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代表发言 > 内容

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 我和祖国共成长征文五篇汇编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3 17:57:06     阅读:

我和祖国共成长征文五篇 【篇一】 爸时常感慨,人这一辈子就是跟房子“做斗争”,差不多每十多年我们房子的材料、格局都会大变样。从爷爷时的茅草房到土坯房,爸爸时代的四合院到红砖房,再到现在我自己的电梯单元房。我问他是不是换的烦了?他笑了! 曾在很小的时候见过土墙茅草房,泥土堆砌的墙面已经斑驳不堪,上面覆盖着茅草散发着一股岁月的沧桑的味道,周边是杂草和野花,吱呀的木门在风中框框地响,它默默地匍匐在四合院的一角,仿佛一头被人遗忘的喘气的老牛,很难想象祖辈是怎样在那么一个阴暗狭小的空间里生活的。爷爷在四合院的台阶上晒着太阳,冬日懒懒地阳光照在身上,遥远的故事娓娓道来,那茅草屋里曾盛满他的记忆,有锅碗瓢盆的声音,有小孩呱呱坠地的声音,也有蚊虫叮咬蒲扇煽动的声音,贫苦而坚韧的力量在蔓延,直到现在,经过磨练我终于能体会困难孕育伟大,也终于理解爷爷所说的解放后有房子住的喜悦心情,吃大锅饭、争工分的温饱记忆,和知青一起修堤坝的奋斗痕迹,那些经历在他心里的分量。特别是挂在墙上的那个葫芦瓢,仿佛让我看到夏日炎炎,挥汗如雨后舀水喝的一群畅快的年轻人。

后来,我们的四合院换成了红砖房,正是分田到户后爸爸考上大学的时候,一家人喜气洋洋地拆房子、盖房子,一块块红砖在人们的手里传递,然后吊上屋顶,叮叮当当的声音就像美妙的交响乐,屋顶上盖瓦的人唱着歌,合着春风与鸟鸣,幸福的滋味在心中蔓延,我有了自己的小房间,房间里的白炽灯发出暖暖的光,在那里我常常看到爸爸伏案疾书的背影,妈妈织着毛衣教我背诗,那是属于爸爸奋斗的时代,有他在地里割麦子挑谷担的吃苦耐劳,汗水浸湿了帽檐,一个人在田埂上负重行走,有他埋头桌前挑灯夜读的拼搏奋斗,也有他在学校里肆意青春的峥嵘岁月,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我在爸爸妈妈的旧照片里看到了摩登的味道,妈妈的红色裙子在风中飞扬,和空气中淡淡的胭脂香。

而现在,工作几年后,在公积金的福利下,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我的日子顺着修铁路的方向离家或远或近,有时在繁华的大都市新建地铁,看着城市的日新月异,有时在遥远的村庄扩建运输既有线,看着美丽村庄的日出夕阳。但是一想到回到我的房子里,里面的布置饱含爱意,干净的落地窗、阳光味道的大床、淡淡的盆栽绿植……,爸爸妈妈准备了美味菜肴,家乡的藕汤尤其香醇扑鼻,宝宝飞扑到怀里的欢呼雀跃,心里都有满满的动力。饭后带着一家人在房子周边的公园、湖边或是游乐场、商场逛一逛,更添几分惬意。我在想家的含义,也许真的离不开房子,那里有柴米油盐的生活气息,有一家人相守的安定,家里亮着的一盏灯,或是飘来的一缕香,都能成为我们心中最坚定的守望,成为我们所有力量的源泉。

在我的祖辈、父辈与我自己的记忆中,房子在起落中更迭,我们的家搬了好几次,有乡村,有城市,在回家的路上,在回家的记忆中,我看到了时代的更迭与发展,看到了我们三代人的努力,也见证了祖国的变化,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多么俗气的一句话啊,多么暖心的一句话啊,家国天下,也许就是这样吧,爱家爱国爱生活,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

【篇二】 70年方兴未艾,70年砥砺前行,在新中国开启了跨越领先并按下发展快车键的新时代里,各行各业都紧跟时代步伐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积极锤炼属于自己行业的工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铁建人也打造了独具铁建特色的工匠精神。

在铁建人心中,工匠精神不是一种差不多的自满,而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他们喜欢不断用心雕琢自己的“作品”,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一往无前,注重品质塑造,不断改善施工工艺,并享受着作品在手中日臻完善所带来的快乐,对自己建造的“作品”甚至“吹毛求疵”,力求打造本行业最优质最卓越的“艺术品”,精雕细琢,让世界爱上铁建造。

