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会议主持词 > 内容

浅析《小学》教育史意义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6 06:07:17     阅读:


  摘    要: 《小学》是由朱子(1130~1200)的亲友及弟子刘清之(1134~1190)编纂的,因在全朝鲜时代被用作教育教材而逐渐普及——它不仅是乡校的必修科目,而且是生员科、进士科与武科考试的必修科目。在现代教育由强调立身成名的应试教育发展转为强调道德教育的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把《小学》的教育内容以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方式重新解释运用是很有必要的。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教育目的与过去我们先祖所期待的即“小学”的目的不同,如果说现代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兼备的“全人”的话,那么“小学”的教育主要关注的是道德层面,这对如今的教育如何解决诸如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    内容    教育史意义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最为重视的内容,或者说教育的现实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适应复杂多样的社会现状,从而在社会上、经济上取得成功,更确切地说,教育成为一种达成如下目的的手段——不是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而是为使他们学到更多知识与信息,以便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如今我们的教育实践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但忽视了有关人性教育的部分,因此教育被指责为丧失了要让学生懂得灼人的基本道理的真谛。
  解决该问题的方案之一是,重视以人性教育为主且在培养高尚人格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的教育教材——《小学》。《小学》虽然是记述传统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教材,但涵盖着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所需要的宝贵的人生财富,是一本教导人们如何适应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小学》是什么?
  《小学》原本是由朱子(1130~1200)的亲友及弟子刘清之(1134~1190)编纂的。从刘清之的书信中,我们可以获知道这一事实——朱子积极参与了《小学》的编纂活动,所以说《小学》是以朱子为中心编纂而成的不为过。朱子还阐释了《小学》的编纂动机:古者小学    教人以灑扫应对进退之节    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    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而必使其讲而习之於幼穉之时    欲其习与智长    化与心成    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    今其全书    虽不可见    而杂出於传记者亦多    读者往往    直以古今異宜    而莫之行    殊不知其无古今之異者    固未始不可行也    今颇蒐辑    以为此书    授之童蒙    資其讲习    庶几有補於风化之萬一云爾①
  高丽末与《小学》传来有关联的时代性背景和元朝的性理学引进情况关系甚大。元朝的性理学以吳徵与许蘅为中心大体形成两支。吳徵(1249~1333)在朱子以外融入陸九淵(1139~1192)的学说,力图实现二者的融合,子弟闻名的元明善,虞集。有明一代,诸子学说的衰落和陸九淵学说的兴盛,为阳明学的兴起提供了契机。许蘅的学问里作为修养之本的是《小学》,《小学》是在人们的生活实践项目上强调孝、悌、礼、信、诚等的基本儒学书。作为其基础的许蘅儒学以朱子的道德学习为主,重视格物致知。如此,许蘅的学说成为了北方学风的主流。
  高丽末大部分新进士大夫对《小学》没有很大兴趣,最多只是谈及孝经与四书,这一倾向一直延续到朝鲜初。另一方面,许蘅之流的性理学引进者之中,最初把朱子性理学传到高丽是安珦。安珦在忠烈王15年(1289)11月时,与王及公主一起进入元朝,在下一年三月归国②。在朝鲜后期做成的关于他的各种书籍中,记载了他接触朱子学后抄写的经书。并且可知1289年(忠烈王15年)11月,据《晦轩实记》记载,安珦拜访元后在下一年三月归国时,抄写朱子的书回国③。因此,小学的传来是安珦以后,经过李齊賢再传到李穡、郑夢周、吉再、郑道传、权近等。
  在朝鲜朝,权近、郑道传等成为建立小学教育的基础的主要角色。关于《小学》教育的最初施策论议,在太宗7年(1407)3月,依权近禀告太宗在劝学四目中要保护、育成私学的内容一起建议小学教育的奖励,在这上诉上第一次主张《小学》是讲人伦的重要教材。在世宗时代,也强化小学教育,虽然收获了一点的成果,但在官学的小学教育没有能逃脱一定的界限。在官学规定上看,八岁以上受小学教育,十五岁以上在成均馆学习大学,法制化连接小学、大学的教育体系。即八岁以上都要去学堂受到小学教育,十五岁以上功已成就者於经书中考讲三处后通过三处者记录在账簿升到成均馆进行教育④。
  三、《小学》的内容
  据《成宗实录》7年甲子条记载:谕诸道观察使曰    廣刊《小学》、《三纲行实》    人无大小    皆令学习    以冀成效    第俗吏慢不奉行    实效未闻    诚可嘆也    卿体予怀    毋踵前辙    今诸邑儒生    勿论长幼    皆习《小学》    少者诵其文    长者通其义    融会贯通    然后许读《四书》    以为恒式    又试讲诵    第其能否    岁抄以闻    更於闾阎    廣询可堪师表者    具以名闻

《浅析《小学》教育史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析《小学》教育史意义.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