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内容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8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4-04-06 11:01:50     阅读:

实际的工作体验是工作总结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总结和总结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价值,工作总结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并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无忧文档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8篇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篇1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局的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根据上级业务部门xx县农业局的总体部署,农推中心紧紧围绕本单位业务职责坚持贴近群众,贴近部门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总体目标,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实施为契机,以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为工作重点,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支撑,以高产创建为载体,在巩固技术推广成果的基础上,集成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切实做好红枣、农作物病虫测报,病虫的监测与防控,以及农产品的检疫工作,确保我县红枣产业、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现将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0xx年县农技中心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农业局的安排组织的各期政治思想学习,巩固了职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学习作风。同时进一步完善强化了单位内部学习、考勤、工作岗位职责等各项管理考核制度与责任制,将技术、业务分配到人,给每个人定岗位,定责任,各司其责,分工协作。为各项工作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积极开展科技培训,促进科技兴农

为了提高农民科学管理红枣、农作物水平,20xx年我单位结合科技之冬培训活动,广泛开展红枣、设施农业、主要农作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方面实用技术的培训,深入各乡(镇)、村委会举办培训20场次,培训农户0.15万人,发放项目科技宣传材料0.35万份。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根据农时深入村进行现场技术培训5期,培训农户近500人次。

三、主要项目和科技措施的推广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完成情况

20xx年我单位实施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4.3万亩。经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测产点试验结果统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使我县红枣产业累计总增产1.01万吨,亩均增产30.1公斤,增产率15.3%。

2、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田间试验完成情况

在红枣方面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村3个。完成红枣“3414”试验、氮肥总量控制试验、配方肥验证试验等田间肥效试验和校正试验各8个。

3、土壤的取样分析,建立土样档案完成情况

20xx年在全县各乡镇共采集土样320个,分析化验检测土样320个,化验项目为常规五项和10%微量元素共计化验项次2560项次。为下一步我县的耕地地力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完成情况

开展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12期,培训1800人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2200张,开展技术员入户宣传指导农导500户,赶集宣传2次,为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建立完成情况

20xx年完成建立10个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其中5个为全国土壤监测点,5个为县级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圆满完成了今年自治区土肥站下达建立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的任务。

6、土壤化验室建设情况

20xx年5月投资建成240m2的土壤化验室,仪器设备购买投入14.28万元。培训化验员6名,计划明年2月化验室已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7、初步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自治区土肥站要求,在今年8月底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农户施肥调查表》及土壤化验数据等的录入及审核工作,收集相关材料为开展我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作好准备。

8、顺利完成项目自验以及地州级验收

根据项目要求,我单位完成对20xx年项目的自验,并及时申请上级验收。地州级专家组于20xx年9月18日对我县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并顺利通过验收。总结专家组提出的项目不足之处,并列入明年的计划当中,保证全面完成相关工作。

四、严格开展农业执法工作

1、深入宣传,努力提高认识。为尽快提高群众对农业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浓厚学法守法氛围。

2、强化学习,广泛开展培训。一是注重内部学习。为提高执法水平,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经常组织学习,有力地促进了我单位农资市场管理工作水平。二是强化外部培训。农资经营是个特殊行业,为提高经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制意识,年初对全县经营人员进行诚信合法经营培训,共培训25多人次,通过培训,他们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3、严格依法行政执法。为了规范自身的执法行为,农业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公正、公开、公平,坚持原则,不为利所诱,不为情所动,不畏强权暴力,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监督检查权。办案人员职责明确,档案卷宗专人管理,真正做到主体合法、依据合法、程序合法。

五、紧抓红枣、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为了加强预测预报工作,我站坚持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采用不同的测报方法进行分析预测。截止目前,已完成枣树、蔬菜、瓜类病虫情报等12期,向各部门、乡镇村发放病虫测报475份,其中长期预报1期,准确率在85%以上,短期预报4期,准确率达95%以上,中期预报7期;为各乡镇村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防治农作物、红枣病虫害的时间及方法,给各级领导当好了参谋,起到了全程为农服务的作用。病虫预报信息的覆盖面和普及率较往年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六、20xx年工作打算

(一)认真回顾,稳步前进

一是紧紧围绕岗位目标责任制认真地进行查缺补漏,对没有达到目标的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年底之前达到要求。

二是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做好明年项目的落实不断拓展单位业务空间,力争项目、多做事,确保有项目、有资金,使单位能够正常运转。

三是对已完成的项目和工作进行后续巩固完善,同时进行认真总结,接受专家组的宝贵意见,做好明年自治区检查验收的准备。

(二)依托项目抓重点

一是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二是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召开现场会等一切有利时机,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宣传、培训工作,力争较多的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篇2

武冈位于湘西南部,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全市辖1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49平方公里,耕地74.24万亩,总人口8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万。20xx年,全市播种粮食112.1千万亩,总产51.5万吨,出栏肉猪155万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372元。20xx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xx】30号)、(湘政发【20xx】15号)、(湘政发【20xx】7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原则,按照成熟一个、改革一个思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在全省内率先完成改革任务,体现了公平公正、用心稳妥的原则,无一人上访,得到了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在全省大会上作经验介绍,并理解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专访,现将乡镇农技站改革完成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武冈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启动于20xx年8月,根据(国发[20xx]30号)、(湘政发[20xx]15号)文件精神,为加快对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工作的进程,结合武冈市乡镇农技站具体状况,于20xx年9月16日下发了《武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武政发[20xx]12号)文件。20xx年8月28日,武冈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了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协调会,下发了《中共武冈市委、武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武冈市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武办字[20xx]96号)文件,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人民政府副调研员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编制核定综合组,财政测算组,考试考核组、社会保障测算组等组织机构,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高度健全,从而保障了武冈市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随后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20xx年12月10日下发了《关于武冈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武农改发{20xx}01号)文件和《关于招聘武冈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考核实施办法》(武农改发[20xx]02号)文件,武冈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分别于20xx年10月30日下发《关于核定乡镇街道办事处事业单位编制的通知》(武编办发[20xx]2号)和20xx年12月10日下发了《关于增加乡镇农技站纯公益性事业编制的批复》(武编办发[20xx]77号)文件等一系列文件,确定武冈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定编121名,并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由于市领导挂帅,各行政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统一了思想认识,组织上得到了保障,使武冈市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工作于20xx年3月已全面完成,公共服务职能全面履行。

二、机构设置,定性定位及管理职责状况

改革前,武冈市设乡镇农技站21个,有农技人员225人,其中在职在岗人员204人,退休人员21人;乡镇农技站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人均1300元/年。农技人员除养老保险得到市财政解决外,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作经费、生活津贴等均未落实。农技人员一部分人的工资靠经营化肥、农药、农作物种子,还有30%以上的农技人员到沿海地区打工挣钱来维持生活,农技推广工作基本上是一种应付,半停顿式状态,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农技人员的知识得不到培训提升,因此,农技人员推广技术相对滞后,推广办法相对落后。

改革后,全市21个乡镇、办事处农技站共定公共服务事业编制121名(20xx年带编安排退伍军人1名),每个乡镇、办事处农技站设站长1名,副站长1—2名。乡镇、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共服务正股级事业单位,其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地方性津贴全部落实为财政拨款解决,并按每年2200/人下拨工作经费到站。乡镇、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财、物以市农业局管理为主,工作上理解市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从而理顺了管理体制,健全了公共服务职能。落聘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同样由财政拨款解决,并按每年2400元/人发放基本生活费,实行三年一招聘竞争上岗机制。从而实现了武冈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改革工作全面稳妥、顺利地完成。

三、人员编制核定及人员竞争上岗状况

武冈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严格执行《武冈市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武冈市乡镇农技站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考核实施办法》等文件的基础上,武冈市农业局党委针对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工作专门制订了《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站改革工作的纪律规定》,杜绝串门、送礼等不良风气,从而确保了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工作公平、公正、有序地开展。在公共服务人员的招聘上:

一是精心组织招聘考试,充分体现民主考核。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的编写,采取基础理论、现代农业与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结合,注重农技推广的适用性和操作性;考试试卷的命题由市纪检监察、编办、人事等部门领导进行异地抽签命题,保证了试卷命题的保密性;考场监考人员组织是以市委组织部、编办、人事局的领导为主监考员,聘请技工学校教师为监考员,考场纪律严明规范;考核办法切实可行,乡镇、办事处农技站站长的工作表现考核由市农业局党委进行量化打分,站员由抓农业的副乡镇长、站长和站员根据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量化打分,充分体现民主意愿。

