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内容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30 06:24:19     阅读:


  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幅度增加和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依据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对最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在总结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的趋势。
  
  一、最近十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
  1.权利机会说。大多数学者持这种观点。如杨东平、黎军、陈志忠等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2.利益说。这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公平是指教育利益分配的合理公正。就其本质而言,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中人际间的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与评价。
  3.价值说。这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公平是对高等教育现象的评价或价值判断。如有些学者认为,教育公平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既存利益(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等)分配平等与否及其产生的原因、标准等的价值评判。
  4.除以上几种主要观点外,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一种在“比例平等”的原则下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份额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
  (二)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1.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者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去分析这一问题。从高等教育的起点看,不同地域的学生、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一样,男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从高等教育的过程看,不同阶层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机会不均等;高校连续扩招使得学生面临教育质量的不公平,存在着课程设置中的公平问题和学生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问题;不同专业的学生享用的教育条件不均等,学习同一门课程的学生所享用的教师资源不均等,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受到的教师期待、态度和关注程度不均等。从高等教育的结果看,学业成功机会方面不均等,大学生就业困难及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差异突显了教育结果的不公平。还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还表现为区域高等教育间的不公平。
  2.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从主、客观因素出发,有学者认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制度安排是影响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观因素,我国的基本国情则是影响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客观因素。从教育系统内、外部因素考虑,有学者认为,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外部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政治、文化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家庭状况、文化背景的影响。内部原因是:高等学校空间布局规划设计不合理,入学机会分配不合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高校招生政策不尽合理,管理制度不合理,收费制度不合理,教育腐败,贷款助学制度和奖学金制度、助学金制度得不到落实。还有学者专门对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不公平的原因进行探讨,认为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及资源配置不合理,学科专业发展水平不平衡,教育要求的统一性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师能力水平存在着差别。而高等院校部分专业的盲目增设和扩招、教育结构设置不合理也影响着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实现。
  3.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解决的对策。
  研究者大多认为,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除应稳步推进经济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外,关键还在于制度创新。也就是使教育制度具有可选择性的特征,建立地区间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弱势补偿的政策机制、决策活动中的利益平衡机制、实质内容与操作程序平衡的政策机制,加强对教育腐败与教育特权的监督;使教育公平成为政府制定教育决策的重要理念;加大公共资源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与个人双重分担教育成本制度,建立和完善法律保障制度;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鼓励和提倡高等教育的多种办学形式,改革高校招生录取制度。也有学者认为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就应建立高等教育校内公平机制;调整个体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消费观和正确的人才观;保障大学生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以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公平。
  (三)高等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成本分担、资源配置的研究
  1.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大众化。研究者大都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助于高等教育变得更加公平。但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其公平带来的新问题可能更为突出。他们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有利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但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内在不平等依然影响教育公平。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中要兼顾教育公平,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进高等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之一,解决好大众化进程中的快慢节奏问题、区域平衡问题和多元办学问题。
  2.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成本分担(补偿)。有学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收费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目前的问题不是该不该收费,而是该收多少以及如何收费的问题,因此应本着合理公平的原则认真研究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还有学者指出,实行成本补偿政策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趋势,但成本补偿政策必须与学生资助政策配套实施。此外,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贫困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更有学者提出“主辅结合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模式,认为政府应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分担与补偿者,受教育者个人应分担与补偿高等教育部分成本,但分担、补偿的比例不宜过高,用人单位也应分担和补偿部分高等教育成本。
  3.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资源配置。有学者认为,为使高等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阶段的努力最大化,应实施“层次定额+绩效发展”新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普遍推行“高收费+高资助”的财政政策。
  (四)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研究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有学者指出,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存在的。因此,首先要“兼顾”而不是不顾,其次要根据进程及时调整政策,调整政策不仅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而且是为了寻求更高层次的公平。
  2.公平优先论。有学者认为,无论从实施《教育法》、依法办教育的角度出发,还是基于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的发展都是教育的基本目标,实现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都是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时必须重视的问题。
  3.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兼顾论。这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是一种弱相关的关系,其中任何一方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方的提高或者受到抑制。公平与效率作为衡量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尺度和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各自具有独立的价值,对公平和效率的同等关注是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和基础。
  4.分层认识论。有学者将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在不同的层面上分别对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宏观层面上,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中观层面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微观层面上,“公平优先”是应该的选择,而“效率”是兼顾还是同时达到高效,则有赖于学校的具体改革方法和管理以及教学水平。
  
  二、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最近十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特点
  1.研究主题具有时代性。这一特点体现在自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和高校收费制度、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以来,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受到关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加这些方面。自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论文也大量增加。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