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晚会主持词 > 内容

家校合作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0 06:18:07     阅读:


  [摘 要]当前,作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重要途径的家校合作德育,整体上处于低水平、低层次、低共识困境,德育功能无法充分彰显,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本文尝试紧扣学生主体性、系统规划性和价值导向性三原则,从畅通渠道、充实内容、优化环境三方面提出有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家校合作德育
  大学阶段是个体道德社会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然而,现今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自我效能缺失、自我定位混乱和自我实现受阻,是许多大学生面临的精神困境,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运行不畅。德育工作者必须寻求一些有效机制,促进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良性循环,推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①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开篇给出的名言激发各领域思想者们不断审视个体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社会与文明的不断发展,是否会自然而然地促进每一个体的终极幸福?亦或是,社会反过来成为枷锁,对每一个体不断自我完善的潜能造成限制?这一冲突在个体道德社会化问题域中显得尤为突出。谈论个体的道德社会化,意味着既要关注社会规范如何约束每一个体,推进其道德的自我成熟完善,也要关注个体如何在追求自我发展过程中推进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公共价值的树立。
  在这个意义上,需要展开关于家校合作如何推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家校合作模式作为一种制度构建,并不仅限于高校德育工作,而是可以普遍地运用到一切教育活动中。仔细考察家校合作模式的核心理念会发现,家校合作模式不仅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分离的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也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坚持教育活动的系统性,强调教育工作对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家校合作模式最终指向了德育一体化的推进,即把分散在各个环节、各个时段、各个场域中的德育内容、德育资源及德育方法等加以系统化、体系化,以发挥育人综合效应最大化。在这个意义上说,家校合作德育标志家校合作模式的最终完成。家校合作模式包含重要的德育资源,值得每一位德育工作者认真思考与践行。
  作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重要途径的家校合作德育,整体上处于低水平、低层次、低共识困境,德育功能无法彰显,制约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进程,使得大学生在人格独立、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方面,陷入渴望与无奈、担当与疏离、自信与困惑的冲突之中。如何提升家校合作德育水平,使其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促进功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畅通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家校合作德育渠道
  促进家校合作,畅通合作渠道是首要选项。唯有渠道畅通,方能改变当下家校合作因渠道不畅导致的单调化、碎片化、浅层化现状,才能使家校双方真正联手深入到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中。
  1.整体规划交流平台,促进家校双方互通有无
  首先,优化纸质沟通平台。当今网络新媒介日益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或平台),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但我们也不应忽视传统的纸质媒介,它所蕴含的深度与情感,以及良好的阅读体验和触手可及的查阅过程使其在当今仍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纸质平台涵盖范围极广,包括书信、报刊、报告、通讯等。通过形式上的整合和改进,可使之回归最优化状态。特别要提到的是书信的重要性。书信的价值在于唤起人们真挚的情感交流,一笔一划书写的背后蕴含着无法替代的情感表达和可信度。重庆工商大学开展的“家长学生两地书”教育实践活动曾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为书信不可替代的德育价值做了最好的注释②。
  其次,主导声讯平台。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几乎每一位家长都有一部手机,大大增加了信息传递的便捷性,辅导员可以及时把每一位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以短信或电话的方式告知家长,以便家长能够做出及时的协助教育。更进一步,家长与学校随时随地的声讯沟通,使得交流更富情感,为家校合作德育工作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第三,拓展网络平台。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为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带来巨大改变,也为家校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希望。在新时代家校合作德育探讨过程中,我们应与时俱进,充分运用QQ、微信、易班、微博、博客等聊天工具和网络社区,打破时空局限,搭建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的互动交流平台,做到“同网共舞”,互相开拓思路、取长补短。
  需要注意的是,在充分重視上述三种交流平台运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有效做法,例如家校互访、家长学校、家长会等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对于一些在学业、情感、经济、就业等方面遇到较大困难的学生及其家庭,这种传统方式往往会更走心更直接更有效。
  因此,在促进家校合作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视情况灵活运用上述交流沟通方式,不能僵化地局限于某一种方式或平台,应打出漂亮的“组合拳”才能收到实效。
  2.巩固深化学习成效,提升双方育德意识
  首先,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的教育素养决定了家校合作的质量。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在文化素养、教育能力、价值观念等方面差异较大,这给家校合作带来了许多障碍。所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至关重要。同时,教师是一种职业身份,并不代表必然成为教育的行家。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育人工程,仅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能完全胜任教育的职责,因此,教师的教育素养也同样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要解决“向谁学”的问题。一方面,要纠正以往学校和教师轻视甚至忽视家长合理主张和需求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要纠正部分家长因对学校教育不放心、不信任而“过度参与”的现象。因此,唤起教师和家长的互相平等尊重的意识是巩固深化学习成效的首要任务。这份尊重,一方面体现在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学习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家长的特点和需求,精心筹划、悉心指导,而家长也应充分尊重校方的安排,积极配合学习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注意向家长虚心学习。教育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知识的多寡,言教不如身教,关键在于父母能否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子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一个处于相对低阶层的家庭能够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甚至是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其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尤其值得我们教师去认真思考和学习。

《家校合作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家校合作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