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军训心得体会 > 内容

关于高校教学团队执教能力提升的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1 06:07:47     阅读:


  [摘要]提高教学团队的执教能力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文章基于“木桶效应”理论,根据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团队负责人必须努力克服团队的“相对短板”,实现团队成员的有序排序,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效能,实现目标、价值观、人际关系的全面管理以及管理层面的硬性约束。
  [关键词]高校 教学团队 木桶效应 团队建设
  [作者简介]薛彤(1975- ),女,新疆昌吉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服务贸易。(北京 100024)张蓉(1972- ),女,辽宁沈阳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发展金融学;林妍梅(1974- ),女,新疆库尔勒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北京 10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计划人才资助项目“关于教学团队执教能力提升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PHR2011C0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65-03
  2007年初,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明确提出要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高校教师的执教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这种背景下,全面、系统、深入、有效地开展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全面提升团队成员的执教能力,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团队存在的普遍问题
  “团队”一词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中,指具有技能互补的个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组成的相互协作的正式群体。一个团队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互补的技能与共同的价值观;二是共同承诺的目的和业绩目标;三是相互承担责任;四是良好的沟通与归属感;五是有限的成员数量。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借用了“团队”这一概念,用来指各种不同的正式群体,如“学术团队”“教学团队”等。马廷奇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团队构成的五个要素,即目标(Purpose)、成员(People)、定位(Place)、职权(Power)和计划(Plan),可简称为5P要素。根据五大要素,一个成功的或是优秀的教学团队,应该具备目标性、异质性、动态性、合作性以及示范性等特征。从实践来看,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团队,基本是为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建设任务而组成的教师群体,多为典型的自我管理型团队,其满足团队的基本特征,但又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团队成员执教能力存在差异。团队教学中,一般会出现各个成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这会大大影响教学方案的实施和执行,最终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如果只是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示范等短暂、局部的学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整体团队的执教能力,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团队建设成员参与度较低。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分散性,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编写教材等都可以独立完成,对他人的依赖程度低。这就阻碍了教师参与教学团队的积极性,削弱了教学团队的凝聚力。
  第三,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手段匮乏。目前的教学团队基本以同一课程(群)为维系载体,团队凝聚主要依赖物质利益,缺乏较强的向心力和持续的凝聚力,导致协同教学难以实施。
  上述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根据“木桶效应”理论,任何一个组织或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这对教学团队建设的启示就是:首先,在团队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关注相对薄弱成员的成长。对于高校教学和高校教师而言,没有真正的“短板”,只有相对的“短板”,即教学经验、教学理念以及一些非学识因素;其次,要通过监督、管理、制度等机制,有序安排团队成员形成坚实的“铁箍”。
  二、克服“短板效应”,提升团队执教能力
  (一)知己知彼,完美融合
  团队教学负责人在整个团队教学中应该起统领全局、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首先要了解团队成员的特点、优点、缺点,因人而异、取长补短,其次要了解课程授课对象的特点,最后才能游刃有余地安排教学活动,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实现有序排序。以学科大类平台课程“微观经济学”的团队教学为例,由于班级众多、生源质量不均,在安排教师授课之前,有必要了解将要面对的学生是谁,他们的专业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甚至班级的特色是什么。这是因为理科学生、文科学生、工科学生在学习经济学课程的时候,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需求一定是不同的。同时,还要根据每位教师的授课特点安排合适的班级进行教学,取长补短,尽量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将协同的理念引入企业管理领域,协同理论成为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如果我们可以将一个教学团队看作一个公司,那么对它的管理同样适合协同效应。
  团队教学的主要要素可以归结为人员、知识、能力、资源、关
  系以及目标。如何让这些要素有序排列,并加以约束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是对一个团队负责人的考验。教学团队负责人要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明确团队成员分工,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任务负责,不断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并有计划地落实到实践中去。具体而言,一是根据课程改革任务以及成员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团队的发展目标,并依据内外部软硬件环境的变化,对团队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扩充与更新。二是分解目标,落实任务。团队负责人需要根据自己丰富的教学与改革经验,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并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从而有效分解团队目标。三是充分了解团队成员的特点,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始终保持团队的活力与吸引力。例如,“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网络学堂”的应用,一方面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网站的维护和更新需要教师的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有利于团队成员的协作,对于学识渊博但不善于课堂教学的教师而言,这是更加适合的教学辅助工作。四是开放的团队建设思路,团队要具有不断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思维,力求每一位成员具有开放的思维,保证团队的开放性。

《关于高校教学团队执教能力提升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关于高校教学团队执教能力提升的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