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内容

学习两会感悟6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30 08:05:46     阅读:

【篇一】

“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不要搞‘大跃进’‘浮夸风’,不要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这些问题我们历史上都有深刻教训。对这类问题现在就要敲打,防患未然,防微杜渐。”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当前,脱贫攻坚“大考”在即,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如响鼓重锤、警钟长鸣,再次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硬仗指明了行动方向,为推动脱贫攻坚爬坡过坎、攻坚拔寨注入了新的动力。

脱贫攻坚要锤“实”靶心。“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如此强调。这告诉我们,脱贫攻坚要找准方向,精准施策,不能瞎子打锤,乱夯一气。就如同“钉钉子”,锤头锤不到钉子上,使再大的力气也枉然。对脱贫攻坚而言,更要把工夫下到实处,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一方面,不能放任“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的大局;
另一方面,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实践充分证明,脱贫攻坚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耍不得半点小聪明,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必须实打实、硬碰硬,一步一个脚印,将扶贫政策的“甘霖”精准滴灌到贫瘠的土地上。唯有如此,才能让脱贫幸福之苗茁壮成长,让脱贫胜利“果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脱贫攻坚要敲“响”警钟。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攻坚一路高歌猛进时的提醒,可谓高瞻远瞩、振聋发聩。这一记“响鼓”警示我们,脱贫攻坚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补短板”,走好精准扶贫的“一针一线”。然而在现实中,有的贫困县摘帽后,就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导致群众存在很大的返贫风险;
有的扶贫干部见着“山高”就“腿软”,一遇挫折就畏难,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
有的地方将扶贫资金挪用乱用,搞“大跃进”“浮夸风”,甚至存在腐败现象……这些经验教训必须引起警惕:脱贫攻坚不可急功近利,也容不得半点腐败,不能因赶进度而脱离实际,也不能因虚假政绩而损害群众利益。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因此,我们要加强作风建设,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同时优化扶贫考核办法,强化扶贫攻坚责任,如此才能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脱贫攻坚要鼓“劲”加油。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而今,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宁可多帮一把、决不漏掉一人”,全国人大代表王少玄的发言引发了人们的共鸣。想要实现真正脱贫,必须保证脱贫之后不“返贫”,而且一个都不能少。一方面,要坚持大扶贫格局,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予以帮扶;
另一方面,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更重要的是,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加大力度推进扶贫政策的执行落实。所以说,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脱贫攻坚倒计时20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必须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锤“实”敲“响”脱贫攻坚之“鼓”,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二】

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今明两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年、冲刺年。全面完成党中央部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已到攻城拔寨、最后一搏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党员干部务必强化作风意识,切实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把作风建设作为检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试金石”,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确保扶贫工作务实,就要以严实态度谋事定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要求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箴言”。其中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做人做事态度与作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之举,是党之重事、国之大事、民之幸事,全民翘首以待,世界为之瞩目。目前扶贫工作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都是“娄山关”“腊子口”,必须要用更严更实的作风、更实更硬的措施,“实打实”“硬碰硬”,迎风破浪、攻坚克难。要在新一轮、深一层的扶贫工作中,选派好“精兵强将”,让关键单位、关键人,做关键事。要充分分析论证区域、地利、产业、基建、人力、人脉等各种资源禀赋与因素,把原因分析透、把规划论证透、把措施研究透,确保发展项目定得准、落得实、稳得住、效益久。

确保脱贫过程扎实,就要以严实监管对标提质。严格出标准,管理出效益。脱贫攻坚工作是一个过程,实行“过程管理”是保证脱贫成效的重要环节。对于纳入脱贫计划的贫困村,各级党委政府都通过部门单位包保、选派工作组、派驻“第一书记”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展开,实行了重点村“重点帮”。抓“

过程”既要抓对驻村扶贫干部、帮扶部门单位帮扶工作的督查管理考核,实行工作全过程管理,又要抓从项目论证、考察、引进、落地、投产等全过程把控,确保抓紧、抓严、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步骤,提高扶贫工作标准质量和实际效果。上级纪检监察、党组织、农村农业等相关部门要协调一致、上下贯通,形成严谨严密、紧盯紧管的监督管理机制,让驻村干部、帮扶部门、相关领导用心、走心研究工作、攻坚策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扶贫标准和质量。

确保脱贫结果真实,就要以严实指标考核评估。脱贫结果真不真、实不实、好不好,关键在于群众满意不满意。在决策和推进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对发展的产业项目做到既能解决眼前困难,更要着眼长远发展,不能为了完成任务急功近利,既要有脱贫时的紧迫感、使命感,也要有摘帽后责任感、压力感,树立久久为功意识。确保脱贫结果真实既要看能否经得起上级组织的检查验收和群众认可,更要看今后作用发挥,看能否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要留下“名声”,不能留下“骂声”。对此,在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督导检查、考核评估、达标验收中都要从讲政治高度出发,以严实态度、公正心态进行环环把关、严格指标规定。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厉批评,该追责的要追责;
对违法违纪行为必须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脱贫攻坚,作风当先。作风建设是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事业成败。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期、重要关口,务必继续将强化作风建设摆在前面、贯穿工作全过程,切实以扎实过硬的作风取得脱贫工作的最后胜利。

