“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原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同样,没有建立起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也就无法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无法从一个制造大国顺利地走向全球制造强国。

    工匠精神是一个可从多角度理解的范畴,从供给方面来看,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注重细节的执着精神;
从需求方面看,主要是指满足消费者挑剔的需求,从消费者角度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工作态度;
从行为方式角度看,是指做事情认真负责和孜孜以求的长期化行为。工匠精神的背后蕴含着的是对职业和人生的敬畏,它体现出的是一种理想和情怀,超越了世俗的功利之心,工作已然不仅仅被当作赚钱谋生的手段,而更多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提到工匠精神,许多人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德国和日本,其产品精致巧妙、结实耐用的特征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德国的机械、化工、光学、电器,包括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已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代表着世界最高标准的品质和日耳曼民族的严谨。在日本,工匠精神也有着肥沃的土壤。日本人常把自己的产品看成是自己人格和信誉的表现,虽然他们也在意财富,但他们不以功利、不以富贵论荣辱,对工作的坚持、对难度的挑战已逐渐演变成普通民众崇尚的价值取向。日本有家世界闻名的螺丝钉工厂,名叫哈德洛克(HARD LOCK)工业株式会社,是世界上唯一能生产出永不松动的螺母的企业。虽然只有不到50名员工,但能做出大到宇宙飞船、小到显微镜上的螺丝钉,中国高铁上的螺丝、螺母也是从这家企业进口的。一家小企业把一颗螺母做到了极致。日本制造业的辉煌正是由众多这样追求卓越的企业造就的。

    中国人从来都不缺少工匠精神,古代我们有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近代我们有很多的老字号,如同仁堂、云南白药、茅台酒,等等。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当今中国缺少的不是“工匠精神”,而是缺少“工匠制度”。人们经常问,为什么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不能通过制度创新,转变为工匠精神去创造物质财富?为什么这种聪明常常转化为它的反面: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甚至为了赚钱而故意生产有毒食品?工匠制度并不是哪路神仙来外生给定的,而是在经济社会体制系统的长期运行中内生的。

    由此看来,缺少工匠制度还是表面化的解释,制度背后相互作用的文化,才是缺乏“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原因,即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缺乏和必须重构的东西。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如果在贫困阶段,我们说提倡工匠精神有些奢侈的话,那么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卖方市场下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文化,将被买方市场下的物质文化彻底替代,供给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将会自动驱使企业追求品质和品牌。在买方市场下,其物质文化的本质是竞争。未来培育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关键在于厚植市场竞争的土壤,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打破市场垄断。如果行政垄断格局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领域日趋盛行,工匠精神就很难普遍出现。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就重构国人的工匠精神来说,一是要鼓励消费者的“挑剔”行为。美国管理学家波特在研究日本产品精细化的原因时指出,日本妇女在购物时近似于苛刻的“挑剔”行为,是日本厂商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外在压力和动力。而国人“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的消费行为,其实是变相纵容厂商在构建“工匠精神”上的不作为;
二是要教育和鼓励国民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个人习性。只有爱干净、讲卫生的民族,才会有工匠精神,否则就是空谈。因为只有讲究,才会有精神,处处“将就”,“工匠精神”中最核心的“讲究”就会没有立锥之地。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的最具体的、最核心的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只有把客户、消费者摆在第一位,才能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目标;
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把商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才能把附加值做到最大,才能以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实现企业存在的价值。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处理好“灵活度”与“守纪律”的关系。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把聪明劲用在“灵活性”上,经常对应该遵守的程序和规则采取变通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态度很难想象可以生产出德国那种高精尖质量的产品。很多时候,固守某种程序,看起来是傻,其实是精明。这方面国人需要学习和补课的地方还很多。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体制文化。工匠精神、工匠制度的确立,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市场体系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方式。例如,如果政府对市场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不处理,就等于是变相地放纵这类行为,最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使市场中充斥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等自杀行为。为了给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创造生存的土壤,鼓励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必须严格地监管市场竞争者,惩罚造假、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假货盛行是工匠精神的天敌。如果市场秩序混乱,假货制造与销售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那么没有人会愿意去精益求精,结果就是毁了整个行业。中国许多行业在这方面教训惨痛,应尽快形成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形成制假必重罚的机制。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文化。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层次最高的文化形态,它需要国家最高层面的大力鼓励和实质性的长期激励,才能慢慢形成。中国人缺少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与制度设计中长期轻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轻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有直接的关系。“中国智造2025”计划的实施,中国要崛起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技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2016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让工人技师也有地位及不俗的身价,是鼓励实体经济复苏、抑制社会浮躁、恢复崇尚实业和技术技能的良好风气的开始。

