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内容

实验区报告之枣庄篇 克服困难,全面实施新课改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29 06:14:15     阅读:


  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高中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而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和潜能。因此,“尽早进入高中课改,可使山东的孩子尽早受益。实施高中新课程,不存在失败问题,而只是受益多和受益少的问题”(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语)。2003年12月22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基〔2003〕21号文),确定山东省于2004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此,枣庄市开始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筹备与实施阶段。
  
  一、课改实验所面临的困难
  
  毋庸讳言,素质教育的推行阻力重重,原因在于课程设置、考试评价机制、师资水平等方面跟进不够。高中进行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实现由外延发展向核心突破的必然选择。然而,在2004年秋季枣庄市高中进行新课程实验时,却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克服。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施落后。二是办学理念滞后,管理水平偏低。不少高中学校,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学校、指导教学,实施的仍然是家长式经验型的管理,致使办学无思路,工作无新意。三是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过快,造成义务教育与高中新课改脱节。枣庄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于2002年秋季开始实施,2002年有一个区(薛城区)、2003年有两个区(滕州市、市中区)、2004年有三个区(台儿庄区、山亭区、峄城区),依次进入义务教育新课改实验,2007年枣庄市初中学校才有新课程毕业年级,而高中2004年就整体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势必造成课程体系不衔接、学生知识与技能脱节的现实问题。四是受评价机制的束缚。过于强调高考“升学率”这一硬性指标,只要高考升学率指标稍有下降,就会招致各界无形的压力,这严重制约着学校在课程改革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抑制着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同时,也严重制约着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参与热情,极大地制约着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五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枣庄市高中教师专业素养之间的差距还很大,不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不能有效应对新课改。
  
  二、实践智慧,破解课改难题
  
  下面介绍一下枣庄市在实施高中新课改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建章立制,强化课改推进的力度
  为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市教育局2004年8月下发了《枣庄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开设指导方案》,要求各高中不断健全和完善个性化的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必修课程,特别是音体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同时下发了《枣庄市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建立和完善选课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2005年11月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关于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大培训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从课堂教学、示范引领、教师培养、校本研训、教育科研等方面对推进课程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枣庄市还相继出台了“课改定点联系校制度”、“课改联席会议制度”、“课改专家制度”、“课改信息反馈制度”、“集体研修备课制度”、“科研带动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创建,使第一线的管理者、教师明确了努力方向。
  
  (二)实行高中新课程“定点联系校”制度
  把高中学校作为新课程实验的基地,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形成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帮助学校逐步建立起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在更大范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充分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枣庄市确定8所高中作为市级定点联系校。实践证明,这些“定点联系校”在课改中确实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创新师资培训策略,全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创新培训工作策略,全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枣庄市先后把近千名教育干部培训班办到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把近700名高中教师分批送进北师大、华东师大开展新课程研修,外聘全国200余位知名专家来枣庄市讲学授课,14次组织各级教育干部外出学习,吸取全国教改前沿的最新经验。与此同时,采取多项措施鼓励支持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学历达标活动,全市近2万名45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2.2万余人参加了信息技术高级培训。通过以上培训,使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2.“新课程下的校本培训”行动计划。校本研、训是教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为此,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周六校本研训”活动的通知》。开展“周六校本研训”活动,建立“以校为本”的培训、教研、科教研制度。校长是校本研、训的核心策划人,教师是校本研、训的主体,参与教学研、训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学校就是研究中心,课堂就是研究室。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是专业引领、伙伴互助和实践反思,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指导思想,走行动研究之路。
  3.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为促进校长队伍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枣庄市每年开展一次以学校教学管理改革为主题的“校长论坛”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由学校业务校长、教务主任参加的“高中新课程优质课评比竞赛”活动,竞赛结果公布全市,以此促进学校干部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新课程教学改革,关注教情、学情,为教师作出表率;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市“名校长”评选活动。
  
  (四)牢牢抓住“牛鼻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大家知道课程改革的落脚点还是在课堂教学的改革,只有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这个“牛鼻子”,才算抓住了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为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不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弊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枣庄市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1.开展“学、查、纠”活动。为促进枣庄市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市教育局2006年9月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开展教学管理“学、查、纠”活动。结合工作实际,着重抓好“三学”、“三查”、“一纠”活动。
  “三学”就是: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和质量观;学习各项教育教学规范,特别是《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和《枣庄市中小学教学常规》,进一步明确各项规范要求,在教学和管理实践中自觉加以贯彻落实;学习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和身边优秀教师的有效做法,深入分析和反思自身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寻找差距、不足和漏洞,创造性地加以借鉴、改进和提高。“三查”就是:查漏洞,查找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查差距,对照教育先进地区和学校的成功经验,找出自己学校和地区与之存在的差距,认真分析成因,寻求解决办法;查落实,主要检查有关教育教学管理计划、制度、措施是否得到真正落实。“一纠”就是:针对所查问题,每学期确定一至两个重点工作内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落实工作措施,集中进行整改和自纠。
  2.新课程达标活动。为使全市中小学教师确立现代课程意识,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2005年10月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新课程达标活动”。该活动以学校或学区为单位,依照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推选最优秀的教师立标示范,全体教师向立标人学习,同时认真备课,苦练教学基本功,优化教学结构和方法,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要求。鼓励广大教师边学边用,学用结合,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随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针对自己的教学弊端和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研讨,力求有所修正,有所创新。

《实验区报告之枣庄篇 克服困难,全面实施新课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实验区报告之枣庄篇 克服困难,全面实施新课改.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