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内容

产业发展 深度思考 **县发展黑米产业的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7 12:17:48     阅读:

**县发展黑米产业的思考 近年来,洋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发展战略定位,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始终把黑米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来抓,形成了“米、果、药、菌、畜”五大产业带,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六个洋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洋县黑米产业发展概况 1.历史悠久,生态优良。洋县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阻隔,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为黑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洋县黑米的种植已有3700多年,从西汉汉武帝时代开始,成为了封建社会时期向帝王进献的贡米。自1981年在境内发现世界上唯一幸存的7只野生朱鹮以来,洋县坚持在保护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朱鹮种群日益壮大。同时,有机农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来以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盯脱贫攻坚、追赶超越等政治目标,强力推进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保卫战,攻坚污染防治硬骨头,县域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保障了洋县黑米独一无二的品质与口感,并获得国家地理保护产品认证、中国第五届稻米博览会金奖和有机食品认证,成功注册了“朱鹮”牌商标,实现了朱鹮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格局。

2.初具规模,品牌明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洋县黑米产业发展迅速,以马畅、谢村、溢水、戚氏、洋州、纸坊、龙亭、磨子桥、黄安等9个平川镇办为黑米水稻先期重点栽植区,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30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3万亩。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有机黑米干红、黑米巧克力、黑米茶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黑米深加工项目,产业规模初现。朱鹮黑米酒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同线、同标、同质”的三同产品,并远销港澳台,出口日本、美国。同时,凭借国家认证和“朱鹮”商标这一优势,起草了《洋县黑米》《洋县黑米酒》等技术标准,为全国黑米行业展贡献了应有智慧。2018年实施“食补国宝,洋县黑米”品牌战略,打造的“洋县黑米”区域公用品牌产值达到20亿元,洋县黑米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3.政策扶持,人才支撑。坚强的组织力量和积极的政策措施是推进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为吸引更多的农户和经营体服务黑米产业,县政府出台了《洋县黑米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把发展黑米产业列为发展五大脱贫产业之首,在每年产业脱贫资金中切块30%,不低于3000万元,重点支持黑米产业发展。对从事黑米水稻种植、加工、出售的经营主体进行补助奖励。每年从县财政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黑米产业市场风险防控、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及宣传等方面工作。同时,县政府主动联系西农、陕理工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培育黑米水稻新品种。邀请长江学者周海涛、国家“千人计划”孙智江等专家学者举办“有机特区·全域旅游”发展论坛,现场指导黑米产业发展。吸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来洋县挂牌成立了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基地。利用天汉英才峰会招纳高端人才,组建专家顾问工作站等等,为产业发展、品牌打造提供了智力支撑。

二、洋县黑米产业发展瓶颈 1.农户种植意愿不强。黑米水稻产量较低,种植周期略长,平均亩产量400公斤左右,价格大约3.6-4元/公斤。普通水稻平均亩产量600公斤左右,价格大约2-2.2元/公斤。与此相比,除去生产成本,每亩产值多收240-280元左右,相对效益不够明显,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

2.规范集约化程度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黑谷种植多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种植面积约占县域水稻面积的17%,且农户种植、施肥、管理等水平不高,“洋黑三号”、“双亚黑一号”等新型黑稻品种难以发挥优势。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等一些新型经营主体主动承包种植黑米水稻的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在节约劳动成本、减少生产支出、科学管理等方面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现代化种植潜能还很巨大。

3.产业延伸链条不长。目前,洋县黑米产业处于黑米水稻种植、粗加工、销售这一初级阶段上,产品主要用来满足部分群众的生活需要,并为相关企业提供基础产品,价格弹性不大, 利润空间较小,对全县经济社会贡献也相对较低。除黑米酒厂外,黑米精深加工和循环加工产业项目不多,深加工项目不多,缺少对黑米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产品增值不高。

4.品牌效益提升速度较慢。洋县经过数年投入和品质锻造,黑米相关产品已经获得了国家有机认证,与其它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同样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是,黑米水稻种植适应性较强,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生产,如贵州黑糯米、湖南黑米等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与此相比,在抢占国内市场份额上稍显滞后,要真正把洋县黑米品牌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还有很多竞争对手。

三、洋县黑米产业发展建议 (一)坚持绿色有机之路,在提高黑米生产品质上下功夫 一是实施规模种植改变经营方式。利用农村“三变”改革,鼓励农户把更多的土地流转出来,实现种植由分散型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为黑米水稻生产的规模经营、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创造更好的条件。深入推进“5115”产业脱贫工程,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大米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经纪人、生产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自种、土地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集中连片,整村、整条沟发展,建立3-5个规模化黑米种植基地,确保2020年县域种植面积达6万亩,并积极与周边县区合作推广,逐步在汉中地区形成辐射带动。