    (作者系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案例六 党员干部尤需“工匠精神”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大众和舆论关注的热点。但工匠精神不能仅局限于专业技术工人,而应适用于各行各业的所有人群,尤其是从事行政管理的干部。

    工匠的优质产品大多只影响一个产业、一个行业,而干部的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却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大的能量。因而,干部更需要“工匠精神”。尤其是,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面临着各种艰巨的任务、复杂的困难和挑战,只有弘扬和锤炼干部的“工匠精神”,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回报人民的期待,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工匠精神”是以极致的态度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培育党员干部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在认识上、状态上、作风上、行动上和成效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更好地优化管理、服务社会。

    要有追求卓越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担当和良好作风,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历史证明:只有实干才是最好的出路。无数成功的人无一不是通过实干一步步走出来的,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成绩就是无一不是百折不挠的实干和奋斗得来的。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培育党员干部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发扬这种实干精神,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斗志,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的状态,真干、实干、苦干、善干,讲实话、谋实策、出实招、干实事,实现政策落到实处、工作形成实绩、发展取得实效、群众得到实惠,做一名实实在在的“实官”。

    要有精益求精的坚持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定力和目标航向,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是在异常艰难时的“咬牙挺过去”,是取得较好成效时的“再加一把力”,是人生事业和目标的最大支撑。无数科学家、技术能手无一不是这样坚持过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才强调脱贫攻坚等工作:“必须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培育党员干部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发扬这种坚持精神,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钉子”理念和“用心一也”的“蚯蚓”担当,摒弃浮躁、排除干扰,“千磨万击还坚劲”,朝着目标不断进步、精益求精,用坚百折不回的坚定毅力去夺取各项胜利。

    要有群众至上的服务精神。“始于需求,终于满意”。服务体现了一个人工作导向和价值取向,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它给予的是最好的产品、最优的服务和最好的管理。无数的工匠无一不是通过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才形成了精品,从而达到了顾客的青睐和满意。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克强总理才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党员干部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发扬这种精品意识和服务精神,要有“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理念,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实施精致管理、打造精品服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干部之于“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呼唤,也是一种要求;
“工匠精神”之于干部,既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责任。当前,面对“四个全面”战略实践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敢为人先、敢干大事、干成大事的担当和魄力,用真抓实干、持之以恒和为民服务的“工匠精神”为发展打开新局面、为群众带来新实惠。

    (作者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纪委) 案例七 苗圩《求是》撰文: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中国制造新名片 发布时间:2016-09-01 来源:政策法规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在《求是》2016年第17期发表署名文章《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制造新名片》。全文如下: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我国工业未来一个时期重要的战略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制造业正处在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传承优秀文化和价值观,更是破解制造业转型发展难题、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务实举措。

一、中国制造呼唤工匠精神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制造”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成本规模优势难掩质量、品牌、创新等方面的差距。国际品牌评估机构评选的全球品牌100强中,我国只占2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差距。

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强国的实现路径和支撑条件各不相同,但追求卓越、严谨执着的工匠精神却是共性因素。在现代工业文明中,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务实创新、踏实专注、恪守信誉等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工匠精神是用“匠心”和“创新”不懈地提升质量与服务,既注重改进制造工艺、产品性能和管理服务,又强调持续创新和改善用户体验。工匠精神是对品牌与口碑的坚守,包含着对用户的诚信、对高品质的执着以及对百年老店的孜孜追求。工匠精神还意味着对法律和规则的敬畏,尊重契约精神,严守职业底线,严格执行工序标准。纵观世界两百多年的工业发展史,尽管传统的小作坊已被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所取代,但沉淀下来的工匠精神和文化传统依旧贯穿于现代生产制造中,并从个体化的“工匠”行为演变为群体性的制造文化,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灵魂所在。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巧夺天工”、“独具匠心”、“技进乎道”等成语典故,体现的正是匠人们卓绝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也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工匠精神。但一段时期内,由于过度追求规模效应和短期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品牌,传承工匠精神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基础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当前,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传统的低要素成本竞争优势正在减弱,能源资源环境等约束不断增强,部分行业同质竞争、产能过剩严重,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满足不了消费升级的需要,中高端购买力通过境外消费、海淘等形式持续外流。从全球看,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传统制造强国凭借技术、人才等优势在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高端领域抢占先机,发展中国家凭借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在中低端领域激烈角逐,中国制造面临着先进制造与低成本制造的双向挤压。

