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内容

关于我县返乡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_返乡创业政策宣传报告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1-23 08:04:44     阅读:

关于我县返乡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依托乡情、亲情,大力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做大做强“回归工程”,促进了“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初步实现了由“劳务输出”到“返乡创业”的华丽转身,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我县返乡创业发展的现状及成效

通过实施“返乡创业、富民兴县”战略,大力推进返乡创业,我县返乡创业取得明显成效。

1、创业平台快速拓展。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乡镇创业小区建设投入力度,工业园区和创业小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对返乡创业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县工业园“一园三区”(即:太阳升工业区、吴都工业区、九江(××)工业园)规划面积为33.19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0.3平方公里。搭建了何家店返乡创业园、江西雪人产业园、义乌饰品产业园、辉运饰品产业园、鹏宁返乡创业园、温州返乡创业园等6个返乡创业园,共有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建设了渣津、石坳、古市、大桥、马坳、四都、黄沙、山口等8个乡镇创业小区,规划面积达3873亩,建成面积达1670亩。

2、创业项目花开满园。围绕服装鞋帽、工艺饰品、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破解用地、融资、物流、用工和配套等难题,充分调动返乡创业者的积极性,返乡创业呈铺天盖地之势。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返乡创业工业项目429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0个),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亿元,逐步形成了服装鞋帽、工艺饰品、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等六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服装鞋帽类项目220个,占51.3%;
轻工、材料类项目50个,占11.2%;
工艺饰品类项目46个,占10.7%;
机械电子、食品加工、家私制造等其它项目113个,占26.8%。

3、创业经济蓬勃发展。我县返乡创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呈现出裂变式扩张之势,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县返乡从事商贸、服务等个体经营及创办其他经济实体的达3500人,带动就业3万余人。6个返乡创业园共入驻企业74户,其中规模企业11户,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8亿元,上缴税收968万元。8个乡镇返乡创业小区共落户企业50家,其中46家企业建成投产生产,4家企业在建或筹备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34家,1000万元以上的18家,5000万元以上的9家,亿元以上的3家,固定资产投资到达1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5000余人。

二、我县返乡创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返乡创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项目实力不强、起点不高。由于受技术、资金、厂房、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影响,大多数返乡创业项目实力不强、起点不高,缺少顶天立地的重大项目,缺乏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在市场上有一定话语权的拳头产品,甚至部分乡镇一些服装鞋帽类企业都挤在集镇的居民房内,导致接不到大的订单,留不住生产工人。

2、产业布局不优、链条不长。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规划,致使返乡创业项目呈零乱状态,入驻企业产业较多,随意性较大,甚至五花八门,没有形成特定的产业区域,无法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且各落户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度不高,链条不长,没有形成上下链、左右链的整体,整体竞争力不强。

3、企业融资较难,抵御风险能力差。部分返乡创业人员积累的资金量有限,加上创业时缺乏通盘考虑,把所有资金一次性投入到项目中去,致使项目做到一定阶段时,缺乏后续资金。加上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企业法人信用意识淡薄,有效抵押物不足,财务管理不规范,致使向银行融资贷款十分困难,项目投入难以为继。只要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大气候有个“风吹草动”,企业就不能维持正常生产。

4、用工环境较差,产业工人留住难。我县返乡创业项目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生活环境较差,配套设施不足,对务工人员缺乏吸引力。加上我县青壮年劳力都在外务工,家里都是一些中老弱人群,且还要兼顾家里农活,管理、培训难度较大,“离岗”、“跳槽”现象普遍,用工极不稳定。

三、都昌县返乡创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为学习借鉴外地典型经验,调研组一行深入都昌县实地调研返乡创业经济,深切感受到都昌县返乡创业呈现出的蓬勃发展态势,深切感受到“都昌经济”很大程度上就是“都昌人经济”。其主要做法如下:

1、乡情感召。都昌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有很强的家乡情结,愿意回乡创业,回馈家乡。都昌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重点在三个方面下足功夫。一是摸清家底。发动乡镇、村组摸清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区域分布、从事行业、职务层次等情况,商务局、“第二商务局”工商联积极联络,帮助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深圳、东莞、温州、宁波等地,建立都昌商会8个。对商会会长、副会长、成员的信息全部录入招商信息库,并和市一级、省一级商会加强沟通联系。如青海江西商会会长就是都昌人,该商会和全国各省的江西商会都有联系,更有利于掌握招商信息。二是走访家人。除了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活动,坚持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城市,每年自主召开5-6场产业推介会。都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登门拜访。坚持年底时候到园区企业走访慰问。三是结成家亲。对都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客商给予政协委员、工商联副主席等荣誉性职位,提高政治地位。设立规模奖、品牌奖、申规奖等奖励,对企业做大做强的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

2、搭建平台。按照“经济特区、城市新区、招商平台”定位建设发展工业园区,都昌县规划20平方公里,开发6平方公里,形成县城芙蓉山工业集中区、蔡岭工业集中区、苏山石材加工区“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具体通过三种方式搭建返乡创业平台。一是财政投资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租赁、分步实施”“四统一分”的模式,通过土地出让金、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公司、平衡财政预算等渠道,筹措财政资金10755万元建设返乡创业园区。返乡创业园入园企业40家,已完成投资2.2亿元,建设标准厂房33栋、12万平米。二是企业自主建。温州产业园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温州都昌商会部分会员企业共同投资创办。这是都昌县引导返乡创业由政府搭建平台转向企业自主建设的成功范例。三是盘活存量建。围绕盘整园区标准厂房、闲置土地、僵死企业等存量资源,灵活采取清理回收、区块调整、存量招商等措施,招引一批新的企业进驻,如温州小微电机产业园入驻返乡创业园、华鼎丝绸盘活新都电子、庐山制药厂重组改造伟梦管业等项目。