二是实施科学种植完善标准体系。由于黑米水稻种植如果使用农药化肥,就会降低黑米品质,同时,洋县境内拥有朱鹮保护区,在朱鹮活动范围内,同样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开发矿产、兴办企业。因此,就要发挥保护朱鹮造就的优越生态优势,采用科学的措施防治病虫灾害。依托黑米研究所和农技中心,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每年选派大批技术骨干,深入一线,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由农业部门负责,完善黑米认证体系,并定期开展日常监测和专项检查,对环境不达标、生产不规范、质量不合格的经营主体,取消相关优惠政策和待遇,并鼓励引导其积极开展“三品一标”黑米认证。

三是积极改良品种提高种植产量。在现有“洋黑三号”“双亚黑一号”等品种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有目的引入外来优良基因,深挖与西农、陕理工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优势,开展科技攻关,着力在缩短生长周期,提高黑米单产品质、抗逆性上发力。抓住航天集团定点帮扶契机,通过航天育种形式,培育高产、质优、早熟、抗病的黑米新品种、新种质。同时,结合县域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状况,建立黑米水稻种植试验田,从事新品种试验和培育。

(二)持续深化三产融合,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 一是整合现有产业资源。鼓励、引导部分龙头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对外合作、融资信贷等方式,引进新技术和生产线,按照统一品牌包装、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农资供应的要求,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增加黑米产业综合效益。在现有黑米酒、黑米醋、黑米茶、黑米酱油等产品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一些营养高、口感好、方便实用的食品饮品,如黑米啤酒,黑米锅巴等,增加多样性,满足不同社会需求,从而促进洋县黑米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大力招商精深加工项目。黑米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还有药用价值。吸引外商来洋投资,主要是在现有黑米产品的基础上,把黑米与其他原料按照一定工艺调配成黑米复合产品,将黑米的食用功能与保健功能相结合,研制开发新产品。这样既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又能符合健康饮食理念。比如。我县拥有蓝莓鲜果基地500亩,产量3吨左右,市场价150元/斤,与蓝莓加工,开发黑米蓝莓复合饮料,不仅能有独特的风味,还能为黑米产品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是融入乡村振兴+旅游。在“观蔡伦造纸”“游华阳景区”“赏秦岭四宝”“逛朱鹮梨园”“购有机产品”的“游、购、娱”生态旅游产业链中,融入黑米主题元素,吸引各地游客来参观选购消费。同时,在乡村旅游产品中挖掘黑米农耕体验、讲述黑米故事、制作黑米特色餐饮等乡村题材。继续把黑米产业作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的特色产业,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有机整合,带动农民持续创收,从而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突破点和引爆点。

(三)做大做强区域公用品牌,在提高市场占有率上下功夫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发展导向性。深入推进“5115”产业脱贫工程,持续落实种植、收购奖励,风险防控等支持政策。积极争取省市在制定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时,将洋县黑米产业作为其中一个重点产业加以培育,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目标”的总体思路,走“公司 + 基地 + 科技 + 农户”的产业发展道路,规划建设陕南黑米标准化种植基地 30 万亩,力争把洋县建成全省优质有机黑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同时,依托农本咨询编制的《洋县黑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系统化推进“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抓好组织实施,定期开展研判协调,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实现。

二是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需求量。用活用好“洋县黑米”区域公用品牌和“朱鹮”商标,坚持“食补国宝·洋县黑米”发展战略,实施“四向融入战略”,以在如皋设立的陕西朱鹮有机农产品直营店为契机,继续向津沪浙等东南沿海发达城市辐射,并设立洋县黑米名优产品专营店、展销厅。积极举办黑米文化节、黑米推介活动,参加全国各类知名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在一线城市商场、超市建立专柜、铺货上架。发挥全县电子商务平台优势,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形成稳定的客源和供货渠道。动员党政工作机构、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黑米产品。

三是精心设计包装,提高产品竞争力。古语“买椟还珠”虽然是贬义词,但从营商角度来看,说明了产品包装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吸引力。消费者有时候往往并不了解产品本质,需要借助于包装形象、文字说明、生动展示才能感觉到,这就需要在产品包装上花大气力,目前,“洋县黑米”已经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需要聘请专业人士在产品包装上进行精心设计,抓住与消费者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沟通机会,把县域科技、文化、生态等地方特色展现出来,不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造就一批产品忠实消费者,实现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利益最大化。

《产业发展 深度思考 **县发展黑米产业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产业发展 深度思考 **县发展黑米产业的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