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晚会主持词 > 内容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脱贫个人事迹材料合集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5-25 15:58:54     阅读:

【篇一】

2017年6月,我从区司法局下派到南美乡xx村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任驻村工作队长;
2018年,我继续留任xx村驻村工作队,任工作队长、第一记。驻村以来,我密切联系xx村的实际,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加强村级班子的建设,致力于全村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善,各项工作有了进一步提高,定点包村工作成效显著。

一、开展调查研究,熟悉村情民情

驻村以来,我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路、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走访群众,同当地群众面对面的交谈,详细了解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情况,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参加了村党支部会议、村民大会,听取村党支部、村民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xx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驻村工作的良好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履职尽责,抓好各项工作

xx村2017年末有农户394户、1545人,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545人,属全区的28个脱贫攻坚重点村之一,通过整乡推进和脱贫攻坚工作努力,2014年脱贫111户、434人,2015年脱贫34户、111人,全村于2015年整村脱贫出列。2017年6月以来,我们认真按照全区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的相关要求,对原有1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认真进行核查,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目前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564人;
兜底户6户,无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户。

三、抓好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效

对于xx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重点是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巩固脱贫成果。驻村后,我们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优势,认真开展技术培训和法制宣传,把科学的种植方法、施肥方法、施药方法、优质品种、畜牧知识推广给农民朋友,并走村入户发放农业资料,为全村群众提高技术和信息,利用广播、培训等形式,让农民掌握这些技术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种植,调整农业结构;
依托派出单位多方筹措资金,为派驻村解决实际困难,为村上解决产业培训、法治宣传等各类经费7.5万元。2017年,全村完成烤烟种植1345亩,长寿仁豌豆种植1060亩,油菜860亩,蚕豆100亩;
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洋芋种100亩、20吨,发放仔猪330头;
2018年,完成烤烟种植1200亩。通过产业调整发展,全村农民收入得增长,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得到保障,脱贫成果得到巩固。2017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2379.1万元,较2016年增223.5万元,增长10.4%;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1元,较2016年增883元,增长13.1%。

四、抓好组织建设,提高班子素质

驻村以来,我们以建设“五好”村党总支为目标,坚持包村工作和学教活动相结合,把进一步提高村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作首要任务来抓。

(一)为提高办理效率,规范村务工作程序;
帮助村委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及有关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了村级财务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管理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

(二)为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素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组织集体讨论加深理解,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经常找村干部和党员谈心,密切掌握他们思想动态,大力强化他们宗旨观念和责任,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配合村党总支有计划的培养致富能手和先进村级干部加入党组织。通过一年全面系统的培养,一批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了党组织,为村党总支注入了新鲜血液,班子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

五、抓好自身建设,提高自身能力

自驻村以来,为加强自身建设,我努力自觉学习工作,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及驻村工作纪律,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生活朴素、作风正派,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履行一名驻村干部应尽的义务。团结班子,摆正位置,维护村两委班子的权威,尽心尽力协助村两委做好各项工作。

回顾这一年来的驻村工作,感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得到了加强。实践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
为群众办实事,是打开驻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抓好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举措,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和村两委的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我尽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取得的成绩与上级的要求,与村民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成绩,纠正不足,把工作进一步做实,把实事进一步办好,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

扶贫路上有句话:“中国扶贫在西部,西部扶贫在xx,xx扶贫在布拖。”精准扶贫xx省xx州布拖县xx村的驻村第一书记――xx电力设计咨询公司员工xx,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村民淳厚朴实、相处和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活习惯须待改进。”xx在2016年2月19日的工作日记里,记下了初到xx村的第一印象。

xx村地处xx腹地、国家级贫困县布拖县东北部,是县里163个贫困村之一,一个纯彝族聚集的村落。全村212户931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了四分之一,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回想起来到村里的第一天,xx说:“以为村里会举办一次欢迎仪式,结果村子里冷冷清清,偶尔在道路两旁看见几名扎堆喝酒的老乡,披着查尔瓦坐在地上,默默地看着我。”原来,在xx之前,xx村已经换了两名第一书记,村里对他的到来同样认为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他听在耳边却记在了心里,没有过多的承诺,更没有高谈阔论,只诚恳地对大家说了一句:“乡亲们别着急,我们村一定会好起来的!”

