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内容

[关于**“一区四园”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姑苏区人才管理中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30 12:04:50     阅读:

关于**“一区四园”人才管理 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也叫人才特区,是我国经济特区的概念及经验向人才要素领域的延伸,是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的实验区。从经济特区到人才特区,体现了对人才工作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人才在生产力要素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为了激发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能量,2008年,**出台了《关于在市经济开发区(园区)开展人才特区试点工作的意见》,以经济开发区为基地,提升人才集聚能力,推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2012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了打造“一区四园”人才特区的目标任务。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建设导向鲜明、政策特殊、机制独特、环境优越的“人才特区”已初具成效。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研讨、发放调查问卷、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分析研究了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实践成效和存在问题,并对加快推进我市“一区四园” 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出工作建议,努力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试点的探索与成效 经过五年的试点实践,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创新人才体制,加速人才聚集,构建人才平台,创优人才环境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一)以改革为突破,创新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形成党政人才发展的高效架构 1.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园区建设初期需要强大的行政推动力和高效的行政执行力。为策应改革试验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三大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意见》,明确园区均为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园区所在镇分别实行“区镇合一”、“以区管镇”、“区镇并行”、“区镇共建”等模式,全部归市直接管理,由常委或副市长任党工委书记,内设机构规格均为副科级,实行扁平化管理,从体制上有效集约了行政资源,为党政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可靠保障。

2.创新人事管理模式。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需要综合考量人员身份、职级资历等要素。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各园区可以通过外引、内培,以及在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范围内调剂等途径选人用人,畅通用人进出口渠道,打破身份限制,形成了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对园区管理岗位,可在编制控制数内,采取竞争上岗等方法,选拔优秀人才,特别是谈判能力强、服务意识强和推进能力强的招商人才进入各级管理岗位。对急需的领导人才,面向全省公开招聘引进,或按照规定程序破格选拔任用。非事业单位人员,提拔任园区领导岗位职务的,享受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待遇。五年来,全市范围内已有120多名具有招商引资、规划建设、财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调到园区工作,共为园区选聘专业型领导干部21名。同时,通过园区锻炼,极大提升了党政干部的能力水平,有近60名优秀党政干部被选调到上级机关或充实到了市级机关部门和乡镇领导岗位。

3.创新分配模式。对园区工作人员实行高起点定位全年目标,科学合理设定阶段目标,采取分段竞赛、分段点评、分段考核等方式进行硬性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报酬奖金直接挂钩,形成了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待遇”的特点和特色。

(二)以引才为重点,立足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项目需求,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 1. 引才政策系列化。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园区也是人才发展的试验田。近年来,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市海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实施意见》、《关于人才强企“五大工程”的实施办法》、《**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关于鼓励各类人才入住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创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的政策,提出了创新创业人才和海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总体目标,设立了2000万元的“双创”人才引进和400万元的海外留学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化工、机电(船舶)、医药等支柱产业紧缺的研发人才,至目前,全市企业高层次人才6500多名,有4600多名在园区,占比达71%。每年我市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近400名,有80%落户园区。对“双创”人才的申报、项目资助、优秀人才补贴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并且在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税收奖励、项目申报、表彰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更为优惠的政策,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区域优势。特别是为解除企业优秀人才的后顾之忧,2010年,我市独家出台了《企业优秀人才实行人事代理参加事业养老保险的暂行办法》,为企业贡献突出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开发人才办理事业养老保险。至目前,已有19人被确定为参加事业保险的对象。

2.引才工程品牌化。建立了以政府、部门和经济开发区(园区)为主体的重点骨干企业联系点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了解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主动帮助企业引进生产经营急需的关键性、导向性行业领军人才。围绕“468产业计划”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积极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在杰出人才引进工程上,全市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等专家3名,有2名在园区;
在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上,5年来共推荐42人参加省“双创”计划申报,有9人被确认,共推荐18人上报省“博士集聚计划”申报,有2人被确认,有85%的人才集聚在园区。自2011年,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企五大工程,率先在泰州地区开展了县市级“双创计划”评选,两年共有16个人才项目获得资助,其中园区11人。5年来,各级财政性人才资助资金达6000多万元。