在贵州贵阳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有这么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地方,那里有着气势恢宏、一片科幻酷炫的外星人基地模样,里面奇形怪状的精美钢结构建筑与周边的环境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鬼斧神工的奇趣景象。在那里可以尽享科幻建筑带来的视觉盛宴,各式各样别具匠心的科幻建筑尽收眼底。园区中央,一座造型威武勇猛的地标性建筑世界之最50余米高“变形金刚”机器人雕塑巍然屹立,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属感帅气犀利,给人以顶天立地的感觉,周围遍布的形状大小各异的48个小机器人已做好全面迎接战斗的准备,旁边异形的八爪鱼母船般的建筑设计尤其独特、博人眼球,飞碟般的明日之地UFO博物馆像极了时代“光速飞轮”,造型疑似“火车头”的梦幻飞车大营救战舰更是科幻感十足。这项引领着人们似乎可以链接和通向未来希望的工程,由一群致力于打造“品质铁建”和搭建梦想的铁建“匠人”承建。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人,一件事,一起拼,历经约759个紧锣密鼓的日日夜夜的苦心鏖战,铸造了铁建人自己心中的“外星人科幻基地”。

精雕细琢,铁建人致力于“品质铁建”精品的创作,也更加注重雕刻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管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园区里面不可多见的几处毛石砌筑挡土墙上凹凸不平的外表纹路勾缝构造了低调沉稳的美,各个钢结构场馆优美的幕墙曲屋面弧线平顺、棱角分明;
施工过程中微变远程监控技术和环形抱箍理念的应用,保证了世界之最50米余高“变形金刚”机器人雕塑的主体钢结构扰度、安装精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钢结构构件的每一处拼装连接部位焊接工艺质量的有效控制,使得结构焊接焊缝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在场地受限、工期异常紧张的情况下,“超大型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的推广使用,顺利实现了约1300吨钢桁架屋盖的一次性整体提升精准就位,使大剧院钢结构场馆成功“带帽”成为了可能。当“作品”的主要工序完成后,为了使“作品”更好地呈现于世人面前,雕琢之路没有止步,永远在路上。铁建人有条不紊的开展现场消缺和提质增效工作,他们在完成自己的“作品”时,不只是简单的应付业主的要求将项目做完了事,而是竭尽所能最大限度的做好做优,并追求做到极致,“作品”于他们而言,就如同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精心的呵护和培养。

作为“铁建工匠”,在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华诞的背景下,铁建人将始终坚守高质量发展总要求,以打造“品质铁建”为中心工作,不断展现新作为,用实际行动不断诠释具有铁建特色的“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添砖加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中,释放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铁建人将继续以具有铁建特色的“工匠精神”托起中国梦,并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为社会建造更多的优质精品工程,精雕细琢,让世界爱上铁建造。

【篇三】 我出生于一九九七年丹桂飘香的八月,恰好赶上了二十世纪的末班车。就连我的名字,也打着时代的烙印。据母亲说,“遥”字取于她最喜欢的作家路遥的名字,又蕴含着“遥遥领先”的寓意,希望我从小志存高远,做一个有用的人。我的童年,跨越了两个世纪的门槛,一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目睹了从我们这个“小家”点点滴滴的变化到了“大国”腾飞的万千气象。

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我被寄养在外婆家。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几间土坯房,长满青苔的石砖和门前满是泥泞的小路,它们承载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无数个清晨,我都被外公用竹扫扫院子的“刷刷刷”声音唤醒,睡眼惺忪的我光着脚丫子站在门前,撅着嘴巴埋怨外公又惊扰了我的梦乡。这时总会看见外婆弯着腰,在氤氲的炊烟中忙着张罗早餐,黄泥砌的灶台熏得发黑,外婆常常一边添柴,一边被呛得咳嗽。

吃过早饭,寂静的村庄也慢慢苏醒过来,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外公骑着他的“二八大杠”载着外婆去田里开始了一天的辛苦劳作,直到傍晚才回家。记忆里,破旧的草篮子里装上几个馒头,再灌上一大瓶热水,就是两个老人一天的口粮。至今,我脑海中都有一个场景挥之不去.烈日高悬,一望无际的棉花地里,两个老人佝偻着身子忙碌着,皮肤晒成大地一样黝黑的底色,高温压榨着他们身上的每一滴水分,却连汗都顾不上擦。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千多年前白居易用这首诗描画了农民的生活。无论到了哪个时代,庄稼人的生活都和土地息息相关,也不知是那几亩薄田养活了他们,还是他们本身就像植物一样,饱经风霜洗礼才能讨得生活。

乡村清贫,孩子玩闹的把戏也只能就地取材。用粉笔在地上画格子玩儿跳房子,把废旧报纸叠成一个个方块玩儿摔宝,爬树抓知了,下田捞泥鳅,凤仙花的碎浆用来染指甲,偶尔从节俭的奶奶那儿得到一毛钱就呼朋引伴的去小卖部买糖吃,也会摆弄那台老旧的电子管收音机,听不懂的电台节目和哗啦啦的电流杂音就打发了一整个蝉鸣喧嚣的午后。