摆在xx面前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要致富先修路,硬化道路要通起来;
基础设施建设要搞起来;
特色产业的优势要强起来;
薄弱的村集体经济要做起来;
确保在2018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在xx村村委活动室和每个贫困户家中,这些“硬任务”用图表标示得清清楚楚,十分醒目。在“脱贫计划示意图”中,贫困户人均收入要超过3000元。这个数据虽然不高,但较之以往,这些数据已经预示着巨大的“跨越”。

领命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xx正在xx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特高压秦岭无人区野外工作现场。技术人员出身的他,多是和一板一眼的技术参数打交道,可自从担任了第一书记,他得和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从单打独斗的工作到带领大家一起奔小康,从一成不变的数据参数到实时变化的大事小事,被xx太阳照得愈发黑亮的xx,他身上的变化、角色转换,看似简单,却又真的不那么简单。为了尽快转变工作角色,在2016年考核期间,xx为学习其他地区脱贫攻坚经验,主动放弃陪产假,参加了省国资委验收考核组工作。

一、人越晒越黑,脸皮也越来越“厚”

村里狭窄的土路,一遇雪雨天气,便泥泞不堪,给村民的出行和作物的运输造成了极大的不便。xx抓住上级扶贫的政策机遇,厚着脸皮多次前往布拖县交通局,为村里争取到了提前实施“村村通”的工程项目。从此使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时代

路修好了,可是xx还是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一到傍晚,城市里的路灯亮了起来,灯火通明,分不出是白天还是黑夜。可是在村里,随着夜幕的降临迎来的却是黑黢黢的一片,村民出行十分不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xx又“厚着脸皮”回到“娘家”公司寻求帮助。以“真情帮扶”为宗旨的xx电力设计咨询公司领导听取报告后,非常赞同他的建议,马上策划实施了“点亮美丽乡村”亮化工程,在全村范围内安装了70盏太阳能路灯。村民们都激动地说:“路灯不仅让咱村的夜‘亮’了起来,更让咱的心也‘亮’了起来。”

二、大老爷们儿变得越来越唠叨

一见到村民,xx就开启“唐僧”模式:“公路上有牛粪要及时的铲了啊。垃圾不要随地乱丢。小孩子不要随地大小便,我们一定要爱干净讲卫生。平时要洗手、洗脸、洗脚、洗澡……”

跟着xx在村里溜达,碰见贫困户纳吉尔聪正在院子里搞卫生。虽然破旧的土坯房内阴暗、简陋,但收拾得却非常整齐,生活区、杂物区有序分开,一丝不乱。“郑书记让我们比赛,卫生搞得好可以得到奖品。”纳吉尔聪笑着说:“比赛归比赛,我们家里现在越来越干净了,整个人的精神感觉也越来越好了。”

他所说的“比赛”,是第一书记为了让乡亲们“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想到的激励办法,每月定期开展“卫生家庭”评选活动。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成效也非常显著,乡亲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

在xx的努力下,前不久新落成的xx村生活文化广场,又让乡亲们切身感受到了文明卫生的舒适惬意。这里有公共浴室,公共厕所,篮球场,乒乓球台,还配套修建了看台、梯步和体育健身器材,成为了大家最喜欢的活动场所。

村民家里是鲜有厕所的,“想上厕所坡上跑”是村里的真是写照。广场上的公共厕所刚竣工那会儿,使用频率之高让xx兴奋不已。可没过多久,又碰到了新的难题:村民们上厕所不用纸巾,使用最多的是菜叶、石头、瓦片,这让刚刚修建的冲水便池堵了一次又一次。为了改变这一微小的卫生习惯,xx又唠叨起来,他在大会小会上反复强调,到村民家里走访调研时也强调:“上厕所要用卫生纸,不要用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边不停地教育,一边坚持向厕所内投放免费纸巾,确保随时有厕纸,还每个月向村民发放免费卷纸。

xx村的公共浴室,是整个乡、整个布拖县建成的第一所免费公共浴室。浴室试运行期间,大家对这个东西既好奇又新鲜,可就是不好意思过来用。这不行啊,必须让大家克服这种陌生感和不适感。xx寻思着,决定先让敢于尝试的村民和村组干部带头使用,又找到村妇联主任,说服她带头使用,再由他们向其他村民讲述使用感受。还别说,这招真管用,村民们陆陆续续地加入到了洗澡的队伍中。“有了这些公共设施,我相信,乡亲们日后的卫生习惯一定会有长效改观的!”xx很有信心。

三、脱贫不能等“输血”,必须自身来“造血”