中国制造要成功突围并迈上发展新台阶,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支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根本是创新型人才,其中就包含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和高级技师。从这一点看,我们必须秉承工匠精神,在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深入挖掘,有效解决质量稳定性、精度保持性、消费安全性等问题,真正满足用户对品种多样化、品质高端化、生产定制化的需求,持续提升中国制造的基础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让工匠精神成为推进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二、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 工匠精神是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过程中,要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融入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加快形成中国制造新优势,打造中国制造新名片。

以精益求精为出发点,树立中国制造质量品牌新形象。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精髓,也是打造中国制造质量品牌的关键。拼速度、扩规模、模仿赶超一度曾是市场竞争的关键词,企业往往依靠低成本的要素投入即可获取市场和利润。但当需要“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精益求精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鼓励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普及卓越绩效、精益生产、质量诊断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严格执行工序标准,加强从研发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
就是要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推进品牌文化建设,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内涵;
就是要支持企业提高全员精品意识和素质,通过对质量、规则、标准、流程的坚守,提高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品牌认可度和忠诚度。

以不懈创新为引擎,提升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关键。工匠精神奉行“劳动者就是创造者”的理念,通过工匠们不断创新与革新,推动相关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持续投入、厚积薄发。多年来,我国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从实验室产品到生产线产品的转化过程中,缺乏大批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特别是技师,工艺、成品率、工装等诸多技术实现问题难以解决。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加强创新投入,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加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
就是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的机遇,引导企业持续改进制造工艺、产品性能和品类,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消费需求;
就是要引导骨干企业勇攀高峰,瞄准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持续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实力和话语权。

以笃实专注为内核,筑牢中国制造发展根基。笃实专注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特质,也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要路径。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坚持发展制造业不动摇,引导企业树立“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结合自身所长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就是要培育和提升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企业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力争占据全球产业链主导地位;
就是要推动大型央企聚焦主业,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做强做优做大,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三、着力优化工匠精神孕育生长的制度与环境 培育新时期工匠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制造强国战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厚植工匠精神孕育生长的制度土壤,使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价值内核与动力源泉,持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树立正确导向,营造尊重劳动和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没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合理的收入报酬、清晰的职业前景,很难产生真正的工匠精神。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在全社会推动形成“技术工人也是人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并逐步形成尊崇工匠、争做工匠和做好工匠的职业取向。要建立工匠表彰制度,树立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典型,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优秀技能型人才重奖制度。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完善劳动、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鼓励各地根据人才缺口,加强对引进技能型人才的政策支持,切实解决其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问题,使更多技能型人才安心岗位并持续积累创新。

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大批体现中国制造实力的一线技能型人才。要突出产业导向,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统一,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实践的精准结合,引导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密切协同、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支持企业推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立与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投资人才培养。完善技能型人才评价和使用政策,健全制造业人才职业标准体系,细化职业资格制度。搭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流动通道,实现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同认可、同待遇。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的互通互认,进一步畅通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技能成才之路。

发挥各方作用,形成追求卓越的激励约束机制。工匠精神的形成需要发挥政府、行业组织、消费者等多方主体作用,通过有效的制度引导和约束,使精益求精、生产高品质产品成为企业的普遍选择。要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提高国内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以高标准倒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坚持日常监管和市场整顿相结合,实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黑名单”等制度,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和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发挥联盟、协会、同盟等的载体与桥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引导企业在诚信经营、质量品牌、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消费升级对工匠精神的激发作用,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扩大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商品和服务范围。修订完善有关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使减少劣质产品成为企业的首要考虑因素。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制造业发展外部环境。工匠精神落地生根离不开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五大政策支柱,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引导各类资源投向制造业。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环保、国土、社保等政策的衔接配合,加速实施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深化产融合作,形成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合力。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清理废除妨碍创新创业的规章制度,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提高制度供给质量和水平。完善并落实市场退出机制,倒逼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进一步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加强涉企收费管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不断激发企业从事精品制造的动力。

《[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如何理解工匠精神1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如何理解工匠精神100字.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