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内容

对初中英语“无效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3 06:08:56     阅读:


  摘 要: 针对目前英语课堂存在许多低效甚至无效教学行为的现象,文章从教师与学生等方面分析了其表现与特点。同时,从合理教学要求、统一主导与主体作用、实施分层次教学、优化教学方法诸方面提出对策,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关键词:无效 有效 实效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英语教学制度和教学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如任务型教学的推广以及2008年中考比分由150到120分的调整等。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行为有了较大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强。但在初中英语的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低效、无效教学行为的存在。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认识不够到位。综观本套教材,它具有内容丰富、涉题广泛、切合学生兴趣等特点。教材的课程目标也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综合素质。但由于初中英语的基础性和其他诸多原因,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难以面面俱到。如果教师忽视本学科的特点,在授课前没有吃透教材,对课本内容的重点把握不准,在教学环节中不注意教学要求的合理化,对不同的内容采取相近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课堂上进行过多的理性分析,让学生失去展示自我的平台,那么这一切往往是无效教学的开始。
  2.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偏差理解。如今很多教学理念中都提倡还学生主体,这本是件好事,但一些教师往往在理解上存在着偏差。他们对学生的主体性盲目崇拜,而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有所漠视。有时把精力全花在活动花样的创新中,上课只提些简单的问题,或提出问题后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便以告知的方式解决问答;或对学生的回答不论是否得当,只是一味表扬,既不否定,也不引导。这样,表面看是尊重学生,还学生主体,实际上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误解,并没有强化学生这一真实主体。若学生缺乏教师的合理引导,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走进主体性的误区,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将随着教师主导性的弱化而使教学行为进入到无效的行列。
  3.个体差异得不到尊重。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生源素质、个体差异、小学基础、教学条件以及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他们之间差异性明显。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后,学生之间的学习距离拉大,学习困难学生增多,班内两极分化现象加剧,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弃学,甚至逃学。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时不分对象,搞“一刀切”、“齐步走”,那么一堂课下来好的学生会吃不饱,而差的学生又受不了,势必造成教学的低效化和无效化。
  4.教学方法滞后单一。教材是改革了,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施教过程中,还没有从过去的教学方法中转变过来,造成“新教材,老教法”的尴尬局面。为了抓成绩,往往是上课时老师声嘶力竭地讲;下课后,学生精疲力竭地练。加时之风、题海战术、增压之道盛行,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被压缩、被挤占。教师本善意,无心害别人,可是繁花苦无果。教师们在慨叹“学生接受能力差”,“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同时,殊不知他们的教学行为已经走向无效。
  
  二、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特点
  
  无效教学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国内外目前研究有效教学的专家很多,他们的研究都涉及到教师有效行为的研究,如《有效教学论》等论著。但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师无效行为的研究却较少。无效教学行为有以下特点:
  1.表现在教师方面:上课枯燥无味,对学生的表现不耐烦;对学生和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兴趣;沮丧、悲观;易发脾气;太严肃、缺乏幽默、无法意识到或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在与学生交往时不公正或有偏见;不耐烦、与学生相处时间短,使用讽刺性的语言,或在其它方面对学生缺乏同情心;在与学生的关系上冷淡、疏远;无法意识到学生个人的需要和问题,不表扬学生、并经常进行非难和批评。怀疑学生的动机;从不努力鼓励学生做得最好;无计划、无组织地安排课堂教学程序;表现出极端的课堂教学程序,无能力按照计划进行;难以按照个别差异的原则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使用枯燥无味的教材和技术;呈现和解释模糊不清,实施效果不佳;指导不完整、难以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和评价的机会;申斥、奚落学生,寄希望于采用类似于残酷的或无意义的矫正手段;难以向学生提供帮助或勉强提供帮助;无法预见和解决潜在的困难。久而久之,很多教师会走上厌教的道路。
  2.表现在学生方面:学习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作业产生厌倦甚至对抗态度;学生学得辛苦,其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日积月累,学生会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渐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科现象,最终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
  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其后果可想而知,无效教学行为在课堂上的漫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效教学要求老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学时不能跟着感觉走。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改变当前不良现状。那么如何让无效教学远离我们的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三、课堂无效教学的对策
  
  1.合理教学要求,防止无效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新教材较之于老教材,无论在内容还是要求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能肤浅地从表面看待教材,而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使教学要求趋于合理化。教师时刻都应认识到:教材不是“圣经”,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对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的整合。以八年级上册语法“现在完成时”的教学为例,教师用书第35、50和66页中粗略提到了本时态的三个要求,笔者在施教时对其作了以下调整:
  a.掌握过去分词的构成(规则与不规则);
  b.理解现在完成时的概念和结构(have/has done);
  c.掌握关键词already, just, yet, ever和never在本时态中的用法;
  d.用现在完成时表达简单的经历;
  e.区分have been和have gone的用法;
  f.根据课文内容用现在完成时描述人类已实现的太空探索;
  g.使用since和for时间状语,转化短暂性动词为延续性动词或短语(如buy→have, borrow→keep, come/go→be, leave→be away, join→be a member of等)。
  教学要求的明确化,使学生在三个模块15个课时的递进学习中牢牢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要求要符合合理的原则。教师应针对不同内容,制订出具体的教学要求,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后都能实现这一要求,也就是说让学生跳起来都能摘到桃子。教学要求的合理化,可以从根源上防止无效教学的产生。
  2.和谐统一主导和主体作用,减少无效教学。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在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到教师的主导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启发诱导上,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立足点。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只有在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考的过程中才能起作用。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要着重引导,而不要使学生陷于被动;要着重鼓励,而不是整套地注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创造条件,减少无效教学行为。教师应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要合理评价学生的对与错。教师要启迪学生去思考、分析、探讨和回顾。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思路,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比如,在A special hobby(八下Module 1 Unit 2)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其大胆参与讨论各自的hobbies。同时,教师还应主导好课堂的教学方向,让学生沿着合理的思路展开。因为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讨论中失去自控而离题万里。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切合点,让两者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以求达到减少无效教学的目的。

《对初中英语“无效教学”的反思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对初中英语“无效教学”的反思与对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