精神面貌改善了,怎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把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一直萦绕在xx的脑海里。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xx村的实际情况,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第一书记xx一直在积极寻找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探寻发展的新思路。

一是花椒试点种植。为了有效利用村内不便耕种的坡地资源,经过多次调研,他选择实施了“红花椒试点种植”项目。为了降低风险,xx先找了51户贫困户进行试种。通过市场调查,如果项目能够试验成功,每户贫困户可实现年增收上万元。

二是提高本村特色中草药附子种植技术。布拖县的附子早已名声在外,而xx村的附子又是品质最好的,可亩产量却远远低于同样以种植附子闻名的江油市附子。xx将江油的农业专家请到了村上,给村民讲解科学种植附子的新技术,让多年传统种植方式的村民耳目一新。

在抓好种植业的同时,他又动员贫困户发展起鸡、猪的生态养殖来。把一些有作为、敢尝试的致富带头人和先进分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由“娘家”公司负责提供启动资金以及后期的培训费用等,引导他们加快发展步伐,起到带动示范作用。

xx认为,遵循村民的种养殖习惯,改进一些明显落后的种养殖技术,主要控制好风险,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即可。“大包大揽、一厢情愿地按自己的主观意志为村民设计发展蓝图,反倒会捆绑村民的手脚,限制大伙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智力帮扶很重要,必须阻断贫困代际遗传

到xx村当第一书记没多久,xx的小女儿出生了。身为父亲的他每次看到村里本身年龄还很小却背着比他更小的弟弟妹妹时,看到小姑娘瘦小的身影却背着大大的背篓时,看到孩子们清澈的目光和天真的笑容时,柔软的心便一次次地被触碰着。

“小朋友,你们怎么不去上学啊?”他关切地问到,小家伙们却一溜烟地跑开了,“没读书……”留下一句羞涩的回答。

扶贫先扶智和志,这不读书怎么行啊?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学习才能摆脱贫困,难道长大了又去新疆摘棉花?这可不行!xx就村里适龄儿童不上学,刚读完小学就着急出去打工或者在家帮衬这一严重问题,及时向公司及布拖县教育局反映了。在xx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微爱SEDC”公益基金成立起来了,启动了面向全村初、高中学生的“春蕾成长计划”,基金每月向全村在读的初、高中学生发放一笔助学善款,还对村里就读大学的贫困户学生每年一次性补助6000~8000元(这也是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打造的行业内唯一公益品牌);
在布拖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村里也迎来了属于咱自己的村级幼儿园,且主体工程已完工。

在前不久的一次村里孩子愿望问卷调查中,xx发现许多读书孩子的愿望,仅仅是拥有一套可供自己学习使用的课桌椅。“他们喜欢读书,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就在今年六一,孩子们的愿望就很快实现了。

xx到xx村的短短一年里,他的努力和用心,已让村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xx村的发展多次获得了上级的赞许,个人也多次得到县、乡的肯定,村民更是彻底改变了当初的怀疑,一致称赞他是一位肯办实事,值得信赖的第一书记。

【篇三】

xx,女,满族,中共党员,国网xx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xx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施工队队长。

该同志对党忠诚,爱岗敬业,积极投身电网发展事业,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xx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十三年的农电工作中,她参与了国家电网“户户通电”、“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异地搬迁脱贫”、“电力助推脱贫攻坚”等电力建设及扶贫工程,走进千家万户贫困群众家庭。在一家一户的走访中,她看到太多的因为“无电”而不能了解山外发展信息的摸黑世界,太多的因为“无电”而不懂先进生产,低产能古老的劳作方式,太多只能玩泥土、石块游戏,不知道“电动”的孩子们,太多渴望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大山村民。这一切都驱使着她用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心去帮扶他们。

2017年5月,当选为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后,xx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被选为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她感到非常激动,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她将认真履行代表的义务,参加完党代会后,认真传达和学习省党代会精神,时刻谨记职责和使命,牢记“四个服务”宗旨,把优质服务带到千家万户,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的工作中,帮助广大贫困群众早日脱贫,用实际行动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xx身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电力员工,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彝乡大山里百姓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2006年,在国家电网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户户通电”电力建设工程中,xx变任务为责任,变攻坚为使命,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投身于攻坚战中。