二是采取阳光录聘。由市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考试考核成绩进行公示一周后,再将以聘人员从高分录取到低分进行公示一周时间,全体乡镇农技人员对录聘的公共服务人员无一人异议,从而顺利的完成了全市乡镇公共服务岗位招聘工作。

于20xx年3月21个乡镇、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121名公共服务人员全部到岗到位,工作热心用心,人心相当稳定。

武冈市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成功,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农业工作的开展,得到省农业厅领导的高度赞誉。20xx年6月在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湖南日报》于20xx年7月18日题为《农技推广再“织网”》和《人民日报》于20xx年8月7日题为《湖南:农技推广再强身》分别进行了大篇幅的专题报道。是年6―8月期间,衡东县、湘潭县、沅江市、衡南县等十多个兄弟县市来武冈考察学习。

四、经费保障状况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完成后,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切实落实和保障了公共服务农技推广人员的经费预算,保障了工资待遇及时定额到位;妥善做好了落聘人员的分流和安置工作,落实了有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同时发放每月200元/人的生活费,鼓励他们用心参加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社会化服务。

五、建章建制状况

在推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体制改革中,武冈市注重创新乡镇农技站的管理机制。

一是制订了农技人员聘用制度。凡纳入乡镇公共服务农技人员,务必与市农业局签订聘用合同,聘期为三年,聘用期满后,合格的续聘,不合格的不聘,按照“缺一补一”的原则重新招聘。

二是制订了培训制度。所有的农技人员要用心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项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实用技术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要用心搞好农民培训,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到千家万户。

三是制订了工作考评制度。每年对乡镇农技人员的工作进行考评,主要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同时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

四是制订了推广职责制度。加强岗位职责制,务必明确任务,职责到人,工作有目标,奖罚有依据。实行工资挂钩机制。

五是制订了多元推广制度。推广农业技术,与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

六是建立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台帐。将所有资料全部整理归档管理。

六、服务潜力增强及其他创新性状况

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同时,武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镇农技站的条件建设,于20xx年3月26日专题召开了市人民政府20xx年第3次市长办公会议,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乡镇农技站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决定:

(1)由市财政解决140万元,完成司马冲、文坪、龙田、秦桥、水浸坪、迎春亭、辕门口等7个乡镇站的站房建设;

(2)继续加强对邓元泰、湾头桥等12个乡镇站的建设;

(3)简化审批程序,尽快办理手续,农办、财政、国土、建设、规划、地税等部门要用心支持配合,服务性按照最低标准的30%收取,其他行政性收费只收取工本费。为加快乡镇农技站条件建设步伐,20xx年市农业局争取了市财政支持20万元,从机关事业费中挤出20万元,共计40万元,完成了司马冲镇农技站站房建设,并添置了必要的办公设施。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20xx年武冈市农业局利用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项目资金25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50万元,用于建设秦桥乡、龙田乡、水浸坪乡、司马冲镇、安乐乡、文坪镇、邓元泰镇、马坪乡、邓家铺镇、双牌乡等10个乡镇农技站站房建设。司马冲镇、秦桥乡、水浸坪乡、双牌乡、龙田乡等5个乡镇农技站建设已峻工验收,并已投入使用;其余5个乡镇农技站站房建设均已破土动工,预计20xx年7月峻工后可交付使用。

全面维修乡镇农技站站房,武冈市农业局利用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项目资金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54万元。对稠树塘、龙溪、大甸、湾头桥、荆竹、头堂等6个乡镇农技站站房进行了整体维修。

改善工作条件,提升服务水平,购置配备仪器设备,武冈市农业局利用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项目资金17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70万元,全覆盖对21个乡镇农技站的办公设施、农技推广仪器设备、交通工具实行配置。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后,武冈市注重了典型宣传,加强了合作推广机制,个性是提升了观念,重树了形象。

一是提高了农技人员的求知欲望,业务素质提高了。项目的。实施促使农技人员更新各项农技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岗位,通过各种途经参加各类农技方面的后续教育,认识提高了,知识更新了,视野开拓了,“位子”找准了。

二是增强了服务意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技人员经常活跃在农户和田间地头,成了农民致富的贴心人,紧密干群关系的催化剂,在经济待遇提高的同时,社会和政治待遇也有了提高。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篇3

20xx年,我县农技推广工作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农牧局的具体安排下,围绕“调结构、转方式、抓示范、搞培训、促增收、奔小康”的农牧工作要求,大力实施农作物新、特、优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及高产创建、配方施肥、旱作农业、病虫草鼠害防治等农业综合项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本年度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取得成效

(一)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今年共承担实施省市下达重点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4个,累计实施面积47.35万亩。其中:

1、粮油高产创建项目。今年,我县小麦高产创建工作抓得实、抓得细,创建效果明显,辐射带动作用强。围绕落实“三墒”整地等六项技术措施,抓田间管理,引进良种,落实物化补贴,扎实推进小麦高产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建成了东、西2个小麦高产创建整乡推进示范片,覆盖山河、西坡、永正、榆林子4个乡(镇),共落实示范面积4.13万亩。在山河冯柳、西坡宋畔、永正东龙头村,建成良种繁育田220亩和专家示范田108亩。经实收测产,2个小麦高产创建整乡推进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427.5kg,其中东片422.9kg,西片431.9kg,超额完成了高产创建目标任务。

2、旱作农业项目。采取重点扶持、整村推进、技物结合、科技入户的方式,共落实全膜双垄沟播8.22万亩,占任务8万亩的102.8%。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7.xx万亩,全膜马铃薯1.07万亩;在巩固四郎河川区万亩片带和西渠-孟河、高红-伍畔、关川3个5000亩片带的基础上,新建西沟、李家川、月南3个5000亩示范片带。经测产,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平均亩产741.6kg,比半膜玉米增产4.54%;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平均亩产xx77.3kg,比半膜马铃薯增产19.3%。

3、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今年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我县实施的第7个年头,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村入户到田的关键之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3.1示范推广应用。结合冬小麦高产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等工作,全面落实省县联建整县推进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5万亩,免费为4.2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通过与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肥料经销龙头企业、农业骨干企业、农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等对接,推行“施肥信息公告、施肥建议上墙”,发布区域性肥料配方,广泛开展推荐施肥工作,促进配方肥下地,完成配方肥施用面积12万亩。大力实施“千乡千店”“一屏一机”配方施肥工程,目前已购回5台触摸屏和10台掺混机,相关数据录入、系统调试已完成,计划年底安装到各乡镇混配销售点,明年开春投入使用。

3.2采样调查试验。按照“三年一轮回”的周期性采集调查要求,完成了432个农田耕作层土壤样品采集及858个采样地块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工作。布设冬小麦、玉米田间肥料利用率试验3个,校正试验2个;微量元素单因素试验3个;布设完成蔬菜“2+x”田间试验2个。通过试验分析,全面掌握了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率、肥料利用率等数据,为农作物配方设计、施肥建议卡制定和施肥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3.3土壤化验考核。积极开展土壤化验工作,补充相关药品和仪器,培养年轻化验人才。全年共分析化验土样220份。在省站组织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化验室检测质量盲样考核工作中,各项化验结果准确无误,圆满完成了省站考核工作,考核结果合格。

3.4技术指导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田间巡回指导和现场指导服务,加强田间实际操作技能和肥水管理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培训,共开展技术培训4期,xx1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1万份(册),发放小麦、玉米、马铃薯配方施肥建议卡12万份。

4、麦后移栽荏项目。按照市农牧局、市农技中心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通过统一育苗、统一机耕、统一物资补助,集成技术推广,创新服务机制等措施,扎实组织实施麦后移栽荏示范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示范效果。在西坡、山河2个乡(镇)、14个村、81个小组、1xx7户,共落实示范面积4000.6亩,其中:西坡乡1992.3亩,山河镇2008.3亩。在宋畔、伍畔村建成500亩麦后移栽荏示范点2处。同时,设置荏籽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展示区1处,引进新品种6个,面积1.2亩;建成优良新品种示范展示区8.8亩。补贴群众化肥3.5吨。经测产,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108.3kg,较大田增产11.5%。

