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内容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台湾企业的对外投资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22 06:09:53     阅读:


  内容提要:台湾作为新兴工业化地区,又属典型的海岛型经济,其对外投资中有相当部分是中小企业,因此其投资活动更多地具有它的特殊性。本文试图首先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来揭示出台湾海外投资的特点及其特殊性的根源。
  关键词:台湾;对外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18-05
  
  对外直接投资(简称FDI)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的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不振,为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为开拓国际市场,国际直接投资借着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策略,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这其中绝大多数的投资活动是由发达国家进行的。但近年来,作为海外投资新的供应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世界海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也急剧增大,而台湾对外投资的迅速成长尤为引人注目。目前研究对外投资的文献虽然较多,但大多以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而台湾作为新兴工业化地区,又属典型的海岛型经济,其对外投资中有相当部分是中小企业,因此其投资活动更多地具有它的特殊性。本文试图首先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来分析台湾海外投资的特点及其特殊性的根源。
  
  1.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跨国投资活动逐渐增多,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模型已经无法解释为何有些厂商要跨出国界到他国生产,而不采用传统的进出口方式进行贸易。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仅就进出口等贸易现象进行分析,而对于厂商为何要继续拥有所有权从事直接对外投资等问题,无法做出完整的解释。1960年以后兴起许多新的理论,试图去解释直接对外投资的行为,其中以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循环理论、内部化理论、折衷理论与网络理论较具代表性。
  1.1 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一部分,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动机在于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可使其在东道国生产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企业之所以能够拥有和保持垄断优势是因为市场的不完全性,由此可使企业拥有四种垄断优势即:产品市场优势、要素市场优势、规模经济优势、政府管理行为带来的优势。
  1.2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Vernon于1966年提出。该理论以动态的比较利益观点,说明产品会随着本身的发展阶段而改变生产地点,即随着原产地比较利益的改变,而开创新的生产地点,并借此说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相结合的情形。此演变过程可分为以下四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衰退期。
  1.3 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巴克利(P.J.Buckley)和卡森(M.C.Casson)最早提出。其主要论点是一些难以取得或是成本极为昂贵的产品,如专业知识、特殊技能、产销管道以及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无法利用买卖或是技术授权达到最大利益。于是厂商便将其市场机能内部化,成为公司本身内部运作的一环。只要内部化的利益大于经市场交易的利益,厂商便会不断地采取内部化的措施,而当市场内部化发生在国与国之间的时候,就会形成对外直接投资。
  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于1976年提出。邓宁认为一个好的国际企业理论必须同时解决三个问题Who(具有什么能力的厂商才能国际化),Where(应该到什么地区进行国际化), Why(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化)。该理论的核心是OLI模式,即企业跨国投资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所有权优势、区位专属优势及市场内部化优势,当企业具有这三个优势时才会决定至国外生产。因此,折衷理论亦被称为“OLI”(即此三优势的缩写)。
  1.5 投资发展阶段论①
  邓宁对直接投资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是不同的。一个国家投资动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不同,这些国家对外投资的动力(资本输出额)以及本国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资本流入额)均不同,并且两者均为正方向变化。
  1.6 边际产业扩张论
  日本小岛清(Kojima,1978)教授通过研究60~70年代日本厂商的对外投资行为,发现日本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并非因为扩张厂商的独占性竞争优势,反而是厂商为了求生存而不得不做的防御性行为。他认为当一国的生产环境恶化(如:工资上涨、外汇升值)以至于厂商失去国际竞争力时,厂商便会向外寻求发展,利用海外较便宜的生产要素来提升厂商竞争力。
  1.7 产业网络理论(Industry Network Theory)
  社会学最早注意到网络现象,其后经济学、组织理论等领域也开始关注并对网络现象进行研究。网络组织强调的是企业与企业间的互补性、重视互惠的共同利益、促进各企业发挥规模经济与弹性的优势②。近年来,产业网络对于厂商的对外投资影响已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而以网络的观点诠释企业的对外投资已经成为该研究领域的新动向。传统对外投资理论认为大型企业企图在海外发挥其专属优势的行为,网络理论则认为对外投资是厂商企图建立网络联结和依靠网络关系,提高竞争力的行为。
  1.8 对外投资动机论
  该理论主要从对外投资动机的角度解释对外投资行为。经济学者将海外投资的因素归成“市场”、“资源”、“生产成本”、“技术”及“环保”等因素。而管理学者基于竞争策略的考虑,认为厂商之所以进行国际化的动机可归纳为四种类型:“追求市场”(Market-Seeking)厂商基于产品在某地有潜在的销售市场,而到该地区设厂生产;“追随客户”型即随着客户的移动而转向,如上下游厂商已赴其他国家设厂,中游厂商也必须跟着转移,否则对方可能会在当地另寻其他合作对象;“资源基础型”即地主国拥有关键的资源,而该资源不具有跨国流动性,因而必须前往该国投资;“策略性考虑”如寡占产业中对手厂商如果到海外设厂,其他厂商也会紧随着进入该国市场,寡占厂商因害怕先进入的厂商取得优势以补贴其他市场。其他对外投资的动机还包括分散经营风险,以及由于当地市场国际化程度特别高,可以利用该市场进入全球市场等。
  
  2.台湾对外投资历程分析
  
  台湾经济发展历经恢复期、进口替代期、出口扩张期、结构调整期和经济低迷期,台湾的比较利益也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营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厂商也因此纷纷采取对外投资的方式调整其发展战略,使其对外投资随着岛内经济环境的变迁而发展。现将台湾对外投资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加以分析:
  2.1 萌芽期(1959年至1969年)
  台湾虽在1959年即开始核准对外投资,并于1962年公布“对外投资办法”,但由于这一阶段是台湾经济的起飞阶段,台湾需要大量的资金发展以劳动力为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因此台湾当局对本地资本对外投资严加控制,并于1962年颁布了“对外投资办法”(即对外投资条例),规定海外投资的方针政策是“管理为主,指导为辅”,对海外投资采取逐案严格审核方式,主要是制定鼓励投资条例,积极吸引侨外资本到台湾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台湾企业的对外投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台湾企业的对外投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