工程建设一开始,xx就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上下班之分。在勘测设计时因为山路遥远常常早出晚归,把身上所带的水和干粮都吃完了,就采摘和捡拾野果充饥和解渴。再苦再涩的野果,吃在嘴里也是甜的。晚上6、7点钟才吃中午饭可就是“家常便饭”。20天内,她和同事走了500公里山路,一家家走访了2300余户农户,完成了78个台区、360余公里线路的勘测设计工作,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历经攻坚的一年,她率领不足20人的队伍,一头扎进磨盘山,风里、雨里、烈日下、雪里,徒步日行几十里,年行几千里山路,翻山越岭踏遍数山数水,一路艰辛的建设过来,为数千户人点亮了灯,看上了电视,为数百人开启了电动生产,带动了高效能劳作而做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许多感人的篇章和故事。年后,再进磨盘山,大山里有了电孵小鸡的新科技,电磨面的新技术和通过电视传播的新闻和科技知识。

回想起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抬一根200元的电杆上山,要12个人抬着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爬一个星期。花费的人工费是电杆成本费的5倍,且还很难找到人愿意抬。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xx和电工们在方圆168平方公里的7000多根电杆之间来回走了多少趟,磨破了多少双鞋,划破了多少道伤口,他们自己都记不清了。

扶贫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016年10月,有丰富一线经验的xx,再次接到前往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电力扶贫的任务。这一次她将带领国网xx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前往离她所在驻地百公里外的阿吼村,为128户山区彝家贫困群众改造室内线路。

凭着她多年奋斗在边远农村、彝乡山寨的工作经验,xx深知这次任务的艰巨和不易。从接到任务开始,她率队多次前往百公里外的实地进行勘察,组织主要成员反复研讨工作方案。一个细节也不遗漏,根据勘察信息反映出阿吼村群众土屋建筑对施工造成的困难,要使贫困群众的用电安全,怎么办?她和队员开始反复试验,终于研讨创新了“小木板”土屋固定插座方法――这一小小的技术创新,在后来的施工过程中起到了极大作用。

从选人到选材,她都是亲力亲为,无论测算、选料、加工、分配,整个方案从任务布置、人员分配,工作流程、技术标准,过程中文明施工要求、廉政要求,她都安排做到层层职责落地。

在阿吼村整整七天的时间里,虽然是一名女同志,xx坚持与队员们同进同出。十月的天,大山里显得更为阴凉,他们每天啃着冰冷的馒头和干涩的咸菜,一瓶冰凉的山泉伴着就是饭食。早出晚归,没有怨言,整个团队在她的带领下全身心投入这份使命中。

尽管劳苦,xx依然坚持每天晚上组织小组负责人总结当天的工作和经验,根据实地情况发生的变化,不断更新调整布置第二天的工作,从一天一组只能完成2户到3户、5户迅速地提升了效率。期间,无论是山沟里的小黑屋,还是山尖上的独户,她都严格要求队员们做到安全、方便、美观的统一安装标准,绝不因为某一户贫困群众居住环境艰难而改变标准。

饭点时,常常会有好心的老乡拿出粮食(煮熟的土豆或玉米棒),或者煮熟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想要表达谢意请他们吃。虽然热腾腾的五谷和鸡蛋怎么都比包里冰冷的馒头入口些,但还是被他们婉拒了。一次,xx问起身边一位年轻队员,会不会埋怨她严格的要求,队员表示,“不会呀,老乡们条件本身也不好!哪里忍心吃他们的呢。”她欣慰队员深知来此之责,是带着精准扶贫攻坚使命而来的,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xx会讲团结话(彝族人和汉族人交流的一种汉话),于是常常会利用午餐时间和村民们交流,每当遇到会讲团结话的村民,她都会拿出包里事先准备好的安全小册,耐心细致地给村民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和如何节约用电知识,山区如何躲避雷电注意事项,这样一来,她和彝族队员又多了宣传讲解安全用电知识的任务。

为了这次任务,xx还学习了一些科学养殖知识和卫生知识传递给这里的村民,希望通过他们互相传递慢慢改变现状。在xx的工作要求中,其中一项就是工作结束后,清理施工垃圾及替老乡清扫院子。xx每天户户验收到位,就这样来来回回、上上下下徒步几十里山路,这对于一个四十七八的中年妇女来说,实在是不容易。又一次高度展现出她在扶贫攻坚任务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这次任务中,xx获得了一个别称“口哨姐”,因为每天她都坚持哨声集合召开班前会。每次,被山风吹得黝黑的xx吹响集合哨声,28名队员整齐的排成三列。看着一张张和自己一样黝黑的、疲惫的脸,却还是笔挺的队列,xx心里酸酸的,她憋足一口气大声说:“谢谢!检查工具,原车返回,解散”。