(二)病虫害监测预报扎实有效

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和要求,我们将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保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据统计,全年地下害虫发生22.28万亩(次),防治19.67万亩(次),麦红蜘蛛发生4.93万亩(次),防治7.5万亩(次);条锈病发生5.41万亩(次),防治7.2万亩(次);蚜虫发生6.37万亩(次),防治7.58万亩(次);玉米大斑病发生2.91万亩(次),防治1.98万亩(次);马铃薯晚疫病发生2.31万亩(次),防治2.7万亩(次);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18.24万亩(次),防治19.83万亩(次);果树病虫害发生面积48.91万亩(次),防治64.75万亩(次);鼠害发生12.8万亩(次),防治3.34万亩(次);草害发生35.56万亩(次),防治10.19万亩(次)。全县共投入防治农药53.68吨,人员4.12万人(次),各类喷雾器械3.75万台(件)。挽回粮食损失3632.85吨,因病虫危害损失986.55吨,年均实际损失率4.0%,实现了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的目标。一是狠抓病虫监测预报及信息发布工作。严格执行测报员岗位责任制,坚持系统定点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专业测报与群众测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长、中、短期预报,指导防治xx9.09万亩(次),有效地控制了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发展。全年累计发布病虫情报及病虫情况反映xx期,其中中长期预测预报3期;通过电子邮箱向省、市植保站发送病虫报表400多份。二是扎实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认真开展以普及植物检疫法律法规、规范行政许可程序、提升防控科学水平、严防疫情扩散蔓延为宣传主题的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媒体,进行专题宣传4次,发布手机短信95条,在重点区域设立宣传点,组织张贴、悬挂标语、横幅82条;装扮植物检疫宣传车辆,开展巡回宣传咨询活动4次,发放技术资料1380余份(册),现场咨询群众xx00人(次),对全县10个乡镇农业技术人员、13个专业化防治组织法人、部分种苗生产企业及调运人员和种植大户进行了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识别、监测与防控技术专题集中培训。三是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在永和下南、樊村,西坡宋畔,五顷塬南邑,湫头张村、榆林子小寺头,宫河良种场,永正王沟圈等村设置苹果蠹蛾监测点24个,设置蠹蛾诱捕器120个,从4月中旬开始,定人、定点、定时进行观测记载,定期向省市上报监测结果,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四是严格落实植物检疫制度。规范“绿色通道”检疫程序,在果品、烟叶、苗木外运的关键时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所运输车辆进行检查登记,严格实施检疫,全年完成调运检疫80批(次)。深入苹果、烤烟、苗木等生产基地,认真广泛开展产地检疫,全年完成产地检疫10.5万亩(次)。按照《关于取消、停征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要求,自20xx年1月1日起对全县67家经过认证的小微企业免征植物检疫费。与县澳神州苹果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县陇达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县兴盛种植专业合作社3家企业“结对子”,上门开展检疫服务。五是规范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管理。为切实做好统防统治工作,我们对原有12个专业化防治队和新成立的1个专业化防治队进行了集中培训并发放了防控器械和防控物资,指导各防治组织制定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及管理办法,建立了田间作业档案,进一步增强了我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业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目前,我县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已涵盖苹果、烤烟、中药材、蔬菜等重要支柱产业,组织机构完备,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三)示范点建设成效显著

根据今年项目工作安排和我县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建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我们抽派骨干技术力量,与有关乡镇紧密配合,全面推行示范点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年共建办各类示范点43个,其中:万亩示范点5个,千亩示范点17个,百亩示范点21个,总示范面积18.75万亩。旱作农业项目建成万亩示范片带1处、5000亩示范点6处,完成重点示范面积8.22万亩;高产创建项目建成东、西2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西坡宋畔、永正东龙头2个小麦宽幅匀播技术示范点,完成示范种植1.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高红、蔡峪、东龙头、中巷、王录、西庄、马村、张村、南邑、东庄10个村建立了百亩示范方和西坡、山河、榆林子、湫头、永和5个乡(镇)建立了千亩乡(镇)级示范片,宫河塬和永和塬各建立1个万亩示范区;麦后移栽荏项目建立了西坡、山河2个千亩示范片;中药材产业建立了东山头、王录、小寺头、南庄4个千亩中药材示范点,开展果药套种示范、育苗移栽示范,推广使用配方肥,总示范面积4000亩。

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常抓不懈。“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今年我们继续把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继续建设了120亩的西坡农业综合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主要开展了小麦、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小麦宽幅精准匀播增产效果试验、肥料效应试验、吨田宝应用效果对比试验、吨田宝喷施剂量与时期试验、不同化控剂防倒增产效果试验以及小麦、玉米“3414”试验,完全生物降解黑、白地膜与普通地膜对比试验、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马铃薯、玉米上的应用试验、玉米高产新品种示范、苹果树腐烂病防治药剂药效试验等33项(次)。通过试验,筛选出了兰天10号、长6359、西平1号小麦,登海605、潞玉36、正德308、先锋32d22玉米;进一步验证了宽幅匀播技术以及吨田宝在小麦上增产效果,明确了最佳施肥比例和施用时期;突破性在玉米、马铃薯上开展了完全生物降解膜试验,为生物降解膜在我县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小麦新品种长航1号、陇鉴108丰产性、抗逆性表现突出,今年秋播时,从xx县调回6300斤,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

同时,为了加快玉米新品种推广步伐,我们在山河镇解家川村建立了100亩的玉米高产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对近年试验筛选出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正德306、中地77、先玉335、先锋32d22、潞玉36、金凯7号、金凯8号等进行示范种植,为农民群众搭建了一个直观了解玉米新品种的平台。经现场测产,先锋32d22、潞玉36平均亩产分别为1047.2kg、1005.5kg,达到了吨产田水平,令群众惊叹不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展示效果。

(四)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措施得力

一是“一喷三防”成效显著。在总结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细化方案、强化措施落实、统一农药采购、统一组织喷防、统一宣传指导,统一物化补贴,共向各类专业化防治组织及乡镇、村组投放戊唑醇1吨、高效氯氟氰菊酯4吨、水溶性液体肥料1吨,带动民间资金投入79.4万元,落实喷防面积6万亩。先后发布各类病虫情报xx期,开展电视、广播宣传8期,办黑板报xx期,通过手机、互联网发送信息24期,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18000份(张),召开现场会12期,培训群众23500人(次)。在西坡宋畔、伍畔,山河移凤、佑苏,永正东龙头、上官庄,榆林子乐兴、文乐,宫河东山头、宫河,周家梁家、周家等12个村开展了示范喷防,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块,落实防治面积,带药指导防治。据测算,今年我县小麦穗粒数、千粒重明显增加,分别较项目实施前增加1粒和1.2克,亩增产粮食19.2kg,增幅8.8%,全县总增粮1xx0.2吨。

二是小麦药剂拌种全覆盖。对全县范围内冬小麦全面落实药剂拌种,坚决杜绝白籽下种,有效减轻了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在秋苗期的流行危害。共投放杀菌剂粉锈宁1.8吨、戊唑醇0.8吨、拌种器94台,完成拌种面积8.14万亩。

三是玉米大斑病防治措施到位。8月份,全县玉米大斑病病情发生后,我们组织20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及培训,召开现场会6期,培训群众6000人(次),累计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4500份(张)。全县共出动防治劳力3600多人(次),机动喷雾器械100多台,手动喷雾器械1700多台(次),累计防治面积1.98万亩(次),投入防治农药1.77吨,投入防治资金14万元,其中农药8.8万元,劳务费5.2万元。

(五)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废旧农膜回收。协助两家废旧地膜回收再生产企业,申请省级农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450万,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为我县的废旧农膜生产再利用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为全县xx家废旧农膜回收网点配发三轮车和台秤,极大的提高各回收网点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二是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再次对全县珍稀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确认和梳理,整理总结出了有待确认物种和重点调查物种两个类别。其中,野生大豆、野生麻黄、紫斑牡丹这3个物种是高度疑似状态,有待进一步确认鉴别,黄花蒿、五味子、野核桃这3个物种是重点调查物种。对于有待确认物种,根据不同物种的不同鉴别方法和鉴别时间,整理出了明年的调查时间表;对于重点调查物种,我们正在积极搜查资料,请教专家,有望在来年有所发现。

三是积极开展美洲斑潜蝇调查防治。对山河、西坡、永正、榆林子、宫河、永和6个乡(镇)的设施蔬菜、露地蔬菜、油菜、烟草等作物进行调查,向群众宣传了美洲斑潜蝇的基本防治措施,同时发放了吡虫啉等药剂。集中灭虫面积1.8万亩,综合防治面积7万亩(次)。