【篇三】

每年的两会都是民心所系、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时,明确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还需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对投身于脱贫攻坚战役的党员干部而言,这是对脱贫攻坚发出的号令和宣言,更是签署了一份不可推卸、义不容辞的“军令状”。

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对于开展脱贫攻坚战是如此,而对致力于做好基层服务工作亦然。脱贫“摘帽”需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与毅力,做好基层民生工作同样也需要广大基层干部,敢于啃最难啃的“硬骨头”,真抓实干、精准施策,才能让民生的福利切实装进群众的口袋里,让各类民生项目、各项便民举措真正让百姓的日子“甜”起来,以“响鼓重锤”的举措敲出基层为民“好声音”。

鼓声阵阵,在于延续不断。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不管是脱贫攻坚的扶贫政策还是其他各项民生服务类政策,其出发点都是为了造福群众、服务为民。然而,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最忌讳的莫过于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譬如在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养护之家”的建设方面,有些便民举措或服务设施,刚开始还是布局到位的,但久而久之,在人员配备、设备养护、折旧更新等方面往往受制于经费、人力等因素,而无法实现长效化的管理。因此,基层的为民“鼓声”,在于延续不断,切不可半途而废,须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在落实责任、贯彻部署方面不松劲、不延迟,才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为民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重锤响亮,在于力度到位。当前,个别地方为了完成脱贫“摘帽”的任务,存在“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及“游走式”脱贫等情况,这样敷衍塞责、走马观花式的脱贫会直接降低脱贫的实际效果。因此,民生政策是否落实到位还有待更严格的考核机制来评估审核,还依靠群众能否支持认可的口碑来衡量。不仅在脱贫攻坚上如此,在社会关注度较高、与民众利益休戚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环保等领域也需要在考核评估、严查细究上下功夫,杜绝一些影响“成色”、降低指标的虚假工程“浑水摸鱼”。譬如,在对社区平安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等为民设施的建设方面,不仅要在方案上严把审计关、质量关,还要在设施的后续管理、长效运营上多征询群众意见,多考虑便民利民的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才能让为民政策真正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长期检验。

“滴水穿石愚公志,铁杵磨针绣花工”,打赢脱贫攻坚战,需咬定青山不放松,而基层为民服务的主旋律,亦没有戛然而止的休止符。

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情壮志,多为民生谋划,多解民众之忧,尽锐出战,迎难而上,迎着新时代的号角奋勇向前、不懈奋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造福民众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篇四】

2019年全国两会上,代表们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认为是个求真务实的好报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报告里面提到的三种颜色,政府自身建设让公务人员初心更红,生态优先发展让山更绿水更清,打赢蓝天保卫战让天更蓝。红绿蓝是三基色,可以调制成很多其他颜色,也能调制成五彩缤纷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初心更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决发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是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处遁形,把“不是去开会,就是去开会的路上”的基层声音解决好,大幅压缩精简会议、文件,让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这就是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干实事,切实解决人民所期所盼。习近平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不务虚声,在实干、干实上下功夫,永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让红色的优良传统,牢记心中,打赢前进道路上更多的攻坚战。

让地更绿。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要求,“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给高质量发展定了调,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具体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pm2.5浓度、化学需氧量等重要环保指标要下降,让人民群众享有美丽宜居的环境。一些地方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就动牺牲环境的念头,总书记也明确要求,“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双赢,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让地更绿,让发展更持续,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过得更好。

让天更蓝。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由于早期城市的过度发展,一些城市长时间出现雾霾天气,人们不敢出门,小孩也看不到蓝天、星星。污染防治攻坚战其中之一就是蓝天保卫战,天空如果被雾霾笼罩,被二氧化碳填充,会带来更严重的温室效应和冰川融化危机。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通过环保督查、优化环保监管机构,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看到蓝天一天天变多,雾霾一天天减少,我们也感到由衷的欣慰。与蓝天对应的是海洋,“要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强国”,我们不仅要天更蓝,也要让海洋还原它的本色,让“明月当空照”“海上生明月”的美好意境亘古流传。

【篇五】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打赢作风攻坚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只有过硬作风,才能啃下“硬骨头”、攻克“娄山关”、拔掉“穷根子”。

要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扶贫领域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没有拧紧,出现了跑风漏气现象,精神元气遭受侵蚀。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素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法纪的敬畏心,不让思想滑坡,不让精神家园失守,以坚强的思想保证决战脱贫“最后一公里”。