由于xx总是能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勤于思考,不断根据勘察信息调整工作方案,优化作业方式。大大提升了进度和效率,加之整个团队吃苦耐劳的共产党员作风,工作推进十分神速,计划十天完成的任务,七天圆满完成。这七天,他们几乎每天连续作战十个小时,只因这大山里上一家的满意和下一家的期待。

在这次任务全过程中,以xx为队长的这只队伍展现了团队的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过程规范、标准,管理精细化、管理军事化。他们为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贫困群众细心、标准的改造和安全、放心的用电,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履职尽责,深入调查研究,倾心用力扶贫,营造了良好氛围,出色完成了扶贫任务。从阿吼村贫困群众甜蜜、幸福、踏实的眼神和笑脸上可以看出群众们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他们用实际行动切实将国家电网“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宗旨完美展现在贫困彝乡,再一次让大山里的彝族村民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贴心的关怀。

就像xx自己说的,她就愿意做一朵绽放在xx上,任凭寒风吹打,冰冻雪侵,仍然傲霜而立,日夜守护光明的“藏红花”。

【篇四】

“节假日、周末都没回去,天天都看到他在村头四处奔波,甚至有时候晚上八九点的都能看见他从村里打着手电筒回去。别看他人很年轻,敢做敢为,为大家办的都是实事、好事,帮助我们贫苦农民发展找路子、修房出点子、脱贫过上好日子,是我们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好干部……”。这是一位贫困户对xx驻村帮扶工作的评价。“一张简易的木床、一张破旧的书桌、一把椅子、一张两河村脱贫攻坚作战示意图和一张扶贫搬迁规划图”这就是xx驻村宿舍的全部“家当”,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在如此简陋的工作环境中xx用激情和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

xx,男,汉族,生于1990年8月,中共党员,xx华西集团青年职工。按照上级组织部门关于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华西集团26岁的青年党员xx于2016年3月进驻宜宾市筠连县两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xx积极融入到两河村,务实肯干,彰显着一名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担当和奉献精神。在两河村,只要提及“小王书记”,村民总是赞叹不已,为这位90后青年竖起大拇指。xx的工作得到了市县乡村各级的一致好评,2017年4获得筠连县脱贫攻坚优秀扶贫干部称号。

一、深入农户,吃透村情民意

到村的第一天,xx就接到这样一张清单“两河村共有贫困户86户、356人,12户因村组道公路不通、交通不便致贫,25户因病残、缺乏劳动力致贫,半数以上因缺技术致贫,全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全镇倒数第二、贫困人口全镇第一……两河村2016年计划脱贫摘帽”看着一连串显眼的数据,xx并未震撼,而是心中暗自许下誓言:要在两河村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留下自己最深厚的印记,要为全村的贫困户都为过上好日子而勇于走遍所有的泥泞小道。xx是这样想,也就这么做的。驻村不到一个月,他就深入两河村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了解两河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情况,了解贫困户生活现状和致贫原因等,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召开座谈会、研究帮扶措施等工作,与村组干部、村民拉家长、谋发展,并将村民诉求记在心上和本子上。xx每月平均有25天住在村里开展工作,每天坚持一日一记,目前已形成16本近400篇8万余字的工作日志。xx讲将每天的工作情况记录下来是为后面更好的开展工作。他说:他闲不下来,只要有空就会往农户家里跑,因为只有知晓贫困户真正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的开展帮扶工作。

到村后,xx先后完成村务公开栏建设,把村里大小事情一律张榜公布,特别是扶贫项目的开展,将村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打消群众的疑虑;
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公开自己的工作信息,方便群众第一时间找到自己。

二、尽心扶贫,确保有序推进

在前期走访的基础上,xx结合两河村实情,编制了村脱贫规划及实施方案,制定脱贫攻坚作战示意图、挂牌作战。推进两河村107.99万整村脱贫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逐一帮助贫困户搞好产业发展。两河村主要产业是茶叶,但因村里缺乏茶厂致使茶叶销售难、价格波动大,为此xx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建设茶厂,现在两河村已有两个自己的茶厂,有效解决了村民茶叶销售的难题。此外,xx为解决贫困户缺乏资金发展项目的困难,共为55户贫困户协调31.7万元周转金发展产业,帮助18户贫困户完成56万小额信贷,同时邀请省上农业专家到村指导产业发展,对接公司为贫困户寻找茶叶销售路子,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为帮助贫困学生走进学堂,xx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为19名贫困学生争取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资助,在村里xx还搞起了“农民夜校”,让更多的贫困孩子和缺乏知识的村民参与进来……