3、引导抱团。返乡小微型企业抱团发展,可以更好抵御市场风险,都昌县通过风险共担、市场共享、合作共赢引导返乡企业抱团发展。一是风险共担。2013年4月,以“互帮互助互救”为宗旨,48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都昌县工业经济联合会,已有85家企业加入,共同出资1500万元设立互助基金,已经帮助23家入会企业解决过桥、倒贷、资金周转困难。二是市场共享。都昌工业经济联合会下设行业协会,同行业企业共享生产技术、共享市场信息,共享市场蛋糕,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如,2014年6月,亚达汽配、金昌汽配、新裕隆汽配等5家汽配企业对照行业标杆,组团考察马自达株式会社,了解生产流程、最新工艺、汽配件市场需求等重要信息,为以后发展提供参考。如,通过上下游配套,纺织服装企业已形成从纺纱、织布、印染、制衣、拉链等成型的产业链条。三是合作共赢。2013年10月,温州都昌商会部分会员企业携手回归,抱团创业,共同投资创办江西都昌温州产业园。已有帝龙光学、黛韩妮服饰、凡柔鞋业等13家企业入驻,主要生产鞋服、眼镜、照明电器、通讯设备等产品,占地120亩,建设标准厂房23栋,建筑总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6.3亿元,安置就业3000人,年创产值11亿元,创税利1亿元。庐山制药、昌龙电机,以现有企业并大联强,招商嫁接,实现合作共赢。

四、进一步加快我县返乡创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县长期在外务工人员达20多万,创业成功的老板5000余人,涉及近50个产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面临新常态,实现新跨越,我们要以开放的思维、开阔的眼界、开明的心态、开拓的精神,充分发挥人力人才资源优势,利用乡情、友情、亲情,全力推进返乡创业快速发展。

1、摸清底数,加强对接。充分发挥我县全民创业领导小组的作用,广泛联络,加强对接,摸清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底数。一是乡镇、部门、村组对接。每年开展一次“一名领导、一个乡镇、一个包村挂乡部门”对接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活动,把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调查摸底责任落实到36个乡镇和101个部门。通过由下而上的方式,把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联系方式、创业地址、所从事的产业及市场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建立人脉资源信息库,进行动态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外埠商会对接。目前,我县已先后组建了8个外埠商会(温州、义乌、广州、深圳、佛山、上海、北京和东莞商会)和1个外埠行业商会(温州卫浴五金商会)。要充分扫挥外埠商会“联络家乡的‘接待办’、回归工程的‘联络办’、宣传××的‘外宣办’”的作用,通过外埠商会摸清在外××籍成功人士的思想动态、经营状况、返乡创业意愿,通过召开专题招商推介会、登门拜访重点攻坚等方式推动返乡创业。

2、分类招商,按企施策。按照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从事产业、市场前景、投资实力等综合性因素,有针对性的跟踪对接,提高项目落户的实效性。一是围绕食品医药、机械电子、矿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在税收、工业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吸引有投资实力的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到“一园三区”创办企业。二是根据标准厂房招商及管理实施方案,按照“六园八区”(何家店、义乌、辉运、雪人、温州、鹏宁等6个产业园和渣津等8个乡镇创业小区)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依据已确定的入驻条件、标准,分类招引返乡创业项目入驻标准厂房和乡镇创业小区,不断提高项目容积率。三是鼓励返乡创业人士不拘形式、类型、规模创家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突出“小规模、大群体”,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格局。

3、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营造重商、亲商、护商、安商的浓厚氛围。一是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尽可能少一些行政干扰,多一些“搭台”行为,坚决杜绝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进一步清理和精简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凡国家和省、市明令调整、取消的审批事项及其收费,必须坚决调整、取消,下放的项目要及时承接。优化审批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有效解决少数部门和单位办事效率低下,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二是开辟项目建设“绿色通道”。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按照统一受理、同步审查、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要求,严格执行统一受理制、快速转办制、并联审批制和办结告知制,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实行重点项目代办制,工业企业办理证照由跟踪服务单位全程代办;
园区工业企业证照办理凭工业园出具的相关资料“见章即办”;
凡涉及省、市职能部门的环评、安评、节能评估等手续办理,一律由相关职能部门帮办;
对重大产业项目、重点企业实行特事特办,建立“保姆式”综合服务体系。严格落实项目跟踪服务单位“定目标、定时间、定责任、定奖惩、包环境”的“四定一包”项目推进责任制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的“六个一”工作机制,为落户项目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三是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对乱执法、执法不公、执法犯法、粗爆执法等行为严肃查处。企业收费严格按照《××县工业企业县内手续办理流程及收费明白卡》进行,涉企收费遵循“能取消的取消、能降低的降低、能免收的免收”原则。严格执行小型微型企业收费登记卡制度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禁止变相收费和隐性收费;
免收小型微型企业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4、完善政策,加强扶持。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扶持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财园信货通”和“银园保”等政府性融资平台作用,放宽和完善反担保物的认定办法,探索新型的担保模式,建立多层次的担保体系,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强化用地保障。用好用活低丘缓坡、增减挂、土地整理开发等土地政策,对返乡企业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工业、现代服务业项目用地,积极予以支持,确保及时足额供地。三是优化人才支撑。进一步完善返乡创业的培训体系,返乡创业、中小企业培训工作可由中小企业局和人社局牵头,统一实施,并按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编制好培训规划。以县职业技校、各龙头企业为依托,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训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对符合规定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关于我县返乡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_返乡创业政策宣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关于我县返乡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_返乡创业政策宣传报告.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