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会议主持词 > 内容

“美育”与“审美音乐教育”之比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1 06:08:20     阅读:


  【摘要】:“美育”与“审美音乐教育”代表两种不同的音乐教育思想。本文选取两种音乐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蔡元培和贝内特·雷默作为探究对象,对其理论的不同内涵进行比较和梳理。
  【关键词】:美育;审美音乐教育;审美
  提到“美育”与“审美音乐教育”,总有人将二者等同,认为“美育”就是“审美音乐教育”。笔者认为,二者不能等同。这两个名词,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音乐教育思想,一种是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美育”教育思想,一种是以贝内特·雷默(以下简称雷默)为代表的“审美音乐教育”的教育思想。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改革家,他是近代中国音乐教育中首创美育的教育家,并首先将美学理论付诸美育实践。雷默是当代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他提出的“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音乐教育哲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内涵比较
  (一)、蔡元培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蔡元培认为,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人类生活的本质需要,审美则是人类通过调节情感从而获得精神愉悦的重要方式,审美是人性的内在追求,审美的作用就在于滿足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在于谋求情感的调和。他将知情意三种精神活动对应智育、德育、美育三种教育活动,通过对三种教育活动的比较,指出美育是在陶冶情感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通过这个过程,人的感情得到净化和陶冶,人格得到提升。
  所谓美育,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的感性教育,情感是美育的基本要素,将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心灵得到升华,并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培养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审美心胸和人生结构,使知、情、意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人格的完整和谐;其价值就在于关怀人生、关注人的生命,从而达到一种审美化的人生境界。
  在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主要手段,美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教育。美育的实施以艺术教育为主要的手段,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民众“美的创造”、“美的坚实”的有关知识,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和推动美育的发展。美育不仅是多元的、综合性的教育,还是社会性的教育,通过音乐美育,可以陶冶社会大众的审美意识,教化社会民众的思想,促进民众道德情操的提高,从而使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得到提高。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实现国民道德教育的完成,还能够促进整个国家智育的飞跃。蔡元培还提出“知识之外兼养感情”、“治科学以外兼治音乐”,正是由于音乐教育在智育、德育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蔡元培才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
  (二)、雷默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雷默音乐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内核就是“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雷默认为,艺术是实现自我认识的人性化价值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艺术的主要作用是使人的感觉从主观变的客观。艺术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达到包含在事物的艺术品质中的感觉体验,所以可以把艺术教育看作感觉教育。音乐教育跟艺术教育的主要作用一样,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那么,音乐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提高其生活的质量。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在于它的审美本质和价值,所以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
  雷默认为艺术教育以及所有与艺术相关的教学中,都应该谋求审美意义,艺术教育应该看作为审美教育。音乐教育要想成为审美教育,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音乐的审美品质上,音乐的非审美性本质与价值不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占据核心位置。
  有关审美体验的内容也是雷默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情感在审美体验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伴随着审美体验的产生而产生,而且还是检验审美体验的标准,另外还是审美体验的最终结果。所以,“审美教育的核心就是情感教育,也就是追求审美体验的教育”。[1]雷默还指出,音乐教育要想成为审美教育,教师使用的作品必须能够让学生做出审美观察和审美反应。其次,教学安排必须以审美体验为中心展开,音乐教育应当由音乐审美体验组成。
  二、蔡元培“美育”思想与雷默“审美音乐教育”思想之间的异同
  从思想来源来看,两种教育思想深受西方哲学家的影响,两种教育思想讨论的问题都与美学相关。蔡元培提出的“纯粹的美育”与雷默音乐思想中强调音乐教育应该重视音乐的审美品质,不应该将注意力放在音乐的非审美本质上,两者之间有着相似之处。二者都强调音乐教育的“非功利性”,把注意力放在了音乐的本质上,音乐中不属于音乐本质的部分例如宗教的,政治的部分都是不被提倡的。在教学过程方面,两种教育思想都重视教学过程,蔡元培认为美育在陶冶情操中产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通过这个过程,人的感情得到净化、人格得到提升。而雷默也提出“教学安排必须以审美体验为中心展开”。
  蔡元培和雷默都提出了音乐教育社会性的教育。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社会性”是贯穿始终的,美育是改造社会的工具,通过美育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美育对人格进行塑造,激励人们追求幸福,鼓励大众奋发向上,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雷默则是认为,艺术作品是人与人之间可以进行完整的,不受阻碍分享的唯一媒介。这种分享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化的,它让人们通过切实的体验来了解人的共同感知条件。教育要想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通过艺术教育要比通过其他途径更有效,人文艺术的社会功能,远远要比一种简单的团体活动深刻的多,。
  美育是蔡元培一生的追求,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为他一直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理论做一本专著,他的美育思想蕴含在他的美育活动中。而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理论则有专门的著作,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对其“审美音乐教育”的思想做了详细的解释,也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美育”思想中,“育”这个字是被强调的。蔡元培反复强调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也就是就是“育人”。通过音乐教育,对人的情感进行陶冶,从而激发出人的内在潜能,激发出美好的人性。所以,“美育”强调的是内在,是对人本身具有的美好品质的激发,把对人“培育”看作教育的主体,激发人本身所具有的能力。而“审美音乐教育”中,强调的则是“审”,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雷默详细的说明了艺术与感觉的关系、艺术的价值,对艺术创作的过程也做了详细的说明,这都是围绕音乐本身的价值展开的。“审美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发现艺术中的美,通过审美体验挖掘音乐所存在的价值。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影响人们得到审美体验的能力,把艺术的价值看作了教育的主体,通过对审美体验能力的提高,尽可能多的挖掘艺术的价值。这也是两种教育思想本质的不同。
  结语:通过对蔡元培“美育”思想和雷默“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的各种比较,发现两种教育思想中既有相通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比较的目的在于,在以后的音乐教育实践中,能更好的运用两种教育思想,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做出具体而又切实的贡献。
  注释:
  [1]谭江梅. “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参考文献:
  [1]贝雷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谭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审美与实践之维”[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4]修海林.蔡元培的音乐美学理论与实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11

《“美育”与“审美音乐教育”之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美育”与“审美音乐教育”之比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