后来我慢慢长大,离开了小村庄,回到县城上学。每逢寒暑假回乡,总会注意到一些新的变化。曾经的黄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
土坯房早已被推倒淘汰,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宽敞明亮的小楼房;
田里依旧少不了辛勤劳作的背影,但自动化生产无疑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也节省了不少力气;
集约化生产模式以及产业升级换代,使农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奶奶家那台旧收音机早已不知所踪,崭新的液晶电视接替了它的岗位;
砍柴烧火的时代已经过去,厨房里各种电子炊具一应俱全;
那时候能让孩子们疯狂一整天的游戏早已经是老古董,在00后眼里,曾经作为年轻代名词的90后也成了“上个世纪的人”…… 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文字,忍不住心生感慨:我童年生活的小小乡村,在你丰腴而富有朝气的袅袅炊烟中,我感受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看到了整个国家前进的缩影! 【篇四】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岁月如歌,年复一年,微风拂过,太阳从云层中露出妩媚的笑脸,被笼罩的祖国大地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不知不觉我们的祖国已经70岁了,70年,这是怎样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啊!带着期盼,带着渴望,我们一次次见证祖国的发展与进步,怀着敬意,怀着激情,我们一回回接受祖国的照耀。它的诞生像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像初升的朝阳为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也是一名女同胞,我虽是这浩瀚宇宙中渺小的一粒微尘,但我却要歌唱祖国,歌唱祖国给了我们男女平等的机会。小时候,姥姥拉着我的小手给我讲述着她们那个时代的故事,那个动荡不安,一无所有的时代里女性是如何逐渐翻身,而这一切她都感恩着祖国,那个夜晚,姥姥口中一直哼着一首悠扬的曲子,但那个时候的我并不知道那是一首歌颂祖国的曲子。也许这70年的时间对于人类的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对于女同胞们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70年。而如今谁说女子不如男,作为“铁建女同胞”的我同样是祖国的血脉和曙光,我有责任为我们的企业发展,为我们的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是90后的青年,我虽没有亲身经历祖国曾经的历史,但我却要歌唱祖国,歌唱祖国始终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儿女。在我有记忆时的第一件大事就是1997年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我至今都记得,那一天已早早入睡的我被家人的欢呼声与歌唱声中惊醒,电视机里播放的宣布声和清晰地背景音乐让我逐渐清醒,家里从上到下都激动地在屋里走来走去,掌声不断,个个难掩欣喜之情,后来我知道了,原来是我们的香港在离开祖国百年之久后终于回归祖国,那时候的我可能并不能深刻体会那种感情,但我却在长辈的讲述中开心的手舞足蹈。所以,对祖国的爱是一种继承,是一种天性。

我是一名“铁建人”,一名同样奔赴在一线为祖国建设事业努力的女同胞,我要歌唱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建设者。2016年告别了大学的象牙塔,我来到了中铁十七局电气化公司。来到这里,我才真真正正明白了“铁建人”的艰辛和伟大,每一天的工程量都在时刻提醒他们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艰巨,每一滴洒在工地上的汗水都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每一座城市都有他们忙碌和拼搏的身影,因为有了他们,一条条雄伟的铁路才得以按时开通运行;
因为有了他们,一栋栋高耸的大楼才得以拔地而起;
因为有了他们,一座座磅礴的大桥才得以连接各地。甚至他们代表祖国走出了中国,走向世界,为中国与国际建立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虽是这铁建事业中小小的一份子,但我却为我是“铁建人”而自豪,为我能踏实认真工作,爱岗敬业实现自我价值而欣慰。

回首过往,祖国的光辉岁月历历在目。2019年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祖国将迎来70岁的生日,我依然要为祖国歌唱,歌唱祖国的伟大和坚强。为了回报祖国给予我的美好与幸福,为了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了公司企业的发展,我愿用我无悔的青春为祖国和铁建事业光辉的未来涂抹上最亮丽的色彩,我愿把自身的工作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把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爱岗融为一体,与祖国一同奋斗,一同成长。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岁月如歌,歌唱祖国。

