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内容

论高校辅导员法治思维培养的价值与路径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4 06:13:13     阅读:


  摘 要:时代的发展对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辅导员法治思维是贯彻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校的需要,是维护学生权利和自身权益的需要,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为此,需要从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和考评机制等方面入手,并着力塑造公正思维、权利思维和证据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保障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辅导员; 法治思维; 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18)01-0065-04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和顺利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也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发挥着政策传达与执行、信息收集与反馈的角色。辅导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管理工作的运转和学生大学生活的质量。时代发展对辅导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推行,辅导员法治思维的培养与具备也显得至关重要。
  一、高校辅导员法治思维培养的重要价值
  (一)贯彻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校的需要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大学是青年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也是其人格型塑的关键阶段。在大学生活中体悟法治力量,对于其法治观念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而作为与其生活、学习、就业等直接发生关联的辅导员,能否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各项工作,是学生感受法治氛围良莠的重要窗口。依法治国要求杜绝“法外之地”,高等学校亦是如此。2012年教育部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形成浓厚的学校法治文化氛围,其中既需要加强和改善学生法治教育,也需要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人员,在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促进依法治校方面可谓首当其冲。
  (二)维护学生权利和自身权益的需要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适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申请奖学金、在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科学公正评价等多项权利,辅导员只有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的规定,才能保证所有学生在奖学金评选、实习机会推荐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受到尊重和保护。另外,大学生在学期间难免与社会发生接触,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如兼职、实习、就业等。在此过程中,其权利受到侵犯的可能性很大,如实习或兼职后没有领导原本承诺的工资、交中介费后没有找到工作、签订不公平合约等。[1]此类案件这些年频频见诸报端。辅导员如果树立起法治思维,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就可以通过平时的宣传提醒,尽量避免学生被骗、权利受侵犯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随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化,知法守法的社会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大学生由于思维活跃、对新事物的接触机会多、接受能力强,其权利意识尤其勃发。在班级管理、奖学金评选、实习机会推荐等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结果不能令其滿意,容易产生质疑情绪,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进而选择通过提出意见等方式维护自身“权利”。辅导员只有在工作中“秉公执法”,才能持身守正,避免因工作方式不当受到处分,或者因学生不正确的态度受到伤害,从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3条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不断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其职业化、专业化程度。
  2014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提出,要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等,在具体的中级职业能力标准中即要求辅导员能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学生对日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寻求解决办法。在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方略的时代背景下,依法执教成为教育系统的重要指针之一。不断加强对辅导员开展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并帮助其树立法治思维,是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化水平和专业化素养的要求,也是建设一支高质量辅导员队伍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辅导员法治思维培养的总体路径
  任何工作的开展的目标的达成都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高校辅导员法治思维的树立和培养同样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努力。
  (一)完善法律规范体系
  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同理,培养高校辅导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离不开完善的制度规范。近年来,国家以及各地方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如《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针对辅导员群体,教育部也出台了一些法规和文件,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但总体而言,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高等教育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存在制度缺漏、规范原则等问题;一些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或时间较久、脱离当下实际,或缺乏研究、有违高阶法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辅导员法治思维,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使其不得不守法,同时内心更认法。
  (二)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法治思维说到底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2]尊重法律、运用法律要求辅导员首先必须知晓法律。基于高校自身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学生与社会发生联系的多样性,需要辅导员掌握的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庞杂性,涉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领域,具体法律规范多达数十部。由于法律本身的高度专业性,要辅导员自行掌握这些法律难度很大,况且其还担负着较重的行政工作。为此,引入专业资源,由法学专业人士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成为帮助其知法、懂法的重要渠道。教育部党组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中即明确要求,对辅导员进行法学等多学科知识教育,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具体执行层面,各个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由法学院系教师为本校辅导员队伍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辅之以邀请相关实务人士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实现培训成本最小化和效果最大化。

《论高校辅导员法治思维培养的价值与路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高校辅导员法治思维培养的价值与路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