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内容

试析高职高专人生导师制的教育美学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02 06:13:58     阅读:


  摘要:从高等院校导师制教育概述入手,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生源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高专人生导师制教育美学的教育艺术、教学设计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生导师制;教育美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5-0143-03
  
  导师制作为教育制度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最早将导师制教学模式引进我国的是浙江大学的费巩教授。此后研究生和本科生导师制的普及及实践效果表明,在这种“导学”教育模式下,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兴趣爱好,通过教师的个别指导、言传身教和个人魅力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素质、业务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协调的发展,弥补了传统教育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时也为高职高专施行导师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高职高专生源素质现状分析及思考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随着我国职教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竞争愈演愈烈,生源质量越来越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进入学校后带来一些具体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1)学生专业基本功薄弱,面对环境和学习方法的变化无所适从。另外,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接受能力也远远落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2)个性较强,未形成成熟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3)自控能力和抗压能力普遍较差,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和恋爱交友等情感困境无力处理,心理问题突出。(4)就业竞争激烈,对前途忧虑和不知所措,直接导致一部分学生存在厌学情绪,不思进取、得过且过。(5)远离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培养这样的学生,教学难度和辛苦度可以想象。
  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处于不败之地?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如何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特色?如何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好地保证学生就业?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取向更好地引导发挥其特长?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吸收本科院校“导师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2008年构建高职高专人生导师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打造学院自身特色。实践证明,这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它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针,为部分学有所长、学有余力的学生配备导师,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思想引导、生活助导、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有更多的责任感、无私的敬业奉献精神和更完美的艺术教学美学。
  高职高专人生导师制教育美学的具体体现
  高职高专人生导师制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和“怎样做更好”。关键在于“导什么”、“怎么导”、“导成什么样”,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刻意的安排,需要花费导师较多的心血。只有针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学业、就业等方面进行长期的艺术引导、助导、疏导、辅导、指导,才能更唯美地体现高职高专学生的个性塑造,才能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有效途径。
  (一)运用人生导师制教育美学之情感艺术,构建丰富多彩的师生关系
  孔子曰:“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放下姿态与学生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朋友关系,做学生的知心人,需要教师极大限度地发挥爱心,关心了解和帮助学生,使学生感到温暖,让学生觉得亲近,感知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使学生敢说、敢想、敢干、敢争、敢问、敢辩、敢思,引导学生走出迷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找准人生坐标方向和立足点,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学习起来就有了一股动力。当然,建立丰富多彩的师生关系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列举几个案例。
  “采风式”的疏导情境教育美学导师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参观、学习、旅游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到集体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在活动中体现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感受生活之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群体协调在休息之余以讨论或对话的形式进行,在此过程中导师进行思想交流就显得轻而易举,学生接受起来也很自然。既有自己得到他人尊重、欣赏和理解的愉悦,又有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品格培养,既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情。这种“导”“学”结合的教育美学颇有功效,导得很有技巧和艺术,学得也很自然和顺理成章。
  “信息化”的引导情境教育美学QQ、短信、手机、电话、群、飞信等现代通信手段是导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必不可少的纽带,是学生与导师交流的窗口。导师可以很便捷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讨论、研究,充分体现学生对导师的信任,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当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学生从心底里接受导师时,这些途径就会变得非常可靠和方便,对学生进行学业、恋爱、就业、生活、思想、心理、事业和大学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大有用武之地,甚至有很多学生毕业了还在延续与教师的交流。
  “会议式”的指导情境教育美学导师可以组织座谈会、讲座、茶话会、研讨会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增进师生感情。特别是新生入学后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不是很明确,对社会就业需求知之甚少,很难让他们对专业方向及相关课程做出科学、正确的选择。那么,导师可以创造多样的情境来分析专业情况和就业前景,轻松的状态可以消除紧张的心理,创造愉快、生动、新颖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和深化。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带着良好的情绪、充沛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1+1式”的辅导情境教育美学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实行一对一专业辅导机制,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特长、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分析学生的兴趣、特点、社会需求等综合因素,指导学生一专多能,厚基础、宽专业,并对学生长期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为就业做好准备。
  “手拉手式”的助导情境教育美学导师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如聚餐、游戏、洗衣服、社区服务等,无疑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会的帮助不会的,速度快的帮助速度慢的,先进的帮助落后的,强壮的帮助弱小的,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展现他们的智慧、个性和创造能力,对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实践能力较弱的学生是一种鞭策。其乐融融的实践性活动不仅解决了自理能力较差的问题,还增进了同学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呵护之情,这是学生人生道路上非常可贵的一笔财富。
  (二)运用人生导师制教育美学之评价艺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导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言语,要有一系列完整的且运用娴熟的鼓励赞美艺术语言,在具体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同时也极有分寸地赞美、表扬和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上进,促进学生智力和感情的升华。高职高专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非常需要别人的肯定和鼓励,消极评价极可能让学生丧失信心、得过且过。还有一些学生基础较差,缺乏上进心,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对这些学生更要关心爱护。准确合理的评价能把学生已形成的内在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使之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在进行专业辅导的时候,导师应充当学生学好专业的幕后推手,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艺术化的评价,既让他们知道存在的问题,又让他们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导师建立一种合理的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承受能力、专业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设计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对他的肯定和赏识就是对他莫大的鼓励,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可能就成为一种力量。

《试析高职高专人生导师制的教育美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试析高职高专人生导师制的教育美学.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