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内容

家庭教育缺失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6 06:15:25     阅读:


  摘 要:大地孕育生命,土质决定植物的属性,制约甚至决定着植物的长势。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童如幼苗,父母是园丁,家庭则是培养孩子个性特征的土壤。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品德、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必须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其中,家庭教育是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本文就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入手,充分阐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家庭教育,个性特征,心理品质,人格
  父母的角色是有色彩的,父亲是力量型的,教授青少年坚强、勇敢、担当;母亲是温柔型的,培养青少年形成温柔、善良、隐忍。家庭教育没有固定形式,一般都是通过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完成的。一般而言,双亲都在的家庭,家庭角色健全,更容易培养出健康人格、良好个性的孩子。反之,如果家庭教育缺失,很容易造成青少年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
  家庭教育缺失的人群一般有两种:单亲家庭、留守家庭。成长于单亲家庭和留守家庭的青少年未必缺少关爱,很多甚至是被百般溺爱的。单亲的父母为弥补对孩子的心理愧欠,总想凭一己之力给予孩子双份爱,但是,单的还是单,欠缺的角色是很难被填补的。留守儿童的心绪也是时刻牵动远在他乡为一家生计奔波的双亲,负责在家照顾孩子的长辈为了让在外的年轻父母放心、安心,对留守的孩子往往是有求必应,百般呵护甚至溺爱的,但是,少了就是少了,亲子教育不是有求必应就可以代替的。
  为了更好研究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个性特征的影响,2017年11月16-17日,笔者面向漳州市乡村中学投放“中学生现状”调查问卷500份,成功收回493份,有效问卷451。其中,单亲或父母在外的问卷271份,有效问卷262份,经过对这262份目标问卷数据的整理、分析、探讨,初步形成以下理论研究成果。
  1 家庭教育缺失对青少年个性特征形成的影响
  1.1 家庭教育缺失的青少年对感情依赖比较严重。家庭教育缺失的青少年在乎朋友远胜父母师长,他们尊重朋友,渴望得到朋友的肯定,珍惜朋友间的情谊。从调查中看到:遭遇挫折时只有13%的青少年选择独自面对,而有87%的会依赖朋友,听取朋友的意见。而面对朋友的背叛,选择报复的只有11%,21%的同学是难受更深,68%的同学要理由;即使被朋友伤害了,依然有21%的同学为了维护之间的友情而选择装作不知道;最容易忘记对父母的承诺33%,最容易忘记对老师的承诺的30%,会忘记对朋友的承诺的只有13%的。
  1.2 家庭教育缺失的青少年对信任的看法可见其独立意识增强,思想开始趋于成熟。他们朴实不虚荣,是自卑又骄傲的。他们迫切希望被成人承认和重视,这点从对父母和老师的态度中可以比较明显体现。当与父母意见不符时,72%的同学选择心平气和争取沟通;对老师区别对待学生的,有反感老师的,有羡慕同学的,有质疑原因的,只有26%的同学是无所谓的。后来对这26%的同学深入调查,才知道这些同学之所以无所谓是他们习惯了被忽视。但在这看似坚强的自尊外壳下,却是自卑而敏感的内心,他们害怕被人尤其是朋友看低,即使被孤立也要强打精神装作无所谓的样子。
  1.3 情绪情感体验更加强烈的,并且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兼具热情、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善于理解和宽容。从调查中可见,比如问卷所示的放假在家游戏玩得正火热时被父母打断的话,对父母不满,反应激烈地争执甚至一走了之的青少年占了30%,对于他们的生活而言网游看似是更重要的,但是对于成长路上记忆最深刻的事的调查中,选择是与家人一起的时光的青少年占了51%,没有任何一个孩子选择是游戏冲关成功的一刻。对于父母的合理干预或者约束他们是强烈不满和反抗的,但是他们又非常依赖父母的牵挂,他们的心也因为这份牵挂而柔软,所以面对父母的再三叮嘱尽管会不耐烦,但是仍感动着,只有2%的选择立马走人。虽然坚持朋友间一定要坦诚真实想法的只有26%,21%的青少年认为如果会引起麻烦就不要坦诚真实想法;但是朋友对于不同看法和意见,努力理解并分析其意见是否合理的却有75%。