在xx及村组干部的一同努力下,两河村2016年实现贫困户脱贫81户340人,顺利通过脱贫摘帽验收,完成公路整治4.7公里,公路硬化2.7公里,帮助贫困户实现危房改造25户、易地扶贫搬迁12户40人、建成新村集聚点一个,解决34户饮水困难的难题;
同时带动贫困户发展良繁茶种植200亩,改良种茶400亩,生猪养殖783头,林下土鸡饲养6855只,新建圈舍620平方米,帮助贫困户务工就业78人。2016年两河村贫困户人均增收达1648元,在年终镇村评比中,两河村2016年人均纯收入全镇第二,历史性的实现大翻盘。

三、重建家园,发挥专业优势

在两河村贫困户王启才家房屋倒塌后,xx及时组织村支两委为其搭建救灾棚,通过多方渠道申请救助,其中联系所在企业华西集团捐赠红砖10000匹、协调当地石料厂捐赠砂40吨、协调中心小学建设老板捐赠水泥4吨、请求镇政府救助资金3000元等,帮助其重建起房屋;
期间xx全程参与、指导建设。xx讲到,他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位老大爷是六组贫困户王正贵,王大爷74岁,第一次见到大爷时,王大爷手中端着一口粘补过的脸盆,用了八年至今,看着勤俭朴素的大爷,xx下定决心要为大爷办点事,相继的几天,xx自己掏钱购买网子并帮助王大爷将鸡圈建好,还协助大爷购买猪、牛、鸡等;
在王大爷家进行搬迁建房时,xx基本天天都会到现场为其出谋划策,帮助王大爷一家排忧解难。

两河村贫困户中有12户因交通或地址灾害需进行搬迁安置,25户因房屋年久、缺乏资金需进行危房改造。xx心里很明白,要让贫困户脱贫就必须保证他们要有安全住房。于是,xx召集村组干部讨论研究解决贫困户住房的难题,并提出12户搬迁安置户进行集中安置、统筹建设的想法,既解决安置户缺乏地基建房的困难,也降低贫困户建房的成本,该想法当场得到大家的赞同。

在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的全程中xx扮演着“总工程师”的角色,不管是安置点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邀标、材料进场、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现场按图施工等,xx都充分发挥他的专业优势。建设期间,每天一早可以见到xx穿着一双水桶鞋、夹着图纸来到安置点的工地,和修建的师傅们交谈自己的想法。为了帮助贫困户能尽快建好房,xx和施工工人一道,100天不分日晒雨淋,连续70天未曾休息,终于完成房屋建设,将一片田地变成美丽的安置小区。

四、抗洪抢险,媒体广泛报道

2016年7月12日,两河村遭10年未见的暴雨袭击,强降雨致使河水上涨,严重威胁到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暴雨一开始xx随时关注河水水位情况,几乎每隔十分钟就会顶着暴雨去看看水势情况。晚上10点过了,雨越下越大,水位开始猛涨,已经到了“防汛疏散水位线”,他急忙提起警锣并通知村组干部来到河边挨家挨户敲醒农户,准备安全疏散。晚上11点,一阵暴雨袭来,xx看见河水已漫过连接镇上和村上的两座小桥,马上组织群众封锁桥头禁止通行,并和村组干部按照“两河村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召集村组干部组织村民有序地从安全路线疏散,此过程中xx曾反复劝说不愿离开的老年人,并帮助老人到安全地带。7月13日凌晨1时,安全转移危险区域村民共200余人,且做好安置。直到凌晨2时许,雨量变小,河水水位下降,在确保安全后,才有序疏导群众返回家中并逐户清点是否全部安全返回。这一晚xx几乎没睡着,心中始终惦记着群众的安危。

7月13日上午,xx新闻网发表题为《暴雨致水库溢水驻村书记挨家挨户敲门预警》的新闻,对xx投身此次抗险救灾工作情况进行了报道。随后,腾讯新闻、搜狐新闻和网易新闻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还对该新闻进行转载报道,赞誉了xx的这一行为。

一年多来,xx秉承“贫困户就是家人、亲人,带一颗真诚的心、办好每一件事”的态度,穿梭于两河村的各个角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把贫困户放在心上,把脱贫梦落实在行动上。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xx正以一名青年共产党员的担当奉献精神,在扶贫的路上继续抒写美丽青春。