要铸牢纪律规矩“铁笼子”。赵乐际同志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1万件,处理17.7万人。这既体现了中央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决心,也表明了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仍然存在。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不断把反腐倡廉纪律规矩制度的笼子扎细扎密扎牢。要不断加强机制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通过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及时消除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抓住“关键少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带头落实党的政治纪律要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下功夫,以上率下,带动扶贫作风进一步纯洁。

要筑起监督问责“防火墙”。失责必问,问责必严。面对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担起监督责任。要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纠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惩治在扶贫项目中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要建立长效机制,对脱贫领域的突出问题,一经举报,要追查到底。要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监察。对查实的典型案件,严肃追究责任的同时,要用好通报曝光手段,及时传递刹风肃纪正能量,发挥警示震慑作用,让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

“蚁穴虽小溃大堤,蝗虫多了吞沃野。”唯有把严的意识、严的规矩、严的风气树起来,把实的作风、实的责任、实的措施立起来,以过硬作风尽锐出战,才能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果,才能最终实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

【篇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的两会,凝聚着全国人民追梦新时代、奋斗新征程的共同心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5周年。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人民代表为人民,在全国人大代表共襄国是的庄严时刻,本文立足基层,浅谈关于人大代表履职的几点思考。

第一,摆正位置,用姿态说话。态度决定一切。面对使命,基层人大代表的姿态是第一位的。这就是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名利、以什么样的姿态对人民、以什么样的状态做工作的问题。我们党一直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面对使命,基层人大代表也必须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俯下身子倾听,伸出双手接纳,以谦卑、严谨和慎独的姿态履行职责,做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和代言人。面对使命,基层人大代表还必须摆正自己在执政体系中的位置,不逾越党委的领导权威,不凌驾政府的行政履职,做好参谋,搞好监督,汇成基层执政“一盘棋”,以共识合力推动地区事业发展。有位学者曾说: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我想,这或许也正是基层人大代表所需要的姿态。

第二,搞好调研,用事实说话。毛泽东同志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掌握事实者,方能成实事。对于基层发展而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基层这个实际。脱离了这个实际,也就全盘落空。那么,谁能代表人民、协助党委政府去贴近实际、了解事实?毋庸置疑,是人民的代表,是精心组织起来的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他们拥有较为专业的知识,分布在基层各个领域,对人民群众怀有感情,对代表使命富有忠诚。通过他们的眼睛,可以看见民生疾苦;
通过他们的耳朵,可以倾听百姓心声;
通过他们的双脚,可以丈量广袤沃土;
也正是通过他们的双手,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为了更好行使调研职能,了解基层实际,在完成各自职责工作时,还要发挥好代表作用,坚持到基层社会、到群众中间开展针对性调研,发现问题、拓宽思路、开阔眼界、掌握事实,汇聚起共商国是、共话民生、共创实业、共享荣光的磅礴力量。

第三,提升能力,用行动说话。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工作千丝万缕。修路造桥、矛盾化解、环境治理、拆迁复垦、住房安置、困难救助等,是基层工作除发展经济之外的“必修课”,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党的威信、政府公信、人民互信。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如何做好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以及如何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整体利益,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就必须以过硬本领,真正行动起来,倾听民意、沟通民心,在调研基础上,拿出针对性的有效方案,推动党委政府解决好发展中的难题。能力来自哪里?来自不断历练,不断实践,来自破解难题这个过程的锤炼与洗礼。基层人大代表是人民信任的利益托付者,不能在摸爬滚打中成为光说不练的“犀利哥”,更不能在艰难困苦中变成畏首畏尾的“隐形人”。基层工作中,常常一个问题久拖不决,事到临头才“赶鸭子上架”,这说明主动性在丧失,行动力不足啊。履职贵在有行,非行不足以顺民心。

第四,创新思维,用智慧说话。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群众诉求日益多元,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新形势下,要经常自问:能否适应时代变迁?能够放下名利牵绊?能够做到真实自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有新思维新举措,不能“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过去”。脑袋更新的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坚持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理论储备,坚持以新的思路思考当下、放眼未来,坚持以新的方法整合力量、化解难题。基层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在创新方面的作用,通过调研、充电学习、辩论赛、知识竞赛和建言献策信箱等方式,激发人大队伍活力,调动人大代表积极性,丰富人大代表履职生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做到不落伍、不虚度、不盲从,不负人民信赖。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分析,不断变换的新情况需要应对,人大代表的履职就是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就是整合社会各界力量与智慧,就是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创新过程中,基层人大要特别注重制度制定与执行。全国人大是国家立法机关,基层人大也要在制度法规上着力,完善会议、调研、监督、法治等方面制度,开好每一次代表大会,做好每一次调查研究,监督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确保好的制度贯彻执行到位,确保所作所为合法合规。

风云起而雷动,民意顺则国安。基层人大在保障人民利益、协助党委政府上的作用不可小觑,更不能淡漠遗忘。一方面基层人大自身要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一方面党委政府也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充分发挥人大的桥梁作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为了群众。

《学习两会感悟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学习两会感悟6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