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军训心得体会 > 内容

加强广西师范院校资助体系中德育功能的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5 06:12:50     阅读:


  摘 要:研究显示高校贫困资助体系建设中对学生的资助过于物质而忽略精神资助。为改进和加强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要强化高校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运用文献法,针对当前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的不足,从资助工作理念及模式、贫困大学生素质建设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加强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对策如下:厘清资助观念,凸显育人思想;优化资助工作模式,强化高校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加强贫困大学生素质建设,实现从物质与精神上脱贫。
  关键词:师范院校;资助体系;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225-02
  引言
  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点。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07年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后,国家投入助学的经费达到500亿元,其中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以及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每年约有400万大学生获得资助。这在经济层面上极大缓解了高校贫困生上学难的状况。然而,这些经济投入是否达到了“助学育人”效果?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德育功能(赵贵臣,2011)。近期研究显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实行过程中,其工作效果与目标预期还有差距,对贫困学生过于经济资助而忽略精神资助,导致诚信缺失,自卑情绪障碍、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等问题的发生(王瑞荣,2007)。这使得资助政策难以达到“助学育人”的终极目标。因此,要提高高校资助体系的实行效果,需进一步强化其德育功能,探寻相应对策。
  一、当前广西师范院校资助体系中德育困境的原因
  当前的高校资助工作普遍存在资助与德育相脱离的现状,在资助中忽视德育因素,在德育中不注重资助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
  (一)资助观念功利化
  资助观念引导资助行为。对高校资助工作的理解停留在物质资助的层面上,导致的结果就是对学生的资助联系只是金钱与物质上的交换。实践之中,学校工作人员只是关注资助资金是否安全发放到被资助者手中,学生顺利拿到资助资金,这便完成所有学生资助活动。在资助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资金的流转,没有看到资助精神的传承。这意味着,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过于强调物质资助,忽视资助过程的思想教育与德育教育,表现出极端的功利化思想。功利化的资助观念衍生物质化的资助工作,没有精神扶持、心理教育,资助工作变得单一化、程式化,资助活动庸俗化,学生表现低俗化,这大大削弱高校资助工作的效果。
  (二)资助工作模式程序化
  当前,很多高校的资助工作模式是,通过学生民主评议,再由班主任审核,最后由辅导员集中确定贫困生。该模式下,他们是否以人文关怀地进行资助行为,决定了资助活动的德育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竟然有个别学生与老师公然交易:“你帮助我评得奖学金,我给你两千元”,另外在民主评议中,人缘好的学生显然优于人缘差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困难学生也难以慷慨,用金钱收买同学拥护。而且,在广西师范院校中,生源大部分是来自偏远山村,女生居多,女生的性格更显自卑与寡言。此类原因,给贫困认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资助工作人员若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与引导,则使得资助政策走偏,违背了资助的意义。若不能对资助工作过程加以监控,规范资助工作模式,则难以保障资助工作的公正与公平。因此,资助工作需要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深入贫困生群体,真切了解学生的感受与需求,做好思想教育引导,真正发挥德育功能。
  (三)受资助者的利益化
  市场经济背景下认可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样的,该理念也体现在高校贫困学生身上。有的学生,在追求物质资助的强烈驱动下,编造自己家庭经济状况,伪造经济困难证明材料,甚至贿赂辅导员,拉拢同学投票,争取资助资金。拿到资助资金后,回请同学吃饭。而真正困难的学生由于没争取到资助就消极应对,甚至抵触同学老师,他们在此过程显得只注重自己的物质利益。如此的现象,受自助者的单一利益化,让高校教师惊悚,我们也不禁问,德育工作哪里去了?一味地以资金资助贫困生,真能帮助他们走出贫困吗?这个答案是否定的。高校资助工作只有秉承精神资助,发掘学生的感恩与诚实品质,才能帮助贫困学生励志与自强,真正走出贫困,最终才能凸显资助的育人意义。如何发掘资助活动的育人意义,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综上,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问题研究,探讨现行学生资助体系所面临的困境,从育人的角度解读学生的现实缺失和诉求,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学生资助体系,对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广西师范院校资助体系中德育功能的对策
  面对当今社会利益的多元化,我们要正确对待高校贫困生现象,发挥德育在资助体系中的导向作用。如何加强资助功能中的德育功能,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厘清资助观念,凸显育人思想
  行为是观念的产物。资助效果源于资助观念。科学的资助观念有助于提高资助效果。在当前资助观念中,我们依然停留在“扶贫”层面,对学生的帮扶是偏向物质上。这种观念下,一味以资金扶持,造就的效果是,弱者甘弱,强者不强,强者甘当弱者,弱者理直气壮要求资助,不给资助则生怨,偏离了资助价值取向。同时,也造就了贫困生“等,靠,要”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提出助强扶弱的观念开展活动,帮助强者更强,扶助弱者接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实现扶贫与励志的结合,凸显资助育人的思想。
  高校是执行资助政策的重要环节,高校的资助观念直接影响资助目标和效果(王贤芳,2011)。所以,高校需深刻领会国家资助工作的目的与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做好资助工作,提高资助效果。高校按照助强扶弱的资助观念开展资助工作,让自强者更强,让弱者不弱,自强不息,从而带动全校学生奋发向上的良性局面,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

《加强广西师范院校资助体系中德育功能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加强广西师范院校资助体系中德育功能的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