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晚会主持词 > 内容

大学生社团对责任公民的涵育作用分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29 06:15:23     阅读:


  摘 要: 责任公民是现代社会生活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社团由于具有自愿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点和实践中显现的契约机制、沟通机制、组织机制、规范机制和监督机制,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学生组织的社团场域,从中涵育出责任公民。大学生社团应通过改革权责约定制度、改革挂靠院系制度、改革参与付费制度、着力培养骨干力量等制度创新,使其涵育责任公民的重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学生社团 责任公民
  一、大学生社团的特点
  大学生社团是与现代大学相生相伴的组织类型,是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自治型与群众性组织。大学生社团的特点主要有:社团是因相同的情趣和志向自愿组织起来,成员自愿组成、自由选择,不受专业、系部及其他正式组织的影响;社团是非正式组织,没有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社团组织的类型多样化,有专业学术类社团、兴趣类社团、体育健身类社团等学生社团;社团组织的主题是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创立的主旨是为了发展兴趣爱好、结识朋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的生活。
  二、大学生社团涵育责任公民的场域特点
  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掌握高等知识和具有创新力的核心群体,其责任意识至关重要。只有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涉足公共领域,对国家和社会富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公民,才能成为从大学教育体系输出的合格产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大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特殊的场域在塑造责任公民时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场域理论源于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就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网络,或一个构型。在社会高度分化的背景下,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小世界构成的,这些小世界是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它们构成社会的不同场域。大学场域就是社会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场域,而诸多大学生社团组织则构成了其中一个子场域,可称之为社团场域。
  真正的公民教育决不能仅仅通过课堂和书本的灌输完成,而必须依据公共生活的实践。应当通过公共生活的实践涵育责任公民应具备的素质、心态和能力,因为公民能力作为一种社会能力,不仅与人的天赋、才能、技能相关,而且必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可以通过公民社会中的各种民间组织提升公民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社团即是参与公共生活、塑造责任公民的场域。大学生社团之所以成为塑造责任公民的场域,是因为大学生社团具有以下特点:
  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基础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兴趣和自愿,由此形成了大学生社团组独特的逻辑与规则。大学生社团组织运行的逻辑相似于公民社会中的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均是基于成员个体的自主性、自愿性而成立的,不同于商业逻辑主导的营利性组织,也不同于行政权力主导的官僚制组织,这样的组织有利于公民的社会性成长发育;反观大学内的其他组织形式,如班级等则往往是由行政权力主导设置的,是一种依附性较强的单位式体制。
  大学生社团组织形成的社团场域能够建构出平等、理性和注重沟通对话的关系模式。各种场域都是关系系统,不同场域必然导致个体间形成不同的关系模式。在军队、公务员系统等官僚制组织中,个体间形成等级严格的命令——服从模式,市场和商业组织中形成的是交易——利润模式,这些关系模式的支配动力是权力和资本,而不是良性的公民文化中所应蕴涵的公共精神。而大学生社团组织内部一般没有严密的官僚制管理模式,往往倾向于以平等身份和溝通对话达成共识,这恰恰与公共领域中民主管理需要的个体政治素质相互契合。
  社团场域边界的渗透性质,更有助于培养成员的社会交往、沟通和协调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场域理论认为,整个社会世界分化为形形色色的小世界,小世界之间有相互连接的纽带,场域有自己的边界。大学生社团组织形成的场域有自身的边界,然而就现实情况看,目前我国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类型多样,使得社团场域的边界远远延伸到学校之外,渗透到社会之中。诸多大学生社团通过项目和活动合作等形式成为大学场域与社会系统中其他场域相连的纽带。这种边界的外向渗透打破了大学场域的封闭性,给予大学生更多获取社会知识和经验的通道和平台,而这一功能是其他学生组织难以取代的。
  三、大学生社团涵育责任公民的教育机制
  从微观视角分析,一个大学生社团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自身有没有良好的内在机制。健康的大学生社团主要依靠实践中显现的契约机制、沟通机制、组织机制、规范机制和监督机制实现塑造责任公民的目标。这些机制主要有:(1)契约机制。学生个人进入社团必然涉及权利与义务的约定,即首先形成契约机制,规范着社团成员的具体行为。(2)沟通机制。社团组织内部和成员间的各类事务需要通过沟通达成共识,社团的生存发展需要社团内部与外界的持续和有效沟通。(3)组织机制。大学生社团活动以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为标志,集体行动的具体组织、管理需要社团成员内部间形成有效率的领导团队。(4)规范机制。社团组织内部形成的亚文化系统会逐渐产生一种内部群体压力,以规范成员个体的行为。(5)监督机制。组织内部的事务如要获得规范化的管理,必须激发成员的权利意识,以监督组织的权力和利益不被私有化,保持组织的公共性。从这五种主要机制的运行中,社团成员会逐渐习得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责任概念,并通过自我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为踏入社会后成为合格公民而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社团,学生社团要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大学生社团改革的制度创新
  大学生社团特殊的组织目的、活动形式,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自愿性、平等性、开放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如同理解和适应公共生活的预演式体验,由此滋养出的公民社会的特质是涵育责任公民的理想场域。
  一是改革大学生社团对成员的权责约定制度,增进契约和规范意识。大学生社团本质上要求成员成为社团的主人,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对社团活动的策划、筹备与组织,参与对社团事务的管理。然而,当前某些大学生社团对成员的权责约定是不明确的,缴费入会的形式往往使成员产生消费者的角色心理,而非把自己理解为参与者的主人角色。这种缴费入会的形式难以培养大学生在社团中的责任意识,会员和社团均不明确其负荷的具体责任和权利范围。所以,我们需要引入现代社会作为普遍交往规则的契约精神,实行契约合同制管理模式,培育社团的契约意识和法治规范。会员加入社团,须签订一份详细规定的书面约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与责任,说明爽约时的各种惩罚。共青团和社团联合会则应承担起监督社团和会员个人履行约定责任的义务。

《大学生社团对责任公民的涵育作用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大学生社团对责任公民的涵育作用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