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内容

德育生活化强调成长教育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1 06:07:01     阅读:


  摘要:小学德育体系中生活与成长教育的实施要走近自然,开展德育;走进社区,开展德育;走入内心,开展德育;推行良好心态的工程建设;推行成长记录教育模式;发挥课程作用输送成长价值,实行德育生活化,增强德育的实效作用。本文从生活化教育理论和成长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小学德育体系中生活与成长教育的实施要实现生活化教育与成长教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成长;理论;措施
  德育是期待,德育是塑造心灵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在小学德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事事是德育,处处有德育,时时皆德育,让德育随时存在于生活的细节中。本文从生活化教育理论和成长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小学德育体系中生活与成长教育的实施要实现生活化教育与成长教育。
  一、 小学德育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 生活化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理论在小学教育上的影响依然广泛存在.由于它贴近生活,在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生活化教育思想被广泛借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应当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将生活化教育理论应用到小学德育体系之中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也符合德育需要践行的基本原则方针。
  (二) 成长教育理论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儿童的基本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党委政府高度也高度重视青少年各项工作的开展。成长教育理论的提出就是要关注中国少年儿童的成长,从早期进行干预,保证少年儿童的成长能够接受平等教育,形成民主教育。成长教育理论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陶行知提出的强调“以人为本”“平等教育”;强调要“关注儿童的成长”。在这一理论的支持下,中国小学德育工作也必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德育过程中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对话,在学生的心田里打下自信成功的底子,这才是德育教育的真谛。通过以上对小学德育体系构建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要依靠“生活化教育”和“成长教育模式”来得以实现,下面就针对小学德育体系中生活与成长教育的实施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二、 小学德育体系中生活与成长教育的实施
  (一) 推行生活化德育活动
  1. 走近自然,开展德育
  德育贴近生活就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自然,感受真实的德育内容。自然教育包括爱国爱家乡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美育内容体系、劳动教育内容等。这些都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之中开展德育活动。例如:春游活动的组织下让学生感受祖国家乡的美,在春游之前让学生了解当地的自然气候,所处的地理位置,对这种优秀的地理环境产生敬佩,感叹身边的美是得来不易的。然后,在春游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环境的美,回来后形成爱家乡的作文,并适当升华到爱祖国的层面。又如:组织学生“观光农家园”,让学生感受到农村生活,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也通过小组活动来感受劳动的快乐,在真实的劳动中形成爱生活、尊敬别人劳动的良好行为与思想。总之,结合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结合校内外的一些实践活动,开展德育工作,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机遇。
  2. 走进社区,开展德育
  社区活动是生活化德育的基础,让学生走入社区形成关爱、关系、互助的良好道德品质至关重要。例如:教师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与社区人员一起来关心残疾人、空巢老人。在关怀老人的活动中,小学生获得了赞赏,就能够明白了关心帮助别人是充满乐趣的,同时在关怀老人的时候也自然会体会到家里面的长辈也是应该得到尊敬的,形成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整合。回到学校接着向学生灌输“知行合一”的理论,表达对自然社会和谐的关爱。并传递传统文化思想,传递文质统一的培养君子的过程,具体展开“好学”和“躬行”的相应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又如: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年级内的留守儿童和其他关爱志愿者一起去参观浏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学生们一边欣赏美景和城市新貌,一边娱乐互动,背古诗、唱歌舞蹈,帮扶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人文素质。这样的活动下,学生能够积极感知到同学之间互相关注,友爱相处的乐趣。同时在课堂上渗透孔子对于“君子”的相关观点,感受“朋友”的相处之道。
  3. 走入内心,开展德育
  外部刺激内化的关键是刺激的发出者要揭示主体认知结构内部观念之间的矛盾,并使其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矛盾一方发展成为优势等级观念。这一原理的实质正如费期汀格所说,改变人们观念的方法只是现象,实质上是共化了人们已有的认同点。内化理论应用于德育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品德的形成,认识只是一个基础,更多的东西靠自我感悟的基础上内化,信念的东西不同于其他,自己选择的自己才会尊重。走入学生的内心开展德育是生活化德育的根本。教师要利用一切手段与学生进行互动,争取能够走入学生的内心,具体的方式方法包括:第一,网络沟通。通过网络来了解学生,具体的了解方式可以包括QQ空间、个性宣言等内容,也可以直接进行对话,因为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对话更为容易。第二,问卷调查。同时德育问卷来了解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设计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第三,侧面了解。通过其他同学的评价来了解学生,形成德育基础调查数据,保证能够对以后的德育活动设计打下基础。这些基本都需要班主任的辅助来完成,德育管理工作人员要做好辅助。总之,德育内化是德育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主体因素发挥作用的最突出表现。德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突显德育教育的主体性。
  (二) 推行成长德育活动
  1. 良好心态的工程建设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是天真和幼稚的,德育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良好的少年儿童心态工程建设,只要学生有积极的态度,他们就能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所有问题。为了实现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教育。首先,要教给学生善于控制自己,避免极端行为,实现适度不满足心态的有效调整;其次,教师要思想开放,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会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态度,不要对学生严厉地讽刺批评。例如,在课堂上讨论“如何控制极端行为”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讨论主题从自身经验谈极端行为的危害。同时,认识到少年的过度行为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应该选择更为成熟的处理方法。另外,德育工作人员要通过班主任来为小学生建立一个又一个的心理档案,纠正心理问题的效果也应随时记录。有了这些明确的记录,德育针对性指导活动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也是成长教育的最好措施。

《德育生活化强调成长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德育生活化强调成长教育.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