(六)“三情”监测及时准确

“三情”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政府决策。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七天大查,三天小测”、“重要时期日查日报”的“三情”信息报送机制。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指定专人(监测、报送)、专车,定点定期开展“三情”监测,植保、土肥、农技三站密切配合,研究分析数据,提出相关措施和生产建议,确保了信息及时、准确发布。全年累计发布农情信息22条,利用123xx三农服务平台向技术指导员、乡村干部、示范户、专业合作社成员发布农情信息137条,向省、市、县业务部门上报农情信息90多条。

(七)科技宣传培训广泛深入

围绕项目实施,我们始终把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做为首要工作来抓。按照“434”技术培训模式深入开展培训,全年共举办全膜玉米种植、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一喷三防”、小麦宽幅匀播、麦后移栽荏、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等技术培训85期22170人(次),培训县乡农技人员260人(次),培训农民23500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xx00户,制作大型宣传标牌5幅;开展科技下乡35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47100余份,接受技术咨询483人(次)。通过宣传培训,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

(八)双联行动精准扶贫深入开展

一是选派技术骨干驻村。按照县委安排以及双联、扶贫攻坚深度融合的要求,我单位选派了1名副科级干部、5名一般干部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大会战中。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完善贫困村基础资料、大数据平台和电子扶贫档案建设、落实各项精准扶贫任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确保全县年底整体脱贫目标实现。现阶段,6名选派干部驻村工作开展顺利,各项精准扶贫任务正在有序落实中。二是物资扶贫深入民心。在三嘉关川、永正东龙头、西坡月南、韩坳村开展以小麦“一喷三防”、全膜玉米顶凌覆膜、田间管理、测土配方施肥、苹果栽培管理等为主题的农业科技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特别是给予帮扶村、贫困户以物资帮扶,以解决贫困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累计发放各类物资25.45万元,其中: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潞玉36号7525斤,计14.9万元;化肥12.2吨,计2.43万元;农药1.5吨,计5.6万元;地膜1.2吨,计1.56万元;微型穴播机120台,计0.96万元。发放各类技术资料4xx0余份,普训群众1400人(次)。引导扶持群众发展草畜、苹果、烤烟等富民产业,夯实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三是中药材产业扶贫。按照县委“1+23”精准扶贫方案要求,由我单位具体负责全县中药材产业的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干部入户指导、物资投入等方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现已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全县栽植各类中药材5.18万亩,产量达4.01万吨,产值达2.1亿元。重点扶持了41个行政村的396户贫困户栽植中药材,种植面积1004.77亩,产值205.7万元,贫困户种植中药材人均增收728元。引进中药材新品种6个,培训贫困户880人(次)。

二、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学习,完善制度,提高服务意识。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通过领导班子带头学、组织职工集体学、一般干部主动学,单位上下形成了学理论、学技能的浓厚氛围,每个职工记学习笔记均在3万字以上。通过学习,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树立起了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服务“三农”意识逐步增强;在完善学习、考勤、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强化单位内部工作责任制,将试验示范、项目建设等业务分配到站、到人,给每个人定岗位,定责任,定职责,分工协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强化管理,搞好督查,狠抓工作落实。一是继续实施目标管理,把各项工作目标细化、量化,实行责任到人,定额管理;二是强化纪律,严格考勤,实行签到制,增强干部职工自觉性和纪律性。三是定期考核,加强督查。对各站室年度和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阶段性考评与年终总评相结合、单项与综合评定相结合、自查与督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强化激励机制,把督查考评结果与个人年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相挂钩,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3、狠抓建设,提高素质,提升团队战斗力。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加强作风和思想建设,各项试验、示范领导身体力行,职工亲自动手,积极参与,既分工又协作,干得有声有色,整个队伍的业务素质大大提高,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各尽其能,“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党带群”,“正能量”在无声息的传递着,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和强劲的工作合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问题及下年工作重点

回顾一年来我县的农技推广工作,虽然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但客观分析,仍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

一是我县是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薄弱,农业整体投入水平仍然较低;

二是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思想认识相对落后、接受新事物慢、文化程度低的老弱群体,农民培训效果不明显、难度大;

三是单位技术人员结构欠合理,知识老化问题严重,基层区域站、乡镇站技术人员职能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是农技推广资金还有较大缺口,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许多好的农业科研成果、新的农业技术只能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难以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

20xx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增粮,服务“三农”为工作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推广目标、以健全制度为保证、以提高效率为途径,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突出项目建设工作。一是积极搞好科技项目争取申报工作。根据农业部、省上的政策和项目投资方向,围绕沃土工程、植保工作、旱作农业等,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新的项目立项,为我县农业生产注入新活力;二是全力抓好旱作农业项目实施。20xx年,我县计划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10万亩。

2、引新品种、创新技术。按照不同区域推广不同作物品种,突出未来市场需求特点,引进、试验、筛选和储备新、优、特品种。开展前瞻性、基础性试验,总结节本、增产、增效技术新模式。

3、狠抓农业科技培训。年内计划完成科技培训120期2万人(次),骨干培训10期600人,培养科技示范户xx00户。

4、继续抓好示范点创建。结合项目和产业发展需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技术推广和组织模式,创建各类农业示范点30个,示范面积力争达到20万亩以上。

5、强化农情信息服务。一是根据农时,积极做好全县土壤墒情、苗情、病情及重大灾情的监测预报工作,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和工作实际,搞好自然灾害防控,重大病虫害防治,大田农业生产等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咨询。

6、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主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文明机关;二是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强化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四是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好财务管理、安全管理、计划生育和综治维稳等工作,杜绝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篇4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市郊区工委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调动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革农技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农技服务的功能和效率,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农技推广体制。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更加体质的服务。根据改革要求,本人负责本单位综合技术服务工作、机关日常工作和管理,同时负责换岗人员的管理和有关协调服务。本人服从工作大局,服从工作安排,尽心尽职,刻苦工作,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学习情况

一是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市有关重要会议精神,认真开展了“两个务必”作风教育活动,并认真作了学习笔记,撰写了心得体会,全面反思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及缺点,提高了自己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为民服务意识增强。

二是七月份有幸随镇长赴北京、东北、山东等地考察洋葱市场和农业科技项目,为我镇上万亩洋葱寻找销路,发布信息。通过这次考察,为今年我镇洋葱打开销路,开辟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我镇的洋葱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习到了外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工作情况

1、抓好综合站党支部工作,带好专业技术入员这支比较年轻的队伍。

综合站党支部由农技站、农机站、畜牧站、水利站、市苗圃(9月年划归林业站联合支部)等单位的党员组成,党员队伍比较年轻,但大部分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如何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的作用引导好,发挥好就是我们党支部的工作核心。两来通过抓党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部分党员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自的单位,各自的工作岗位,细心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科技服务。两年来综合站党支部新发展党员4名,1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确定2名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本人也很荣幸的当选中国共产党嘉峪关市第八次党代会的代表。

2、农业科技培训力图创新,注重实效实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两年来的农业科技培训主要结合冬春市郊区工委开展的“四进五化”活动进行。培训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一是授课人员由农口系统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分赴三镇轮回讲解,讲课水平有了提高。本人除了组织我镇七个村的培训工作外,认真准备了地膜洋葱栽培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讲义,赴文殊镇几个村进行了讲解。今年春季,受峪泉镇的邀请,赴峪泉镇安远沟村进行了地膜洋葱移栽技术的讲解和现场实际操作演示。

二是讲课方式上由过去的`照本宣科,改变为以座谈的形式,由农民提问的方式,农民需要什么讲什么,注重了实际和实用。

三是强化了生产季节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蔬菜、玉米制种、洋葱育苗、地膜覆盖洋葱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等技术已被大部分群众所接受,并且从中受益。两年来,全镇共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16期的,累计受教育农民达到3500人次。

四是今年按照市农林局的安排开通了农技服务热线,接到群众反映小麦、西瓜、洋葱病虫害防治及畜牧方面要求技术指导19次,都能及时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或者与市农技站联系一块赴现场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问题,自己亲自下去8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强化农技服务功能,结合技术推广,开展经营服务

在春耕生产期间,结合种子工程的实施和地膜覆盖等实用技术推广,我站及时调进良种和部分农资,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两年共调进和销售小麦品种5个15吨,玉米品种3个0.5吨,各种瓜菜类种子16个0.5吨,地膜5吨,农药2吨,化肥120吨。创经营纯收入1万元。