【篇五】 我非常感恩母亲,选了一个吉日良辰,让我在新中国成立之日来到了人间。耳旁响彻的是开国的礼炮,眼前飘扬的是五星红旗,心中跳跃的是祖国的脉搏。从此,我与新中国同呼吸、共成长,亲历了新中国七十年来由贫穷落后到富强文明的沧桑巨变。我的每个生日都沾满了新中国的喜气,在“举国同庆”的热闹非凡中度过。还是同样的原因,我曾接受过媒体的采访,上过报纸“新中国的同龄人”专栏专版,很是自鸣得意,幸福满满! 记得刚上初中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可爱的中国》读后感。众所周知,《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烈士的狱中遗著。书中那用血泪写成的的文字,那为国为民献身的高尚情操,那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视死如归的坚定信仰,无不给人以心灵震撼!虽然当时我还年小,理解能力肤浅,但是如何以实际行动爰祖国?长大后要为祖国做些什么?……这些人生的大命题,也同样给了我幼稚心灵以叩问。长大了,上大学了,参加工作了,才逐渐明白,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在享受幸运的同时,就更应该为新中国的建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贡献。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自小就教导我,人要知足,要感恩。新中国把我这个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培养成了大学毕业生,最好的回报就是用自己所学的专长,尽心竭诚为祖国服务。虽然我学的是与地质毫不相干的医疗专业,但却与912地质队结缘近四十年,直至退休。我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地质队,都献给了祖国的地质事业,此生无悔。

我分配到912队工作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大队部基地设在临川县郊外的一家废弃糖厂的旧址,离县城有五六公里。基地的各方面件条件差,生活较为艰苦。大队部的办公和住房都是老糖厂五十年代建的旧房。我婚后住的是那种半截砖、半截篱笆墙的泥瓦平房,二十平米的大小,不隔音,大声说句话隔壁都能听见。后来有了小孩,仍是那间房。儿子大了,只好在房里另铺张床,房中间拴根铁丝,拉块布帘作隔档。厨房则是另外搭建的,仅几平米的用油毡、竹片做材料的一间棚子。卫生间是外面的公共厕所,洗澡就得从锅炉房提热水去公共澡场解决。如此窘境,一过就是十几年。条件之艰苦,会让现在的年轻人难以置信。后来虽然逐渐有所改善,但是难有根本好转。

一直到了九十年代初,大队部基地由临川搬迁至鹰潭市区,才有了彻底的改观。借助矿业经济的发展,基地的面貌焕然—新了。大院不仅矗起了一栋栋漂亮的楼房,还建起了休闲广场、文化室、阅览室、健身房、篮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室、游艺室……院子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整洁靓丽的大院,引得周边市民羡慕嫉妒恨。有的美女靓妹则以身相许,成了队上职工的媳妇。我三口之家住上了厨、卫、厅、卧俱全的百多平米面积的套房,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来我家做客,看了我的住房和周围环境后赞许说,地质队还真的不错!是的,地质队终于华丽转身,由“穷苦”走上了“富裕”。以前遭人嫌弃的“糠渣饼”嬗变成了讨人喜欢的“香饽饽”。真可谓“好风凭借力,扶摇上青云。”地质队乘的正是改革开放的好风,借的也是改革开放的伟力。

回眸自己近四十载的地质人生,虽然不在找矿一线,但是能为地质事业尽力做好一份后勤服务工作,也算是另种付出吧。每当我目睹找矿人从早年使用的罗盘、地质锤、放大镜“老三件”更新为现在使用的GPS、机算机、数码照相“新三件”时,打心眼里为地质事业的发展进步而赞佩!每当谈起912队地质人矗起的永平铜矿、冷水银矿、朱溪钨矿……丰碑的背后,也流淌有后勤服务职工的汗水时,总有一种情不自禁的高兴和自豪。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感恩父母,感恩祖国。他们使我践行了做人的基本底线:于浮躁中守一份淡定,于功利中守一份清贫,于红尘中守一份自律,于热爱中守一份真诚。唯如此,人生的路才走得踏实,无怨无愧!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弹指间我已退休十年了。祖国这十年的发展变化更是灿烂辉煌!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地矿事业与时俱进,也非同日而语。退休后虽然移居他乡,但每次回到队上,那种挥之不去割之不舍的情愫总是萦绕于心,难以释怀,回家的那种感觉,真好!每当耳闻目睹队上在地质找矿、转型发展、福祉民生、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心中总不由窃窃欣喜。我们退休职工不仅按月足额领到退休金,而且还分享了大队发展的红利。如每年发放防寒降温费、节假日补贴、各类奖金;
安排疗养、参观;
成立老年人文体活动协会、开展适宜老人的多种文体活动等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教,”皆缘于队上经济的发展。一种心满意足感由然而生,并为我是江西地矿人而扬扬自得。

值此新中国七十华诞来临之际,欢呼、庆贺、兴奋、激动、高兴、自豪、骄傲……再多的词汇都觉贫乏,再多的语言也显苍白。我最想说的还是永藏于心的那句话:我幸福,我与新中国同龄!

《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 我和祖国共成长征文五篇汇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 我和祖国共成长征文五篇汇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