3.引才模式多样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引才用才理念在园区得到实践。一是“挂职分工式”。连续四年,引进省科技镇长团成员挂职加盟,让其参与分工,参与决策,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专业和后方团队资源优势。前三批镇长团为园区达成校企协议合作项目近百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2个,创建合作载体42个,协助申报科技项目300多项、专利264个,协助和指导企业在轨道交通、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精密机械、交通车辆关键零部件、新型复合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柔性指导式”。园区充分发挥企业引才的主动性,做实“百名教授博士挂职**企业活动”。3年来,柔性引进教授博士281名,占泰州市挂职教授博士总数的90%。累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2个,创建合作载体42个,协助申报科技项目300多项、专利264个,其中,柔性挂职企业的教授博士获得省“双创”3个,省博士集聚计划1个,**市“双创”5个,有力助推了园区经济发展。三是“智力辅导式”。积极引进外专高端智力开展技术辅导,五年园区共申报引智项目21项,先后接受德国、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等专家进行为期半个月左右的技术指导。其中,江苏先锋生物基技术研究中心聘请的德国专家实施的“化工新材料有机磷精细化工项目”被列入国家外专高端计划项目。

(三)以使用为根本,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发挥人才使用效益 1.创业平台初具规模。2005年,经济开发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产业基地”。

2008年,市科技创业中心开工建设,现已建成3.5万平方米的孵化标房和科技综合孵化大楼,拥有100多个孵化单元,可为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提供30—300平方米的孵化空间。2010年,创建了泰州县级市中唯一的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目前已有8个项目、6名博士入驻科技孵化大楼。2011年,总投资2.3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和加速器项目——康桥科技创业园,在黄桥高新技术创新园开工建设,该项目包括创业大楼1幢19层,孵化大楼8幢6层,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黄桥高新技术创新园已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创业服务中心。

2.科研平台加速建设。园区每年选择1-2家重点骨干企业,按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申报条件进行培育,依靠高等院校,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吸引和鼓励国内外大公司、高校、科研院所来经济开发区(园区)创办、联办研发机构,促进创新产品的生产、流动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38个,有36个分布在“一区四园”;
建成企业“三站三中心”72个,其中院士工作站7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8个,园区分别有4个,5个,为提升园区和全市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3. 服务平台全面配套。一是针对园区人才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工科类人才紧缺的现状,在“一区四园”建立学校毕业生就业与实习基地22个,通过实习将人才双选工作前移,并且利用实习基地这一载体,密切与高校联系,加强交流合作。二是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园区人才库。分类收集整理企业各类现有人才以及人才需求信息,建立了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企业柔性引进人才等4个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信息对称,需求对接,引导各类人才到园区发挥聪明才智。三是完善人事代理制度,形成全方位人才代理保障体系。市相关部门主动与进园企业对接,开展各项代理服务,在人才派遣、户籍管理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解除用人单位及各类流动人才的后顾之忧。四是创设活动平台,连续五年成功举办“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洽谈活动,组织“企业院校行”等活动帮助企业引才,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和人才网站作用,定期为园区所属企业免费发布招聘信,每年举办2-3期专场招聘会,以及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步伐,加速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贯通,为园区新办企业提供人才资源“一条龙”服务。

4. 人才作用有效发挥。目前,全市100家“334”企业中,有66家集聚在“一区四园”。截止2012年,全市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7项,其中园区8项;
共拥有专利4340件,其中园区1422件;
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33.1亿元,占全市高新产值的60.88%,列泰州市第一,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人才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问题与原因 当前,我市在人才特区试点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无论是从体制机制突破,政策创新,引才的规模、层次来看,还是从人才发挥作用的实际效果来看,以及对全市的示范引导作用上均与原先的期望有一定的落差。主要表现在:
1.行政推动力亟待提高。在市级层面上,我市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社局负责人才引进,项目跟进服务由科技、经信等相关部门负责,农业、教育卫生、宣传文化人才工作由条线部门分工负责。而园区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机构牵头抓总人才工作,在政策统筹、创新工程策划、重大人才工程实施、重点人才培养等工作上没有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大量的人才工作是由市级机关部门在直接推进。

2.高层次人才、领军型人才匮乏。目前,我市硕士以上及副高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4.46%,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比例仅有3.35%。全市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本地“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培养,以及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杰青等杰出人才引进与泰州医药高新区,特别是苏南相比,已不值一提,差距甚远。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的短缺,导致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缓慢,自主创新能力后劲不足,已成为制约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

3.人才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人才聚集度及使用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市推出产业转型升级“468计划”,即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高端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
创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虹桥新兴产业园等六大特色园区;
打造减速机制造、船舶制造及设备等八大特色产业集群。但是目前,我市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机电、船舶等传统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人才明显不足,外向型人才、高新技术人才、招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民营人才层次偏低,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集聚不足。专业技术人员中的中高级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而企业,特别是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科技人才数量较少、比例偏低,人才使用的整体效益不高。

