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内容

人—孩子—学生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7:43     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再次强调学校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者应遵“道”而行,而教育之“道”,就在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在聚焦教育的内涵发展,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时,当务之急是追本溯源,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因为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和结果。笔者认为,正确的学生观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人——孩子——学生。
  
  教育中,“他”首先是“人”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关爱活动。何为“人”?人首先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命的存在。学校教育,人是目的。这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作为教育者,他眼中的学生,必须首先是一个“人”,是一种多重性的生命存在,要对生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感。“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①
  关爱是教育的本原和灵魂。教育者的爱,首先是爱学生这个“人”本身,是一种人格平等的、有责任无差别的、体现师生生命色彩的爱,是不论学生品行优劣、成绩好差、外形俊丑、家境富贫的爱。“人”是爱的唯一目的。只因是个“人”,只因是个学生,就永远在其需要的时候给予关爱,主动为其成长提供尽可能安全和温暖的环境。因为爱这个人,所以尊重他(她)的个性,接纳他(她)的差异,关注他(她)的全面发展。贾馥茗教授在《教育的本质》一书中认为:“从平等说,生而为人,即应‘以人看待’,亦即指别人对一个人的态度,不存‘歧视’而言。”
  我们生命存在的平等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说过:“必须敬重所有即将出现的生命,有如敬重自己,这就是道德的基本原理。维持并珍惜生命是善,而破坏或阻止生命是恶。”在我们的教育中,无论是闻道在前、术业有专攻的教师,还是心智尚未成熟、有待提高的学生,他们首先都是平等的生命存在,是享有相同的生存、发展、满足需要等权利的平等个体。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卑微的接受者,他们之间并不存在人性的尊卑之分。教育所要培养的首先是“人”,是全面发展的顶天立地的人;然后是“才”,是社会发展建设所需要的栋梁之材。教育的真谛,就是完善人性,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倡导人性、弘扬人性的教育过程,首先要充分尊重人的存在,即尊重生命的平等。然而,当再次审视教育走过的历程时,我们会发现教育有时却充当着压抑甚至摧残人性的角色,人性的丰富性在功利主义教育中逐渐迷失。我们的现实教育存在着很多“目中无人”的现象:学校教育往往被窄化成技术的演练场、数据的比拼赛;总是以势利的眼光和功利的手法来挖掘学生身上可以用来“争光”的潜力;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形成,重分数成绩、轻精神成长,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本真追求。许多教师甚至将培养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当作自己辛勤工作的唯一目标,将此视为最重要的责任、最高尚的道德。以利言德乃无道之德,这种忽视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精神生活眷注的教育,使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使教育被异化为训练,实际上是对人性的分离,更是对教育的曲解。如果教育无视,甚至牺牲了人性这一根基而试图实现外在于人的目的,那么教育就偏离了其初始的轨道,越行越远,最终与教育的本真南辕北辙,教育也就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社会也将无法获得真正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曾发出质问: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立为目标,使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了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了未来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这还是教育吗?
  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所以,对教育而言,教育实现人性提升的前提就是对生命给予平等的敬畏与尊重。教育必然要遵循生命的轨迹,创设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和保全生命的成长,或引导生命的创造性冲动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在教育中对生命保持一份敬畏与尊重,因为敬畏生命乃是本真教育的伦理底线。
  
  教育中,“他”只是个孩子
  在教育中,他首先是“人”,而且他还只是个孩子。要把孩子当作孩子看,而不是看作“未长大的成人”。当下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指导下的教育往往会对生长的自身价值视而不见,提出各种无视孩子当下的教育目的,“教育为未来作准备”是至今仍风靡教育界的一种观念。这种“为了孩子的明天的教育”,其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了儿童期及其成长过程的内在价值。
  当教育的目标沦为使儿童为未来成人生活作好准备时,学校就总是将儿童视为一个“未来的存在”,是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总是将大人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儿童。就如我们使用的很多教科书,总是充斥着成人的视角,依据成人的标准进行内容的筛选。其实,实践早已证明:一套不符合学生心理、激不起学生学习意愿的教科书,即使其思想性再高、科学性再强、启发性再大,它的教学效果最终也只能差强人意。
  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生长的价值的教育,就是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帮助学生提升应该形成的品德,完善应该健全的人格,丰富应该学会的知识,提高应该掌握的技能,强健应该发展的体魄,品味应该享受的快乐。而不要通过“克扣”这些品德、人格、技能、体魄、快乐上的“生长”来换取知识上的生长。而且,这种教育的责任是平等地施加于每一个受教育者身上,没有厚此薄彼之分。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教育要顺应自然,他在《爱弥儿》一书的开卷中即写道:“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教育。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先生对这一论点做了进一步阐发,提出“教育即生长”的命题,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儿童的生长,一切从儿童的需要出发。“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杜威这一“教育无目的说”实指教育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把儿童当成控制的对象和灌输的容器。我们也无法想象,从小在“控制”和“灌输”中长大的孩子,还能有什么创新的冲动和想象力。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儿童是思想家,是历史之子,是“成人之父”。“儿童精神世界中表现的野蛮、荒唐,被成人视为毒药、臭粪的,对于儿童的成长却可能是养料和除虫剂。”“对成人可能无意思者,未必对儿童无意思。儿童觉得有趣,觉得满足了他幻想的需要,此可谓大有意思,有大意思,对于儿童必然具有丰富的教育性,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② 杜威就曾批评“旧教育”把儿童生活的琐碎、狭隘和粗糙,儿童的利己主义、自我中心,儿童经验的混乱、模糊和不稳定看成是急于要摆脱和消除掉的东西,而把一种客观宇宙的真理、法则和秩序一下子提供给儿童。他认为这是“在未成熟的儿童和成熟的成年人之间作了极不合理的比较,把前者看作是尽快和尽可能要送走的东西。”

《人—孩子—学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人—孩子—学生.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