4、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普及推

广优良品种和成熟农业实用技术,促进“两品一游”农业的发展。

根据农林局的统一安排,为了加大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我站在长城村四组租用耕地4亩,建立大田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一处,试验种植花卉制种、西甜瓜和蔬菜新品种30多个,经过对比试验有2个西瓜新品种适宜在我镇推广种植。我站在中沟村三组租用耕地3亩,从北京思地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美国进口洋葱品种20个。

通过对比筛选,筛选出适合我镇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洋葱新品种3个,计划明年开始逐步推广。两年来,全镇还通过各种渠道引进种植业品种46个,其中洋葱品种18个,林果业8个西甜瓜品种4个,饲草1个,蔬菜15个。试验面积490亩,引进养殖业品种8个。全镇推广新品种24个,其中洋葱12个,小麦5个,瓜类2个,林果业4个,饲草1个,推广面积33357亩。

5、全力以赴配合镇上的退耕还林工作。

我市退耕还林第一年,分配我镇退耕还林任务2万亩,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任务重,季节性强,政策性强,完成这项任务难度相当大。

本人服从大局,根据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我镇退耕还林重点工作中,本人担任镇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副组长,在这项工作开始之前,配合市林业站技术人员对各村上报的退耕还林地块逐村逐户逐地块进行实地勘察,并安排我站林政管理人员完成了我镇的作业设计,栽植树木—开始,主要负责苗木的把关和部分苗木的凋进,凡本人经手的苗木都能严把质量关,对各村所需苗木及时调剂、调运,保证了苗木的及时按需供应。树木栽植完成后,自始至终参加了由镇上组织的自查验收和市退耕还林办组织的复查,两次验收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本人几乎跑遍了由我负责的横沟村、野麻湾村、长城村的每—块退耕还林地块。

虽然今年我镇退耕还林任务没有完成,但本人认为自己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吃了不少苦,顶风雪,冒酷暑,在七、八月份天气最热的时候,顶着炎炎烈日在地头丈量面积,也从未叫过一声苦、一声累,放弃了许多节假门休息,有时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在调运苗木的时候,有时晚上十一点多钟才能回单位。在今年的退耕还林工作中,我可以无愧的说,上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百姓。

6、抓好横沟村产业化示范村洋葱种植技术指导工作。

市农林局把横沟村确定为产业化示范村,动员农户种植洋葱840亩,安排由我站负责技术指导。由于该村过去以种植大田蔬菜为主,种植洋葱经验和技术比较缺乏,因此我站专门派1名技术人员在该村蹲点进行种植技术指导,从培训、育苗、移栽、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本文来自治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并编印了洋葱地膜覆盖栽培宣传技术资料分发到了各农户,及时解决农户在种植洋葱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通过指导大部分农户已经基本掌握了洋葱栽培技术,农户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7、认真贯彻市郊区工委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

根据市郊区工委《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我站从事抓点服务的人员有两名,两名同志都能服从大局,积极主动的参与这项改革、找项目、抓效益。一名由站上牵头联系与酒泉丰乐种业公司合作搞玉米制种,在我镇落实玉米制种1200亩,为农户提供户前、产中、产后服务,由种子公司每月支付400元报酬,全年创收4800元;另一名同志,刚开始承包日光温室一座,种植西瓜,由于选择秋冬茬种植,去年遇上罕见低温,致使西瓜受冻,没有成功。

今年在洋葱收获季节,与他人合作从8月初到9月初一个月时间从事洋葱发运销售工作,共发运11个车皮600余吨,获得报酬1200元。今年帮助农户销售洋葱500吨,获得报酬2006元。从总体上来说,两名同志都没有完成挣回30%工资的创收任务,但通过一年的锻炼,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其他从事面上服务的技术人员都能以大局为重,服从工作安排,工作尽心尽职,为农户提供所需技术服务。

8、拓宽农技服务广度,丰富农技服务新内涵。

过去我站的服务以产前、产中服务为主,很少涉足产后流通服务。去年本人主动和外地客商联系。在洋葱发运销售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今年帮助农户销售洋葱500吨左右,虽然发运量不大,但最大的收获是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为今后从事这项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9、畜牧兽医站工作

两年来,本人兼任畜牧兽医站站长,一是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

去冬今春,继韩国、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疫情后,我国广西、广东、湖北、湖南、上海、新疆、甘肃等地相继发生了疫情,形势极为严峻,本着对党、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精神,在市防疫部门的统一指挥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办、农业部、省农牧厅紧急通知精神及中央领导、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人做为我镇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成员,

1)、做好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2)、加强检疫监督,严防疫情侵入我镇。

3)、彻底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禽类圈舍的消毒工作,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4)、严格疫情报告制度,从2月2日起实行了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5)、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

6)、对本镇辖区内所有饲养的禽类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和禽流感个体免疫,由于措施得力,严防死守,我镇没有发生禽流感疫情。

二是两年主要集中春秋两季,对全镇境内的猪、牛、羊进行w病防治及打耳标工作,共免疫w病动物23452头、只。其中羊19600只、牛1381头、猪2471头。免疫密度分别为96、98、80。今年我镇的春防工作经农林局组织人员抽查检查通报,平均免疫密度为93.2,其中猪22、牛89、羊94,在全市三镇完成最好。秋防工作结合亚洲i型口蹄疫防治工作同时在进行。防疫总密度和打耳标率占应免疫总数的100。

三是在市畜牧站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对我镇的畜牧养殖业家庭进行了重新摸底调查,一至十二月份我镇畜禽存栏数为牛1530头、羊2660只、猪4030头、鸡56000只,其它大家畜260头(匹)。

四是抓好兽医门诊工作,两年畜牧站完成纯收入5.3万元,其中:门诊收入1.3万元,防疫、检疫收入4万元。

五是暖棚养畜工作。暖棚养畜是今年市农林局、镇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促进“千元田、万元院”工作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和途径。镇上确定由我主抓这项工作。为确保工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推进,确定建立三个规模养殖示范点,集中连片发展规模养殖户140户。

镇政府抽调3名干部负责这项工作,并于各村委会签定协议,各村委会与各养殖户签定了协议,层层落实,分工负责,狠抓落实。我们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提高养殖效益和档次的原则,统一下发了施工图纸,统一标准要求。

由于这项工作今年6月分才做安排,当时即将进入夏收时间,再加上8月底我镇洋葱开始收获,完成今年的暖棚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抢抓时间、狠抓落实,全力以赴组织实施。现在已完成147户的暖棚圈舍修建任务。其中某某村49户、泥沟村44户、观蒲村58户。

10、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市农林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在市林业站的精心组织下,从7月3日起至7月16日共用14天时间,对我镇范围内的林木病虫害进行了集中统一防治,防治林木2100亩,其中经济林700亩,防风林及公路、道路林带1400亩。从6月7日起至6月26日共20天时间,防治林木面积3260亩,其中经济林840亩,防风林及道路林带2420亩,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

虽然这两年来自己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去年,本人被市郊区工作委、市农林局评为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但自己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离组织和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在工作上思想不够解放,创新精神不够。

二是在发展农业科技上办法少、措施少,工作力度不大。

三是在发展农业科技的信心不足。

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更好的做好今后的工作,为我镇农业科技和经济的超常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篇5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规模扩张”、“提质增效”两大引擎,全面带动产业发展。坚持“三区支撑、四化同步”,细化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壮大产业集群、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产业晋档升级,狠抓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质量安全,强势推动我县畜牧产业转型跨越发展,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全县牛、羊、猪、禽存栏分别达到5.5万头、16.8万只、26万头和680万只(其中肉鸡340万只、蛋鸡34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肉牛1.71万头、生猪30.5万头、肉羊8.05万只、肉鸡1720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13万吨、5.27万吨和4.6万吨;畜牧业产值15.6亿元。

