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内容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1 06:12:10     阅读:


  摘要:在今天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渐激烈的时代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理念,而此时此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却正呈现下降的趋势。心理健康问题虽然不会危及他们的生命,但是对他们的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却是难以弥补的,甚至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在小学教育期间,加强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显得异常迫切和需要。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理论分析
  1.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
  2.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上述两个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说明了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自我意识、自我成长和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心理功能的完满表现。学校作为育人的地方,应该成为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阵地,应该加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与认识,加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二、心里健康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由于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由于理论认识上的不清,导致在实践操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但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學校的开展,而且还容易把这项工作引入歧途。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实际而制定的。超越了学校和学生这个实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会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缺乏针对性。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受西方的影响,我们所运用的方法、技术、手段多数移植甚至完全照搬欧美国家的一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的用成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去衡量学生;有的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去衡量小学生;有的目标制定得过高过大,脱离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水平和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徒有其形,而无其实;有的用心理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过于泛滥,缺乏针对性,学生了无兴趣。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其内容和形式必须围绕着学生已产生的或者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而制定。有些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不鲜明,缺乏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雷同;有些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毫无二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够健全,缺乏具体的指导,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特别是缺少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规范,效果不够明显。
  目前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出身科班的还很少,大部分都是由团队干部、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兼任,他们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因而在工作中不能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思想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有它自身独特的原则、方式方法和技能技巧,这与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对于各校心理咨询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理应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是凭个人热情而缺少一种科学精神,或是因为工作需要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那么心理咨询质量必然不高,甚至会因有些措施不当而可能带来严重的行为后果。
  三、解决小学心里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校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但此项工作并非只是闭门造车,自我禁锢。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起步相对较晚的情况下见效快,收益大,还必须吸纳它校的有效经验,以先进研究成果为参照系来发展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此,一是要强化区域教育合作,开展校际间的横向联系,优势互补,共享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资源;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课程研究工作,依托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力量,立足校本,广泛进行心理健康的应用性课题研究,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难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广泛使用,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利用、区域合作和课题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也进一步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进程。
  四、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思路
  1.建设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
  儿童的成长应该处于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中。在小学阶段,与儿童接触最紧密的就是家长和老师,所以首先家长和老师自身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其次,家长和老师要掌握好对儿童教育成果的期待。科学合理的期待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可能会致使孩子心理畸形发展。更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各种不良心理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成儿童心理问题严重化。最后,外部不良的社会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筑起小学与高校合作的桥梁
  现在,小学教育机构的师资培养工作主要是由各中等师范院校和高校来承担,虽然现在很多高校也在逐步开展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多数都是些心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环节,所以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却找不到解决办法。
  因此,若要改变我国当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就必须建起小学与高校的合作桥梁。比如采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定期去培训小学教师的模式,辅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进行定期的指导,使他们能科学、合理、灵活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教学活动中。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