【篇五】

xx,女,51岁,中共党员,现任移民工作局党委委员、第四党支部书记、溪洛渡移民项目部副主任。xx集团一直以来践行着“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理念,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xx省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2016年以来,xx集团进一步履行央企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决定在“十三五”期间支持xx彝区脱贫攻坚资金16亿元。xx同志自2010年调入移民工作局工作以来,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水电开发理念,将责任和担当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脚步和身影遍布了集团公司对口帮扶的6个贫困县,与当地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制定产业帮扶计划,为贫困群众做实事做好事,被群众们誉为“爱心使者”。

一、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思想引领

规划先行科学脱贫,发展有后劲。面对艰巨的扶贫任务,“做什么、怎么做”是许多村干部面临的困惑。xx同志利用自己丰富的央企工作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扶贫工作队一起探讨出利用工程管理方式做好扶贫规划的路子,协助完成《雷波县马湖乡大杉坪村脱贫攻坚规划(2015-2018)》,向集团公司提交了雷波大杉坪村“1+1+10”的五年帮扶规划(即支持建设一项基础设施,扶持一项产业,结对帮扶10户建卡户脱贫),并且为落实精准帮扶规划尽心尽力。她给扶贫队指出了“五个规划”:(一)要致富先修路;
她鼓励贫困村把修路放在脱贫的第一步,“引得进来,走得出去,脱贫才有希望”xx如是说。(二)要脱贫先安居。要帮助困难群众树立信心,解决他们脱贫致富的后顾之忧;
(三)抓主要矛盾,各个击破致贫原因。针对困难群众,深入了解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从根源上补齐脱贫短板;
(四)党建促脱贫,先富帮后富。“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是xx构想出的脱贫三人组,这样的方式保证了群众在脱贫之路上有“智+志+力”的保驾护航;
(五)扶持产业发展,树立典型,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正是这样的科学规划、严密计划和严格执行,xx同志代表xx集团对口帮扶的马湖乡大杉坪村提前一年成功实现脱贫摘帽,成为xx州脱贫致富的典型村。

扶贫先扶智,不让一个老百姓返贫。在扶贫工作中,xx同志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更重要的是扶志和扶智。她经常跟乡村干部说:咱们扶贫不是给钱修房子这么简单,也绝不能只满足于帮助老百姓从生活和收入上达到脱贫线。要坚持扶贫先扶志,救穷不救懒的原则,首先帮助群众从思想上脱贫。因此她提出了“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的观念,和乡村干部一起与群众面对面谈心,分析贫困原因、探讨致富门路,引导广大群众切实解决内在思想观念上的贫困,消除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懒惰依赖、安于现状等落后思想。

制作彝绣手工艺品致富的吉觉拉史,养羊脱贫的马书体一家……七年来,xx同志的“扶智扶志”工作帮助许多老百姓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大杉坪村的致富带头人银子拉骆是其中一个。2015年,在外打工了15年的银子拉骆回到大杉坪村,但一心想回乡创业的他却一直不知从何入手,开饭店?搞养殖?或者莼菜种植……难以抉择。xx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号召村干部们一起帮银子拉骆“出点子”。她深入了解了银子拉骆的基本情况,并向村干部详细了解到村里的产业情况和当地发展现状,xx同志带着大伙一起给帮助银子拉骆选项目、找资源,用最短的时间把生态养殖基地建设提上了计划。如今,海拔较高的200亩大型高山生态养殖基地马上就要竣工了,计划养殖的有高山生态猪、羊、鸡、鱼等。而在稍低海拔的50多亩养殖基地上已经能看到活蹦乱跳的半大鸡仔了。“这批鸡是与浙江一家电商联合开展的业务,我负责养殖,电商负责回收鸡蛋,我的跑山鸡不用一点饲料,下的鸡蛋都是最生态的,电商在这里安装了24小时的监控设备,所有上线选购产品的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监督鸡蛋的产出过程”拉骆骄傲的向我们介绍。这是大杉坪村的首个电商合作项目,而把项目引进来的人正是xx和大杉坪村的村干部们。