  2 家庭教育缺失对青少年智力人格形成的影响
  2.1 家庭教育缺失的青少年自我评价比起同龄人更不稳定,容易走极端,对自我的评价在消极和积极之间迅速转化;自我评价还不独立,容易受周围环境和群体的影响,标准的一致性较低。调查中发现,对于想法被误解选择自己解释不借助他人的占58%,但是非常清楚自己优缺点的只有15%,对做过的事情的评价因结果的影响来定性的有45%,就是最益于个体健康的体育锻炼也有22%因为没伴而放弃。按照唯物辩证法精神,一切都是相对的,事物都具两面性,优点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是缺点,但这些孩子对优缺点的定义是绝对的,所以往往会因为一件事或他人的评价而失了标准,就模糊了自我评价,所以47%的青少年对自我是知道一些,还有10%的表示不清楚。
  2.2 青少年因阅历和年龄关系,逻辑智力欠佳,看问题容易表面化、片面化和情绪化,理性程度不足,容易“感情用事,义气用事”,家庭教育缺失的青少年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面对同学间的纷争,17%的选择帮跟自己要好的那个,更有24%选择火上浇油拍视频;面对互联网上陌生人的聊天邀请只有36%表示不会接受邀请,38%的会因为心情而考虑;面对职业选择,考虑更多的个人喜好的占32%,有6%的考虑的居然是轻不轻松,只有14%的考虑前景和升职空间。
  2.3 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早造就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和兴趣爱好广泛,外向好动,信息时代下家庭教育缺失的青少年更热衷于网游,对学习的专注则更少。在调查中,20%自认社交能力很好,52%自认不错,只有8%的不喜欢交际,认为没意思;在喧杂环境中,18%的可以排除干扰,专心学习,47%有时可以。35%完全没办法专心;而对于手机带来的干扰,27%的表示没有因为上网而忘记或根本不想做作业的经历,而33%认为因上网而忘记学业是正常的,40%的会偶尔忘记;因游戏而荒废了学业,只有25%的同学表示会下定决心不再玩,34%的同学心情很好,会继续玩游戏;41%的同学心里懊悔,可还是不敌网游的诱惑。
  2.4 语言形式智力欠佳,缺乏全局观,自我规划能力不强,处事手段应变技巧不足。阅读可以促人成长,使人美好,让人敏而好学,动而巧思,本应多看多思多观察的中职生却越来越远离阅读,22%的明确表示不喜欢阅读,27%的同学只看娱乐期刊,喜欢名人传记类的只有寥寥18%;远离阅读,导致青少年身上戾气过重无法疏解,遇事不冷静,欠缺处事技巧,容易使事态恶化。调查中,遭遇恐吓,65%的会告知老师,15%的同学选择打一架,20%的同学选择让朋友参与矛盾;受到伤害时25%选择当场激烈反击,40%选择当场理论,22%的同学则会遇事无法处理好而事后生闷气心情无法平复,13%的同学事后还会找人帮忙参与矛盾;和朋友有矛盾时选择转移话题的只有14%。对于未来则没有有效的规划,所谓的有效规划是需要在全面了解自己,客观评价自我,合理分析自身条件,评估资源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孩子只有19%对于未来规划有详细具体的实施计划,22%的同学甚至不足怎么计划,11%连计划都没有。
  通过以上研究可见,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和无可取代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培养“五讲四美”青少年的核心环节,家庭教育如果缺失,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利影响必是深刻、深远和广泛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国家在计划生育政策上应该广泛开展对未孕夫妻的家庭教育课程的培训,学校应该加大“家长学校”建设力度,让家庭承担起教育责任,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前沿阵地,真正发挥它的桥梁纽带作用和优势。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心中的理想德育【J】.河南教育,2001,(9)
  [2]高志軍.浅议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21)
  [3]王国玲.浅析情感德育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3)
  作者简介
  陈赛瑛,漳州财贸学校,讲师。

《家庭教育缺失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家庭教育缺失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