4.人才吸纳和承载能力不强,缺乏招引人才的吸引力。从整体上看,我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产业、项目层次不高,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新税制下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1家,仅占全省的6.9‰,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少足够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从平台建设上看,我市还没有国家级的高层次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
一些国际大公司、大集团,在落户**的生产性基地,其研发机构和团队不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自成体系,而我市的传统产业,绝大多数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举步维艰,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知名度不高,缺乏招引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导致我市在人才争夺战中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5.人才回归率较低,人才流失和闲置现象比较严重。我市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每年向高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然而学成后回归情况不太理想。据统计,2006年以来,我市计划内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回归率虽逐年提升,但平均回归率仅为55%,其中重点大学毕业生和高层次毕业生回泰工作的人数更少。同时,本地现有人才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据2008年全市化工企业人才资源状况调查统计,3年内专业技术人才流失600多人,占化工企业人才总量的4%。企业“技工荒”现象也未有根本好转,每年我市职校毕业生仅不足30%留在本市就业。此外,在企事业单位改制中,因精简人员造成一部分人才转岗、失业,导致部分人才闲置。

6. 人才成长环境欠佳,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在人才引进方面,不少单位缺乏整体规划,随意性、功利性现象比较普遍;
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更谈不上为人才规划职业生涯、指明发展方向;
在人才使用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考核、任用和分配上的有效激励;
在人才激励方面,有部分企业刚由家族转型而来,对人才的激励方式单一,很少实行管理、技术、股权等要素分配,不能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在人才社会服务上,我市对市场热门人才和高端人才储备较少,信息量不大,还缺少人脉资源丰富、具有专业眼光的“猎头”人才中介机构。与此同时,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撑服务体系,如项目促进服务、创新指导服务、市场开拓服务方面培育不够,人才项目“一条龙”服务方面的合力还不够强等等。

造成以上问题和不足的原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滞后,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部门和单位,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一是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理解不深不透,有的认为,引才用才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实现形式缺少办法,缺乏抓手;
有的认为,园区的主要精力在于抓规划、抓项目,招商引资才是主要工作,加上人手少,任务重,精力受到限制,没有真正把人才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二是科学的人才观还未完全确立,没有真正将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三是缺乏“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如何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引进、留住、用好人才,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深入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缺乏人才引进的“强磁场”。纵向看,近年来,虽然我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与苏南和苏中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全省“居中”、长三角“居后”的位置。一方面,特定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我市无法与苏南等地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我市在创新创业环境、人才载体、城市规模、基础设施、商业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与苏锡常和扬州、南通等周边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城市功能的不完善,以及人文环境的相对落后,特别是至今仍未建成规模化的人才公寓或服务中心,造成了人才在**工作、生活的诸多不便和不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集聚,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引进。

3.人才开发投入相对不足,人才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我市财政预算内安排的人才开发专项经费虽然有了大幅度提高,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较大,即使与毗邻的如皋等地也有明显落差。特别是园区、乡镇都还没有单独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大项目以及人才载体的投入仍显不足。在人才专项资金使用上,如何发挥政府对用人单位的调控、引导、考核、激励作用,引导用人主体进一步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提升人才工作水平还缺乏有效措施和手段。企业人才开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甚至部分企业连法定的职工教育经费都没有落实。

三、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重在制度改革,首在政策创新。在五年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改革试验区建设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抢抓发展机遇,高标定位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 1. 确立资源意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抢占人才高地,以人才优势推动园区由集聚企业、承载项目向集聚创新要素、发展创新型经济转变,使我市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人口红利”转到主要依靠“人才红利”上来,才能保持发展优势。由此,必须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做到关注人才与关注项目并重,创新拉动与投入拉动并举,真正做到像重视项目建设一样重视人才开发,像招商引资一样招才引智,像服务客商一样服务人才,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优先保证人才投入,优先完善人才环境,努力把**打造成创新活力最强、创业环境最好、服务效能最高、人居条件最佳的人才高地。

2. 抢抓政策机遇。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2012年,我市被确定为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市,明确享有地级市行政管理权限,具有最大限度地接受省委、省政府政策覆盖的优势。同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沿江地区转型发展五年推进计划》战略规划,泰州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加快转型升级示范区。泰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了《泰州市推进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争创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行动纲要》,将加快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进作为十项重点任务进行了明确,并且于今年实施了以医药城为中心,各市区特色园区为辐射区的“一城多园人才特区”建设,这些都为我市建设“人才特区”提供了难得机遇。