二、深入研究找路子、走村串户察民情

了解过去,认识现在,规划未来。为了更准确的掌握贫困村的现状,xx和村干部一起深入到每家每户,与他们交流座谈,进行细致的调查摸底,收集第一手资料。细致的调研工作使她能够迅速找准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对每一个帮扶村的脱贫规划都更加心中有数。大杉坪村背靠马湖天然风景区,要立足于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旅游经济,并带动旅游商品市场的繁荣。这样的情况下,道路和产业是脱贫的关键一步;
九口村区位闭塞,交通困难,修路对于当地的帮助微乎其微,只有生态搬迁才有长远发展的可能,正是基于深入的调研,她提出的脱贫建议获得扶贫队和村干部的一致认可。

脱贫到户,帮扶到人。七年来,xx同志带着xx集团对贫困地区的关心,顶着寒冬酷暑,跋山涉水,走进田间地头,从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帮助他们制定不同的脱贫计划。杨直绿家里劳动力不足,公婆年迈,丈夫在外打工,杨直绿身体不好又带着三个孩子,繁重的生活担子压得杨直绿直不起腰,一度想要逃回娘家去,xx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根据她家的实际困难,制定了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向集团公司申请首先帮助她家改造住房,硬化院坝,添置必要家具农具,新修羊圈并及时发放8只基础母羊。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现在马书体家不仅住房变了模样,家里的羊也有43只之多了,“现在大杉坪村的条件比云南娘家好多了,我要安心过日子,好好的把孩子养大。”杨直绿说的非常坚决和自信。2016年马书体家收入还远远超过了国家设定的贫困线标准,不仅成功实现了脱贫,还对家里致富奔小康充满了期待。

三、大爱在心、践行有力

为响应中央关于xx、乌蒙山“连片扶贫”的号召,2015年,xx作为移民工作局女工委主任,积极联合xx集团工程建设管理局、机电工程局等在川单位女工委共同发起“心连心――情系库区,关爱母婴”妇女儿童帮扶活动。收集了职工家中闲置的育婴手册、玩具、衣物、儿童读物等物资七千余件,统一送往雷波、金阳的困难移民家庭。集团员工与库区12户贫困移民子女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捐赠和帮扶活动吸引了xx集团北京、xx、宜昌以及金沙江项目工地的员工踊跃参与,不仅充分体现了xx员工的拳拳爱心,有效拉近了xx员工与库区妇女儿童的距离,同时也进一步树立了xx集团在移民心中的良好形象。

七年的一线工作,在走村串户,深入摸底的同时,xx记录下每一个家庭的致贫原因,并针对性的开展了“贫困助学”和“大病救助”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她积极组织通过“水库移民妇女发展基金”救助贫困学生591人,建设妇女之家12个,代表集团公司对近986名贫困高中、大学学生进行爱心资助,累计发放救助资金520万元。先后救助金阳县脑瘫幼女王洁、永善县致残儿童贾浩、雷波县卡哈洛乡身患心脏病的马窝阿米、昭阳区先天心脏病患者刘宗芯等40余名大病患者。

四、产业帮扶促发展

xx同志深谙产业发展在带动当地脱贫致富上的重要作用,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是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她代表集团公司密切关注对口帮扶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魔芋是金阳县的支柱产业,品牌已树立,但由于种植不科学,每亩产量低,病虫害防治和品种升级缺乏技术支撑,产业发展不理想。从2013年5月至今,xx同志多次带队,会同西南大学魔芋中心专家和xx相关企业领导到金阳与县委班子对接合作以来,集团公司累计投入资金500万元。目前,金阳县600余亩的高产示范基地已建成。通过院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金阳魔芋产业2015年全县产量达4.2万吨,产值近2亿元,农民一亩地可收鲜魔芋500公斤,可卖到四、五千元,收入实现了翻两番。2015年开始,她带领团队不断复制这种帮扶模式,全力配合地方政府推动雷波县脐橙、德昌县黄梨等产业的发展,在对口帮扶的马湖乡大杉坪村,她鼓励当地结合地域优势积极发展山羊养殖产业,并代表集团公司捐赠50万元用于山羊养殖产业扶持,被当地政府和群众称为“产业帮扶贴心人”。

xx同志克服一家三口分居的困难情况,长期扎根基层的她经常半年才能和丈夫女儿团圆一次,她一直坚持用自己的行动,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履行“大爱在心勇担当践行有力扶真贫”的承诺。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一丝不苟地代表集团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坚持以解决广大贫困村群众行路难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大对当地特色产业扶持力度,为集团公司树立“有责任,敢担当”的央企形象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xx州扶贫开发整体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脱贫个人事迹材料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脱贫个人事迹材料合集.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