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读书活动总结 > 内容

论家庭教育中的知行合一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8 06:14:59     阅读:


  摘  要:家庭教育是给儿童打基础的教育,儿童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将是一生幸福生活的源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家庭教育中家长知行合一的教育对儿童的作用,具体从家庭教育入手,倡导家长要知行合一做好榜样、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  知行合一  潜移默化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


  家庭教育互联网网站上对家庭一词解释为: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讲,是一个家族概念的体现;狭义上来看,家庭是由夫妻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元。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意识的通过自身的榜样和身体力行的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行的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按照现代传统的教学观念,家庭教育主要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不仅包括父母对子女的单行教育,也包括子女对父母行为的影响。
  以往的教育学著作中,常常把家庭教育解释为长辈主要是父母对子女的批评、指导、培养和管理等活动。但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
  我国学者马和民等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指出:“若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 家庭教育既指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 又指家庭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教育功能。前者指的是受教育者在家庭中所受到的由其家庭成员(不论长幼, 但主要是指父母) 施予的自觉或非自觉的、经验性的或有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等多种水平上的影响; 后者则指家庭诸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的‘隐性’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a家庭;b学校;c儿童所在的集体;d儿童本人;e书籍;f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育人的过程中的重要性。
  “曾子杀猪取信”是一则广为流传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典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良好行为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儿童的学习主要以模仿学习为主,而且他们的模仿能力十分强大,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去探索。但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遇的事物不分好坏不加以过滤就全部学习了。所以,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儿童接触美好的事物,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是儿童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港湾,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它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爱好和行为习惯,因此,在孩子接受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知行合一的内涵


  知行合一的代表王阳明提出的一个重要学说就是“知行合一”。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当时陶文濬非常信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于是为自己改名为“陶知行”。
  1927年,从事教育工作的陶知行却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正与王阳明的主张相反。于是,有顽皮的学生便为其改名,称“行知吾师”。
  1934年7月16日《生活教育》第1卷第11期始设“行知行闲谈”栏目。在欄目第一期,陶知行谈到,获得知识的进程是“‘行知行’,而不是‘知行知’”,“挂着‘知行’的招牌,卖的是‘行知’的货物,似乎有些不妥”,于是改名为“陶行知”。他曾为此次改名感叹道:“我对于二十三年来天天写、天天看、天天听的名字,难免有些恋恋不舍,但为求名实相符,我是不得不改了。”由此可见光知道是不行的,重要的还得去行,行即行动。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逝世。“知行”一名用了23年,而“行知”一名却只用了12年。今天人们多知“陶行知”,而不知“陶知行”。虽然只是“知”与“行”易位,却反映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行知行”理论是陶行知对传统“知行合一”理论的一次重要创新,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与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

四、“知行合一”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古语说得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门沙在捏,与之俱黑”,家庭教育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的潜移默化。潜移默化的微妙之处就在于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悄无声息地映照在孩子身上。在孩子的认知能力、情绪性格等尚未成熟和完善的阶段,家长一定要言传身教,做好榜样。现在随处可见盯着手机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口口声声让孩子热爱读书,自己却对手机万千宠爱。这样一来孩子当然也对手机充满了期待。
  现在80后作为父母团的主力军,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也特别重视儿童的教育。这样的育儿理念那样的教育知识无不充斥着新手父母的头脑,但真正的实践却不甚理想。经常看到父母们一方面让儿童遵守交通规则,但却又带着儿童“中国式”过马路;一方面教孩子指认花园中“小花多可爱,请你别伤害”的标语,但却又拉着儿童进入花园拍照摘花;一方面教育孩子好好写作业,认认真真去读书,自己却在一旁刷着手机的淘宝和抖音。要知道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知行不合一,我们希望儿童能够十全十美,但是作为第一任老师呈献给孩子的确是前后矛盾的“劣迹斑斑”。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那我们自己首先就应成为那样的人。我们要努力提高文化修养,丰富自身内涵;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运用心理方法;加强自身修养,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强大,才能指导我们的孩子成人、成才。

五、知行合一是理想的教育


  2016年11月在第九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十堰市东风教育局分局副局长周正晓,曾经说过:“之前的教育不平等,家长用食指指向孩子,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想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孩子的行为,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要改为拇指方式,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变为朋友关系,家长也要与孩子平等,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共同探讨,和谐促进。教育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家庭教育是永久的课题,重在宣传。现在有些家庭似乎很重视教育,但行为上没有根本改变。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周末两天休息,5+2=0的现象很是头疼,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约束不了自身行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很重要,不能光是说教,应该是行为的引领。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影响,让家长知道不只需要掌握理论,更要转换为能力,用你的能力引领孩子,共同实现目标。”
  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儿童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比如儿童热心善良的品行、文明礼仪的行为、行走坐卧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成人不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喜欢看手机,孩子肯定也爱玩游戏;父母喜欢逛商场,孩子自然也会常要买东西;父母才高八斗,儿童肯定也会博览群书。
  家庭教育不仅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更是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希望越来越多的家长将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教育准则,用最合适的育儿理念,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做最好的家长,营造最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养育最好的儿童,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赵忠心. 家庭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李莉,于开莲.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6.
  [5]蒙荫昭. 家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 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6]刘杭玲,周小萍,孙祖瑛. 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家庭教育. 2000(8/9).
  [7]李阿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8.
  [8]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论家庭教育中的知行合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家庭教育中的知行合一.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