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内容

在学校与社会间穿越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4 06:20:37     阅读:


  国外职业教育日趋成熟完善,使学生真正实现在学校与社会间灵活穿越
  
  前不久的一则消息显示,根据政府要确保所有中学生学会烹调8种不同健康菜肴的计划,英国中学为青少年开一门烹饪课作为必修课。从去年9月开始,英国全国85%的中学、11岁至14岁的学生必须接受烹饪技术课程的学习。政府官员说,从2011年起,州附属学校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烹饪技术课,必修课程主要是烹饪实战技巧,将来还包括饮食与营养、安全卫生学和理性购物等方面的知识。
  这种以培养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在国外学校中屡见不鲜,职业教育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了中学,不难看出,他们对培养职业型人才的重视。
  从世界范围来说,高等职业教育起步并不早,它的快速发展大都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这一时期,实施高职教育的各类教育机构的地位不仅得到了确立,而且由于其鲜明的办学特色,日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欢迎,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战以后,美国社区学院改变办学方向,确立了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其主要职能,成为60-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人数增加的主要渠道。60年代是日本职业教育、尤其是高中后职业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1961年日本制定了“日本专门学校设置基准”;瑞士酒店职业教育闻名于二战以后,其主要特点是以行业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校店合一”,工学结合,注重“双师”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教育的标准化与国际化。
  面对国外职业教育日趋成熟完善,对于中国学生来讲,选择到国外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对于未来就业前景十分可观。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对实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上升,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正好与社会需求接轨,更加容易就业。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相继来临,技能类的专业留学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如翻译、护理、汽车修理、空调技师、西餐师、设计等。服务与技能性的留学人才未来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就业前景很可观。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开展相对较早,在保障教育质量、学生资助、师资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德国制造”成功典范
  
  曾先生,两年前完成德国汽车机械技师资格认证项目回国。这里只截取了他在德国培训期间心得的片段。
  我参加了北京大学和汉诺威中国中心联合举办的德国汽车机械技师资格认证项目,在国内学习15个月,完成了德国职业学院所规定的课程之后,我来到了“Opel柏林中心店”实习9个月,这也是课程安排之一。
  “Opel柏林中心店”地处柏林东部的工业圈内,与Fiat店隔街相望。往城里的方向再走两、三站,就会陆续看到福特、斯科达、雪铁龙、雷诺、三菱、大发等店。
  总经理接受了我的实习申请。我发现,这里除经理室、电话接待室外,再没有其他办公室。他们在哪儿开会?在车间工地、在餐厅,召集相关人员,十来分种,汇报言简意骇,下指令一语中的。
  清晨6点半不到,机械师们已经从更衣室换好了工装,相互握手道着早安,进入岗位,我也不例外。6点半开始工作。首先启动工作台上的电脑进入工作状态,然后根据工单安排工序。我遵照师傅的指令对需要维修保养的车辆进行例行检查,如照明系统、冷却系统、制动系统等等。这时陆续会有个别迟到的员工到车间每一个工作台前向他人握手致歉。在工作时,除了发动机偶尔发出的运行声和工具碰撞声外,很少会听到其他杂音,师傅们之间如需帮助或商谈,大都走上前去低语。
  8点,总经理先到车间每一个工作台前与每一个师傅握手致意,有的师傅满手都是油,他照握不误。然后再到销售等其他工作区域重复这一程序。9点半到10点是早餐时间,大伙儿都聚到餐厅,安静用餐或看报纸闲聊。不论是在工作区还是在休息区,所有人的行为举止都很得体。我实习的店有十一、二个实习生和学徒工,他们在师傅面前个个毕恭毕敬。师傅带他们去别的工位,他们就会伫立一旁,决不随意触摸闲聊,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动作麻利,没有一句怨言,而且决不惜力。
  有时我挺纳闷:这些机械师、电气师已是高手了,但拆装每一个部件,每一颗螺钉仍要根据电脑给出的程序进行。其实这不奇怪,因为这是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已是下午3点了,在师傅的指导下,我记不清自己拧下来又拧上去多少颗螺钉,拆装了几个轮胎。我已经累了,但精神和意志始终支撑我。看看我的师傅,再看看其他师傅,仍旧精神饱满。师傅对着我说了一句我最喜欢听的话:“Feierabend!”(下班了)这时正好是下午3点半。
  我觉得,德国人的工作精神是一种自小就培养起来的劳动观念,这种工作精神已融会贯通到他们生活的一切领域内。
  和我一同来的同学小沈,在德国汽车机械技师资格认证证书考试中,理论课与实践课都是满分,以“双百”的成绩让德国考核教师惊叹。在德国几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和他都深深体会到德国工业强大的缘由,以及中国与德国在职业教育上的差距。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很庞大,正规也很全面。实习期间,小沈的德国搭档上的是职业高中,在顺利通过毕业考试以后,被分到了他所实习的公司——奥迪一家很大规模的4S店。他后来了解到,在这种职业高中毕业其实是很有难度的,因为毕业以后要直接面对社会,所以不仅有理论考试,还要有实际操作考试。
  点评: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理论和实际同样重要。在最后的考核中,它们的比例是相等的。这就要求学生们不能光重视理论知识,也避免了所谓高分低能或者“空架子”技术人员的出现。
  
  “白衣天使”考在美国
  
  刘梦妮,80年代末90年代初来到美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护理专业深造,后考取护士资格认证、ICU护士上岗资格证书。
  那时候去美国的人还不像现在这么多,国内也没有什么留学中介,我是两眼一摸黑,揣着几万块钱就只身闯美国去了。刚到美国的时候经济十分拮据,没有多余的钱租房子,只好租地下室居住。冬天没有暖气,冻得我手上都是疮,总是流鼻涕,每顿饭只吃汉堡(只有这个便宜)。积蓄马上就花光了,我开始做服装生意,为了交学费考托福。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我一次考托福成绩达到600分以上,终于过了语言关!
  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专业一年后,我开始考美国国外护士资格证书,美国国外护士学校毕业生审查委员会(CGFNS)是在美国劳工部和卫生教育与福利部(现为卫生与大众服务部)的要求下,由美国护士协会和全国护理联合会联合成立的。他们主要是对国际上具有护士教育背景的毕业生进行资格审核,以确保合格的人选在美国通过注册护士执照考试(NCLEX - RN)后从事护士职业。我经历了资质审核,一项为期一天的护理知识资格考试和一项英语水平考试,最后成功地满足了这三项条件,获得了CGFNS颁发的证书。
  开始在美国的医院当护士的时候,白班、夜班都上,业余时间还要学习,准备再考高一级的资格认证——ICU护士上岗资格证。美国的ICU建设和管理已经很完善了,ICU的护士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经过严格考核,才能独立上岗。目前我已经在美国很多家大医院的ICU监护病房工作过了,不是医院在挑选我,每次都是我在挑选医院,看对方是否能让我学到新的东西。
  美国的护士分等级,我目前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每年都有好几个月的年假。现在我只在美国工作几个月,剩下的时间就回国休假。
  
  Laura于2005年来到美国Santa Barbara东方医学院学习针灸和中医专业,现在已经毕业,在加州开了一家中医诊所。

《在学校与社会间穿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在学校与社会间穿越.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