3.准确定位标杆。当前,苏中各县市都在纷纷寻找新机,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人才集聚区”,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抢占经济发展、产业革命、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面对百舸争流、竞相突破的发展态势,我市要充分发挥**地处苏中沿江的区位优势,打造“苏中沿江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把“人才特区”建设成为苏中领军人才集聚区、人才综合管理的试验区、人才创新创业的示范区和人才智力转化的先行区。不仅要在人才总量、人才质量上努力确立苏中领跑地位,更要在人才体制、人才政策上率先融入苏南,在专业人才布局和结构、人才科技项目成果转化上与苏南互补联动,错位发展,为园区转型、社会转型、加快“领先苏中、融入苏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推动重点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优化三次产业人才结构。加快现代农业人才开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变,重点开发以银杏产业、生态和高效农业、种养殖业为代表的农业研发科技、农产品加工、水产养殖和农业生物技术等人才。加快先进制造业人才开发,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要求,加大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开发,围绕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着力提升港口物流、金融保险、旅游、文化和房地产等优势行业人才素质,发展壮大信息、科教、中介、社区和公共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人才队伍。

2.壮大支柱产业人才集群。结合沿江开发战略、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战略以及积极打造品牌特色产业片区的总体目标,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规划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努力实现人才总量与经济发展规模、人才结构调整、人才素质与经济增长方式、人才流动与生产要素集聚、人才产出与经济社会活力的协调一致,不断提升人才资源的综合竞争力。对符合支柱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各类人才优先引进、优先培养、优先使用。

3.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加快科技创新型人才开发,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培养和引进生物医药、石油化工、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光电子等方面人才。加快国际化人才开发,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全方位扩大开放的需要,抓紧培养和引进一批精通国际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化人才,重点开发知识产权法律、外贸谈判、国际融资、高级翻译、资本运作等方面人才。

(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快优秀人才集聚 1.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精心打造在全省、全国乃至海外叫得响的引才“品牌”载体,全面实施“人才强企五大工程”, 大力实施海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充分发挥海外华人机构联络处和**市海外人才网站的作用,采取组团赴海外集中招聘、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行、利用重大项目和创新创业载体引才等方式,每年引进2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切实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国际化水平;
积极组织实施省“双创”、创新团队、博士集聚计划,泰州市“双创”人才计划等人才工程,重点实施“**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围绕我市“468产业计划”,每年引进50名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人才团队,其中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省双创等顶尖杰出人才5名;
组织实施“名校优生工程”,每年引进20名“985、211高校”优秀毕业生,大力实施 “学子归巢计划”,每年吸引**籍优秀高校毕业生500名回乡创新创业,形成引领**跨越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链,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

2.完善“人才+项目”引才模式。加大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园区企业在引进新项目的同时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积极引进其成熟的项目。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及项目的资助力度,为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提供100-500万元的启动资金,特别优秀的项目,可突破最高资助额度;
引进人才创办企业,技术成果入股投资的,其非货币出资最高可达注册资本70%;
增资时,技术成果入股投资比例不作限制。为落户项目提供不少于2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场所,并减免3年租金。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市和园区设立专项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在园区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完善股权登记托管、知识产权登记评估、企业信用服务、各类产权交易和融资服务等功能,为引进人才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对引进人才创办企业,经论证评估后,园区创业投资机构最高可给予500万元的风险投资资金;
从投产之日起3年内,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补贴。引进人才创办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形成的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年全免两年减半”的标准奖励给企业用于研发或扩大生产,对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杰出人才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适当延长优惠期限。

3.深化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大力引进国内外智力,组建“国内外专家顾问团”,为我市重大决策论证、重要规划设计及重点项目实施提供智力支撑。实施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交流合作,继续引进科技镇长团挂职**,充分发挥镇长团自身专业和后方团队优势,从中国科学院省内外重点院校聘请中青年人才来我市重点产业园区、重点骨干企业挂职,进一步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企业施行“借脑”战略,以项目为纽带,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互利合作,开展“百名教授博士挂职**企业活动”,为企业进行课题攻关,建设产学研联合体,招引优秀人才。大力实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邀请国外专家为我市工作或提供智力服务。

