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内容

案例教学法试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09 06:10:21     阅读:


  摘 要:中国税制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非常强的政策性和实践性。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要经过案例制作、引入、讨论、总结与归纳等阶段,才能完成完整案例教学程序。
  关键词:案例 案例教学法 中国税制
  
  引 言
  哈佛商学院是推行案例教学法的先驱。案例教学法自被哈佛商学院首先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运用之后,就一直被认为是“成功的管理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国哈佛大学案例教学法研究开发部主任、案例协会主席JohnBorhrer教授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控索过程。”案例教学具有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等优点。因此,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得到普遍推广。
  案例教学法就是指依据教学目的及内容的要求,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探讨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开拓人的思维、增强人的自信,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减少教学时间的目的。同时,案例教学法也融洽了师生关系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因此,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中国税制课程中被普遍应用。
  一、中国税制课程特点分析
  中国税制课程不仅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个财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中国税制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税收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授,使学生系统掌握税收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提高对与企业会计处理、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分析及其信息处理的能力。税收具有政策性、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相关法律法规更新频繁的特点,同时与会计学学科联系密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税法学教师,即需要雄厚的税收理论基础,更需要税收实践及其经验的积累。要将中国税制讲好、讲精,就必须做到教学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探索教学规律;开展必要的实践教学,并将税收理论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二、中国税制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缺乏操作性的实践,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税收理论基础知识,但学生到实践中仍然无法胜任涉及税收会计核实、纳税申报、税收筹划等实际工作问题。随着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税务机关的执法尺度越来越严格,任何税收会计处理的错误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这些新变化,新纳税环境恰巧成为中国税制教学改革的契机。引入案例教学法,使中国税制真正成为一门与现实经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实用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已成为必然趋势。
  1、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中国税制的教学方式大多数还是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法,老师讲学生听,考试考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听课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税收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经常一知半解,考试只能死记硬背,考完就忘的差不多了,在实际中不能运用所学的税收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而案例教学法通过讨论的方式,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学生通过对这些接近真实案例的分析,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税收知识的兴趣。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
  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都与税收密切相关,税法的案例完全可以来自现实生活中。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不单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全面系统的了解了税收,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税收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领会国家的各种税收政策。
  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得到提高。
  4、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目前高校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独立性较强,但缺乏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群体活动。通过群体互动,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意见,教师会引导学生倾听、包容、心平气和的与他人合作,向他人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掌握必要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无疑大有益处。
  三、案例教学法在税制课程中的应用
  本文以中国税制课程教学为例,从案例的选取、案例分析程序的设计与安排、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案例的选取
  案例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案例的正确选取是先决条件之一。为了达到案例分析的效果,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首先对所用案例进行选取,做到因理选案,以案释理。案例的选取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明确,案例切合理论。教学目标亦即教师通过本次案例教学,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教学目标明确之后,要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现实经济生活纷繁复杂,个案林立。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案例时,要考虑授课内容的实际,挑选切合理论的个案。所选择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得了的,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例如“国家每次调控房地产的税收政策”就是营业税税法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
  (2)案例分析性、互动性强。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案例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参与,教师把分析问题的思路在互动中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并通过反复训练,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内容真实新颖。税收教学案例的取得主要依靠大量搜集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资料和纳税人的纳税资料,有的是由教师通过社会实践自编案例。无论从何种渠道取得,案例都应当内容真实新颖。案例密切联系实际,又新颖,有趣味性,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并容易接受和认同案例。
  2、案例分析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为了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要注重对案例分析程序的设计与安排,通过合理的组织,提高案例分析的效果。一堂案例教学课的组织,可分三个环节进行: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分为教师课前和学生课前准备。课程所涉及案例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要求任课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学生课堂讨论。课前把案例讨论的内容布置给学生。把根据授课内容选好的案例内容介绍给学生,并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结合所给案例搜集分析资料,并进行思考。如对新税收征管法的讲授,我们提供了“深圳鄂尔多斯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特大系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案”这一典型的偷逃税款违法案例,让学生课后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要求对普遍存在的偷税、骗税、税务干部渎职受贿、贪赃枉法等现象做相应的思考。

《案例教学法试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案例教学法试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