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代表发言 > 内容

全纳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新思路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3 06:09:34     阅读:


  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从根本上讲是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与以地方为主的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体制的产物。全纳教育的民主、平等和“零拒绝”原则,使我们再次意识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迫切性、复杂性和严峻性。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的一系列构想也为我们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教育公平是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几乎都处于城市社会系统的边缘,其子女的社会化过程必然畸形化,很有可能成为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畸形”亚文化群体。这种亚文化群的反社会陸可以通过公平合理的教育和学校期间的再社会化,并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得以纠正,最终回归主流社会。但是,如果教育具有歧视陸和不公平性,那么这种畸形文化很有可能会在这一过程中继续极端化。由此可见,搞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已不只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和儿童平等教育权利的实现问题,而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兴起子20世纪90年代,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大力宣传和直接推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主要强调五大原则,即: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上述原则,充分反映了全纳教育所倡导的人权观、平等观、民主观和价值观。全纳教育理念和全纳学校实践的目的是要促进形成一种追求社会公平、机会平等和民主参与的全纳社会。试想:在贫穷、隔阂与受歧视中长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将来会以怎样的心态和行为来对待城市、城里人和我们的这个社会呢?
  全纳教育以“接纳(acceptance)、归属(beoonging)和社团(community)为哲学基础”。它脱胎于西方文化背景,既与西方民主化历史进程共同前进,又与福利国家的结构变化紧密相联。公正与平等这些民主内容是支撑全纳教育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在教育实践领域,它首先缘起于世界特殊教育改革,后扩展至普通教育领域。全纳教育的思想,其实质是对所有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关注。随着其理念为世界各国所广泛理解和接受,全纳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和新的研究领域。它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和“零拒绝”原则,使我们再次意识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迫切性、复杂性和严峻性。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有人这样说过:“你想了解中国的国情吗?请从走近一个农民工、走近一个农民工家庭开始吧!农民工一边连着乡村,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着苦难,一边连着希望;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明天……”而一个社会学家则说得更尖锐:“我们的政府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现在或许还看不出来,但若干年后,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这些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正是由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故事如此沉重,面临的教育难题如此之多,以至于思索的心情一直难以轻松。
  
  1 学校教育机会不均,教育质量堪忧
  教育公平主要包括三层含义:其一,人人都能享有受教育权,即入学机会均等,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要求;其二,为受教育者提供平等(即同-水平或同-待遇)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即受教育过程平等;其三,受教育者的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等或基本相等,即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问题其实就是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与“可能就读”学校的数量不成比例,学费负担沉重,失学和辍学问题相当严重,且呈逐年增加趋势,他们所接受教育的质量也不容乐观。目前,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主要包括: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和城郊的乡镇学校,除此之外,便是民工子弟学校。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一般包括:私人办学,不少学校被置于追求利润的私人操控之下,社会办学力量薄弱;大多不具备合法的办学手续;主要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来去自由;收费低廉而且方式灵活;校舍简陋,教学器材短缺;有力的监督和指导,学校突发性事件频发;教师流动性大,责任感不强;教学质量普遍不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额外收费,甚至单独编班,这种人为地将城市与农村孩子分校而治或分班而治的行为,无疑是将他们隔离了,这正是全纳教育中所提到的显性排斥。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仅在地理上、经济上、文化上、教育上处于边缘地位,更严重的是他们的心理也开始边缘化,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以及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8.3%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喜欢甚至讨厌北京的孩子,其理由是“他们欺负人”的占26.2%,“看不起人”的占37.1%;有3.1%的赴京务工人员子女甚至从来没有和北京的孩子接触过。他们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家庭经济的压力和来自社会的压力,地域差别与成绩不理想的现状,使他们在学校里更多地选择沉默和独处。而这就是全纳教育中所提到的隐性排斥。
  
  2 家庭教育力不从心,社会教育爱莫能助
  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进城务工人员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变自身社会境遇,特别是对改变下一代命运,普遍持有较高的期望,对孩子们进行全面的、正确的教育,也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但是由于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低水平,从事的职业也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工作环境没有保障,工作时间也不固定,经济收入在整个城市生活中居于偏下水平,居住条件及环境普遍较差,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显得力不从心,与子女沟通不够,与老师、学校沟通更少。
  由于经济、心理、语言、文化和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实际上处于半隔绝状态,人际交往具有相对封闭性,从而影响了他们在文化层面与城市文明的同化与融合。城市居民的自我优越感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误解、偏见与歧视,势必加剧二者之间的隔阂与紧张;同时,这种误解、偏见与歧视,也会引发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居民的不满与对立,从而成为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所以,今天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就是明天的社会问题,社会教育责无旁贷。
  
  二、从全纳教育视角剖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隐忧与成因

《全纳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新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全纳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新思路.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