“十二五”期间,牛、羊、猪、禽存栏分别增长4.2%、20.9%、18.2%、103.6%,畜牧业产值增长192.8%,建设石羊集团肉鸡产业、蒲城九龙源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6万只生猪养殖园区、金粟山30万只现代蛋鸡养殖园区、绿生源肉牛养殖园区、犇犇奶牛养殖园区5个,建成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10个、市级26个;机械化挤奶站12个;饲料生产企业5个,年可产销各类饲料55万吨;屠宰企业3个,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体系。被评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全省‘十二五’动物防疫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创建工作先进县”、“全县发展现代农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力推动肉鸡产业发展,被评为“全省肉鸡规模养殖示范县”;发展“绿色、环保、可循环”现代循环农业,实施“全省种养结合示范县”建设项目;构建动物防疫网格化监控管理体系,实现抗体水平“高标准”、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率先通过省市考核验收,被评为“全市动物防疫标准化示范县”;依托“全市布病净化试点县”创建项目,通过“布病净化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实现了我县肉羊、奶牛布病全净化,为全市布病净化工作提供经验;突出“全省畜牧投入品监管试点县”创建项目,在全省率先创新推行兽药经营管理软件系统,实行兽药经营诚信等级评定,逐步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加强机构建设、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推动蒲城畜牧兽医理论体系初步确立,创建“全国基层畜牧技术推广示范县站”。

二、畜牧产业稳步发展

1.以园区建设为核心,逐步壮大产业集群。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完善实施方案,指定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确保现代畜牧业星级园区创建工作。金粟山养鸡专业合作社30万只蛋鸡三星级园区建成2万只蛋鸡舍2栋、1.5万只蛋鸡舍2栋、1万只蛋鸡舍6栋、购置自动化控制软件及设备,配套建设蛋库、饲料库和生活办公区;蒲城九龙源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6万头生猪四星级园区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舍13栋,已投入生产,6栋标准化养猪舍正在进行土建。

2.以重点建设项目为核心,扎实推进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园区种养结合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90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3883万元的100.4%,建成龙池镇绿生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万吨有机肥、荆姚镇鑫绿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万吨有机肥和龙池镇东社养鸡场千吨有机肥等3个有机肥厂;建成蒲城石羊畜牧发展有限公司600立方沼气等6个大中型沼气池;11个种养结合示范点流转土地2200余亩。新建养殖场项目,完成投资5257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5000万元的105.1%,累计新建各类规模养殖场36个,其中肉牛场8个、蛋鸡场7个、生猪场12个、蛋鸭场2个、奶山羊场4个、肉羊1个、肉驴场2个。

3.以产业提质增效为核心,高标准推动示范创建。成立组织机构,召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会议,建立领导包联制度,制定县镇村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技术人员包场指导,定期巡查,在确保创建工作达标达效的同时,示范带动全县畜牧产业发展。桥陵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洛滨阜民养羊专业合作社顺利通过市级初验,报省畜牧兽医局审批。苏坊双力奶山羊养殖合作社、石羊禽业养殖服务有限公司、孙镇洛兴养猪专业合作社、苏坊四通奶山羊养殖小区等4个养殖场顺利县级初验,报市畜牧兽医局局审批。

4.以产业链条延伸为核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专人负责,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是联系经合局、经发局、畜牧局等部门与相关镇积极开展叩门招商,先后洽谈、对接招商引资项目4个,分别是:总投资14.5亿元的河南牧原集团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金粟山30万只蛋鸡养殖园区建设项目、陕西和氏乳品有限公司奶山羊养殖基地项目和投资3000万元的同富兔业100万只肉兔养殖园区建设项目。

5.以产业体系完善为核心,规范种畜禽生产管理。完善种畜禽场登记、备案、验收、审核机制,对全县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养殖企业,逐一进行登记备案。根据《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严格养殖档案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和生产程序。对陕西石羊蒲城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7个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现场初验和上报审核。

三、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控责任。专题召开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层层签订防控工作目标责任书,县、镇、村实行防疫责任承包,建立了行政技术双包联责任制,明确了“谁的责任谁承担、谁的问题处理谁”的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将包联人员信息公示上墙。

2.开展集中免疫,规范防疫措施。加强动物免疫工作事前部署安排,事中督促指导,事后验收总结,做到不漏一针一畜。在强制免疫中,坚持散养畜禽春秋集中免疫,规模养殖场按程序免疫,并建立免疫档案,确保免疫密度达到规定要求。统一“三方签字”“四方确认”格式,全县完成动物免疫“三方签字”59583份,动物免疫“四方确认”845份。应免牲畜口蹄疫的防疫密度、挂标率、建档率均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密度、建档率均达到100%,顺利通过市级检查验收。

3.加强抗体监测,确保防疫效果。强化督导措施,20xx年对各镇动物防疫考核中,免疫抗体监测分值增加为30分。县级兽医实验室春秋分别监测血样1085份和1012份,其中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89%、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87%、羊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75%、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90%、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96%、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为98%。全县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较去年明显提高。

4.规范档案管理,推行标准建设。组织专家统一为养殖户设计印制了养殖档案,按照档案内容,由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指导养殖场户逐项进行整理和规范,并要求各镇全面建立动物免疫电子档案。

5.强化监督检查,杜绝防疫隐患。为了保证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不定期深入基层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免疫不及时,防控措施不到位,档案填写不规范,各项制度不健全,给予现场纠正,对存在有安全隐患和存在防控死角的单位和个人下达整改通知书,今年共检查督办80余次,下发整改通知120余份,确保了全县无一起疫情发生。

6.规范疫情测报体系。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任何单位或人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按程序及时报告。同时完善县、镇(办)、村三级疫情监控体系,一旦发生疫情,立即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全年共接到举报4起,经专家组采样调查检测,均属普通疾病,同时专家组全程指导治疗、防控。

7.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1-10月,卫生系统共通报布病患者37人,较20xx年通报大幅下降。县级兽医实验室共检测羊血清18000余份,共扑杀、无害化处理阳性羊60只;牲畜结核病原学检测牛血清200份,检测结果全部阴性;5月份,经统计,全县共存栏犬2.8万只,春秋两季共免疫犬2.7万只,扑杀、无害化处理伤人犬1只,全年无疑似狂犬病人出现。

8.完善动物疾病旬报月会商制度。根据《蒲城县“动物疾病旬报月会商”制度》要求,多次对镇(办)动物疾病“旬报”工作进行督导,确保上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并将纸质表格上报更新为电子表格上报,逐步实现网络化管理。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组织专家对区域动物疫情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测流行态势,提出防治意见,科学指导防控工作。全年共收集旬报527份,进行专家月会商10次,疾病分析报告10份、调研报告5份。

9.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举办了“渭南市第一期动物疫病监测采样及兽医实验室技术培训班”、“蒲城县首届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以竞赛为载体,以培训为抓手,着力提升基层防疫人员、兽医实验室人员的业务技能,筑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基础。

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亮点突出。

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为主线,以强化动物卫生、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不断加大监管力度,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1.强化组织保障,规范管理制度,着力推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序进行。成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加挂县饲料工业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了全面调查摸底工作,全县现有兽药生产企业1家、兽药经营门店53家、饲料生产企业5家、屠宰场3家、生鲜乳收购站点12家、规模养殖场户723家、城内宠物门诊11家,总计从业人员达8300余人。制定《蒲城县畜牧兽医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定》、《蒲城县畜产及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蒲城县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蒲城县生鲜乳监管法律汇编》、《蒲城县畜禽定点屠宰厂规范运行管理办法》、《蒲城县畜牧业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蒲城县跨省调运种用动物、乳用动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8项制度、20多个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监管制度建设。

2.强化示范创建,规范经营管理,切实加强畜牧投入品市场监管。立足“全省畜牧投入品监管试点县”创建,制定《蒲城县畜产及投入品生产经营活动诚信等级评定标准》,根据法律法规对兽药、饲料、生鲜乳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要求,进行等级评定。首批打造20家省级兽药经营示范店,通过整治经营环境、规范档案管理、强化设施设备、严格资质审核、加强培训教育、信用等级评定、兽药gsp验收、签订承诺书、张贴监管公示牌及兽药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全面强化了兽药经营门店综合水平,实现兽药经营管理规范化整县推进。加强饲料生产企业监管,建立监管人员包联制度,实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监管措施,全面规范饲料添加剂监管,同时加强安全生产巡查,确保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健康运行。制定《蒲城县20xx年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县生鲜乳收购点进行全面排查,规范生鲜乳收购资格审查,换发新版带有二维码《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实现生鲜乳质量安全可追溯。坚持畜产品抽样监测制度,对陕西蒲城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瘦肉精”监测600头份,检测兽药残留709头份,出厂肉品合格率100%;配合省、市不定期抽样监测兽药产品25个,生鲜乳样品8份、猪肝、牛肉、羊肉、鸡肉及鸡蛋等样品50余份。

