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内容

论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学制构建的类型与路径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6 06:06:28     阅读:


  摘 要: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在清末民初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既没有选择欧洲双轨学制类型,也没有移植美国单轨学制类型,而是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和开明大臣主持下,构建了一种“中间制”学制体系。即基础教育选择强调德行修养、人格养成的单轨制,高等专业教育力主学术一体、中体西用的双轨制。单轨制强调树德与做人,双轨制偏重功利与实用。中间制学制体系的形成有三个节点:一是壬寅癸卯学制从单轨到三轨的聚变,二是壬子癸丑学制对普通教育“文实”分科、体用合一的争论,三是壬戌学制引进吸收西方教育经验后的模仿、改良与本土化。中国学制形成的路径既不是自下而上顺序的普及推动,也不是自上而下顺序的引领示范,而是先建立高等专业学校搭建起高等教育框架,而后关注小学校(堂)设立以推行平民教育,跳过了中等教育阶段。
  关键词:教育制度;单轨制;双轨制;三轨制;中间制;“文实”分科
  作者简介:王川(1957-),男,四川成都人,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教育史。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现代职教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编号:JK009),主持人:许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4-0074-10
  中国现代学制肇始于洋务学堂的兴办。从京师同文馆(1862)的创办到维新教育改革,至宣统元年(1909)的40多年时间里,清政府兴办了各类专业学校680余所。在这些不同于普通教育学堂的各级各类专业学校中,主要分为外语学堂、武备学堂、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其中类似于今天职业技术教育的实业学堂有256所(处)、教员2734人、学生16823人。按管理体制计,有京师督学局所属实业学堂2所、学生174人,各地方所属农业、工业、商业(包括高等、中等、初等)学堂187所、学生12611人;实业预科及其他学堂67所,学生4038人[1]。如果说广义的职业教育包括专业教育和专门学校的话,那中国现代学制体系中的职业类学校是早于普通中小学校出现的。
  一、教育制度选择的类型
  在教育体制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政治体制与经济制度,民族文化传统和人口数量结构等,最主要标志是该国的学校教育制度。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國家在构建现代学制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和“单轨制”两种截然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体系,二战以后又形成了融合这两种学制的“中间制”。
  双轨制(double-track system)是指一个国家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设有两套独立的学校体系,一套是以培养国家官吏、思想领袖、科学家等国家管理人员、学术人才为目标,注重形而上的学术训练为教学特点的“精英”教育体系;另一套是以培养实用型、操作型、技能型熟练劳动者为目标,注重形而下的技术技能训练为教学特点的“大众”教育体系。双轨制学校教育体系的生长路径一般是先有较高层级的学校机构出现,如古希腊的“阿卡德米”(Academy)、“吕克昂”及中世纪的大学,近代欧洲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美洲大陆的哈佛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学院,后有较低层次的学校,如美国的“赠地学院”,欧洲的“多科技术学院”,以及更低层次的“工艺技术学院”(德国)、“综合技术学校”(法国)和“工人讲习所”(英国)等。双轨制体系的特点是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水平高效质优,具有明显的等级性,两套体系互不沟通。代表性国家有中世纪以来社会等级森严的英国、德国和法国的学校体系。
  单轨制(single-track system)是指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上下沟通衔接,只有一套学校教育体系。其特点是公平、开放,但某种程度上也存在效率低下、发展失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代表性国家是19世纪后半叶开始形成的美国学制。相对旧大陆国家而言,美国是一个新兴移民国家,几乎没有贵族市民等社会等级的壁垒,也没有充分发育欧洲国家的旧教育体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平等、分权等精神渗透到教育体制的构建中。加之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迫切需要人口稀少、教育资源短缺、劳动力缺乏训练的美国建立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学校教育体系,单轨制学校教育体系就应运而生了。
  “中间制”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单轨制(因时代和国家地区不同,年限从6年至10年不等),中等或中等后教育阶段实施双轨制。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建立就一直是在中间制的道路上前行,只不过某一个阶段偏向于单轨制一点,某一个阶段偏向于双轨制一点,概因为中间制有两个特点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教育认知。一是“学术一体,体用合一”。中国办学者历来认为学校教育中传授什么知识不重要,只要对统治者有利、对学习者“有用”就行;推而广之,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有什么区别不重要,只要学生毕业的“前途”光明就可以。二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引进的新式学校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但传统教育注重“德行”修养和“人格”养成的指导思想不变,学校“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正合三代学校选举德行道艺四者并重之意”,张百熙等在《奏定学务纲要》中说:“外国学堂于智育体育外,尤重德育,中外固无二理也。”[2]1769“体”“用”之间的张力使中国教育制度很难建立并行不悖的“双轨制”学校体系,但也无法产生可以包容“学术”与“职业”训练的“单轨制”,只能融合二者之长形成“中间制”。
  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学制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民族国家的独立和教育公平化、民主化、普及化成为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观,义务教育制度被视为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文化建设的基石。而该制度的公平性、独立性和年限长短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于是许多实施双轨制学校教育制度的国家将6-9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并轨,即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及学程(课程)统一设置,到了中等或中等后教育阶段才开始分成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不同路径指向。换言之,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单轨,中等或中等后教育阶段施行双轨,类似于字母“Y”型的学校体系,只不过Y字母下半段的一竖,有些国家短一些,有些国家长一些,即有些国家的分流开始得早一些,有些国家的分流开始得晚一些。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9年左右)实行单轨制,往后则是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开发展的双轨制。

《论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学制构建的类型与路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学制构建的类型与路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