(四)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能力素质 1.巩固优化职业教育网络。全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整合,加快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在职教中心校等职业学校开设我市发展急需专业,建立职业教育培养计划与本地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有效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直接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专业学科建设,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健全多层次的职业教育网络,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各行业、各类人才中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开展全员教育培训,提高全民知识和技能水平。广泛开展学习型组织特别是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活动,为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逐步构建以学习者个人为主体、用人单位充分支持、政府给予必要资助的终身学习保障机制。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

3.大力开展专业人才培训。根据我市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全面开展“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实施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努力培养一批懂市场、知国际、善管理的战略企业家。实施高技能人才集聚计划,对企业培养或引进技师、高级技师给予适当补助。优先支持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一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培训机构。

(五)强化人才载体建设,搭建人才发展平台 1.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开发、科技投入、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大企业集团建设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同时要努力推荐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打造成功的自主创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实验室”、产品研发“梦工厂”等等,使各类人才有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的事业平台。研究制定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的相关政策,促进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科研水平和市场开拓精神的优秀人才向企业流动,使企业成为集聚优秀人才的主体。

2. 推进研发平台建设。鼓励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设立公共研发服务机构,对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给予100--1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支持;
对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的,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并给予100万-200万元的启动资金补助;
在重点产业领域,对被认定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大力发展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面向海内外招聘院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把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积极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人员。进一步完善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优惠政策,努力为留学人员创造一个进驻容易、创业条件良好、各项服务到位的创业环境。

3.举办特色人才洽谈活动。积极参加省、泰州市举办的有影响性的各类重大活动。不断总结经验,细化工作措施,创新活动内容,广泛宣传,动员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海外(省外)人才招聘团、联谊会等政府公益性大型活动,条件成熟时我市也可单独组团或举办较大规模、重大影响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对特区企业参加招聘活动所需宣传费和摊位费由市财政承担;

(六)健全人才开发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效能 1.完善人才选用机制。落实和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建立适用于不同类别公务员特点的管理方式,为公务员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阶梯。改革公务员任职方式,积极推行公务员职位聘任制,吸引紧缺专业型人才到党政机关工作。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采取公开招聘、竞争择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新型用人方式。打破专业技术资格和职务终身制,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相分离,大力推进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快建立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建立任职资格评价体系,探索和推行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

2.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按照分类管理、以岗定薪的原则,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健全企业薪酬制度,强化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基本工资制度,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年薪制。逐步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行“管理资本”参与分配,对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技术、智力、成果等“知识资本”参与分配。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

3.推进人才服务市场化。加快推进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全面贯通,整合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人才基础信息库,搭建开放共享的人才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网上等各类人才市场,扶持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专业人才市场,有序开放市外人才中介机构开展人才中介服务活动,对特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企业委托知名猎头服务机构招聘高层次人才的,其猎头服务费由市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完善和执行企事业单位之间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为人才跨地区和跨所有制单位流动创造条件。加强人才流动中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健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保证人才流动的开放性和有序性。

(七)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正确处理党管人才与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调动用人单位积极性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市级设立市人才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抓好重要政策统筹,抓好创新工程策划,抓好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抓好重点人才培养;
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设立人才工作站,由党政办(组织科长)统筹抓总,由科技助理承办人才项目,由人社站承办人才服务,构建市、试验区、企业联动的人才工作网络。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作为考核园区“一把手”政绩的重要指标,把高层次人才项目引进与招商引资考核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市和乡镇(街道、园区)按照不低于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的标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制定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按不低于销售额0.6%的标准设立人才发展资金,鼓励社会组织多形式投资人才资源开发。

2.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修订和出台进一步加快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尽快制定人才创业项目投入资助、办公用房租金、人才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完善**市企业优秀人才实行人事代理参加事业养老保险办法,力求出台的政策规定完善配套、切实可行。加强对用人单位用工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确保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项保险制度落实到位,切实维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改善人居条件。采取市、区共建,市建区购(租)、区建企租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公寓和人才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对企业自建人才公寓给予适当政策优惠,对持有《外国人居留许可》、《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以及《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优先购置园区自主开发的人才公寓或合作开发的商品房。市级相关职能部门要为企业高层次优秀人才提供配偶和子女就业、就学及落户等方面的优惠服务,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政策,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为人才排忧解难开辟快速通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科学人才观,大力宣传改革试验区取得的新突破、新进展和新成效,推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尊重人才、人人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

《[关于**“一区四园”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姑苏区人才管理中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关于**“一区四园”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姑苏区人才管理中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