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内容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3 06:06:59     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重大而现实的新课题;高师教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教育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基础教育;高师教育;课程改革;课题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7)02-0139-03
  
  我国目前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步子最大、思想内容最深刻、波及面最广的一次改革,它的影响将是深远的。高师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始终是高师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师教育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快改革步伐,加强基础教育的理论研究,突破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真正、有机的结合,服务基础教育,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一、目前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应该看到,长期以来高师教育并没有形成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强烈意识,基本上处在一种封闭运行,脱离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状态:一是缺乏对当前和将来基础教育师资实际需求的研究;二是缺少对基础教育诸如: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估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不能很好地指导基础教育教师。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新审视高师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师发展方向错位
  教师教育已走向开放。重点大学、综合大学试办高师教育,培养中学教师;师范院校盲目与综合大学的学术相攀比,忽视了自己师范性优势。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导向转到与综合大学比肩的思路上去,大力发展非师范专业,削弱了、甚至在实质上冷落了师范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定位上,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忽视了对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功能定位上,服务面狭窄;在整合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功能上,没能很好地发挥,不能适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师资培养和师资培训一体化的趋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和特色,专业设置过细、过窄,横向广度不够,缺乏综合性,纵向深度不足,缺乏前瞻性,教学计划大一统,缺少弹性;培养过程齐步走,缺少柔性。
  
  (二)高师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合理
  课程设置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容和科技前沿、与基础教育的实际均存在脱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思想观念落后,课程比例不协调,存在着脱离培养目标、脱离高师特色、脱离基础教育实际的现象。重学术轻师范,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传统轻创新。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僵化,缺乏时代特色。忽视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综合性较差。理论课一统天下,缺少可操作性课程。其结果是,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三)高师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落后
  高师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常常是沿着自己的思路,借助一本讲稿、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巴,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没有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只能通过视觉、听觉来学习,许多生动的教学情境得不到展开,学生怎么想,有什么见解,教师不知道,至于学生是否完全理解、能否运用也不得而知。
  填鸭式的老师给学生起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当师范生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后,在升学率的压力下,他们变本加厉,置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于不顾,强迫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的知识。这种严重滞后的方法和手段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
  
  (四)忽视师范生从教能力培养
  教师教育研究已证明: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在理论性、实践性及个性的三大逻辑点的基础上发展的。可是,长期以来,在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理论取向下,人们以为师范生只要掌握了一门学科知识,再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便可以为师了。在高师课程的设置上,将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作简单拼凑便成了师范教育的模式。如果说精神的平庸是大学之忌,那么这种缺乏了教师文化、师范精神的教师教育模式则是教师教育之大忌,其实践结果是: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成了互不相干的两张皮,极具师范性的高师教育实习亦徒有了形式而无实际意义。如此陈旧的教师教育理念己显然不能适应世界教师教育发展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了。
  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师范教育中教育实践课时偏少,而且形式单调,开设时间晚,教育见习没有安排或流于形式,其他教育实践(如教育调研)几乎更少,毕业论文多是在学科专业研究领域,缺少对基础教育的深层次研究。学生不能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高等师范教育应对新课题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厘定培养目标
  高等师范应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活动观。从培养学科专门教师向培养专业化教师观念转变,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质量观转变;从单向作用的、静态的教学活动观向师生互动、动态发展的观念转变,并使这些思想观念的转变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
  依照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建构一个注重师范性,与中小学密切合作的、重视创新的、开放式的教师培养模式。教师除去应当具备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些不言而喻的条件之外,在知识结构方面应当具有其特殊性——知识结构的师范性。不仅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侧重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从中去理解专业知识本身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艺术的美感,其中包括教育学的有关知识。教师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表现出必要的道德水准和修养,并且能够去影响受教育者。
  
  (二)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
  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是高师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可以改变单一的学科本位的模式,形成了一个包括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在内的新课程体系。要进一步扩大专业跨度,设置新型“综合专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