3.强化养殖环节监管,切实规范畜牧投入品使用,依法履行检测义务。制定了《蒲城县动物养殖环节专项整治方案》,规范兽药饲料的使用,杜绝违法使用违禁投入品,提高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建立养殖环节的动物卫生监督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对不履行强制免疫义务,不按规定佩带畜禽标识和建立免疫制度、养殖档案,出栏动物不申报检疫,违规引进饲养动物,拒绝动物疫病监测,不按规定处置病死动物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全面展开监督执法工作,将养殖环节不接受动物疫病监测和“两病”(结核、布病)检测及瘦肉精兽药残留检测、不履行免疫义务、出栏动物不申报检疫、调入动物不履行检疫报告义务、引进动物落地不隔离观察、违法使用畜牧投入品的违法行为列入依法打击的范围。

4.强化检疫管理,规范报检制度,积极推行电子出证。紧紧围绕“全市签约式动物产地检疫试点县”,强化产地检疫,细化目标责任,夯实工作责任,切实提高产地检疫报检率,实现了出栏动物检疫申报率100%。全面提升屠宰检疫管理水平,强化驻场检疫人员责任意识,严格屠宰检疫规范,有效地防止不合格动物进入屠宰、运输环节,坚决杜绝不合格肉品进入销售加工环节。建立了严格的检疫证明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制定《蒲城县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管理制度》,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电子出证工作,规范动物检疫提供了制度保障,年底全面实行动物检疫a、b证电子出证。

5.强化屠宰监管,规范制度建设,打造标准化屠宰企业。建立官方兽医包联屠宰企业制度,落实监管责任,细化监管任务。开展官方兽医和肉品品质检验员技术能力培训活动,20余名品检品控人员通过学习考核合格并颁发证书。学习先进经验,完善屠宰监管措施。先后组织有关人员赴延安学习屠宰检疫电子出证管理与肉品批发市场肉品复检管理等先进经验,组织业务骨干和屠宰企业管理人员赴河南双汇集团学习自动化屠宰生产与动物检疫管理先进工作方法,为完善我县屠宰监管措施提供了宝贵经验。规范屠宰企业档案管理,参与全市屠宰厂比规范赛档案活动,积极谋划,精心准备,协调电视台编制《蒲城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品质宣传片》,参赛企业受到省、市专家一致好评,蒲城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获得全市第一名、六合牛羊屠宰场获得第五名(牛羊屠宰场第一)的好成绩。蒲城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先后迎接西安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全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现场会观摩,成为蒲城畜牧产业一张名片。

6.强化专项整治,规范案卷评查,着力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日巡制度的基础上,组织了“动物养殖环节专项整治活动”、“打击私屠滥宰扫雷行动”和“畜产投入品经营使用专项整治活动”,检查养殖场户1467余个次,检查屠宰厂场39个次,检查饲料生产厂51个次,检查兽药经营门店78个次,检查生鲜乳经营站点32个次,共办理案件86起,其中立案案件55余起。没收销毁不合格动物267头(只),动物产品3.2吨;没收销毁假劣兽药163件,不合格饲料2.6吨。规范了各类与畜牧兽医有关的经营行为,有力保障了各项防疫、检疫、检测和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实行季度案卷评查制度和重大案件委员会集体审查制度,案卷质量不断提高,在全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卷评查活动中排名第一。

五、紧扣党建第一要务,践行“两学一做”,深入助推产业脱贫攻坚。

1.以“抓党建促发展”为核心,筑牢基层组织堡垒。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农业局党委关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有关文件精神,抓早动快,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成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办公室,布置机关楼道学习教育专题宣传阵地,积极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党总支印发《蒲城县畜牧兽医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知》学习资料60余份,局系统党员人手一册。积极参加农业局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电视知识竞赛活动并荣获集体二等奖。以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手抄党章评比活动”、赴省廉政教育基地—潼关县“四知村”、红色革命圣地—铜川市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进行参观学习,促使党员干部从灵魂深处接受廉洁奉公和革命历史洗礼,参与活动党员干部写出深刻地学习感悟,并张贴公示,夯实“两学一做”学的基础,全面推动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2.落实包联责任,立足产业发展,强势引导畜牧业助推脱贫攻坚。一是落实包联责任,精准调研。局班子成员组成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10余次深入联武村开展工作,与村“三委会”成员进行座谈,探讨产业扶贫方向,结合联武村产业发展实际,制定《苏坊镇联武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对贫困户进行逐户走访,填写信息调查表,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及脱贫意向;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扶贫工作队,每周定期入村开展工作,制定《脱贫攻坚任务分解表》,逐户确定包联帮扶负责人,制定帮扶措施,明确脱贫时间,为进一步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一手资料。二是立足项目建设,抓好脱贫攻坚示范点。积极策划包装苏坊镇四通奶山羊养殖小区种养结合项目,拨付项目资金10万元;联系县农技中心能源办,协调配套建设150立方沼气池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3万元,争取扶持资金20万元;衔接上级主管部门,策划包装苏坊镇西部奶山羊产业三星级园区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苏坊镇奶山羊养殖小区进行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技术指导,规范养殖档案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立足产业发展,规划畜牧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制定《蒲城县畜牧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深入调研全县产业发展情况,由县委办、政府办组织各镇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奶山羊产业优势村干部50余人赴陇县参观考察奶山羊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工作,县畜牧兽医局形成《关于畜牧业助推脱贫攻坚意见》,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全县,有效地发挥畜牧产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强势拉动作用。

3.持续加强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邀请包括县委办、政府办等业务相关部门及服务对象在内的17名党风政风监督员,对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畜牧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

4.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对全系统信访情况进行排查,对信访积案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做好疏导稳控工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

5.狠抓“五城联创”工作。召开动员会,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利用“蒲城畜牧瞭望塔”公众微信平台,与“五城联创”微信公众平台联动,加强工作宣传力度,形成创建工作氛围;积极推动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积极参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200余份,扎实开展好爱国卫生月宣传、违规散养家畜家禽、国卫复审病媒生物防治等活动;开展好“奉献社区”党员红袖章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对朝阳路东段环境卫生进行清理,组织夜间巡查,并及时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报送信息30余条,及时传递创建工作信息,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发展。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篇6

一年以来,在农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同志们的热心帮助下,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思想上、业务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本人一年来思想、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二、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

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局及部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四、具体工作

这段时间来,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

1、认真做好每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情况统计”的信息采集、编辑和报送工作;

2、和科室其他同志一起做好“农业部和农业厅对农产品例行抽样检测”的协调工作;

3、认真做好“20xx年保护绿色食品标志打假”专项活动;

4、认真做好监管科档案的整理、归类、保存工作;

5、做好本年度科室工作总结的上报工作。

为了全局工作的顺利进行及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还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做好工作。

总结这半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下半年,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全局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篇7

20xx年,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财政支农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xx]22号)和《20xx年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制度建设,基地建设及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的培训,积极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全县水稻等五大产业的发展。现将项目实施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切实抓好补助项目的实施,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抓好政策研究、综合协调、资金落实和督促检查等工作,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制定实施方案,督促检查实施进度,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有序实施;县农业局负责制定项目具体实施计划,执行项目实施方案,完成项目的各项任务,并负责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围绕我县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各乡镇产业特点,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依托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立了1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迦楠农业红心猕猴桃栽培示范基地。示范基地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常年都有专家紧密对接,示范基地有相对应的技术指导员,并与18户贫困户开展扶贫对接。

(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按照“严格遴选、程序规范”的原则,在全县7个乡(镇),优先从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特色村中,选择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植水平较高的农民技术员、科技带头人和种植大户,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800户,其中:水稻570户,烟叶105户、白茶15户、生猪50户、果蔬70户。科技示范户遴选工作,由农户自愿申请,行政村推荐,为期7天公示,经乡(镇)农业同意上报农业局汇编后,报送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

(四)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根据省、市农业部门有关培训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制定了《资溪县农业局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方案》,26名技术骨干参加省级培训;县农业局在7月上旬举办县级基层农技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班56人。在县级培训期间,根据20xx年主导品种分别就水稻、烟叶、白茶、生猪及果蔬等指派相对应专业的我局3位副高以上职称农业技术专家做为主讲老师进行相对应的授课,编印了《资溪县基层农技补助项目县培训教材》,培训考试等形式,取得了良好学习培训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科技示范户搞好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五)信息化建设情况

