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内容

新远景,新使命,新思路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0 06:22:40     阅读:


  中共十六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机会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其他目标实现的基础性工程。显而易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新的社会发展远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面向这个新远景,全面审视基础教育,重新认识基础教育新的社会使命,拓展基础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新思路。
  新远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必须承认,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正因如此,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县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这里的‘全面”首先是指人口覆盖的全面性和内容涵盖的全面性,它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而不是面向少数人或一部分人,它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社会、人民生活等方面,而不是片面、局限于某一方而的目标;其次,是指要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第三,是强训促进人的自主、全面的发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我们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
  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真正落实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教育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未来的二十年里,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他目标实现的基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源和助跑器。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力资源”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最具决定性意义的“第一资源”。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发展来说,将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为围家发展战略具有更重要、更特殊的意义。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学历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分别为l8%和5%,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OECD)的这两个指标平均值则足54%和26%。这组数字反映出我国人力资张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复兴目标的顺利实现。基础教育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智力和知识支持的基础,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当而且能够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作出最为基础性的贡献。
  新使命:均衡、充分、自主发展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间,我们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肯壮年文盲的重要目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到2001年的8年左右,素质教育有了很大的推进,国民受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现代化建设第一、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然而,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平台,我们也发现,当前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还比较落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严峻挑战,不能适应全球竞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他目标的有效实现。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充分落实。基础教育公共经费总体投入不足,利刖效益有待提高。
  二是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偏低。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年,而世界上一些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则大大高于这个水平,美国约为13.4年,爱尔兰约为11.7年,韩国为12.3年,菲律宾为9.4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42%。
  三是基础教育质量整体不高,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低下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四是基础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既有区域间的不平衡,也有校际间的不平衡,还存在着群体间的不平衡。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相当困难,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五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观念性障碍、体制性障碍没有消除,如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等。
  六是素质教育实施体系还没有形成,推进素质教育还任重道远。
  实际上,基础教育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只是一种表象,其根源实际出自于基础教育领域所存住的基本矛盾。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一是基础教育资源总量短缺、发展失衡、质量和效益水平较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平享有高标准、高质量、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基础教育体系和制度、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日益扩展和深化的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显然,这两个基本矛盾关涉到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部关系和问题,而这两个矛盾的有效解决,将会带来整个基础教育关系和制度的变革和重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际竞争加剧及随之产生的对人的要求急剧提升等,都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抓住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所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确立基础教育的新目标和新使命。
  就基础教育阶段的使命来说,必须推进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均衡发展,必须充分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人民公平享有更多的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的机会。就全国而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已经如期实现,由此,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普九”阶段。这个新阶段肩负着三重使命:全国l5%的人口地区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的地区要巩固已经达到的标准,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全国各个地区都要不断提升义务教育标准、水平和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充分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目前,全国公立的义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带来了一系列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因此,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和推进教育制度创新时,必须把促进公立基础教育尤其是公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政策和制度设计的主要价值取向。

《新远景,新使命,新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新远景,新使命,新思路.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