(1)推广应用12316手机农务通。我县农业所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专家个人信息已导入12316手机农务通;12316手机农务通已配备给我县在编在岗农技人员共62名,其中种植业55人,畜牧业7人,实现技术人员应用农务通服务能力的提升。对指导的示范户及周边辐射农户进行引导使用12316手机农务通,增加对手机农务通的使用熟练度,提高我县农业信息化使用水平。

(2)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全面推动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应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扩展农技人员知识面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不继推进现代农业水平,农技人员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

二、年度经费安排和使用情况

按照项目资金计划,严格自信管理和使用,在资金的安排、审批、支出等程序上,都按规范程序操作。确保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农村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要求的内容上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实际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1)科技示范户培训、资料印刷费1.26万元、聘请专家补贴1900元。

(2)示范户物化补助12万元。

(3)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4万元。

(4)农技人员培训7.8万元、科技网络书屋1万元、农业信息化服务费3万元。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指导服务能力。考核评价制度、包村联户制度、首问负责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激发了工作活力,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农技人员的工作更加主动,服务更加到位。农技推广队伍的形象、威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参加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技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在知识结构,农技推广理念、推广方式方法上更加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二)实现了农技推广事业的和谐发展。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是一个全体农技人员参与、工作整体推进的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区乡两级农技人员、专家组成员和技术指导人员在工作上既有明确分工,同时又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发挥了农技推广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了农技推广事业的和谐发展。

(三)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项目实施中,围绕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通过基地样板示范、科技示范户带动、召开现场会等多种方式方法,加快了水稻、白茶、烟叶、生猪、果蔬五大产业新技术、新品种在全县的推广应用,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四)促进了科技示范户的增产及带动作用。通过80名技术指导员深入1000户科技示范户田间地头指导,把主推技术、主推品种、技物配套认真组织落实,突出了科技示范户的品种优势和技术优势,带动了1.2万户农户依靠先进实用技术,实现了种养业的增产增收。

四、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极少部分科技示范户素质不高,辐射带动效果不明显,被抽查时不能较好的回答所问内容;

2、部分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手册的填写还不够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

3、机制体制还不健全,农业综合站人员还是以乡镇中心工作为主,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到位。

4、我县乡镇农业综合站站长由乡镇农技站长(副科)兼任,属高配性质,加之今年乡镇换届农技站长转岗。目前乡镇农业综合站站长全部空缺,造成相关工作推动、落实不到位。

(二)建议

1、加大对农技体系建设的投入。我县实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以来,增加了用于体系建设的投入,使我县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只有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待遇不差,确保农业技术部门有足够的经费开展工作。

3、改善农技推广体系基础设施条件。按当前信息化、科技化、社会化程度加快配置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服务基础设施设备,农业技术设施设备完善以县农业局为主,县、乡联网共享,提高服务效果。

4、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管理。要从发展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难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农技推广这项基础核心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入乡镇和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各方面都要重视和支持农技推广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农技推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篇8

一年以来,以提高良种覆盖率、强化项目实施、加强科技培训、开展病虫监控为重点,按照突出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的工作思想,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紧紧围绕年度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技创新、良种良法配套

1、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抛秧、直播、免耕等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结合双季稻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在全区域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该技术不仅节本、增产,而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据统计,今年全区域水稻轻简栽培技术应用面积达到8万亩,占总面积的50%;其中:直播面积0.5万亩,抛栽2万亩,免耕栽培0.5万亩。同时重点开展了无盘旱育抛栽(旱育保姆)技术示范,面积达100亩,相对于塑料软盘育秧方式,“旱育保姆”更加简便易行,能够促进早出苗,多出苗,保全苗,亩增产5-10%,亩平均节省生产投入35元,这项技术有望成为水稻栽培方式的一次重大创新。

2、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全区域土壤肥力特点、作物特性,制定了不同作物配方卡,在全区域范围内实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特别是水稻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加强氮肥后延技术的应用,可极大提高水稻单产。同时由于微量元素的测定,有针对性的增施了锌、硼等微量元素,有效减轻了水稻缺锌、棉花、油菜缺硼现象,提高作物单产。

3、大力推广以ipm为主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适时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并作出科学预测,为农民开展适时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并进行了xx村、xx村3000亩应用频振式杀虫灯综合示范。

4、全面推广棉花大钵育苗、全程调控、免耕栽培等技术,提高棉花生产技术水平。据初步统计,改小钵为大钵移栽0.8万亩,占总面积的70%,提高了秧苗素质;改宽窄行等株为宽行窄株栽培;普及棉花全程化控技术。

二、狠抓项目建设:

20xx年,农技站承担着双季稻高产创建粮食工程项目、水稻提升行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油菜高产示范片项目等项目建设。区域站紧紧围绕项目抓重点、围绕重点抓落实、围绕落实抓管理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项目建设。

1、水稻提升行动

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为目标,推广优质品种、优化栽培技术、发展订单生产、扶持粮食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整合品牌,进而提高水稻的数量、质量和商品率,提高我区域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全区域已落实高产优质高效综合示范片3个,双季稻示范片2个,项目工作整体顺利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我区域在继续执行水稻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将省财政安排我区域水稻产业提升行动良种良法配套补贴资金补贴到水稻核心示范区。以双季稻为主,对购买指定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的农户进行补贴。示范区的选定,以村为单位连片实施,以承担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示范村为主,以发挥项目的综合优势。示范片选定品种是由区农业部门根据“优质高产、综合抗性强、品种合法、市场认可、农民自愿、区域适宜”的原则发布推荐优质水稻品种,双晚以皖稻156、新优188、金奉8号、宁粳2号、武运粳7号等品种为主。

2、粮食丰产工程建设项目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突出加强试验研究、采用新型材料,建立核心示范片、加强科技培训等措施,确保了项目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1)继续实行高产攻关。项目通过建立核心区和示范区,将“十一五”粮食丰产工程项目取得的技术进行组装与集成,实现水稻优质高产。

(2)采用新型药剂,使秧苗素质进一步提高。试验、示范用秧一律采用旱育稀植、塑盘抛秧技术,采用壮禾增浸种,苗床用壮秧剂、旱育保姆等新型药剂处理。由于育秧新型技术的应用,秧苗素质良好,确保了试验、示范用秧。这项技术措施带动了周边农户育秧技术的普遍提高。示范效果十分明显。

3、积极开展有机质提升项目

在有机质提升项目方面,积极做好腐熟剂发放登记上报工作。共发放腐熟剂70.3吨,落实在4个乡镇,共计面积3.6万亩。

4、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xx村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建设中,在科技培训方面,制定了科技培训安排表,并与前期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棉花高产栽培与全程调控技术、水稻和棉花有害综合治理技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等专题。在农业措施方面,安装了频振式杀虫灯,安排了五项试验、示范。

5、继续做好了科技入户工程项目。每个农技人员联系了10户科技示范户,20户辐射户。帮助他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切实提高了科技的普及率及到位率,从而发挥了他们的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三、加强科技培训

结合科技下乡、科技入户工程。从3月初起,农技站组织技术骨干,并邀请省级、市级专家在项目涉及的攻关点、核心区和示范区进行村村科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水稻轻型栽培高产技术、ipm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培训15场次,参加培训人员达6000人,发放技术资料1.5万余份。做到“家有明白人,户有明白纸”。

在粮食丰产项目区,为了提高栽插质量,开展了专题培训,就栽插前的大田准备、大田施肥、栽插密度、栽插深度、栽后大田管理作了详细讲解。要求农户做到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栽插密度,同时浅栽。深受农民欢迎。

四、试验、示范

1、为全面提升我区域水稻产业,我们以项目为依托,狠抓试验研究和示范片建设。成立了项目攻关组,设立了轻型起垄栽培试验、早稻不同播期秧龄组合试验、水肥控苗试验、主导品种展示、3414肥料试验、腐熟剂对比试验、缓释肥运筹对比试验等十项试验研究,派技术骨干长期驻点攻关。

2、安排xx街道万亩双季稻丰产科技工程示范片。并对所有村开展了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今年全区域在受到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示范片早稻仍获得了平均亩产478.5公斤、晚稻获得了平均亩产491公斤好收成。平均亩节本增效105元。

五、积极开展病虫综合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实行以ipm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积极开展病虫冬后基数调查,为全年病虫测报提供依据,并及时发布油菜、水稻、棉花病虫防治情报。全年共发放病虫防治情报10期。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农技推广站年度工作总结8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